词条 | 杨霁 |
释义 | 杨霁(1837~?),字子和,亦有子晴之说,汉军正红旗。浙江上杭驻防旗人。清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崇绮榜进士第三人。 生平简介咸丰八年,杨霁应乡试,考中举人。同治四年,经会试,参加殿试。御赐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据《北京市志稿》卷四进士三选举表中记载:“清同治四年乙丑科,八旗,杨霁,正红旗汉军人一甲三名。” 杨霁考取探花后,授编修。此后,杨霁参与《咸丰皇帝实录》编纂。同治五年十二月,《咸丰皇帝实录》完成。同治六年,杨霁出任广西学政。同治七年,杨霁参与镇压东捻,办理“肃清”军务。同治九年,授杨霁任翰林院侍讲。同治十一年,杨霁在翰林院协办院事,兼本衙撰文。奉命襄办皇帝大婚盛典,加二级京堂,充任庶常馆提调、国史院协修。同治十三年,杨霁任教习庶吉士。 光绪元年,杨霁出任实录馆纂修。光绪二年,充任礼部会试磨勘。外任河南乡试副考官。杨霁升任文渊阁校理。光绪三年,出任江苏松江知府。不久,丁母忧,服阙。光绪五年,杨霁出任山西平阳知府。 杨霁是八旗中以探花登鼎甲的少有人才。 相关事件据说杨霁的文章写得不怎么好,但却写得一手好字,尤其精通五言八韵的试帖。杨霁揣摩已久,深知其中奥妙。他认为试帖不过如此。如能翻新,岂不更妙? 光绪十四年,杨霁出知高州。第二年,举行郡试。按照当时规定,地方官为当然的主考官。革故鼎新的机会来了。他早早的拟了一张告示,张贴于大街小巷:“今年试,以郡行。三百六,一篇文。三字断,一句成。此便是,三字经。多一字,莫想取。少一字,也不行。劝诸君,记得清。临时悔,莫怨人。” 此贴一出,大家争相传告,只是不知何意。 考试开始。考生杨思藩生性活泼,经常做一些三字口诀之类的东西与同窗取乐。看到告示以后就心中大喜:“这可正是天助我也!”于是细细的揣摩,把一篇360字的文章摆弄的滚瓜烂熟。考试这天,他便如法炮制,将试卷写成一篇360字的“三字经”文章。 另有一个考生莫如松,自幼天资聪颖,往往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他也看到了告示,但心中不以为然。他认为好好的读写作文,揣摩时文就是正路。考试时,他完全将告示抛在脑后,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近2000字的长文。 杨霁将二人找来,问这次考题如何。杨思藩说:“此次考题‘中不内’三字,本已将文章格式规定清楚,只不知究竟源自何处?”杨霁皱了一下眉头。 莫如松说:“小生揣摩良久,思来想去,只有《论语·乡党》篇有一句‘车中不内顾’似与本题有关。不知大人是否取此为意?”杨霁连连点头,说:“正是!” 莫如松小心的问:“不过,这样的试题,不知为何定要减少两字?”杨思藩抢着说:“这个嘛,还不明白?三字文只能句句三字啊!”杨霁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扬起两张卷子。 杨思藩接过卷子一看,只见开头写道:尝思中与内一也,又安有中而非内者哉。“这样的破题,似不符合。”杨思藩断定这是莫如松的卷子。杨霁便转过头问莫如松。莫如松接过自己的考卷,没有作声。杨霁说“你难道没有看到告示么?这样的文章也想中举?”说完便挥手送客。待二人走后,杨霁拿起朱笔,在考院的墙壁上写了几行大字:“童试文,贵简洁。三字经,有定式。杨思藩,可法也。莫如松,则误矣。”同时将杨、莫的试卷张贴在旁。 第二天,几百名考生齐集场院,见了杨霁的评语和杨、莫二人的卷子,一时群情激愤,议论纷纷。其中有一个考生的试卷也不符合“三字经”格式,知道自己无望,便将满腔怨气直泄出来,也拿起笔,在杨霁的批语旁写道:“杨子文,害死人。三个字,狗屁经。知此举,可错也。告诸君,莫法也。”一时街谈巷议,津津乐道。杨霁的名字也随“三字经”闻名遐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