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家顶子村 |
释义 | 村庄由来据传李氏始祖先迁来建村,以姓取名李家顶子,后李氏衰落。据杨氏祖谱记载,始祖杨真于明万历6年(1579年)由同和镇洪沟迁来,以姓取名杨家顶子。杨家顶子村共有191户,617人,1440亩耕地。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集体固定资产达85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庄。 政区人口位于平度市南10公里,离青银高速路口1公里。全村共有居民185户598人,总耕地面积1440亩。 经济状况该村农业生产以草莓种植大棚、蘑菇种植大棚、无公害大葱(基地)生产,小麦、花生制种为主,近年来引进企业,以工养农为主线。2005年村固定资产45万元,经济总收入78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600元,其中工业收入36万元。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以蔬菜产业为主导,共发展优质无公害大葱基地1100亩,草莓保护地栽培200亩。通过成立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并注册“鼎”字牌商标,依托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化种植,走“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前,全村年产优质无公害蔬菜2200吨,年总产值达500万元,亩纯收入3000元。 社会事业2005年投资15万元整修了村内所有街道和田间道路。投资3.6万元铺设地埋线和安装路灯。现硬化村委大院600平方米。村内装有固定电话130部,并安装了交换机,村内通话免费。有线电视用户110户。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达到了86%。 基础设施2008年,该村借助被列入新农村建设“五化”工程任务村庄的良机,多渠道搞好资金筹集,积极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全村共计投入资金120万元,完成硬化主街4条,总面积18000平方米,修建排水沟7000米,栽种各类苗木1600棵,粉刷外墙17000平方米,设立宣传栏30处,安装路灯85占,新上垃圾桶60个。在搞好村庄硬件建设的同时,该村着力抓好村庄软环境建设,利用临街墙壁和宣传橱窗等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墙。各村庄结合实际,将惠农政策、八荣八耻、村庄变迁、二十四孝故事、党建知识、科普知识、平安创建、计生国策等融入到文化墙建设中,进一步充实了内容,丰富了形式,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也为村庄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前,该村街道平坦,环境整洁,乡风文明,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了群众普遍赞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