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纂
释义

1.南北朝时----北周名将

人物档案

姓名:杨 纂

生卒:公元512年—578年 活动于南北朝时期

籍贯:广宁(今张家口涿鹿县)

亲属:父(杨安仁)子(杨睿)

简史

北魏末年:跟随齐神武帝高欢在信都起兵,以军功,封为安西将军,武州刺史。

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投奔宇文泰太并授以征南将军、大都督,封永兴县候,邑八百户,加通直散骑常侍。

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8年):与宇文泰定计迁都长安,解洛阳之围。之后参加河桥之战(东西魏第一次大战,双方有攻有守,基本未分胜负。)

西魏大统八年(公元543年):参加邙山之战(东西魏第四次大战)

西魏宇文泰执政时期(公元543年以后):后因功累迁至车骑大将军,持节并仪同三司,散骑常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待中,进公爵,食邑一千户,赐姓莫胡卢氏,俄授岐州刺史。

公元557年:北周孝闵帝(宇文泰第三子,北周第一代皇帝)死后又进爵为宁波熙郡公,

保定元年(公元561年):进位大将军,改封陇东郡公,并加陇州刺史

保定三年(公元563年):跟随隋公杨忠东伐,打到并州就回来了。

天和六年(公元574年):授柱国大将军,转调为华州刺史。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死于任上。

史书记载(北史)

杨纂,广宁人也。父安仁,魏北道都督、朔州镇将。

纂少习军旅,慷慨有志略,尤工骑射,勇力兼人。年二十,从齐神武起兵於信都,以军功稍迁安西将军、武州刺史。自以功高赏薄,志怀怨愤,每叹曰:“大丈夫富贵何必故乡。若以妻子挠怀,岂不沮人雄志!”大统初,乃间行归款。太祖执纂手曰:“人所贵者忠义也,所惧者危亡也,其能不惮危亡蹈兹忠义者,今方见之於卿耳。”即授征南将军、大都督,封永兴县侯,邑八百户,加通直散骑常侍。

从太祖解洛阳围,经河桥、邙山之战,纂每先登,军中咸推其敢勇。累迁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爵为公,增邑通前一千户。赐姓莫胡卢氏。俄授岐州刺史。孝闵帝践阼,进爵宋熙郡公。保定元年,进位大将军,改封陇东郡公,除陇州刺史。三年,从随公杨忠东伐,至并州而还。天和六年,进授柱国大将军,转华州刺史。

纂性质朴,又不识文字,前後莅职,但推诚信而已。吏以其忠恕,颇亦怀之。寻卒於州,时年六十七。子睿嗣。位至上柱国、渔阳郡公。

译:

杨纂 广宁人氏(今张家口涿鹿县)人。父名杨安仁 是魏北道都督、朔州镇将(相当于军区司令)。

杨纂的父亲是朔州镇将,所以他很小就参了军。杨纂为人慷慨,且有志向、谋略,尤其善骑射,勇力过人。20岁的时候,跟从晋州刺史高欢起兵于信都,因屡有军功而升为安西将军、武州刺史。但是,杨纂却认为自己功劳较大,赏赐太薄,于是,志怀怨愤,经常叹息说:“大丈夫富贵何必非在故乡。如果一味沉迷于妻子的怀中,那不是失去了远大志向!”于是,杨纂便有了另投他主的意向。

当时,西魏丞相宇文泰总握朝政,他军纪严明,知人善任,杨纂便在大统初年,悄悄投奔了西魏。宇文泰也早知杨纂的威名,他拉着杨纂的手说:“人最可贵的品质是忠义,人最恐惧的事情是危亡,你能不怕危亡,来投奔我,以示忠义,我太高兴了。”当即授杨纂为征南将军、大都督,封永兴县侯,邑800户,加封通直散骑常侍。杨纂也使出全身解数报知遇之恩,他跟随宇文泰解洛阳围,参加河桥、芒山战斗。每次战斗,杨纂都冲在最前面,勇冠三军,后升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被加封为侍中,进爵为公,又被赐姓莫胡卢氏后又官拜岐州刺史。

宇文泰的儿子宇文邕做皇帝时后,杨纂继续跟随他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为北周统一北方,再立汗马功劳。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杨纂位至大将军,被改封为陇东郡公,官拜陇州刺史。北周天和六年(574年),被封为柱国大将军,转任华州刺史。杨纂性情质朴,又不识文字,在许多地方任职,就是靠自己的诚信。和他在一起的官员们也因为他的忠厚而尊重他、配合他。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杨纂卒于任上,时年67岁。他的儿子睿,也当到了上柱国、渔阳郡公的高位。

2.隋唐时期----官员

人物档案

姓名:杨纂

字:续卿

生卒:不详(活动于隋唐时期)

籍贯:陕西 华州 华阴人

亲属:杨俭(祖父)、杨文伟(父)、杨守愚(子)、杨守挹(子)、杨弘礼(侄)

简史

隋炀帝杨广 大业时期:中进士及弟,授与朔方郡司法书佐。因杨玄感案牵连而免职,迁家于蒲城。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义军渡河后(指公元617年6月至11月,李渊急兵渡过黄河迅速攻占长安),在长春宫被李渊接见,授于侍御史。后又升为考功郎中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调任为长安令,赐长安县男爵。

贞观元年-八年:因为袁氏妖逆案而差点被杀,因为温彦博的劝谏而被赦免,三次调任吏部侍郎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上书弹劾河南道巡察大使萧瑀。

贞观八年以后:任太常少卿-----雍州别驾,加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左丞-----太仆卿---检校雍州别驾----户部尚书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死亡,追封幽州都督,谥曰敬。

史书记载(旧唐书)

华州华阴人也。祖俭,周东雍州刺史。父文伟,隋温州刺史。纂略涉经史,尤明时务。少与琅邪颜师古、炖煌令狐德棻友善。大业中,进士举,授朔方郡司法书佐,坐杨玄感近属除名,乃家于蒲城。义军渡河,于长春宫谒见。累授侍御史。数上书言事,因被召问,擢为考功郎中。贞观初,长安令,赐爵长安县男。有妇人袁氏妖逆,为人所告,纂究问之,不得其状。袁氏后又事发伏诛,太宗以纂为不忠,将杀之。中书令温彦博以纂过误,罪不至死,固谏,乃赦之。三迁吏部侍郎。八年,副特进萧瑀为河南道巡察大使,与瑀情有不协,屡相表奏,瑀因以获罪。纂寻拜尚书左丞。纂既长于吏道,所在皆有声绩。俄又除吏部侍郎。前后典选十余载,铨叙人伦,称为允当。然而抑文雅,进酷吏,观时任数,颇为时论所讥。后历太常少卿、雍州别驾,加银青光禄大夫。复为尚书左丞,迁太仆卿,检校雍州别驾。迁户部尚书。永徽初卒,赠幽州都督,谥曰敬。子守愚,则天时官至雍州长史;守挹,岐州刺史。族子弘礼。

译:华州华阴人,祖父杨俭是原北周雍州刺史,父亲杨文伟原隋朝州刺史,杨纂读过经史一类的书,对于政务十分拿手,与琅邪颜师古、炖煌令狐德棻是好朋友,隋朝大业时期,举进士及弟,授朔方郡司法书佐,因杨玄感案而被除去官职,迁家在蒲城,义军渡河时,在长春宫被李渊接见,授于侍御史职务,很多次上书说明时政事态而又被召来询问,贞观初年,迁为长安令,赐爵长安县男爵,有一个姓袁的妇人建立妖言惑众,被人告发,但杨纂没有得到证据,所以把她放了,而后袁氏又发生了同样的案子被杀了,李世民以为杨纂不忠证,要把他杀了,温彦博认为,这只是判案失误,没有什么大罪,在温彦博的坚持才,李世民才赦免了他,三调任吏部侍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因与河南道巡察大使萧瑀不合,而屡次弹劾他,萧瑀最终获罪。杨纂一直想当任尚书左丞的职位,但是杨纂太会做官了,虽然有所政绩,不久就升为吏部侍郎,前后做了十多年的官,资历很深,做事也算是公道,但是并不喜欢文雅,常常任用酷吏,被当时其它同僚所讥讽,后来做过太常少卿、雍州别驾,加银青光禄大夫,又重新做回了尚书左丞,迁太仆卿,检校雍州别驾,迁户部尚书。死于永徽元年(公元650年),追封幽州都督,谥曰敬。有个儿子叫守愚,官至雍州长史,另一个儿子杨守挹,官至岐州刺史,族子就是杨弘礼。

史书记载(新唐书)

纂,字续卿,弘礼族父。大业时,第进士,为朔方郡司法书佐。坐玄感近属,废居蒲城。高祖度河,上谒长春宫。迁累侍御史。数上书言事,称旨,除考功郎中。贞观初,为长安令,赐爵长安县男。有告女子袁妖逆者,纂按之,情不得。袁败,太宗恶其不忠,将杀之,中书令温彦博以过误当宥,乃免。后为吏部侍郎,有俗才,抑文雅,进黠吏,度时舞数以自进。终户部尚书,赠幽州都督,谥曰恭。

纂从子昉,武后时为肃机。宇文化及子诉治先廕,昉方食,未即判,遽曰:“肃机,而未食,庸知天下有冤而求食乎?”昉怒,取牒署曰:“父弑隋主,子诉隋资,可乎?”人服其敏。终工部尚书。

译: 与旧唐书所载相似,不同点一:新唐书为进黠吏,旧唐书为进酷史,应该是新唐书抄写时写错了。不同点二:新唐书溢号为恭,旧唐书溢号为敬,因为旧唐书早于新唐书,所以此不同点应该以旧唐书为准。不同点三,新唐书没有记载他的两个儿子,而记载了一个武则天时期堂兄弟的儿子,也当任过尚书左丞(就是肃机)并审判了宇文化及的儿子,这不太可信,武则天年间已经不再讲隋朝年间的案子了,何况宇文化及死时离武则天当政已经有七十多年了,那他儿子得多大了,

3.仇池君主

杨纂,氐人,为仇池(今中国甘肃南一带)首领之一。

他是杨世儿子,《魏书》称他杀杨统自立为仇池公。371年,前秦发兵七万攻仇池,杨纂以五万人抵抗,纂兵大败。杨纂向前秦投降,被迫迁往长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