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焕亭 |
释义 | 杨焕亭 笔名楼石,陕西户县人,著名作家。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长篇小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咸阳市广播电视编委会副总编辑、咸阳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主任编辑职称。 其散文创作始于九十年代初期;代表作《竹影墨影》、《秦始皇与秦都咸阳》、《往事如歌》等 中文名 杨焕亭 毕业院校 西北大学历史系 国籍 中国 职业 作家、文艺评论家 出生地 陕西户县 主要作品 《竹影墨影》、《秦始皇与秦都咸阳》(与雷国胜合著) 出生日期 1951年 作品简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文艺创作以来,杨焕亭先后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延河》、《新大陆》等国内报刊杂志发表文艺评论、散文、诗歌等作品近300万字。先后出版了文化散文集《海的梦幻》、《月影人影》、《烛影墨影》(中国文联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山东音像出版社)、长篇人物传记《茂陵卧牛之谜》(与雷国胜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学术专著《秦始皇与秦都咸阳》(三秦出版社)、长篇小说《往事如歌》(重庆出版社)等。曾连续三届蝉联咸阳市“五个一”工程奖,并曾经获得陕西省期刊优秀评论奖。作品入选《百年陕西文艺经典》、《西部散文百家》、《无悔的岁月》等文集。 其中其长篇小说《往事如歌》,系国内第一部以工农兵大学生为题材的长篇作品,2004年9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后,在全国发行,受到萧云儒、畅广远等评论家的好评,被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 1997年,他与雷国胜合著了长篇人物传记《茂陵卧牛之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被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认为,是当时国内第一部为文物保护专家树碑立传的长篇报告文学; 其诗歌作品入选《五月:中国的震颤之诗》(上海文化出版社)、《国殇·民魂》(太白文艺出版社)、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电视散文、诗歌作品专辑等。 个人影响纵观杨焕亭的作品,和其做人颇有相像之处。杨老师不事张扬,低调做人,淡泊名利,埋头创作的一贯处人原则,更充分的展现了创作与做人处事的密切相关。写作重感觉,当然灵气和灵性很重要,但更需学识,需要阅历,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都需要时间,需要积蓄,才能厚积薄发。杨老师的创作极是认真,采生活百花,酿艺术之蜜,所以,他的文章大都情感真挚,真气弥满。《陕北纪行》、《年在慈母针线间》、《父亲的秦腔》等,都是他着笔于人生的苦涩与艰辛;着笔于人物命运的悲喜交集,写得忧郁而厚重。杨老师的多篇写与文友交往的散文,都是对话与心灵的交流,从中既可以窥见他对艺术的追求,也可窥见他的艺术趣味和阅读面的广泛与知识的丰厚。同时,他的作品又都善于从认识最深刻的某一点切入,写活了人物,写活了场景,也写出了作者的真知灼见。 杨老师的创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且不断地给报刊杂志奉献着佳作,他的名字已被媒体编辑老师所熟悉、所推崇。但,杨老师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欣赏趣味和欣赏水平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审美的艺术表现会更加丰富多样,文体意识的清醒和自觉会越来越重要。 欣喜地看到,杨老师的不少作品已开始以快节奏、大信息量,或用批评的眼光写出切近现实的文字。有的文章快人快语,形式不拘,点到为止,但其思想情感火辣辣,切割锋利,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崭新的文体意识,更是一种高品位的创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