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广存
释义

杨广存( 1901 — 1928 年),又名文乔,字粤群,号志宁、致能,梅城西区人,出身于教育世家。祖父亮生,汪初举人,曾任黄遵宪的家庭教师;父微五,东山师范创办人之一,是梅县教界著名人士。

杨广存自小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民国际性 3 年( 1914 年)在县立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入梅州中学。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祖国,感到无比愤慨,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运动。 1919 年秋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时李大钊等到人在北大师生中传播马列主义,他经常与李大钊联系并加入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学习马列著作和研究中国社会问题。 1923 年杨广存在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梅县籍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他在北大支部领导下,负责北京进步报刊—《晨报》副刊编辑,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经常深入农村、工矿区进行宣传鼓动,组织群众进行革命。他还经常写信给家人,宣传革命形势,分析人民生活痛苦原因,勉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进步。

1926 年杨广存参加了由李大钊等人领导的北京学生群众要求段祺瑞执政的北京临时政府拒绝英美等 8 国最后通牒的请愿斗争,遭到段祺瑞的血腥镇压,发生“八 . 一三 ” 惨案。事后 , 段瑞到处通缉逮捕爱国学生。为免遭到敌手,杨广存于是月回到梅县,任《梅县日报》及《梅县公署月刊》编辑主任,亲自撰写文章,深入浅出地宣传马列主义,报道俄国十月革命经过,号召梅县人民“做一个勇敢的革命者”。是年冬,任中共梅县特别支部宣传干事。 1927 年 1 月梅县特支升格为都委员会,杨广存改任都委员会、宣传都长,后受命到平远发展中共组织,通过嘉应大学教师陈志莘的介绍,到平远中学任教务主任。他以职业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在平远中学建立中共支部,由他兼任支部书记。

1927 年 5 月,杨广存回到梅县参加武装暴动,为暴动导人之一。失败后,随队伍撤至农村。 9 月初随“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到汕头,后经香港至广州,参加 12 月 21 日广州起义。后又至香港,在省委宣传科工作。

1928 年 4 月,中共广东省派杨广存回梅县县委, 28 日晚,在梅县城北扎田村唐润元家主持召开县委扩大会议。 29 日凌晨 4 时,突遭国民党梅县警局便衣队包围,杨广存等人被捕。在审讯过程中,国民党当局多次进行欺骗利诱,并严刑拷打,而杨广存回答的只有“共产党好”,“共产党主义必然胜利”。其父曾设法进行营救,但他在狱中寄语说:“手已断,足已折,体无完肤,已无生还希望,不必营救,救亦无益。我今为革命而死,死亦光荣。”

1928 年 5 月 5 日,遍体鳞伤的杨广存被国民党当局用箩筐扛到东较场,与林森端唐润元一起被杀害。就义前,杨广存大义凛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时年仅 28 岁,建国后,梅县人民为纪念他,将他童年就读的小学改名为广存小学,其遗骸也于 1976 年清明节迁葬在南口革命烈士公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