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永俊 |
释义 | 宜春学院教授人物简介男,江西万载人,1966生。历史学博士,教授,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赣西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2010年江西省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第一批省情专家,宜春学院首届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与地方历史文化。 科研与教学出版学术论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核刊论文10多篇,国际学术交流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多个省市级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国际合作,主持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1次。先后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市委宣传部第一届理论成果优秀奖。讲授《中国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史》、《民俗学概论》、《宜春历史文化概论》等课程。 社会兼职及荣誉九三学社宜春市委员会副主委,宜春市第二届政协委员,江西省历史学会常委理事,宜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特聘教授,宜春市佛教学会顾问。先后获评九三学社中央、九三学社省委、宜春市政协及市统战部先进个人。 戏剧演员概述男,京剧老生。原名杨俊生,曾用名杨荣斌,北京人。 出生:1926年12月7日,农历丙寅年十一月初三日 逝世:2007年10月14日,农历丁亥年九月初四日 人物生平五岁在北京琉璃厂西南园私塾读书,八岁入驴驹胡同(果子巷)“振声国剧学校”学习娃娃生,同学有阎元靖、马永涵、李甫春等,曾为言菊朋、王又宸等名老生配演娃娃生戏,如《汾河湾》的薛丁山、《教子》的薛倚等。同时也参加“菊朋国剧社”学习,后来考入中华戏曲学校“永”字大班,取艺名:杨永俊。曾向高庆奎、张连福、陈少五等老师学习,在广和楼上演《挡亮》、《战蒲关》、《金马门》、《龙虎斗》、《太平桥》等。1941年,因中华戏曲学校报散,经陈少五先生介绍入荣春社习艺。因带艺投师只立三年关书,颇得尚小云先生的赏识,不久便担任科班文管事。在此期间深得京剧老前辈王泽民先生教诲,除向王凤卿、蔡荣桂、国尽臣等先生学艺外还为蔡荣桂先生抄写剧本。1943年离开科班后在北京搭班卖艺,演唱开场戏或三路老生角色,曾在张君秋、李盛藻、金少山、李万春、梁益鸣、奚啸伯、杨宝森、荀慧生、言菊朋、言慧珠等组织的班社演唱。1947年赴东北,长期与梁一鸣、唐韵笙等在三省巡回演出。1948年参军加入第四野战军组织的解放京剧团担任总导演,为何德亮、朱鸿声、高永秋等导演《三国》戏。1952年复员回北京,参加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杨宝森、奚啸伯、徐东明以及李万春等组织的京剧团。1960年随李万春新华京剧团赴西藏支边,在西藏京剧团时除了参加演出外还在导演组负责唱腔设计。1963年,随团赴内蒙呼和浩特市。“文革”中参加负责导演该团样板戏与现代戏,曾为李小春、李庆春、李万春等复排《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戏。“文革”结束后负责整理传统戏剧本,为剧团复排《逼上梁山》以及《大闹天宫》等。曾负责该团学院班教学,其中张忠义、李小春、李卜春等都曾其习艺。杨荣斌先生在1981年后回京整理传统戏剧本,在此期间曾经在家课徒并辅导西城区教协京剧团。其中陶麟、樊珊、樊琪、吴光辉、王雪芳等都曾受其教诲,入室弟子有张忠义、张卫东等。 社会评价杨荣斌先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最年轻而能搭大班的老生演员,当时与他一起夹靴包的还有于世文、高宝贤、赵玉民、陆振英等。因是陈少五弟子,所以多以“七块白”的靠把戏为主,当年常演开场的《山海关》、《小夜战》、《过巴洲》、《太平桥》、《武昭关》、《战樊城》、《镇潭州》等戏,经常与李宝树、唐荣昌、高永秋、赵斌芝等合演。还在徐兰源等组织的彩头班演出,当时上演《八仙得道》以及《狸猫换太子》等戏,一同搭班的还有卢邦彦、王元赞、雷振东等同年。解放后曾短期在梅兰芳京剧团演二路老生,为徐元珊配演《探庄》的钟离老人、《蜈蚣岭》的苍头等角色,为梅葆玖首演《天女散花》配演文殊菩萨等角色。在啸声京剧团为奚啸伯配演《屈原》的张仪、《将相和》的赵王、《四进士》的杨春等角色。与李万春合作时期常演《华容道》中带“赌头争印”一段的诸葛亮,此剧留有照片传世。在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戏剧电影报》“藏珍楼”栏目中有过专题文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