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俭存
释义

杨俭存,1949年8月出生,汉族,陕西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东盟营造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生毕业,西安交通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2010年1月,杨俭存退休,不再担任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4月,杨俭存任中交公路养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作经历:

参加工作后一直在路桥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1975年至1982年任助理工程师,1983年至1985年任副处长,1986年至1995年任副局长,1995年11月至今任局长职务。另外兼任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顾问、东南大学名誉教授等社会职务。

所获荣誉: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荣获江苏省委、199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建设功臣”(省劳模),交通部、人事部颁发的“劳动模范”、 2000年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分别授予"第六届全国优秀建筑企业经理"和"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2001年被交通部、人事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4年被经济日报评为“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前三名。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简称二公局)是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等级的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注册资本3.4亿元,现有职工6858人,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3554人,中级职称1202人,高级职称319人。

“筑路架桥于斯为盛,惠及万民何其壮哉”,建局40多年来,二公局以承接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工程结构复杂的路桥工程为主,修建国防公路、国道、省道逾6225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3240.6公里,我局已连续几年每年承建高速公路路面700多公里,路基500多公里。以世界第一大跨径(1088米)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世界第二大跨径悬索桥(主跨1650米)---西堠门大桥和世界第三大跨径(1490米)的悬索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为代表,承建各种桥型结构的特大桥、大桥152座,总长超过15.65万延米;以中国高速公路样板路---沪宁高速公路为代表,承建了一大批国家大型高速公路重点工程。目前,二公局的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可同时承建特大型、大型桥梁20座以上,高速公路1100公里以上。在长江上已承建13座特大型、大型桥梁,其中有4座为同时承建;因在世界潮涌最高的钱塘江上成功修建钱塘江四桥、五桥、六桥以及正在承建的九桥,二公局成为建国以来国内惟一一家在钱塘江上连续成功建桥的企业。二公局目前在建项目180多个,工程项目遍布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27个省、市(区)。

“九五”以来,二公局不断适应市场竞争格局的新变化,抢抓公路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矢志不渝抓改革,不断追求新境界,持续治理软环境,全神贯注谋发展,走出了一条以转换机制、培育职工经济实体,推进改革深化;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整体实力;以企业文化铸魂,激发企业的活力源泉;以提升管理优势,构建市场竞争强势的成功之路。继1999年12月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后,又于2003年1月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二公局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市场形象、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许多由二公局承建的工程荣获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及省、部级优质工程奖,仅2004年,乍嘉苏高速公路、军山大桥分别为二公局捧回鲁班奖和詹天佑两项大奖,下沙大桥继获“钱江杯”大奖后,又获国家银质工程奖。2003年就有6项工程被交通部评为“三优”工程。企业曾荣获“第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全国工程建设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创新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等重大奖项,刷新了16项中国企业新纪录,仅2005年就荣获中国企业新纪录11项,其中一项为中国企业新纪录重大创新项目。先后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施工企业”、“第二届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全国优秀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交通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等。自1994年起连续被中国建设银行西安市分行审定为AAA级信用企业,2002年被建设银行总行确定为重点客户企业、被陕西省银行同业协会评为“诚信企业”;2004年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

2005年完成施工产值81.16亿元,新签合同额110.18亿元,总资产60亿元,工程交竣工验收合格率100%,优良品率达到98.9%以上,位列中国建筑业百强企业第39位。

2006年,以杨俭存局长为首的二公局领导班子,又及时制定了“以融入开放的国际市场为特征,以迈入世界先进建筑承包商行业为目标”的第三次创业战略目标。二公局正在第三次创业的宏伟蓝图指引下,凝心聚力、拼搏奉献,以矫健的步伐迈入世界先进建筑承包商行列!

2010年1月,杨俭存退休,不再担任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4月,杨俭存任中交公路养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0年4月8日18时18分,中交公路养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交养护)在北京揭牌成立,董事长杨俭存换上了一张新名片。三个月前,他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下称二公局)董事长岗位上退出。四十年来,他摸爬滚打在公路战线上并带领二公局从落后到先进,最终成为工程建设主力军,年产值逾205亿元。 由二公局和中国公路学会共同投资成立的中交养护注册资金5000万元,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杨俭存认真地说:“出任中交养护董事长对我是一个挑战!”这与外界所形容的“牛刀杀鸡”相去甚远,一句话,把这个新闻故事烘托得异常吸引人。 鲜花和掌声中的惊讶 中交养护的成立标志着第一家“中”字头养护企业的诞生,在4月8日揭牌仪式上,有超过300名嘉宾共同见证了那个历史瞬间。鲜花和掌声中夹杂着的是惊讶,大家好奇地问:“二公局不缺钱,为什么要和中国公路学会联姻成立中交养护?”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二局的转型战略谈起。 的确,二公局在公路工程施工领域可谓鼎鼎大名,但近些年他们一直在谋求向养护工程领域的转型。杨俭存介绍说,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超过6.5万公里,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分析,今明两年我国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需求将首次超过公路建设资金投入规模,市场容量将达到450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公路养护时代的真正开端。二公局作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中的佼佼者,没有理由忽视养护工程这块大蛋糕。他认为,近几年二公局陆陆续续地完成了1000公里的养护和改建工程,虽然工程总量与同类企业相比名列前茅,但在二公局“大盘子”中,养护工程贡献产值的比例较低,市场占有率也很低。若想在养护工程领域有所作为,二公局需要成立一支专业养护团队占领市场。 据杨俭存透露,二公局成立专业养护团队的想法由来已久,但是一度没有采取行动,还有更深层次原因。他解释说,1998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高速公路迎来了第一轮建设高潮。十二年过去了,当年建成的高速公路即将进入养护大修期,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当年建设的四车道高速公路还面临着改扩建成六车道或八车道的情况,这类养护工程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养护的修修补补、填填挖挖,可以说行业即将面临的是一轮“新型”的养护高潮。但是任何一种事物从初级到高级都需要一个过程,他用高速公路建设举例说:“当高速公路还是新兴事物的时候,几乎没有建设门槛,不管什么样的队伍都能上,结果出现了很多施工质量问题,造成一些高速公路刚刚通车就开始修修补补。二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建设市场已经逐步规范有序了,施工单位也在优胜劣汰,新建的很多路、桥、隧都非常不错,获得了很多世界第一。”也就是说,二公局意识到的这个“新型”的养护市场还在起步阶段,所以杨俭存说:“二公局不想随随便便成立一个养护公司,对战略转型发展非常谨慎,一旦出手目标就是定位高端、打造一流。” 打造一流必定要联姻 什么是一流?杨俭存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创品牌,一流的企业定标准。 众所周知,标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行业发展因素,谁的标准一旦被行业认同,谁就会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潮流,因此制定标准的企业总能在第一时间占领高端市场。“我们要做的是行业标准。”杨俭存说:“若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必须要站在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上,拥有强大的科研技术力量。”换句话说,成立养护公司的目的不能是单纯施工型企业,而是集施工、检测、科研、设计、培训、交流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型企业,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培育“新型”养护市场,发挥引领引导养护行业发展的作用。 让杨俭存担心的是,二公局虽然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在施工、检测方面有特长,在内部也开展了科研、设计工作,但是科研和设计毕竟不是二公局的优势,所以二公局只能走合作双赢的路线。恰在此时,2009年4月初,中国公路学会秘书长刘文杰带着一摞厚厚的方案赶赴西安,找到时任二公局董事长杨俭存,首次商讨合作成立养护公司事宜。 杨俭存回忆说:“中国公路学会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和科技,是咱们公路系统学术领导者,他们的来访让我高兴了很久。我深知像二公局一样优秀企业不少,其中不乏总部设在北京,与学会合作更方便的企业。但是学会最终选择了与二公局联姻,当时我作为董事长,倍感荣幸,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一拍即合中交养护诞生 在合作谈判之初,二公局想要首先弄清两个问题:学会的意图是什么?学会能否给予真正的支持?他们希望学会心目中的养护公司也是一支引领行业发展的综合型企业,他们更希望学会真正地参与运作。“如果学会不参与运作,实事求是地讲,这个养护公司就称不上是综合型公司,我们需要学会真正的支持。”杨俭存反复强调这句话。 结果双方一拍即合,谈判非常顺利,在中交养护成立之前,二公局需要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批准,中国公路学会需要交通运输部批准,加之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也都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年后的2010年4月8日,中交养护正式挂牌宣告成立,杨俭存出任中交养护董事长。 杨俭存在接收采访时说:“担任中交养护董事长是一个挑战!我在二公局呆了40年了,各种各样的施工项目经历很多,施工是我的专长,但是科研、设计不是我的专长,要带领好这样一个综合型的养护公司,不是一件容易事。此外,我这个年龄可能也没有过去那样精力旺盛了,能不能做得下来?我有些担心。但是我想,和在二公局当局长一样,关键是发动大家的积极性,关键是领好头、放好权、把好关,所以我决定继续走下去。”得知杨俭存要复出,他的家人表示不理解,认为他在二公局干得很辛苦,已经身体透支,退休了就应该好好调养身体,享受天伦之乐。此外,中交养护总部设在北京,陕西的家人无法照顾杨俭存。无论如何,家人最终理解了杨俭存对公路的痴情。 我们要做的是行业标准 在第五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主会场一层大厅,是中交养护特装展台,展台最上方有一行大字标语——用最新的技术做最好的养护。 杨俭存说:“过去地方上的那种填填挖挖、修修补补的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养护需求,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最新的技术来养护,不能凑合。”他认为,包括改建升级在内的新型养护工程,其技术难度、管理难度可能比新建还要高,我国的公路养护事业发展至今,迫切需要采用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中交养护在未来的养护工程实践中,主导思想是融入最新的技术,以提高养护水平和档次。他特别强调,这种新技术不是“纸上谈兵”的技术,而是经过反复实践的、满足实际需求的技术。 在杨俭存看来,提出“做最好的养护”目标就是要起到行业引领作用。“我们有这么好的基础,我们的养护工程应该更有特点,其目的就是要把养护市场带到一个高端的市场。”中交养护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做出一批交通运输部养护示范工程,组织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杨俭存补充说:“我们要首先做最好的养护,别人也要做成这样标准的。” 做最好的养护的背后,或许是杨俭存的一个心愿。他们不怕市场竞争,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养护企业,他们不屑于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他希望进行的是以优质为前提的、站在科技制高点上的良性竞争,他不仅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心养护行业发展的质量。 纵观政府工作报告,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好字当头”,说明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问题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真正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中交养护的战略与大势非常吻合。

杨俭存作为陕西汉中名人,也曾有客作诗《天汉有杰》,表达对他所获荣誉的钦佩:

水下荆杨天汉鉴,地连秦雍傲巴川。

育杰携书赴凤城,封侯拜相笑长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