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晓林
释义

杨晓林,陕西宝鸡人,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执行所长。同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编剧、硕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艺术研究基地研究员。复旦大学博士后。

中文名:杨晓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宝鸡

职业:编剧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主要成就: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

杨晓林

个人履历

陕西宝鸡人,

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执行所长。

同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同济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编剧、硕士生导师。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研究员。

复旦大学博士后。

长影集团《电影文学》杂志“动漫研究”论坛主持人。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

上海商学院商业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上海学生动漫画大赛评委。

上海市大学生游戏三维设计制作大赛评委。

人物生平

曾在陕西凤翔师范学校(1985-1988中专)、陕西教育学院(1991-1993大专)、陕西师范大学(1995-1998大本、学士)、广西师范大学(1999-2002硕士)、苏州大学(2002-2005博士)、西安外语学院西影影视传媒学院(2003-2005任教师)、西北大学(2004-2005科研合作、编剧)、复旦大学(2006-2008博士后)学习、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1988年参加工作,2005年进入上海大学,并于同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曾在影视艺术系担任主任助理,负责日常工作两年,后转入动画系任主任助理。

曾任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上海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数码艺术学院分会会长。

2010年8月调入同济大学工作。

已出版著作(专著及主编)13部,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学术论坛》《同济大学学报》《小说评论》《人民论坛》等国家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并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全文转载。

成就及荣誉

1 在 1999-2000年度广西师范大学“五四”评优活动中被评为校级文艺、宣传积极分子。

2 荣获广西师范大学2001-2002年度研究生华藏奖学金。

3 荣获苏州大学2002-2003学年优秀奖学金。

4 荣获苏州大学2003-2004学年朱敬文奖学金。

5 荣获苏州大学2004-2005学年朱敬文奖学金。

6 2005年被评为苏州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7 2005、2006年度上海大学文科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排名进入前十名,并列第三名。连续三年受到文科处核心论文发表奖励。

8 被评为2005、2006、2008年度学院优秀工作者。

9 入选2007-2008上海大学“感动上大”人物评选候选人,在学校网页上被以“勤奋睿智硕果累累 踏实敬业勇挑重担”为题做了个人情况专页介绍。在48名候选人中网络投票名列第五。

10 2009年7月1日荣获“2008-2009年度上海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近年举办的讲座

2007年冬季学期在上海大学举办讲座《张艺谋电影论》。

2008年8月受上海书展组委会邀请,在书展中心举办讲座 《世界动漫电影解读与欣赏》。

2008年夏季学期在上海大学举办上海市“东方讲坛”讲座《动画大师宫崎骏》。

2008年冬季学期在上海大学举办讲座《怎样写好艺术类论文》。

2008年冬季学期在上海大学举办讲座《如何写好毕业论文》。

2009年春季学期应邀为嘉定区普通小学举办讲座《动漫欣赏与青少年的成长》。

2009年春季学期在上海大学举办上海市“东方讲坛”讲座《美国动画的“日式变奏”:宫崎骏动画与好莱坞动画的关系》。

2009年冬季学期在上海大学与聂伟博士联合举办讲座《学术研究与跨院系合作平台建构》。

2009年冬季学期在上海大学举办讲座《艺术类论文写作的思路、方法及规范》。

2010年春季学期应邀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讲座《中外动画名片赏析》。

2010年春季学期在上海大学举办讲座《回归主流与游戏狂欢:中国新生代电影的转型》。

2011年9月应邀在江南大学举办讲座《回归主流与皈依传统:中国新生代电影转型论》。

2011年10月应邀在上海电力学院举办学术讲座《中国新生代电影二十年》。

2012年3月应邀在上海浦东新区卫生发展研究院为浦东医务工会影视沙龙做讲座《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

主持及参加学术会议

2011年9月29日在上海影城主持由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电影新作》杂志社、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海电影资料馆联合主办的电影《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

2011年9月23日在浙江传媒学院参加“亚洲电影新势力”国际高端学术论坛,并作大会发言。

2011年3月在同济大学策划并主持“国际A级电影节获奖电影《父亲》展映暨上海电影学术研讨会”。

2011年4月在北京参加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30周年学术论坛,并做发言。

2010年3月在上海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主持由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动画电影《超蛙战士》研讨会。

2010年4月在上海电影资料馆(上海影城)主持由上影集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资料馆和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影院动画片《黑猫警长》研讨会。

2010年12月在上海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主持由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电影《幸福在2010》研讨会。

担任课程

本科生专业课:剧本写作、影视批评、类型电影、世界著名导演研究、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视听语言

研究生专业课:剧本写作、影视作品研究、影视叙事结构研究、著名动画导演研究

全校公选课:中外电影名片赏析、中外影院动画名片赏析、中外电视动画名片赏析

影视作品

编剧和担任剧本改编的影视

45集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直道》(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监制:陈家林 导演:萧锋 主演:寇世勋、丛珊、杨幂、吴京安、毕彦君、张子健、李东学、程皓枫、任天野、马精武、马强、沈泰、张璇等)。

电影《生死诺言》(北京百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出品,导演:赵勇,主演:徐洪浩、刘晓洁。获广电局推荐“年度重点影片”,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年度重点影片”) 。

电影《先驱者》(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影视中心、上海寻梦影业公司等联合出品;导演:黄德吉、聂春申,主演:张亚希、于波。被选为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庆祝建党90周年15部重点献礼片,获2011年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

电影《守护灵魂》(北京百雅传媒公司,广电局立项)。

电影《李白之明月照长安》(马鞍山市政府,广电局立项)

担任编剧,正在运作的影视:52集电视动画《秦陵兵马俑》(央视、水晶石影视公司、兵马俑管理处)

40集电视动画《精卫》

30集电视剧《鞋博士》

主持研究课题

主持2008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好莱坞动画电影研究》编号:08JC760018;

主持2007年中国博士后第41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动画大师宫崎骏研究》编号:20070410670

主持上海市教委2006年课题《DV数码电影制作技术与市场化研究——以中国新生代电影为例》;

主持2005年上海大学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课题《中日美动画编剧艺术比较研究》。

作为骨干参与的课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项目《中国西部电影与西部文学的关系研究》。

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课题 《中国西部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度课题《中国西部电影文化与产业化研究》。

著作

专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2007年获上海市第20次社科学术出版基金资助,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7月出版)ISBN号:978-7-5458-0085-2。

专著《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与动画研究》(国际华文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ISBN号:978-0-644-31413-8。

专著《动画大师宫崎骏》(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金,编号:20070410670,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重印4次)ISBN号:978-7-309-06817-7/J.132。

主编《世界影院动画精品解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主编《世界动画电影名片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主编《影视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主编《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10年3月出版)。

主编《世界电视动画名片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编著《当代热播电视剧读解》(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合著《中国电影精品读解》(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张阿利、曹小晶主编,张阿利、曹小晶、薛凌、高字民、杨晓林、郭越6人合写)。

主编《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1929—1959)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主编《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1960—1990)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主编《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1991—2011)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参与译著《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大卫·鲍德维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参与撰稿《不一样的景观:港台电影研究》(周斌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8月出版)。

待出版著作

专著《好莱坞动画电影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专著《动漫大师手冢治虫研究》(上海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

发表的论文

电影研究

《马俪文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CSSC来源期刊。

《<星星的孩子>:“有话要说”的诚意之作》《电影新作》2012年第2期。

《<金陵十三钗>:一部过于“主旋律化”的电影》《主人》2012年第1期。

《论市场需求与中西电影美学的嬗变》《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6期。

《灾难片的叙事模式与忧患意识》《主人》2011年第5期。

《从神化到人化——谈主旋律电影的人物塑造》《同济报》2011-10-15(与丁真真合写)。

《批评家的苦衷与滞后的电影批评》《人民论坛》2011年9月(下)《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电影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求是理论网》《中国日报网》《文化发展网》《前线网》《新文网》《同济大学新闻网》等全文转载。

《1920年代信仰:救国救民一个“急”字》《人民论坛》2011年7月。

《以新颖的叙事方式诠释“五卅运动” ――评正在上映的献礼影片<先驱者>》《文汇报》2011-07-08。

《<郎在对门唱山歌>:诗意而残酷的女性主义》 《天天新报》 2011-06-17 。

《对中国大片新媚俗主义策略的思考》《电影新作》2011年第2期。

《贺岁档电影的喜与忧——以<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赵氏孤儿>为例》《人民论坛》2011年2月(上)。

《论中西电影美学的流变与中国“新纪实影戏观”》《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30周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出版。

《黑色电影的西方渊源及对中国新生代电影的影响》《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式、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978-7-106-03264-7/J.909.2-53

《论中国新生代电影纪实美学风格的西方渊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

《从边缘到主流:贺岁电影的渊源与现状》《主人》2010年第1期。

《电影批评“唱同一首歌”的现象与反思》《上海采风》2010年2月(多人合写)。

《论中国青春励志电视剧的创作——以<奋斗>为例》《电影文学》2010年第4期。

《1997版<天龙八部>的主题与剧作分析》《电影文学》 2010年第9期。ISSN 0495-5692

《论杨德昌电影中长镜头和有源声音》《当代文坛》2009年第1期。

《回归主流与游戏狂欢:中国新生代电影的转型》《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5期。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林——评狄其安教授<电影中的音乐>》《上海音讯》2009年3月25日(与王婷娟合写)。

《中国第六代电影的电影史意义》《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DV作品的文化解读》《电影文学》2007年第14期(与许建合写)。

《新神话主义旗帜下的魔幻电影初探》《电影文学》2007年15期(与陈坤合写)。

《满城尽带黄金甲》:华美的回归》《时代文学》(双月学术版)2007年第1期。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比较电影学科建构刍议》《学术论坛》2007年第2期。

《现代儒者的困惑与理性反思——杨德昌电影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论中国史诗性大片和魔幻电影的创作——以<无极>》为例》《电影评介》2007第6期。

《千里走单骑》:张艺谋电影的常规之变《电影新作》2006年第2期。

《拜金时代的精神救赎——论第六代导演路学长及新作<租期>》《电影新作》2006年第5期。

《<七剑>与<七武士>之比较》发表于《重庆评论》2006年第2期。

《女权主义姿态下操持着男性话语的女性——<无穷动>中女性形象刍议》《电影文学》2006年第6期。

《2046: 碎片式的记忆和后现代情感表达》《电影新作》2005年第1期。

《论新生代导演的西部题材电影》《电影艺术》2005年第4期。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重“武”轻“侠”再铸辉煌与尴尬》《电影文学》2005年第3期。

《手机:冯小刚式的真诚与残酷》《当代文坛》2004年第5期。

《新生代电影的常规之变——<我和爸爸>对社会另类和边缘人的另一种描述》《电影文学》2004年第9期。

《文学的尴尬与小说的出路—兼评刘震云及<手机>并与李建军先生商榷》《小说评论》2004年第5期。

《形式压倒内容时的辉煌与尴尬——尘埃落定论<英雄>》《阅读与写作》2003年第7期。

《英雄》、《天地英雄》与《武士》比较论《电影评介》2003年第12期。

《给未愈的民族伤口上再搁点盐——当代影坛日本鬼子形象浅析》《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治国与反腐:论历史正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寻地域文化之根辟电视研究新路——评张阿利教授<陕派电视剧地域文化论>》

动画研究

《论迪斯尼动画电影的喜剧性》《当代电影》2012年第2期。

《论迪斯尼爱情动画电影的神经喜剧模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红色动画电影的市场之殇》《中国电视·动画》2011年第12期。

《借鉴日本,中国亟须热血动漫再给力》《东方早报》2011-12-9。

《<魁拔>与中国动漫人的热血》《中国电视·动画》2011年第10期。

《关于网游中暴力、色情及沉溺问题的思考》《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与张琼合写)。

《关于数码影视和动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电影文学》ISSN 0495-5692 2010年第1期。

《艺术短片的特质兼对“中国学派”两个口号的反思——<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序>》《电影文学》2010年第3期。

《对比宫崎骏:《阿凡达》是平庸的好莱坞三维杂耍》《主人》2010年第4期。

《关于杭州国际动漫节的思考》《中国电视·动画》2010年第4期(与张茜合写)。

《论动画角色的服饰设计——以好莱坞动画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中国电视·动画》2010年第4期(与王敏合写)。

《美国非主流动画刍议》《中国电视·动画》2010年第5期。

《植树的牧羊人:幸福生活的真谛》》《中国电视·动画》2010年第6期。

《动画版三国演义的角色设计和剧作分析》》《中国电视·动画》2010年第7期(与张砚颖合写)。

《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宫崎骏之童心复萌》《电影文学》2010年第13期。

《动画电影制作全过程》《影博·影响》2010年第28期。

《宫崎骏与欧洲动画的渊源——兼论法国动画分水岭<国王与小鸟>对宫崎骏的影响》《电影文学》2009年19期。

《美国动画之“日式变奏”:宫崎骏动画与好莱坞动画的异同》《电影文学》2009年20期 (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马兰花>:媲美迪斯尼经典动画的非凡之作》《电影文学》ISSN 0495-5692 2009年21期。

《影视动画课教学改良刍议》《福建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

《<魔比斯环>:探索中国影院动画的新模式》《中国动画》2007年第3期。

《高校数码影视、动画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电影评介》2007年第20期(与杨恩慧合写,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对中国动画业的启示》《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对影院动画发展的思考》《新视觉艺术》2006年第4期。

《论宫崎骏的生态观和人文困惑》《电影评介》2006年第9期。

文学研究

《“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我”的镜像——戴望舒<雨巷>新解》《名作欣赏》2006年第4期。

《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艺术手法探微》《名作欣赏》2005年第5期。

《梁实秋“以理制欲”二元人性论的历史探源》《珠海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新写实小说对现实主义宏大叙事的独特解构》《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实证主义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缘起——卡雷和基亚的历史功绩》《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论“萧红体”小说的“另类”<马伯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梁实秋真是“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吗?——对古典主义兼及新人文主义的重新解读》《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研究生专刊。

《集体无意识与文本阐释的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研究生专刊。

《“美丽的日本”与“暧昧的日本”——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创作比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质疑,解构,能否颠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悖谬、误读、误用与滥用》《伊犁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理想国·大同世界和小康社会——论柏拉图和孔子的政治理想》《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社会科学专辑。

《“自我不是自己家里的主人”——以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对<棉被>的再思考》《语言文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神话-原型批评刍议》《钦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质疑和解构欧洲中心主义——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在文学实践中的策略》《阅读与写作》2001年11期。

杨晓林

杨晓林

杨晓林,男,汉族,1967年8月生,四川苍溪人,1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现任旺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工作简历

1985.12—1987.06 广元市公安局民警

1987.06—1994.02 广元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刑警队民警

1994.02—1995.05 广元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嘉陵派出所副所长

1995.05—1997.07 广元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东坝派出所副所长(1995.08—1997.12四川省委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大学毕业)

1997.07—1997.12 广元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东坝派出所教导员

1997.12—1998.06 广元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东坝派出所教导员(副科级)

1998.06—2002.01 广元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东坝派出所所长(1998—2000中国刑警学院侦察专业毕业)

2002.01—2006.04 广元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副局长

2006.04—2007.01 旺苍县公安局政委

2007.01—2007.02 旺苍县公安局党委书记

2007.02—2009.06 旺苍县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2009.06至今 旺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2011.11.25旺苍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旺苍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副县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