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鸿玺 |
释义 | 学者个人简介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美国研究系博士,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国友联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中国中东学会理事,《半月谈》特约记者、中国评论通讯社特约评论员。访学多国,以“天人行健、情系家国”自勉,以“让实践检验判断,让时间见证预言;风物长宜放眼量,万里博游修心声”自励。 先后在《瞭望》、《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西亚非洲》、《阿拉伯世界》、《中国评论》(香港)、《国际展望》、《半月谈》、《时事报告》、China Daily、Beijing Review、《中国青年报》、《世界知识》、《亚非纵横》、《东南亚》、《南洋问题研究》、《学习月刊》、《世界形势研究》、《环球时报》、《中国经济时报》、《大公报》、《经济导报》、《联合早报》、《国际先驱导报》、《南风窗》、《南方周末》、《新京报》等期刊报纸发文400多篇,200多万字,其中包括100多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00多篇文稿被《中国期刊网》光盘资料库全文收录,数十篇被《新华文摘》、《新华月报》、《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阿盟驻华代表处刊物《阿拉伯人之家》、《作家文摘》、《兰州大学世界形势年报》、《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年鉴》等全文转载。发表国际问题网络评论数百篇。2000年曾为香港《华夏英才》杂志“千年首脑特刊”撰写《穆巴拉克》、《阿拉法特》、《阿卜杜拉》等名人小传,穆巴拉克总统亲自给刊物发来贺信,穆巴拉克和阿拉法特顺利当选“全球十大杰出首脑人物”。 个人专著《螺旋式演进:美国中亚战略20年》,参编《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当代东南亚国际关系》、《外国政党概要》、《当代世界热点问题报告》等著作。 杨鸿玺发表的部分文稿目录论文标题 发表报刊 发表时间 1. 中阿经贸合作的动力分析与路径选择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1年第02期 2. 20年来美国中亚战略的基本路径 国际展望 2011年第03期 3. 国家安全委员会锻造大国安全战略 学习月刊 2011年第07期 4. 中国全球化之软实力的建设 中国经贸 2010-11-01 5. 美国对中亚战略的理论参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交替 太平洋学报 2011-01-15 6. 六国积极斡旋伊朗核问题 瞭望 2008年第16期 7. 油价有望回归50美元 瞭望 2008年第43期 8. 希拉里亚洲之行看点 瞭望 2009年第08期 9. 真实力“不怒自威” 瞭望 2009年第43期 10. 中美关系稳健发展30年 瞭望 2009年第01期 11.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钟摆交替——苏东剧变20年来美国对外思想脉络 太平洋学报 2010年第04期 12. 认清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实力 瞭望 2009年第52期 13. “蓝色国土”不容忽视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8年第06期 14. 中国“世界观”的科学发展 对外传播 2009年第01期 15. 奥巴马外交班底即将开锣 国际资料信息 2009年第01期 16. 布什中东政策评说 学习月刊 2009年第03期 17. 中国“世界观”与国际观的科学发展 当代世界 2009年第03期 18. “金砖四国”冉冉升起又任重道远 学习月刊 2009年第15期 19. 漫谈提升国家“软实力” 学习月刊 2009年第17期 20. 奥巴马政府的战略变革与中东局势发展 西亚非洲 2009年第11期 21. 中国对外援助的回顾与发展 学习月刊 2009年第21期 22. 中东形势相对平稳热点问题尚未解决——专家学者纵论中东形势 杨福昌 余建华王京烈李伟建赵国忠 ... 西亚非洲 2009年第12期 23. 中东地区与国际体系转型辨析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9年第06期 24. 中国对外援助:成就、教训和良性发展 国际展望 2010年第01期 25. 让中国轿车跑遍世界 学习月刊 2009年第23期 26. 人称铁血恺撒的以色列总理沙龙 国际资料信息 2006年第01期 27. 牛津风情散记 当代世界 2006年第09期 28. “9·11”反恐困境五年 瞭望新闻周刊 2006年第37期 29. 濒临失败的美国“大中东战略” 当代世界 2006年第12期 30. 反恐:成效有限困难不断 当代世界 2007年第01期 31. 从四面出击到四面楚歌——简评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 当代世界 2007年第04期 32. 布什政府对伊朗很无奈 瞭望 2007年第16期 33. 布什的对外政策必须谋求出路 学习月刊 2007年第07期 34. 中东乱局中的美国选项 瞭望 2007年第22期 35. 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 学习月刊 2007年第09期 36. 构建和谐社会要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 学习月刊 2007年第11期 37. 美国对中东战略与伊朗核问题的发展 西亚非洲 2007年第08期 38. 大中东形势进入动态相持阶段 和平与发展 2007年第03期 39. 2007年十大国际新闻观察 瞭望 2007年第52期 40. 决策机制与大国智库 学习月刊 2007年第21期 41. 观察伊朗核问题要抓住本质 学习月刊 2007年第23期 42. 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 重庆与世界 2007年第03期 43. 中东在动乱中寻求稳定与发展——专家学者纵论中东形势 彭树智王京烈杨福昌 马丽蓉赵国忠 西亚非洲 2008年第12期 44. 影响中东局势的大国因素 和平与发展 2008年第04期 45. 欧亚左翼力量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其前景 学习月刊 2008年第05期 46. 关于国际能源安全的构想 学习月刊 2008年第01期 47. 美国大选之年看中美关系发展——2005年以来中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学习月刊 2008年第09期 48. 国际能源形势与中国的发展进程 和平与发展 2008年第02期 49. 中东动荡内因探析 西亚非洲 2008年第07期 50. 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的失与得 国际资料信息 2008年第05期 51. 布什政府中东战略的得失 和平与发展 2008年第03期 52. 油价有望回归中国能源应对策略分析 国土资源 2008年第08期 53. 中东和平:按图能否索骥 当代世界 2003年第07期 54. 哈里里被害与三国结盟 南风窗 2005年第06期 55. 布什中东战略“新思维”的理想与现实 当代世界 2005年第07期 56. 建设海洋强国的盛世强音 瞭望新闻周刊 2005年第28期 57. 伦敦爆炸打破反恐相对平静期 瞭望新闻周刊 2005年第28期 58. 对郑和的理性纪念 世界知识 2005年第14期 59. 中东和平:呼唤一声太沉重——中东形势发展概览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年第10期 60. 布什的大中东构想 和平与发展 2005年第04期 61. 巴勒斯坦问题回眸 国际资料信息 2005年第11期 62. 阿拉法特:依然举足轻重 当代世界 2003年第09期 63. 积怨瘀伤了“路线图”的脸 南风窗 2003年第11期 64. 中东和谈,怅惘12年 南风窗 2003年第19期 65. 中东和谈:跌宕起伏,风雷激变 和平与发展 2004年第02期 66. 巴以龃龆困局难解 当代世界 2004年第07期 67. 国际反恐得失评价 和平与发展 2004年第03期 68. 国际反恐得失谈——写在“9·11”事件三周年之际 当代世界 2004年第09期 69. 巴以能否走出冲突怪圈? 当代世界 2004年第11期 70. 充满未知的后阿拉法特时代 瞭望新闻周刊 2004年第47期 71. 阿拉法特逝世与中东局势 当代世界 2004年第12期 72. 伊朗核问题:让步不等于结束 瞭望新闻周刊 2004年第49期 73. 阿富汗新政府:困难与希望并存 和平与发展 2005年第01期 74. 传承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文化外交 当代世界 2005年第03期 75. 美国的战略得失与国际时局发展 党政干部学刊 2005年第04期 76. 美国的中东政策与中东时局发展—对当前中东形势的几点思考 西亚非洲 2005年第2期 77. 犹太人的神话与现实 国际展望 2002年第08期 78. 中东阿拉伯三国如何对待宗教极端主义 亚非纵横 2002年第02期 79. 埃及的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 亚非纵横 2002年第01期 80. 阿以关系中的难点: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 国际展望 1999年第14期 81. 伊拉克:制裁与反制裁的焦点 当代世界 2000年第08期 82. 静观中东和谈前景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15期 83. 巴勒斯坦能在年内建国吗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19期 84. 巴沙尔任重道远──阿萨德去世后的叙利亚局势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25期 85. 巴以美戴维营会晤无果而终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30期 86. 卡察夫平步青云佩雷斯命运多舛──以色列新总统出场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32期 87. 哈塔米执政三年 伊朗改革派先声夺人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37期 88. 巴以会再次走向严重对抗吗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41期 89. 伊拉克又成为国际焦点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41期 90. 巴以冲突既伤和平又损经济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44期 91. 是非恩怨话中东百年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47期 92. 巴拉克以退为进先发制人 瞭望新闻周刊 2000年第51期 93. 伊拉克:面壁十年图破壁——海湾战后10年的美伊关系 阿拉伯世界 2000年第04期 94. 伊朗改革大势已成众望所归 国际展望 2000年第05期 95. 中东和平进程:最后攻坚山重水复 国际展望 2000年第06期 96. 印度加速迈向世界大国步伐 国际展望 2000年第Z2期 97. 巴以和谈阴霾中透亮色 瞭望新闻周刊 2001年第01期 98. 中东和平还遥遥无期吗 瞭望新闻周刊 2001年第06期 99. 约旦新国王两年业绩不凡 瞭望新闻周刊 2001年第08期 100. 中东和平能否起死回生 瞭望新闻周刊 2001年第23期 101. 阿拉法特能否突出重围 瞭望新闻周刊 2001年第34期 102. 中东和谈:打破僵局尚需艰辛努力 西亚非洲 2001年第05期 103. 中东和平进程十年回顾 阿拉伯世界 2001年第01期 104. 北非地区政党情况述评 阿拉伯世界 2001年第03期 105. 印度的大国战略 国际资料信息 2001年第04期 106. 印度与以色列发展高科技的共同经验 国际资料信息 2001年第10期 107. 印度信息产业概览 科学决策 2001年第03期 108. 以色列高科技农业 科学决策 2001年第09期 109. 中东和平渐行渐远 世界知识 2001年第12期 110. 穆巴拉克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亚非纵横 2001年第03期 111. 弹丸小国以色列靠什么称雄中东 中国国情国力 2001年第03期 112. 埃及旅游业一瞥 中国国情国力 2001年第07期 113. 走马观花看巴黎 中国国情国力 2001年第Z1期 114. “9·11”凸显土耳其 当代世界 2002年第05期 115. 土耳其政坛的“伊斯兰黑马” 当代世界 2002年第12期 116. “政治旋风”洗礼土耳其政坛 瞭望新闻周刊 2002年第30期 117. 美国缘何高看土耳其 瞭望新闻周刊 2002年第31期 118. 印度加紧扩军意欲何为 中国国情国力 2000年第12期 119. 风云激荡忧喜俱存——2000年的中东地区形势 亚非纵横 2001年第01期 120. 关于云南省专业户专业村建设的思考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5年第04期 121. 从内塔尼亚胡上台看以色列人的心态 当代世界 1996年第07期 122. 巴以经济发展再唤和平之鸽 当代世界 1997年第11期 123. 从比较分析的角度透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关系 东南亚 1997年第03期 124. 东盟与中国及与西方经济关系比较分析 南洋问题研究 1997年第03期 125. 不见“和”气生财:和平僵局损害巴以经济 国际展望 1997年第20期 126. 历尽沧桑话巴以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4年第06期 127. 沙龙:备受争议的传奇人物 时事报告 2005年第01期 128. 历尽沧桑话巴以 时事报告 2005年第04期 129. 重视“蓝色”国土维护海洋权力 当代世界 2005年第Z1期 130. 美俄博弈牵动大国棋局 时事报告 2005年第06期 131. 携手共创和谐世界 时事报告 2005年第11期 132. 美国会从伊拉克撤军吗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5年第01期 133. 反恐之路还要走多久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6年第02期 134. 2007年国际形势展望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6年第04期 135. 美国“大中东战略”濒临失败 当代世界 2006年第12期 136. 以色列高科技发展 21世纪 2001年第02期 137. “老调重谈”品巴黎 21世纪 2002年第03期 138. 国际能源安全的“三C”思维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7年第02期 139. 周边形势缓中有紧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8年第01期 140. 布什外交难收官 时事报告 2009年第01期 141. 论美国中亚战略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 2010-05 142. 关于“东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4-10 143. 展望迈入21世纪的中国-东盟关系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论文 1997年 144.国际反恐形势评述 国际交流 2006 第1期 145.热点难点亮点:2004年国际形势评说 国际交流 2004 第4期 146.2005年第一季度国际形势综述 国际交流 2005 第2期 147.2005年第三季度国际形势综述 国际交流 2005 第4期 148.发展中国家的前景充满期待 国际交流 2008 第1期 149.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国际交流 2005 第3期 150.刍议联合国改革 国际交流 2004 第4期 151.布什政府的滑铁卢还是里程碑——中东时局的新发展 国际交流 2005 第1期 152.东亚区域合作需要合力谋取共赢 国际交流 2005 第4期 153 美国中亚战略适时调整 解放日报 2010-06-09 154 地区因素影响奥巴马的阿-巴新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3-25 155 美国政策调整与中东局势前景(下) 中国经济时报 2010-01-14 156美国政策调整与中东局势前景(中) 中国经济时报 2010-01-12 157 美国政策调整与中东局势前景(上) 中国经济时报 2010-01-07 158奥巴马政府在阿富汗反恐充满艰险 中国经济时报 2009-08-25 159中国应大规模储备石油 世界报 2009-05-13 160布什中东政策短期失大于得 中国经济时报 2009-01-08 161中东局势展望:奥巴马如何介入 中国经济时报 2009-01-06 162朝鲜核问题等待奥巴马政府重开锣鼓 中国经济时报 2009-01-01 163 奥巴马变革外交:一切都有可能 中国经济时报 2008-12-02 164 发展中国家:新形势与新课题 中国经济时报 2008-06-26 165 感受英国的“尚古之风” 中国文化报 2008-04-23 166 民主党两强相争麦凯恩未必得利 解放日报 2008-04-18 167 冷静面对国际油价走势 中国经济时报 2008-01-10 168 美国与伊朗战略缓和或可期待? 中国经济时报 2007-11-22 169 西方国家是如何制定国家能源战略的 中国经济时报 2007-07-26 170 大国关系是否达到质变临界点? 中国经济时报 2007-06-21 171 中东局势进入动态相持时期 中国经济时报 2007-06-07 172 来自沙漠中的开发经验 西部时报 2006-09-15 173 缘木何以求鱼? 中国经济时报 2005-02-24 174 2004中国外交:乘时而动锦上添花 中国经济时报 2004-12-23 175 埃及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华夏时报 2001-06-04 176 印度:信息产业带动经济腾飞 华夏时报 2001-01-08 177 国际低油价时代提前回归 中国经济时报 2008-12-23 178伊朗核问题仍属“斗而不破” 新京报2007.04.04 179 国际能源廉价时代并未结束 中国产经新闻 2006.09.25 180 联合国权力再分配需合理公平 新京报 2004.09.29 181 谁来绘制中东和平之“图” 南方周末 2003.09.18 182 中国应大规模储备石油 世界报 2009.05.13 杨鸿玺发表的部分论文摘要《奥巴马的战略变革与中东时局发展》,载《西亚非洲》2009年第11期 【摘 要】奥巴马上台以来,力图从整体上缓和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弥合与伊斯兰世界的分歧,借助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中东盟友的策应和支持,带动中东和谈取得实质性进展,谋求与伊朗关系的可控发展或战略缓和,稳健完成从伊拉克撤军,并加强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最终完成对布什政府时期中东战略的修正与变革,进一步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奥巴马可能在一些方面取得成果、甚至突破,但在阿富汗反恐,以及中东和谈问题上会面临强大阻力。 《中东地区与国际体系转型辨析》,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第6期 【摘 要】中东国家,尤其是伊斯兰国家与国际体系之间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从发展水平看,多数国家在世界发展体系中居于边缘位置。但从中东的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文明发展模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等因素看,中东又绝不是世界的边缘地带,而是接近国际体系的中心地区。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有识之士也正在做出努力,推动自身文明与国家的转型、改革与发展。 《国际能源形势与中国的发展进程》,载《和平与发展》2008年第2期 【摘 要】当前,国际形势稳中有乱,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能源安全问题突出。各大国在制定国家能源战略方面注重内外兼顾、多元并举、综合协调。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能源缺口会进一步增大,能源问题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东动荡内因探析》,载《西亚非洲》2008年第7期。 【摘 要】中东局势长期为世界所关注。可以说,冷战开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的介入与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而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则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外部势力长期介入使内因的复杂性愈加凸显,而在某种程度上,内因的存在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从长远看,中东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地区国家的深刻自省与联合自强。 《布什政府中东战略的得失 》,载《和平与发展》2008年第3期。 【摘 要】布什政府执政8年来,一改克林顿时期的中东战略,推行先发制人的主动进攻战略,导致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难以自拔,还使整个中东及阿富汗局势动荡,伊朗核问题更将成为美国下届政府的负面遗产。然而,美国内的石油及军工利益集团却从布什政府中东战略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也是布什政府对其中东战略始终不作调整的根本原因。 《影响中东局势的大国因素》,载《和平与发展 》2008年第4期。 【摘 要】长期以来,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大国高度关注中东局势并在该地区展开竞争。各大国在中东既有斗争与竞争,也有协调与合作。大国在中东活动的两面性一直存在,过于强调竞争或过于看重彼此协调与合作都是片面的。 《美国对中东战略与伊朗核问题的发展》,载《西亚非洲》2007年第8期 【摘 要】2001年以来,美国在应对两伊、反对恐怖主义等问题上面临的困境继续恶化。布什政府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实际在减少,伊朗以及该地区极端势力对美国的斗争也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美国与伊朗关系可望维持“斗而不破”。从总体看,大中东局势在向动态相持阶段发展,战略僵持或战略缓和都可能是美国与伊朗关系的下一步选项,但发生新战争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中东乱局中的美国选项》,载《瞭望》2007年第22期。 【摘 要】中东乱象丛生,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困境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中东部分地区“战火重燃”,加重了人们对该地区局势的忧虑。以色列频频向加沙巴勒斯坦自治地区发动空袭,以军方5月24日还在约旦河西岸逮捕了30多名哈马斯高级成员。巴以局势持续紧张。 《大中东形势进入动态相持阶段》,载《和平与发展》2007年第3期。 【摘 要】美国在伊拉克、反恐等问题上面临的困境加剧,布什政府因伊朗核问题再次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减小:伊朗以及中东地区极端势力的反美斗争将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以内;美国内及大中东地区外部的促和力量在上升。大中东局势正在进入动态性的战略相持阶段,短期内发生新的战争的可能性基本排除。 《美国的中东政策与中东时局发展——对当前中东形势的几点思考》,载《西亚非洲》2005年第2期。 【摘 要】今年2月2日,布什发表的国情咨文显示,中东地区将继续成为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未来4年,美国对中东政策所失将远大于所得,美国在推进中东“民主改革”、武力对付个别国家、推动巴以和谈以及控制伊拉克局势等方面,都面临重重挑战和困难。从近几年中东局势可以看出,美国本可以采用非战争手段在中东达到它的诸多战略目标,但布什政府班底却选择了不恰当的战争方式。美国的实力受损,甚至可能将引发一段时期内美国国力的衰落,其中东政策确有些易放难收。 《中东和平:呼唤一声太沉重——中东形势发展概览》,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10期。 【摘 要】中东时局充满不安定因素,诸热点将长期存在并继续影响该地区和世界局势。导致中东地区局势紧张的背景和原因极为复杂。阿以矛盾和宗教纠纷难以在短期内彻底解决,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英、法、德、日、印等世界强国将继续在该地区展开争夺。在大国尤其是美国中东政策带来的持续高压和冲击下,中东地区将面临巨大转型,转型期内将充满动荡和变数,并会持续影响世界局势。 《布什的大中东构想》,载《和平与发展》2005年第4期。 【摘 要】布什新任期继续以“反恐”名义整合中东,清除所谓的“暴政”和“专制”国家,促进大中东地区国家的“民主改造”。未来几年,美国将按规划,加大对中东地区大国施压力度,以期形成“民主改革”和“自由传播”的浪潮,并在保持绝对战略优势的情况下,可能会取得一些成果,但也面临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挑战。 《布什政府的滑铁卢还是里程碑——中东时局的新发展》,载《国际交流》2005年第1期。 【摘 要】未来4年,中东继续成为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分析近年来的局势发展可以看出,美本可以采用非战争手段在中东达到其诸多战略目标,但布什政府班底却选择了战争之路。未来,布什政府的政策可能易放难收,其中东政策所失将大于所得,这可能将继续损害美国的软硬实力,并引发一段时期内美国力的衰落。 《阿富汗新政府:困难与希望并存》,载《和平与发展》,2005年第1期。 【摘 要】阿富汗终于完成首次总统大选。阿富汗人民和各种政治力量渴望和平稳定以及美国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为新政府的执政奠定了基础。但新政府面临的国家重建和发展的任务艰巨,新的政党纷争和政治不稳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新政府面临的是希望与困难并存的局面。 《中东和平需要新思维》,载《亚洲论坛》2003年第3期。 【摘 要】中东和谈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后,核心分歧凸显,矛盾错综复杂,以色列政局变化与政见分歧,阿以力量对比失衡和美国对以色列的实质偏袒等不利因素,使和谈目前陷于僵局,巴以谈判在沙龙两度组阎期间,饱经磨难.美国和国际社会目前努力推动实施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人们无疑盼望和平早日到来,但对于中东局势而言,悲观预测却往往总是正确的,中东和科仍将在世界人民尤其在巴以人民的渴盼中望眼欲穿,充满期待。 《中东和谈:跌宕起伏,风雷激变》,载《和平与发展》2004年第2期。 【摘 要】中东和谈启动 12年来 ,曾一度取得重要成果 ,几次出现重大突破。但由于以政局变化与政见分歧、阿以力量对比失衡和美对以的偏袒等不利因素 ,中东和谈至今仍陷于僵局。 《国际反恐得失评价》,载《和平与发展》2004年第3期。 【摘 要】“9·11”袭击事件以来 ,国际社会在联合推进反恐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美国在反恐中奉行单边主义强硬政策 ,导致国际社会的广泛不满 ,也加剧了恐怖主义的报复行动 ,国际反恐效果很不理想。这其中有许多深刻教训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反思和汲取。 《犹太人的神话与现实》,载《国际展望》2002年第8期。 【摘 要】前言 犹太民族是一个难以书写的民族。他们充满智慧、才华横溢,他们却在几千年的流亡之苦中饱尝人间的风霜刀剑。她的历史是一部璀璨的文明发展史,同时又是一部写满苦难的辛酸史,他们中涌现的文明巨匠和巨商大贾灿若群星。提起犹太民族,人们总能想起许许 《中东阿拉伯三国如何对待宗教极端主义》,载《亚非纵横》2002第2期。 【摘 要】宗教矛盾与民族冲突有时是交叉的,处理好宗教矛盾同时也就缓解了民族纠纷和隔阂,有利于民族和解。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与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相联系的一系列恐怖事件,已经引起许多存在相关问题国家的严重关注。妥当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同种文明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大限度地抵消其负面影响,团结社会各阶层和派别力量促进而不是阻滞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摆在面临宗教与民族问题的国家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北非地区政党情况述评》,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3期。 【摘 要】北非地区政党的形成与发展很不平衡,尽管这一地区的多数国家已建立和推行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定期举行大选,但实际上执政党力量常常居压倒优势,反对党力量十分弱小,地区国家政党制度的运作常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主要政党的领袖在多数北非国家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地区政党大致可以分为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阿拉伯社会主义政党、社会党、共产党和伊斯兰政党等几种类型. 《伊拉克:面壁十年图破壁——海湾战后10年的美伊关系》,载《阿拉伯世界》2000年第4期。 【摘 要】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国采用武器核查、禁飞区轰炸、石油换食品计划及分化伊拉克盟国等手段,想方设法对伊进行制裁,使伊拉克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伊拉克针锋相对,在国内国际采取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反制裁斗争并取得成效。阿拉伯国家因形势变化重新分合。从当前看,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尚须时日。伊拉克仍存有不测因素。 《“9·11”后土耳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浅析》,载《亚洲论坛》2002年第2期 《从四面出击到四面楚歌——简评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载2007年第4期《当代世界》 《濒临失败的美国“大中东战略”》,载《当代世界》,2006年第12期 《“9·11”反恐困境五年》,载《瞭望》2006年第37期 《巴勒斯坦问题回眸》,载《国际资料信息》2005年第11期 《布什中东战略“新思维”的理想与现实》,载《当代世界》2005年第7期 《国际反恐喜忧参半:“9·11”恐怖袭击发生三周年追记》,载《亚洲论坛》2004年第3期 《伊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什么》,载《亚非纵横》2003年第2期 《风云激荡 忧喜俱存——2000年的中东地区形势》,载《亚非纵横》2001年第1期 《中东和平:渐行渐远》,载《新华文摘》2001年第8期 《中东和平进程十年回顾》,载《阿拉伯世界》2001年第1期。 《中东和谈:打破僵局尚需艰辛努力》,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国际政治》2002年第1期,原载《西亚非洲》2001年第5期 《是非恩怨话中东百年》,载《瞭望》2000年第47期 《静观中东和谈前景》,载《瞭望》2000年第15期 《中东和平进程:最后攻坚 山重水复》,载《国际展望》2000年第6期 《阿以关系中的难点: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载《国际展望》1999年第14期 《不见“和”气生财:和平僵局损害巴以经济》,载《国际展望》1997年第20期 《从内塔尼亚胡上台看以色列人的心态》,载《当代世界》1996年第7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