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东梁 |
释义 | 杨东梁,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教授。1942年4月生,湖南岳阳人。 杨东梁,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1981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等职。是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第五、六、七届委员,北京历史学会第五、六届理事,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委员。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期间,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了《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史人物研究》、《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等多门课程。他任硕士生导师以来,先后指导了4名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其中2位已经获得学位)并受学校委托在兄弟院校、党政机关等单位讲授中国近代史或做专题报告,主办单位和新闻媒介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新疆一位军官评价说“杨老师的教学效果将在边疆哨所开出花朵”。在科研方面他亦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先后撰写、发表了7篇论文,其中以《评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和《海防与塞防之争浅析》两篇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影响较大,前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中做了报导。《人民日报》也发表评介文章,香港及日本、美国等国家或地区的新闻界、学术界和政界均予重视关注,纷纷转载或发表评论。后文曾作为优秀论文入选《史学论文选》一书,并在美国被译成英文。他研究生毕业后,撰写、出版了6部学术专著,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其代表作《左宗棠评传》出版后,在史学界受到广泛好评,新闻界、出版界亦予重视,多次被推荐参加全国性书展,《人民日报》为之发表书评,1987年该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已故国家副主席王震亦高度评价此书:“治学态度严谨,搜集史料丰富,很好”。他除了教学、科研任务外,他还担负了繁重的行政工作,主持图书馆工作以来,他注意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与情报职能,使全馆工作出现了新局面,近几年来,校图书馆加强了基础建设,扩大了服务范围,加强了国际交往,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学术水平,在北京市和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杨东梁因工作突出,1980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研究生,1991年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其代表作《左宗棠评传》一书在写作过程中曾受到王震将军的关注。此书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人民日报》曾为此刊载过书评,解放军出版社曾联系过再版事宜。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恩翰先生曾将其《试论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文列为左宗棠研究的“几本佳著”之一(其余五本均为著作)。 2006年4月15日,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栏目做题为《晚清人物系列之左宗棠》的演讲,播出后影响较大,《北京青年报》曾为此刊载了演讲全文。 在教书育人方面,杨东梁先生宽厚仁爱,桃李满园。学生受教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各行各业均有所建树。学生马金华博士的毕业论文荣获了2005年校优秀博士论文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