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义臣 |
释义 | 杨义臣,(?-617) 隋朝将领。隋末代(今山西省代县,位繁峙县西南)人。杨义臣本姓尉迟,后赐姓杨,为隋末将领。袭父爵,拜陕州刺使。从炀帝征吐谷浑于覆袁川,又从炀帝征高句丽。613年(大业九年)率部镇压叛军,616年(大业十二年)败张金称,灭高士达,入豆子航(今山东省惠民县境内),擒格谦,是隋末镇压起叛军的主将之一。后炀帝恶其威名,调入朝,遣散兵众,叛军因而复盛,以功授礼部尚书,不久病死。 人生经历赐国姓杨义臣,鲜卑人。父尉迟崇,仕周为仪同大将军,以兵镇守恒山。时杨坚(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尉迟崇作为杨坚的下级,关系甚好。及杨坚以国丈为丞相,清除异己,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起兵,尉迟崇以和尉迟迥是同宗,自囚于狱,遣使请罪。杨坚下书慰谕之,即令驰驿入朝,恒置左右。开皇初,封秦兴县公。岁馀,从行军总管达奚长儒击突厥于周盘,力战而死。赠大将军、豫州刺史,以义臣袭崇官爵。时义臣尚幼,养于宫中,年未弱冠,奉诏宿卫如千牛者数年,赏赐甚厚。上尝从容言及恩旧,顾义臣嗟叹久之,因下诏曰:“朕受命之初,群凶未定,明识之士,有足可怀。尉义臣与尉迥,本同骨肉,既狂悖作乱邺城,其父崇时在常山,典司兵甲,与迥邻接,又是至亲,知逆顺之理,识天人之意,即陈丹款,虑染恶徒,自执有司,请归相府。及北夷内侵,横戈制敌,轻生重义,马革言旋。操表存亡,事贯幽显,虽高官大赏,延及于世,未足表松筠之志,彰节义之门。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 战突厥未几,拜陕州刺史。义臣性谨厚,能驰射,有将领之才,由是上甚重之。其后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以行军总管率步骑三万出白道,与贼遇,战,大破之。明年,突厥又寇边,雁门、马邑多被其患。义臣击之,虏遂出塞,因而追之,至大斤山,与虏相遇。时太平公史万岁军亦至,义臣与万岁合军击虏,大破之,万岁为杨素所陷而死,义臣功竟不录。仁寿初,拜朔州总管,赐以御甲。 平汉王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并州。时代州总管李景为汉王将乔钟葵所围,诏义臣救之。义臣率马步二万,夜出西陉,迟明行数十里。钟葵觇见义臣兵少,悉众拒之。钟葵亚将王拔骁勇,善用矛,射之者不能中,每以数骑陷阵。义臣患之,募能当拔者。车骑将军杨思恩请当之。义臣见思恩气貌雄勇,顾之曰:“壮士也!”赐以卮酒。思恩望见拔立于阵后,投觞于地,策马赴之。再往不克,义臣复选骑士十余人从之。思恩遂突击,杀数人,直至拔麾下。短兵方接,所从骑士退,思恩为拔所杀。拔遂乘之,义臣军北者十馀里。于是购得思恩尸,义臣哭之甚恸,三军莫不下泣。所从骑士皆腰斩。义臣自以兵少,悉取军中牛驴,得数千头,复令兵数百人,人持一鼓,潜驱之涧谷间,出其不意。义臣晡后复与钟葵军战,兵初合,命驱牛驴者疾进。一时鸣鼓,尘埃张天,钟葵军不知,以为伏兵发,因而大溃,纵击破之。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赐物二千段,杂彩五百段,女妓十人,良马二十匹。寻授相州刺史。 征境外后三岁,征为宗正卿。未几,转太仆卿。从征吐谷浑,令义臣屯琵琶峡,连营八十里,南接元寿,北连段文振,合围吐谷浑可汗于覆袁川。其后复征辽东,以军将指肃慎道。至鸭绿水,与乙支文德战,每为先锋,一日七捷。后与诸军俱败,竟坐免。俄而复位。明年,以为军副,与大将军宇文述趣平壤。至鸭绿水,会杨玄感作乱,班师,检校赵郡太守。妖贼向海公聚众作乱,寇扶风、安定间,义臣奉诏击平之。寻从帝复征辽东,进位左光禄大夫。 镇河北隋朝末年,河北叛军声势浩大。炀帝调兵遣将征讨叛军,结果都相继败归。眼见的朝中将帅无能,炀帝忧心无策。在朝中大臣们的建议下,炀帝只好又派老将杨义臣前去征讨河北叛军。 杨义臣引兵到达河北不敢轻敌冒进,在临清以西距离敌营四十里的地方扎寨。叛军首领张金称率兵前来挑战,义臣就率领士兵整装列阵,与敌约定交战却不出战,直到敌兵返回营地。敌以为杨义臣怯懦,屡次到军营前辱骂。 这样相持到一个多月后,张金称仍到营前挑战。杨义臣对张金称说:“你不要欺人太甚,可以明天早上来,我一定与你决战”。 张金称对此轻视,没有多加考虑。是夜,义臣派两千精骑埋伏在张金称军营一侧。当张金称带兵出发后,义臣的精骑猛烈进攻张金称的军营。张金称闻讯回救时,义臣又尾追猛击。张金称两面受敌,大败而逃;义臣咬住不放,一个月后张金称终于被擒杀。杨义臣一鼓作气,又击败另股义军并阵斩高士达,随后进军高鸡泊,占领了叛军的根据地。 此后,杨义臣游戈河北一带,随把战况和河北群贼蜂起的情况上书朝廷。朝中内侍郎虞世基负责把各地上奏的表文呈送炀帝,他知道炀帝不愿听到各地盗乱情况的奏报;每当有这样的奏报,他总是掩饰真情,不实事求是地报告皇帝,只是对炀帝说:“盗贼成不了气候,地方的官吏正在全力追剿,很快就会彻底剿除的”并劝说皇帝不必忧心介意。当炀帝接到杨义臣在河北收降数十万叛军的捷报后,不禁叹息说:“我原来没有听到盗贼发展到如此地步?贼势发展得这样快,杨义臣降贼这么多?”虞世基却仍然对炀帝说:“盗贼都是小股势力,虽多但终不能成气候,不必担忧;杨义臣几尽剿除盗贼,长期在京城之外拥有重兵,很不合适,不得不防”。炀帝竟以为然,随即下令追回杨义臣,并遣散他的士兵。杨义臣为此报憾忧愤,不得不回朝听命。不久后,张金称、高士达的余部全都归附窦建德,河北叛军复盛。回朝后,义臣以功进位光禄大夫,寻拜礼部尚书。未几,卒官。 史料记载后周时期杨义臣,代人也,本姓尉迟氏。父崇,仕周为仪同大将军,以兵镇恒山。时高祖为定州总管,崇知高祖相貌非常,每自结纳,高祖甚亲待之。及为丞相,尉迥作乱,崇以宗族之故,自囚于狱,遣使请罪。高祖下书慰谕之,即令驰驿入朝,恒置左右。 隋朝开皇时期开皇初,封秦兴县公。岁馀,从行军总管达奚长儒击突厥于周盘,力战而死。赠大将军、豫州刺史,以义臣袭崇官爵。时义臣尚幼,养于宫中,年未弱冠,奉诏宿卫如千牛者数年,赏赐甚厚。上尝从容言及恩旧,顾义臣嗟叹久之,因下诏曰:“朕受命之初,群凶未定,明识之士,有足可怀。尉义臣与尉迥,本同骨肉,既狂悖作乱邺城,其父崇时在常山,典司兵甲,与迥邻接,又是至亲,知逆顺之理,识天人之意,即陈丹款,虑染恶徒,自执有司,请归相府。及北夷内侵,横戈制敌,轻生重义,马革言旋。操表存亡,事贯幽显,虽高官大赏,延及于世,未足表松筠之志,彰节义之门。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未几,拜陕州刺史。义臣性谨厚,能驰射,有将领之才,由是上甚重之。其后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以行军总管率步骑三万出白道,与贼遇,战,大破之。明年,突厥又寇边,雁门、马邑多被其患。义臣击之,虏遂出塞,因而追之,至大斤山,与虏相遇。时太平公史万岁军亦至,义臣与万岁合军击虏,大破之,万岁为杨素所陷而死,义臣功竟不录。仁寿初,拜朔州总管,赐以御甲。 隋炀帝时期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并州。时代州总管李景为汉王将乔钟葵所围,诏义臣救之。义臣率马步二万,夜出西陉,迟明行数十里。钟葵觇见义臣兵少,悉众拒之。钟葵亚将王拔骁勇,善用矛,射之者不能中,每以数骑陷阵。义臣患之,募能当拔者。车骑将军杨思恩请当之。义臣见思恩气貌雄勇,顾之曰:“壮士也!”赐以卮酒。思恩望见拔立于阵后,投觞于地,策马赴之。再往不克,义臣复选骑士十余人从之。思恩遂突击,杀数人,直至拔麾下。短兵方接,所从骑士退,思恩为拔所杀。拔遂乘之,义臣军北者十馀里。于是购得思恩尸,义臣哭之甚恸,三军莫不下泣。所从骑士皆腰斩。义臣自以兵少,悉取军中牛驴,得数千头,复令兵数百人,人持一鼓,潜驱之涧谷间,出其不意。义臣晡后复与钟葵军战,兵初合,命驱牛驴者疾进。一时鸣鼓,尘埃张天,钟葵军不知,以为伏兵发,因而大溃,纵击破之。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赐物二千段,杂彩五百段,女妓十人,良马二十匹。寻授相州刺史。后三岁,征为宗正卿。未几,转太仆卿。从征吐谷浑,令义臣屯琵琶峡,连营八十里,南接元寿,北连段文振,合围浑主于覆袁川。其后复征辽东,以军将指肃慎道。至鸭绿水,与乙支文德战,每为先锋,一日七捷。后与诸军俱败,竟坐免。俄而复位。明年,以为军副,与大将军宇文述趣平壤。至鸭绿水,会杨玄感作乱,班师,检校赵郡太守。妖贼向海公聚众作乱,寇扶风、安定间,义臣奉诏击平之。寻从帝复征辽东,进位左光禄大夫。时渤海高士达,清河张金称并相聚为盗,众已数万,攻陷郡县。帝遣将军段达讨之,不能克。诏义臣率辽东还兵数万击之,大破士达,斩金称。又收合降贼,入豆子,讨格谦,擒之,以状闻奏。帝恶其威名,遽追入朝,贼由是复盛。义臣以功进位光禄大夫,寻拜礼部尚书。未几,卒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