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频 |
释义 | 1.山西大学教授职称 教授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33-11 专业 无机化学 个人简介 国家级专家,1983年创建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并任所长至今。是山西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首席科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4至1990年任山西大学副校长,1987年至1998年任山西大学学位委员会主席,1983至2005年任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 。历任山西大学副校长、学位委员会主席、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第八届山西省政协委员;中国化学会第21、22届理事,《化学通报》、《分子科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应用化学》等刊编委。40多年来一直从事无机物结构-性能关系和生物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 赴美、英、法、德、意、日、比、荷、澳、新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并多次在Sussex大学、Stanford大学、Auckland大学等作短期合作研究工作。先后提出了“双原子三中心键合模型”、“双层点电荷配位场(DSCPCF)模型”,提出了判断抗癌剂活性的“两极互补原理(TPCP)” 及其五个判据,在探明金属抗癌剂与靶分子作用位点和结合量上提出了一个“竞争模式”,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版专著《性能-结构-化学键》(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无机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等7部, 译著1部,论文350篇(SCI收录155篇),专利8项,获国药准字B批号1项,各级成果奖17项。近二十年来,培养了19届94名硕士生和11届32名博士生。1978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奖和重大科研成果奖;1985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被国家科委、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1991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专家;1993年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6年被评为第二批山西省优秀专家。1997年应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H. Taube教授邀请赴他得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并做学术报告,1998年应邀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第33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上作特邀报告;2001年应邀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第10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议”上作特邀报告;2003年3月应邀在日本冈琦“亚洲第一届生物无机化学会议”上作特邀报告。 主要论文 1.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of unaggregated and aggregated amyloid β protein (10-21) with outward potassium channel,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50(5), 683-691,2007-9,sci核心B区(一A),排名:3 2.胞嘧啶…NO复合物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化学学报,65(20),2266-2272,2007-9,sci核心B区(一A),排名:4 3.Hydrometal Complexes with More than One Planar and Quasi-Planar Tetra- coordinate Carbon Atom: From Hydrogen- Surrounded Pieces to the Rudiment of Hydrogen-Sealed Nanotubes,Organometallics,26, 4395-4401,2007-8,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8 4.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Dinitratobis(phen) Cadmium Complex with DNA,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5, 1267-1272,2007-8,sci核心B区(一A),排名:4 5.金属离子与AB肽竞争取代机理作用的研究,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63,2007-8,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 6.基于瓜环[6]的核酸切割试剂及其切割机理研究,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172,2007-8,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 7.分子模拟研究铜离子对AB肽聚集行为的调控机理,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173,2007-8,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4 8.金属离子、小分子与G-四股螺旋DNAs的相互作用,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174,2007-8,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 9.带有位阻基团的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 键合及其光断裂DNA 性质的研究,化学学报,65(15),1464-1468,2007-8,sci核心B区(一A),排名:4 10.分子模拟研究铜、锌与Aβ肽相互作用中的竞争取代效应,化学学报,65(14), 1348-1352,2007-8,sci核心B区(一A),排名:3 11.三种3-联苯氨基哒嗪化合物的生物特性研究,2007大连离子通道和药物研发国际研讨会,90,2007-7,国际会议论文集(二A),排名:3 12.荧光淬灭和加强理论公式合理性的热力学分析,化学学报,2007(65)19,2109-2116,2007-6,sci核心B区(一A),排名:3 13.Mechanism of Copper(II) Inhibiting Alzheimer’s Amyloid beta-Peptide from Aggregation:A Molecular Dynamics Investigation,J. Phys. Chem. B,111, 26, 7646-7655,2007-6,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2 14.瓜环的[2]准轮烷分子晶体结构及切割DNA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8(5),894-896,2007-5,sci核心B区(一A),排名:3 15.Molecular modeling of the ion channel-like nanotube structure of amyloid β-peptide,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2(11),1576-1580,2007-5,sci核心B区(一A),排名:2 16.吡柔比星与DNA作用的光谱和电化学法研究,山西大学学报,30(2)220-223,2007-5,统计源(二A),排名:1 17.含多个平面四配位碳原子化合物的理论研究,中国科学院理论催化与材料化学学术研讨会,3,2007-4,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 18.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of Zn2 with Aβ(10-21),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8, 97-98.,2007-3,sci外围(一B),排名:3 19.The crystal structure, self-assembly, DNA-binding and cleavage studies of the [2]pseudorotaxane composed of cucurbit[6]uril,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17,932–936.,2007-2,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3 20.手性金属配合物Δ,Λ-[Ru(IP)2dppz]2+对含G:T错配的环丁烷嘧啶二聚体识别和部分构型修复的分子力学研究,化学学报,65(2), 116-122,2007-2,sci核心B区(一A),排名:3 21.[Co(phen)2dpq]3 -Sheared DNA Interactio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Basis for Major Groove Recognition and Repair,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806,247–252,2007-2,sci核心B区(一A),排名:4 22.DNA-binding and cleavage studies of novel binuclear copper(II) complex with 1,1’-dimethyl-2,2’-biimidazole ligand,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101(2), 283-290,2007-2,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4 23.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in Salts of 2,2-biimidazole with 5-Sulfosalicylic Acid and 3,4,5-Trihydroxybenzoic Acid,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5, 1715-1721,2007-11,sci核心B区(一A),排名:2 24.Sulfur dioxide derivatives increase a 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 in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Toxicology,239,180-185,2007-11,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3 25.金属离子、小分子与G-四股螺旋DNAs的相互作用,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84,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 26.一种新的锌离子比度荧光探针,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91,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 27.AB肽纳米管状通道结构模型及其阳离子选择性,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02,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 28.[Co(phen)2dpq]3 对剪式G:A错配DNA识别与修复作用,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22,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 29.新型3-联苯胺基哒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86,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 30.DNA probe and cleavage studie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NA and Ln=Yb,Er with 2-Thenoyltrifluoro acetone-Piperidine ligands,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25,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6 31.Studies on th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interaction of three Rutheniu(II) complexes with DNA cleavage and anti cancer activity,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24,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4 32.A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for zinc(II) with high selectivity,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10, 1413-1415,2007-10,sci核心B区(一A),排名:6 33.Study on inclusion complexes of ydroxypropyl-b-cyclodextrin with tanshinone IIA,Front.Chem.China,2(1):50-54,2007-1,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 34.Studies on DNA Binding to Metal Complexes of Sal2trien,Biochemistry (Moscow),72( 1): 37-43,2007-1,sci核心B区(一A),排名:3 35.Molecular dynamics studies of the inhibitory mechanism of copper(II) on aggregation of amyloid beta-peptide,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8(3), 357-360,2007-1,sci外围(一B),排名:2 36.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studies on DNA-binding of a new Cu(II) complex with N1,N8-bis(1-methy-4-nitropyrrole-2-carbonyl)triethylenetetramine,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101, 10-18,2007-1,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5 37.Metal-amyloid-beta peptide interaction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for Alzheimer’s disease,Science in China Ser. B Chemistry,50(3), 1-20,2007-1,sci核心B区(一A),排名:2 38.一个由[Co(CN)6]3-构建的杂核超分子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第四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论文集,2006,55-55,2006-9,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 39.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机理的离子通道假说,化学进展,18,9,1194-1199,2006-9,sci外围(一B),排名:3 40.Molecular Modeling on the Recognition of 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 Including Double G:T Mismatched Pairs by the Chiral Metal Complex D,L-[Ru(phen)2dppz]2,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4(6), 739~744,2006-9,sci核心B区(一A),排名:3 41.含六个平面四配位碳原子的分子轮,第四届物理无机化学会议,101,2006-9,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 42.分子动力学模拟铜离子(II)对Abeta肽的构象转变效应,第四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04_135,2006-9,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 43.超螺旋DNA与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镁的弱相互作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论文选集,p466,2006-8,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 44.Effects of lithium chloride on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s in acutely isolated hippocampal CA1 pyramidal neuron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1,16,1961-1966,2006-8,sci核心B区(一A),排名:3 45.Cocrystal of 2-(1H-imidazol-2-yl)-1H-imidazolium chloride and 4-aminobenzoic acid,acta cryst E,E62, o3223-o3224,2006-7,sci外围(一B),排名:2 46.3-联苯氨基-6(4-氯苯基)哒嗪的生物特性研究,中国化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04-P-022,2006-7,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 47.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镁与核酸的作用,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04p023,2006-7,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 48.金属离子影响Aβ多肽聚集机理的分子模拟,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04-O-016,2006-7,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 49.DNA-Binding and cleavage studies of Zinc mixed-polypyridyl complex,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6,24,1006-1012,2006-7,sci核心B区(一A),排名:3 50.3-Benzidino-6(4-chlorophenyl) pyridazine blocks delayed rectifier and 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 in acutely isolated rat hippocampal pyramidal neurons,Neuroscience Letters,402:159-163,2006-6,sci核心B区(一A),排名:4 等200多篇。 主要著作 分子结构参量及其与物性关联规律,国家级专著,科学出版社,2007-3,字数:0,排名:1 主要科研项目 1.稀土对植物气孔保卫细胞信号调控及抗蒸腾耐旱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18万元,2007-9,排名:2 2.稀土元素的生物化学反应和有关细胞化学过程的干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40万元,2006-10,排名:1 3.剪式错配和wobble错配特异识别的二维核磁和分子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26万元,2006-9,排名:2 4.金属配合物对核酸的识别、切割及其作用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16万元,2001-10,排名:1 5.抗癌活性有机锡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组装,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4万元,2001-6,排名:1 6.新药中药的研制与开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额:9万元,2002-8,排名:1 7.第一届亚洲生物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资助额:1万元,2002-9,排名:1 8.纳米降脂灵新药开发,,资助额:2万元,2001-11,排名:1 9.化学核酸酶的合成、组装及其对DNA的定位断裂,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资助额:5万元,1999-12,排名:7 10.金属配合物对核酸的识别、切割及其作用机理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4.8万元,2004-4,排名:1 11.转让,横向科研,资助额:7万元,2006-11,排名:1 获奖、鉴定、专利情况 获奖 1.利用中药材资源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研究,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等级:二,2007-12,排名:4 2.DNA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错配核酸的特异识别,山西省科技奖,等级:三,2004-12,排名:1 3.研究稀土跨膜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山西省科技进步奖,等级:二,2003-12,排名:1 4.荧光加强效应和猝灭效应新理论的提出和应用,山西省科技进步奖,等级:二,2002-12,排名:1 5.DNA/RNA与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的作用,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二等奖,等级:二,2001-12,排名:1 6.两极互补原理和锇--分子氢探针的应用,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二等奖,等级:二,2000-12,排名:1 7.抗癌活性有机锡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体外活性研究,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二等奖,等级:二,1999-11,排名:1 8.二角和三角对称稀土配合物的配位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三等奖,等级:三,1999-11,排名:2 9.金属茂类抗癌剂与单核苷酸和DNA的作用机理和抗癌机理,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二等奖,等级:二,1998-7,排名:1 10.金属--药物络合物和分子药理学研究,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二等奖,等级:二,1995-8,排名:1 11.离子探针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理论二等奖,等级:二,1994-3,排名:1 鉴定 12.离子探针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鉴定单位:省科委,结论:国内先进,1993-8,排名:1 13.金属--药物络合物和分子药理学研究,鉴定单位:省科委,结论:国际水平,1992-11,排名:1 专利 14.一种目视检测尿液中无机磷的方法及其试剂盒,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326221,2007-5,排名:2 15.一种检测尿液中磷酸根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322243,2007-5,排名:1 16.一种检测血液中磷酸根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304601,2007-1,排名:2 17.一种安眠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296707,2006-12,排名:1 18.一种降低血脂的保健品,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174657,2004-10,排名:1 19.一种连翘酯甙提取工艺,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153429,2004-5,排名:2 20.单核二酰异羟肟酸类二烃基锡化合物及其合成,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75136,2001-10,排名:1 21.单核芳香族、杂环类单酰异羟肟酸二烃基锡化合物及其合,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75135,2001-10,排名:1 22.单核杂环羧酸类二丁基锡化合物及其合成,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75134,2001-10,排名:1 23.多核杂环羧酸类二丁基锡化合物及其合成,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75124,2001-10,排名:1 24.二配体双核二酰异羟肟酸类二烃基锡化合物及其合成,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75122,2001-10,排名:1 25.三配体双核二酰异羟肟酸类二烃基锡化合物及其合成,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75121,2001-10,排名:1 26.双核芳香族、杂环类单酰异羟肟酸二烃基锡化合物及其合,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75119,2001-10,排名:1 27.含精保元饮,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号:60572,2000-11,排名:1 主要贡献: 1.提出了“双原子三中心键合模型”和“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进而在双原子三中心键合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多种物性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2.提出了金属抗癌剂构效关系的“两极互补原理” 和抗癌剂活性的五个判据。 3.提出金属抗癌剂与靶分子结合的竞争模式,用以研究金属抗癌剂与核酸的作用位点和结合量。 4.发现了两种新的人工酶,两者均能有效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确证这是迄今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能识别并水解断裂DNA磷酸二酯键的新体系。 5. 系统合成了抗癌活性有机锡配合物,发现此类化合物对白血病,红白血病、结肠癌、胃癌、鼻咽癌、肝癌、肺癌、艾氏腹水癌等有显效;而对正常人羊膜细胞的毒性浓度比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浓度低两个数量级。 6.稀土跨膜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等。 学术交流: 1997年杨频教授赴斯坦福大学与诺贝尔奖获得者H. Taube教授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1998年应邀在佛洛伦萨第33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上作特邀报告;2001年应邀在佛洛伦萨第10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议上作特邀报告;2003年应邀在日本冈琦“亚洲第一届生物无机化学会议”上作特邀报告,等。 2.德江县委书记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贵州松桃人,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农学院牧医系,大学农学学士,在职教育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 现任中共德江县委书记。 工作简历 1996年11月 任万山特区副区长 1997年9月 任万山特区常委、副区长 2001年12月 调任铜仁行署副秘书长、行署办公室党组成员 2002年6月 任中共德江县委副书记 2003年1月 任德江县人政府县长 2005年12月2009年,任中共德江县委书记。 2009年至今 任铜仁地区畜牧兽医局局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