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芝坡 |
释义 | 杨芝坡,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城一个贫苦的回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杨家人饱受民族歧视,一家5口人靠父亲做小买卖维持生活,不得温饱,10多岁才勉强念了几年书。幼年的杨芝坡性格倔强,好打抱不平。有一次,本街一个富户同学欺负一个小同学,他义愤填膺,立刻上前狠狠地教训了那个学生,受到了在场同学的夸赞。 “9 18”事变后,日寇入侵,匪患四起,家乡人民不得安生。杨芝坡不甘当亡国奴,毅然参加了张学良将军所领导的东北军,转战长城内外。他抗日救国心切,又看到东北军步步退让,心里十分不满,果断地脱离旧军队,于1938年参加了人民爱戴的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下,杨芝坡真正懂得了为谁打仗的道理,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1942年杨芝坡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入党后,他的军事素质也进一步提高。在多年的艰苦战斗岁月中,他赤心报国,智勇双全,历任八路军的排长、连长、教导员、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等职务。 自参加革命队伍,杨芝坡一连14年没有回过家乡。1945年东北光复,他被党组织派回东北,同郑扶一起到家乡台安组建保安团。郑扶任团长,杨芝坡任团参谋长。保安团开始设三个连,后来又发动县城回民组建了一个回民连(也叫回民支队)。在组建回民支队时,他率先动员家属、亲友参军参战,把自己的弟弟杨芝清、弟媳张桂馥、爱人张百珍、大儿子杨松龄、二儿子杨松柏先后送到人民军队里,形成了一个革命军人的家庭。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回族亲友也积极参军参战。回族青年马树仁、张绍春、张绍祥、马金瑞等先后参加了台安县保安团。 他在县保安团任参谋长期间,非常注意军训工作,使部队素质不断提高,在除奸反匪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1946年2月国民党新六军一部进犯台安,为保存实力,杨芝坡和团长郑扶决定转移。由于他事先掌握敌情,熟悉地形,指挥得力,在西佛牛战斗中,他用一个连兵力,狙击国民党新六军一个团和一些土匪武装。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有利地掩护了县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县保安团在县城和西佛牛重创国民党王牌军一部后,转战辽南同敌人展开了游击战争。 杨芝坡转战到辽东青城县(今岫岩和风城交界一带)任保安团长时,敌人以大量兵力进攻解放区。由于形势所迫,他把随军的八十多岁老父、怀孕的妻子和弟妹托付给当地政府安顿在一个山沟里。后因叛徒出卖,敌人把杨芝坡的亲人全都抓走,并送到本溪集中营,企图以人质威胁杨芝坡。但杨芝坡毫不动摇,仍率领部队主动出击,歼击敌人。 1947年5月,根据上级指示,杨芝坡带领队伍重新返回青城县,杨芝坡仍任保安团长。当时形势十分严峻,组建部队十分困难,当杨芝坡得知通云堡区中队收缴敌人武器较多时,便带领少数干部前去扩大武装。7月1日,杨芝坡率队返回县城途中,在石门山下遭到土匪伏击。杨芝坡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战士反击,伺机突围,当连长艾金山受重伤时,他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抢救,不幸被敌人乱枪打中,头部流血过多,当场壮烈牺牲,时年40岁。杨芝坡的英雄事迹在鞍山地区广为传颂,被人们誉为“台安的马本斋”。 解放后,杨芝坡烈士遗骨从岫岩县迁回家乡,被安葬在台安烈士陵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