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维好 |
释义 |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维好,男,1966年1月生,安徽省淮南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特殊施工技术与理论研究,主攻方向为:冻结法凿井技术、钻井法凿井技术、注浆技术和地下结构。 1982.9—1986.7月在中国矿业学院建筑系矿建专业读四年制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7—1989.7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建筑系矿建专业读三年制硕士,研究方向为井巷特殊施工技术,论文题目为“冻结管受力的模拟试验研究”,于1989.7月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0.9—1994.3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建筑系矿建专业读四年制在职博士,研究方向为地下工程特殊施工理论与技术,论文题目为“深厚表土层中井壁垂直附加力变化规律的研究”,于1994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9.7月留校任教,定为助教; 1993.2月定为讲师; 1997.2月定为副教授; 2001.6月破格提升为教授。 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地层冻结方向首席教授; 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小组成员; 江苏省煤炭学会理事; 中国地理协会冰川冻土分会会员; 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70余项课题的研究,研究经费约1亿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专著1部;作为第一发明(设计)人,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情况(按年份)1)竖井模拟试验台,获1992年能源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名; 2)淮北祁南矿井井壁受力模拟试验研究,获1994年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名; 3)特殊地层条件下井壁破裂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获1995年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第十四名; 4)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灾害技术——鲍店煤矿主副井井壁破裂灾害治理,获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二名; 5)深厚表土层中的冻结壁和井壁(著作),获1999年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二等奖,第二名; 6)深厚表土层、含水层注浆加固参数与井壁竖直附加力变化规律的研究,获1999年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九名; 7)特厚表土中冻结法凿井技术研究,获2006年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二名; 8)厚冲积层立井井筒安全状况评价及破裂灾害防治技术研究,获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三名; 9)702m深井冻结关键技术研究,获2006年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项目负责人,第二名; 10)702m深井冻结关键技术研究,获2007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二名; 11)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井筒建设技术研究,获2008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二名; 12)复杂地层条件下冻结法凿井设计理论与施工关键技术,获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一名; 13)600m特厚表土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获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负责人,第一名。 荣誉(按年份)1996年10月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青年科技奖”; 1997年5月被评为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997年5月被评为煤炭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1998年12月被评为煤炭系统第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9年6月荣获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第五届“雪冰冻土优秀应用研究奖”; 2000年10月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青年优秀科技奖(银奖); 2001年被评为中国矿业大学后备学科带头人; 2002年被聘为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2002年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二期)”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2003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第二期计划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期)”培养对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获奖情况科技进步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600m特厚表土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杨维好教授排名第一,单位排名第一】 教学质量先后为本专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了10门不同的课程,现已指导2名博士研究生和15名硕士研究生,两次获优秀教学质量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