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家华 |
释义 | 杨家华:人物名。本词条一是介绍了四川高县科技人物杨家华基本情况,主要业绩,论文目录,爱好特长等情况;二是介绍已经故军事将领杨家华生平业绩,夫人情况;三是介绍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杨家华研究成果,学术贡献等内容。 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生平简介杨家华(1916-2004),男,江西瑞金县城关上阳村人。出生于1916年。1932年参加少年先锋队,次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一军团警备连),历任班长、副排长、排长、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团政治处干事等职,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二次负伤。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连指导员、兵站办事处指导员、独立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等职。1940年参加中央派山东敌后干部纵队,先后在山东胶东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团政委兼团长、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等职。抗美援朝时期,历任27军94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志愿军九兵团东北办事处主任兼政委。回国后,历任28军84师、82师政委、28军政治部副主任、福州军区工程兵政委、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顾问(正军职待遇)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4年9月10在福州病逝,享年88岁. 人生要事--------为遵义会议站岗1935年1月17日下午,杨家华突然被调到柏公馆担任警戒任务。夜幕刚刚降临,公馆楼上的那间客厅已经灯火通明,厅中烧着一盆炭火。杨家华看到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朱德、刘少奇、刘伯承、林彪、聂荣臻、彭德怀等,差不多一个接一个来到会场。 “李德和翻译伍修权是最后来到会场的。”杨家华回忆说,那天李德穿了一双笨重的大皮鞋,步态不如往日轻捷,显得散漫而疲惫。 博古和周恩来坐在会场的中心;王稼祥斜躺在客厅一侧的一张躺椅上,毛泽东和张闻天紧挨着这张躺椅坐着;李德和伍修权远远地离开人群,紧靠着里屋的门边;其他人都围坐在炭火的四周。会场里的气氛看来很随意,杨家华却嗅到了一丝紧张。“按理说,这样的会议,我们是要回避的。”杨家华告诉记者,但那天,自己站岗的位置特殊,正好可以从外边看到整个会场的情形。 他看到博古开始作报告,毛泽东则不停地在本子上记着什么;他还看到周恩来作关于军事问题的“副报告”。接着,讨论开始。张闻天的第一句话,就把杨家华的注意力死死地揪住了————“张闻天说,博古的发言基本上是不正确的。” 杨家华听说,毛泽东有个习惯,平时在各种会议上都要等大家讲得差不多了才发言。但那天似乎不大一样。张闻天讲完后,他就发言了。“他手中拿着几张纸,显得有点激动,语调也很高亢。”杨家华说,具体讲了些什么,自己已记不得了,但有一句话,自己一直记得。“他说:哪个不晓得,两个拳师对阵,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开头就露出自己的全部招数,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当时的杨家华已经意识到,这次会议,对红军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天,会议继续召开。杨家华继续在原来的位置站岗。“会议到最后,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周恩来———在李德、博古受到批判后,周恩来实际上成了党和红军唯一的最高领导人。这时,会场上异常宁静,连我都不敢大声呼吸。”杨家华回忆说,他看见周恩来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先是对大家的发言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然后,他用激动的声音大声地说:“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是正确的。” 虽然不是一个直接参与者,但是,杨家华说,与那些伟人们一样,自己的心伴随着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了一次。为此,杨家华以自己的方式庆贺了一番————花光自己口袋里所有的钱,一口气吃下了30个茶叶蛋。 买饼无意中买来陕北红军消息 红2师进入哈达铺后,聂荣臻一放下行李,就对杨家华说:“小鬼,快去买些烧饼回来。”杨家华跑到一个卖烧饼的老乡处,把身上的钱全部掏出来,买了4块烧饼。老乡随手拿一张报纸一包,递给了他。 《为遵义会议站岗》 “林彪显然很饿,二话没说,先拿了一块吃起来。聂荣臻也拿起一块,还没吃呢,就见林彪那块已吃得差不多了,赶快拿起纸包递给林彪,林彪又拿了一块,把纸包还给聂荣臻。”杨家华说,聂荣臻推让了一下,对林彪说,你比我年轻,多吃些吧。林彪没说什么,把纸包塞到了聂荣臻的手中——这是他的性格,没有重要的话,他不多开口。聂荣臻一边吃,一边把报纸里最后一块饼拿出来,递给我。我不敢要,他说:“吃吧吃吧,请你帮帮忙,要不,我怎么看报纸呢?”把饼硬塞到杨家华手中,自己看报纸去了。 长征途中,军团首长都喜欢看报纸,不管到了哪里,只要找到报纸,他们拿到就看。杨家华回忆说,有时,只要不是在农村,他们还会让部队帮他们找一些报纸来看。 今天包烧饼的这张报纸是《山西日报》,聂荣臻像往常一样,看得特别认真。 忽然,聂荣臻的嘴不动了,两眼像被定住了一样。接着他大声地对杨家华说:“小鬼,快,把通讯员叫来,赶快骑马把这张报纸送给老毛,送给中央。” 然后他转过身,兴奋地对林彪说:“陕北还有根据地!刘志丹带着一支队伍在陕北!”林彪一听,也显得很高兴。他想看看报纸,可是,杨家华已经把报纸交给通讯员了。他连问两声“真的吗?”就又坐了下去,撕下一小块烧饼,一边慢慢咀嚼着,一边陷入了沉思。 聂荣臻兴奋极了,看那样子,恨不得立时出发去陕北。红军长征以来,一直受到敌人的重重围攻,多次改变行军路线,尽管经历了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经历了种种险阻,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块理想的根据地。 这个发现,对于这个时候的红军,对于在陕北坚持战斗的刘志丹来说,都太重要了。高兴得团团转了一会儿后,聂荣臻又来到杨家华身边,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大洋,看着他说:“小鬼,你可是立了大功呢!你那张报纸买得好,你的烧饼买得好,快,把你的这块烧饼吃了,再去买几块来。” 第三天,毛泽东就在哈达铺的一座关帝庙里,召集了干部大会。林彪和聂荣臻开完会回来,把毛泽东的讲话向部队作了传达。 “聂荣臻说,我们要到陕北开辟根据地,要北上抗日。”杨家华说,从此,红一方面军就改编为陕甘支队第一支队,朝着陕北根据地迈开了行军的步伐。 夫人情况夫人侯敏. 侯 敏(女):女,汉族,1920年出生,原名侯正芳,四川省旺苍县人,1933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两次翻越雪山,三次走过草地。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在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任宣传队员、班长;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八路军总医院任卫生班长、护士;后在山东胶东西海军区八路军医院任军医;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胶东西海军区后勤部任办公室主任、卫生所长。1940年参加中央派赴山东敌后干部纵队。1957年6月17日荣获三级八一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2年离休,被定为正师职。2008年1月10日逝世,享年88岁. 高县科学技术局主任科员人物简介杨家华,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四川高县人.外语水平:职称俄语B级合格.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中西兽医结合学术研究会西南分会会员。1981年7月毕业于四川宜宾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1986年5月任高县畜牧局副局长,(2001年1-12月任高县怀远区副区长),1986-2002年高县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1995-2001年高县县委小康办任副主任,现任高县科学技术局主任科员,兼任高县科学技术讲师团成员,高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 学术水平已在省级以上畜牧兽医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3篇近10万字。其中《中国兽医杂志》2篇《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篇《中兽医医药杂志》7篇、《创造新世纪中兽医学》1篇,《中兽医学杂志》10篇,《四川畜禽》4篇《畜禽业》6篇 《四川畜牧兽医》1篇,《植物医生》1篇。参加过全国性中兽医学术交流活动共3次,交流学术论文3篇,获奖论文1篇.2005年和其他2名编辑一道编辑出版《高县农村实用技术手册》一本(县内发行10万字,印刷12万册). 主要业绩他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丰收奖一等奖1项、获四川省农牧厅,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993年获四川省狂犬病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狂防工作"先进个人奖,1994年在宜宾地区科技大会上获宜宾地区行政公署"科技兴农"工作先进个人奖.2010年获宜宾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从1984到2010年先后获县委,政府"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科技进步奖等县级奖励10多次.其业绩已经被《中国农林牧专家词典》,《中国当代文化名人辞典》、《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 《世界名人录》 [中国卷(第2卷)] 等10余部大型辞书收录。 论文目录序号 发表论文题目 采用期刊 发表时间 01 实施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体会 中国兽医杂志 1994年第12期 02 综合防制狂犬病的体会 中国兽医杂志 1996年第1期 03 危害我县生猪发展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方法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0年第1期 04 活血化淤法治疗母猪产溽热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87年第3期 05 辨证治疗猪冬季拉稀病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88年第1期 06 针药结合治疗耕牛荐尾挫伤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2年第4期 07 猪软骨病的辨证施治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3年第2期 08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甘薯黑斑病中毒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3年第3期 09 特效米先治疗猪发热性疾病的试验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4年第1期 10 猪缺乳症的辨证施治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8年第1期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鸭巴氏杆菌病 创造新世纪中兽医学 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2 针药结合治愈水牛陈旧性前膊闪伤一例 中兽医学杂志 1986年第3期 13 牛虚淋症辨治一例 中兽医学杂志 1987年第3期 14 活血化淤法在牛病上的应用 中兽医学杂志 1995年第3期 15 中西药结合治疗山羊出血性痢疾 中兽医学杂志 1996年第2期 16 猫病医案三则 中兽医学杂志 1997年第2期 17 中成药治疗母犬不孕症一例 中兽医学杂志 1997年第3期 18 中成药治疗猫头鹰脊神经损伤一例 中兽医学杂志 1997年第3期 19 猫膝关节脱位的治疗 中兽医学杂志 1997年第4期 20 中西药结合治疗耕牛胸癀 中兽医学杂志 1998年第4期 21 水公牛虚劳症治法初探 中兽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 22 猪白细胞干扰素治疗猪病毒性疾病的试验 四川畜禽 1997年第4期 23 敌百虫药浴防治山羊疥癣病的试验 四川畜禽 1997年第6期 24 一起群发性山羊软骨病的诊疗报告 四川畜禽 1997年第11期 25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疗 四川畜禽 1997年第12期 26 辨证治疗母猪缺乳症的体会 畜禽业 1998年第4期 27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并发乳房炎 畜禽业 1998年第8期 28三种抗仔猪水肿病新药配伍维生素治疗仔猪水肿病试验 畜禽业 1998年第10期 29 中西药结合防治鸭巴氏杆菌病的疗效观察 畜禽业 1999年第2期 30 猪细小病毒性繁殖障碍症的防治 畜禽业 2000年第6期 31 中西药结合防治猪高热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畜禽业 2009年第11期 32 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四川畜牧兽医 1999年第4期 33 四川高县花生青枯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植物医生 2009年第6期(第四作者) 爱好特长他业余爱好医学,早年完成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教材自修学习,能熟练应用中西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中西医诊疗疾病的经验.擅长公文写作. 上海市嘉定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副主任,个人简介杨家华 男,1945年4月生,上海市嘉定区人。他于1968年师范学院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上海市嘉定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副主任,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兼职研究员。 研究成果长期从事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尤其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共发表职教著作、论文近80万字。发表的代表著作《职业技术学校管理学》30多万字,并参加编写和编辑出版了《现代职教发展探索》、《上海郊县中专教育》、《电工电器》、《机械识图》、《机械谈图习题集》等书籍。 教材编写为了加强农村中学回乡应届毕业生的培训工作,主编及参编出版了《主要农作物栽培》、《主要畜禽与水产养殖》、《食用菌制种与载培》等培训教材。另外,有近十篇研究论文获全国和市级奖。先后参加了国家教委和市政府教卫办的有关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如《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经验,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九十年代上海职业技术教育高速与发展研究》、《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上海乡镇企业人才需求与大中专教育对策研究》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