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友棠 |
释义 | 杨友棠(1880~1925),男,白族,字芾南,大理茈碧乡碧云人。 幼年受业于本村儒师杨炳德先生门下,生性胆大机智。稍长,就学于大理西云书院,1901年考入云南高等学堂,结识李根源、吕志伊等青年志士,课读之余,常聚会相互抵砺,革新之志日以弥坚。毕业后与根源等同道留学日本,时值孙中山先生在日本创立中国同盟会,友棠毅然首批加入。受孙中山之命,曾到美国、东南亚等地联络志士,筹集资金。 1906年,杨友棠与同盟会员彭肇刺杀云贵总督世增、兵备处总办王振畿,被清廷缉捕,遂侨居日本,襄助吕志伊在东京出版《云南杂志》。1909年秘密回昆,任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期教官,为云南“重九”起义及尔后的护国、靖国运动准备了骨干力量。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在武昌首义,杨友棠以云南都督蔡锷副官的身份参加云南八人代表团,去武昌参加中央会议,选举孙中山先生为民国临时大总统,暨留南京,任国民政府监印官,授陆军少将三等文虎勋章。1912年4月10日,蔡锷电邀吕、杨等人回滇助政。友棠亦与孙中山、黄兴交往甚密。1915年秋,袁世凯窃国称帝,云南首举义旗护国讨袁,杨友棠充任护国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旅长。靖国后,受靖国联军总司令部一等嘉奖。后唐继尧违背孙中山南北议和、全国统一的方针,鼓吹“联省自治”,杨友棠与之政见有歧,出任黎县(今华宁县)县长,时值滇南匪盗当道,友棠军事围攻和政治瓦解兼施,仅一年半遂平匪患,民得安居。1924年1月1日,杨友棠为《总理指派代表人名册》中云南三人代表之一出席了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留任大元帅府任参谋。1925年9月23日不幸在穗逝世,终年45岁,葬于广州二望冈陆军墓地。 友棠先生一生尽瘁国事,临终亦两袖清风。建国后,遗霜郑氏曾修书宋庆龄副主席,宋曾汇款接济,并让中国历史博物馆将友棠辛亥革命时戎装照片一帧及杨与孙中山、黄兴等合照寄回,以彰先贤为国为民之功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