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晓光
释义
1 大连摄影教育家

杨晓光,人名,比较知名的有华夏飞讯CEO杨晓光,摄影家杨晓光,同济大学教师杨晓光,营养学家杨晓光,佛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晓光等。

简介

杨晓光(1953.7.22-2008.10.7),男,1953年7月22日出生,吉林海龙人,中国著名摄影教育家。2008年10月7日在尼泊尔不幸车祸遇难。

工作经历

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 院长、教授;

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高教部副部长;

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辽宁高校摄影学会副会长;

大连视听与网络工程学会专家委员;

大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等。

其学生遍布全国各主要新闻媒体,为我国的摄影教育及新闻传播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8年10月 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修(1990年回国),1992年8月 攻读美国哥伦比亚博斯菲克大学视觉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回国)。随后作为访问学者或合作研究,曾出访欧洲、非洲、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主要著作

《学摄影一点通》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家庭摄影实用指南》主编,吉林摄影出版社;

《数码相机摄影》翻译,吉林摄影出版社;

《摄影技术问答》翻译,吉林摄影出版社;

《摄影专业高考指南》主编,吉林摄影出版社;

《摄影解误》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副主编,科学出版社;

《拾步芳草园》副主编,大连出版社出版;

《数码摄影A-Z》翻译,吉林摄影出版社;

《美国摄影教程》主译,吉林摄影出版社。

主编画册《雨丝》、《辛露》等,由大连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并有多篇理论文章在《人民摄影》、《大众摄影》、《文艺研究》、《影像材料》、《中国摄影》、《摄影之友》、《求实》、《艺术教育》、《映像》、《摄影世界》等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

电视作品和教育电视片

《美国的一个烧伤中心》导演,(获全国优秀教育电视片奖);《希望之路——尼加拉瓜陶艺人》剪辑,(美国In light 公司出品);《走出迷雾》副导演、副摄像,(美国In light 公司出品);《生物与环境》 导演,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婴幼儿的早期教育》 导演,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卫生部规划视听教材 等二十几部。

策展

美国摄影家路易斯 格林菲尔 摄影作品个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06)

主讲课程

《流媒体研究》、《艺术概论》、《影视画面语言》、《影视专题片制作》、《影视鉴赏》等。

2 华夏飞讯CEO

简介

杨晓光,山东潍坊人,1983年出生,22岁投资10万元创办北京华夏飞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飞讯),任董事长兼CEO,2007年被石景山政府授予北京市石景山区十大杰出创业青年称号。2009年3月份,华夏飞讯自主研发的2.5D MMORPG游戏《十二封印之龙图腾》开启封测,7月份华夏飞讯获得了第一轮总计1000万元的投资。以此计算,杨晓光成为一个身价达到亿元的80后游戏从业者。

少年经历——游戏天才

少年时期的杨晓光,在一般人眼里杨晓光算不上一个好孩子,因为他太过于沉迷游戏,以至于最后不得不退学。

5岁开始玩游戏,7岁时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游戏机(FC红白机),从此杨晓光迷恋上游戏,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晓光接触到了编程语言,得知游戏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写出来的。从此后,这位游戏少年又多了一项爱好——编程。为了学习编程,他成为书店和电脑城里的常客,早上书店一开门杨晓光就跑去看书,直到晚上关门的时候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当时书店里没有座位,站累了就蹲着,蹲累了就跪着,跪累了就再站一会儿。他几乎把书店关于电脑和IT产业的书全部看完。

上了初中后,有了互联网和网吧,于是杨晓光又成了网吧的常客。此时的他对互联网和游戏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一次为了打通关一个游戏他竟然三天三夜没有回家。气急败坏的父亲将他从网吧拉回家后狠狠地揍了一顿,自认为受了委屈的杨晓光竟然跑到了自家楼顶上一躲就是8天。最后在邻居孩子的帮助下,杨晓光的父亲终于在楼顶上找到了他。无奈之下,父亲最终同意了他辍学学习电脑的请求。

创业历程——创业初期

1998年底,15岁的杨晓光利用自己给别人装电脑和做网站赚的钱开了一个网吧,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但是后来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杨晓光关闭了网吧,开始打理家里的运输生意。

1999年的一场车祸,险些让他丧失了性命。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他思考了很多关于人生和理想的问题,最后他还是决定从事自己心爱的游戏行业,并拟定了未来的发展轨迹——先学英语然后出国深造。

2000年,杨晓光在家人的安排下他进入了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外语,为去加拿大学习和接触国际一流的游戏开发技术做准备。在大学里,杨晓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在电脑上的天赋,在学习之余他自己研究游戏开发和电脑知识。他还加入了山东大学神州数码工作室,负责网站游戏方向的研究、开发和培训。

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搁浅了杨晓光出国的计划,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家游戏公司在网上看到他编写的游戏程序后找到他,高薪邀请他担任游戏开发主程序,于是杨晓光再一次辍学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游戏开发者的生涯。来到北京后,刚刚20岁的杨晓光先后担任了三家游戏公司的开发总监、技术总监、顾问和董事,主持编写了多款游戏的引擎和核心技术模块。此时的杨晓光已经在北京游戏业界小有名气,很多猎头和游戏公司多次来挖他,这其中就包括当年准备做《天龙八部》的搜狐。

创业历程——华夏飞讯

2005年8月,杨晓光用东拼西凑借来的10万元钱注册了北京华夏飞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从利润比较低别人不愿意做的技术代工做起。一年后,公司盈利30多万元,杨晓光一边继续从事技术代工,一边开始研发自己的游戏引擎和游戏。

2007年杨晓光接下了四川长虹的工程,为其最新面世的平板电视活动开发一款基于3D引擎的视频游戏。经过数月的奋战,游戏如期交付,这款游戏就是后来引起业界轰动的用传统乒乓球拍和普通摄像头就能实现人机互动的《冠军争霸》游戏。这个成功的案例让华夏飞讯的客户遍布全国,甚至还有许多国外的客户主动来寻求合作。与此同时,公司自主研发大型MMORPG游戏《十二封印之龙图腾》的工作也一刻都没有耽搁。该游戏采用了华夏飞讯自主研发的2.5D引擎技术,既实现了3D技术独有的华丽效果,又避免了3D游戏复杂的操作和对计算机配置和网络环境的高要求。

2009年3月18日,十二封印之龙图腾,开始公测。

2009年7月,杨晓光见到了中科招商的董事单祥双,见面后仅10分钟,单祥双就决定向华夏飞讯投资1000万元用于新产品的推广。

3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教授

简介

杨晓光,又名杨厚钟,男,1959年9月生,宿迁市宿城区人。

个人简历

1966年2月至1973年1月在宿迁县城中小学就读,1973年2月至1977年7月,在江苏省宿迁中学读书,1977年7月在宿迁县王集公社花园大队插队。恢复高考后,1978年暑假考入同济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系,1982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1985年2月至1987年7月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7年11月评为讲师。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10月至l996年lO月,应国家教育部和日本教育部选考派遣,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1月起,先后晋升为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科副教授、教授,历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研究室主任、交通工程系主任等。

学术兼职

全国高等院校交通运输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公安部/建设部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

国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建设部城市交通专家组专家;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交通安全研究室主任,以及诸多省市的城市交通顾问等。

入选国家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所获荣誉

他于1982年参加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1984年参加上海市公路学会。在获奖方面:1991年获国家公安部及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二等奖;1991年获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项目“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主要完成者之一;1993年被同济大学评为优秀青年教师,享受国家津贴。

论文

他发表的主要论文和发明创造有:《信号灯控制交叉口交通延误,停车率的测试与数据整理算法》,获上海市1989年交通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停车线车辆延误模拟算法》,发表于1993年3月《同济大学学报》第21卷第1期;《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冲突点车辆延误模型与算法》选人1993年6月《首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信号灯控制交叉停车线前停车率模型》,发表于1993年6月《同济大学学报》第21卷第2期;《混合交通条件下交通控制信号相位变换问题的研究》,发表于1993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召开的中外交通安全及驾驶员适应性研讨会;《高速道路行程时间实时预测》,发表时间、地点,年会同上;《高速道路交通规划问题的研究》,发表于1992年11月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年会;《中国城市道路交通实时自适应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单点定周期条件下的公共汽车优先信号确定方法》。

科研项目

863计划——城市道路网络交通小区动态智能划分技术

973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2006CB705500

“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群交通阻塞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50578123

“城市交通网络优化与管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批准号:70631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子项:城市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TG1998030408),1999.1~2003.12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课题: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评价方法研究(2002BA404A01),2002.3~2004.8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课题: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控制策略与技术研究(2005BA414B01),2005.7~200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M基金项目:中国城市道路与交通适应性及其改善方法研究(70122201/G0114),2002.1~2004.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共汽车交通优先控制理论(59878039),1999.1~20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交通流诱导与控制系统子项─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驾驶员选择行为理论(59638230),1997.1~199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群交通阻塞机理(50578123),2006.1~2008.12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交通诱导管理的效用机理解析研究(70501023),2006.1~2008.12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核心软件及其配套系统开发(2002BA404A20A),2003.5~2004.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定时控制信号配时与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研究,2003.1~2005.12

国家教委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城市高速道路通道交通智能化控制管理理论,1998.5~2000.4

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交通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1997.11~1999.11

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项目:城市汽车交通仿真系统子项─考虑路况、车况、驾驶员行为和交通管理条件下的汽车行驶状态仿真,1997.5

4 营养学家

简介

杨晓光,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93年在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完成博士后课程 ;95、97年先后两次在美国Vanderbilt大学硒研究领域国际著名学者Burk教授实验室进行硒蛋白的多项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

近年来,他主要参加"八五攻关"课题硒与克山病的研究工作,用不到一年时间建立了溴化氢─荧光法检测粮食、血样中痕量硒蛋氨酸方法。这些研究均为本领域的国际前沿性课题。他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开创了新的领域,特别是能将在国外进行的前沿性科研课题带回国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创新性结果。98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文章多篇,著书及参与著书5册。

5 佛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简介

杨晓光,男,汉族,1955年4月出生,辽宁盖县人,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

个人简历

1973.12——1978.09,解放军海军4497部队战士、文书、班长、副排长、团政治处干事、副政治指导员;

1978.09——1982.08,在辽宁大学哲学系学习;

1982.08——1984.09,海军38610部队政治部宣传处干事;

1984.09——1987.08,在辽宁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7.08——1989.02,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9.02——1996.05,中山大学出版社校对员、编辑、读者服务部经理、发行科科长、副社长、社长;

1996.05——1999.08,中山大学校长助理兼科技开发与企业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大发展集团理事会理事长、中大发展集团公司董事长,兼任广东省高校校办产业协会理事长;

1999.08——2001.10,中山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2001.10——2003.04,中山大学(合并后)副校长、党委常委兼创新科技研究院院长;

2003.04——2006.12,佛山市政府副市长(其中:1998.09—2004.12在中山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6.12——2010.07,中共佛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2010.07——,中共佛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6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个人简介

杨晓光,男,1964年7月出生,安徽凤台人。1986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1993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1993年至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湘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12月12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选聘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第六批)。杨晓光教授是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茅以升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的获得者,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

风险管理

· 资产选择与优化

· 宏观经济分析

· 组合优化

近期发表的部分论著

1.Complexity of Partial Inverse Assignment Problem and Partial Inverse Cut Problem, 《RAIRO Operations Research》,35, 2001

2.Robust Partial Inverse Network Flow Problems,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y, Applied Mathematics》,16(2), 2001

3.美国基金行业公司治理的独立性及对中国基金监管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7期,合作者:李仲翔、汪寿阳

4.风险价值的完全参数方法及其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1,2001,合作者:马超群、徐山鹰

5.Scheduling with generalized batch delivery dates and earliness penalties, 《IIE Transactions 》32 (8) ,2000

6.Inverse problems of submodular functions on digraphs,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104: (3) , 2000, co-authors: Cai M, Li Y,

7.A Class of Generalized Multiprocessor Scheduling Problems, 《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13(4) , 2000

8.具有交货期窗口的排序问题的复杂性,《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9(1),2000

9.异时排序问题的算法复杂性,《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13(2), 2000

10.西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南开管理杂志》,4, 2000, 合作者:李仲翔

11.The complexity analysis of the inverse center location problem, 《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15: (2), 1999,co-authors: Cai MC, Zhang JZ

12.Inverse polymatroidal flow problem,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3(1), 1999 , co-authors: Cai MC, Li YJ

7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杨晓光,女,1967年12月出生。1990年北京农业大学本科毕业,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学专业硕士毕业,1998年中国农业大学耕作与栽培专业博士毕业。现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教授、博导,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常务理事,《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中国农业科学》、《地理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农业气象》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审稿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

气候资源利用;

农业减灾;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体系的影响与适应研究。

主持或参加的重大科研项目(近5年)

(1)2009.1-2013.12 国家高新技术项目(973)“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2)2010.1-2014.12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机制研究”

(3)2008.1-2010.1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4)2006.1-2012.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

(5)2009.1-2013.1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

(6)2008.1-2012.12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农业气候资源数字化图籍”。

近5年内发表的成果(论著)

序号 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出版日期

1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Ⅲ.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徐超;*杨晓光;李勇;王文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15

2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Ⅳ.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麦-玉两熟灌溉农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刘志娟; *杨晓光;王文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4-15

3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Ⅵ.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 杨晓光;刘志娟;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 2011-04-16

4 国际旱稻学术研讨会 杨晓光; 国际学术动态 2008-12-15

5 基于ORYZA2000模型的北京地区旱稻适宜播种期分析 薛昌颖; *杨晓光;陈怀亮;冯利平;王化琪;B.A.M Bouman; 生态学报 2010-12-23

6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Ⅱ.西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代姝玮; *杨晓光;赵孟;李勇;王文峰;刘志娟;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2-15

7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Ⅰ.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 杨晓光;刘志娟;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 2010-02-15

8 陕西关中地区大豆作物系数试验研究 严菊芳; *杨晓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04-15

9 关中地区夏大豆蒸发蒸腾及作物系数的确定 严菊芳; *杨晓光; 节水灌溉 2010-03-05

10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Ⅱ.南方地区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对种植制度界限可能影响 赵锦; *杨晓光;刘志娟;成迪芳;王文峰;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 2010-05-08

11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分析Ⅲ.中国北方地区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种植制度界限的可能影响 李克南; *杨晓光;刘志娟;王文峰;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 2010-05-23

12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Ⅳ.未来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种植北界的可能影响 刘志娟; *杨晓光;王文峰;赵俊芳;张海林;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 2010-06-08

13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Ⅴ.气候变暖对中国热带作物种植北界和寒害风险的影响分析 李勇; *杨晓光;王文峰;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 2010-06-23

14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气候资源变化趋势 马洁华;刘园; *杨晓光;王文峰;薛昌颖;张晓煜; 生态学报 2010-07-23

15 气候变化背景下贵州省倒春寒灾害时空演变特征 李勇; *杨晓光;代姝玮;王文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8-15

16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中国南方季节性干旱近58a演变特征 黄晚华; *杨晓光;李茂松;张晓煜;王明田;代姝玮;马洁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7-31

17 基于湿润指数的中国干湿状况变化趋势 赵俊芳;郭建平;徐精文;毛飞; *杨晓光;张艳红;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8-31

18 基于作物需水与自然降水适配度的湖南省防旱避灾种植制度优化 曲辉辉; *杨晓光;张晓煜;黄晚华;李茂松;李金云; 生态学报 2010-08-23

19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Ⅰ.华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李勇; *杨晓光;王文峰;刘志娟; 应用生态学报 2010-10-15

20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李勇; *杨晓光;代姝玮;王文峰; 应用生态学报 2010-11-15

21 甘肃张掖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需水特征及作物系数分析 李金华; 杨晓光;曹诗瑜;马忠明;肖金香;陈阜;李玉义;邱建军;逄焕成;任天志; 江西农业学报 2009-04-15

22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三省玉米需水量的影响预测 张建平;王春乙; *杨晓光;赵艳霞;刘志娟;王靖;陈艳英;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7-30

23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春玉米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黄晚华; *杨晓光;曲辉辉;冯利平;黄彬香;王靖;施生锦;武永峰;张晓煜;肖小平;杨光立;李茂松;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8-31

24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东北三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刘志娟; *杨晓光;王文峰;李克南;张晓煜; 应用生态学报 2009-09-15

25 基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产量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黄晚华;薛昌颖;李忠辉; *杨晓光; 中国农业气象 2009-06-20

26 温度导致的我国东北三省玉米产量波动模拟 张建平;王春乙; *杨晓光;赵艳霞;王靖; 生态学报 2009-10-15

27 SIMETAW模型在辽西北地区的验证与应用 史金丽;王立刚;邱建军;任天志;耿旭;杨晓光;孙占祥; 中国农业科学 2009-10-10

28 基于APSIM模型的灌溉降低冬小麦产量风险研究 李艳;薛昌颖; *杨晓光;王靖;刘园;Enli Wang; 农业工程学报 2009-10-31

29 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严重低温冷害及种植布局的影响 赵俊芳; *杨晓光;刘志娟; 生态学报 2009-12-15

30 华北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 刘园;王颖; *杨晓光; 生态学报 2010-02-23

31 千烟洲人工林水汽通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菊;刘允芬; *杨晓光;李俊; 生态学报 2006-08-30

32 利用ORYZA2000模型分析北京地区旱稻产量潜力及需水特征 薛昌颖; *杨晓光;邓伟;张天一;闫伟兄;张秋平;肉孜阿基;赵俊芳;杨婕;Bouman B A M; 作物学报 2007-04-12

33 新疆杏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及花期霜冻气候风险区划 徐德源;王健;任水莲;杨晓光;崔晓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03-30

34 北京地区旱稻作物需水与降水的耦合分析 张秋平; *杨晓光;薛昌颖;闫伟兄;杨婕;张天一;B.A.M.Bauman;王化琪; 农业工程学报 2007-10-30

35 紫花苜蓿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研究 朱玉洁;冯利平;易鹏;杨晓光;胡跃高; 作物学报 2007-10-12

36 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变化模拟 张建平;赵艳霞;王春乙;杨晓光;何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11-15

37 不同水分处理旱稻农田蒸散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 崔晓军;薛昌颖; *杨晓光;杨婕;张秋平;王化琪;B.A.M.Bouman;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4-15

38 应用ORYZA2000模型制定北京地区旱稻优化灌溉制度 薛昌颖; *杨晓光;邓伟;张秋平;闫伟兄;王化琪;B.A.M.Bouman;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4-15

39 华北地区旱稻产量适应性及耗水特征分析 刘志娟; *杨晓光;薛昌颖;张秋平;B.A.M.Bouman;王化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9-15

八、保定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杨晓光,男,汉族,大学学历。现任保定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正县级)。1970年12月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书记、指导员、教导员;1992年7月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外贸局副局长;河北省扶贫办副处长、调研员、开发中心总经理;2001年6月任扶贫办副主任,2008年5月退二线。

主持社会扶贫工作;分管社会扶贫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