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村桥镇
释义

杨村桥镇位于建德市中部,东与乾潭镇接壤,南与梅城镇、马目乡交界,西与下涯镇毗邻,北与下包乡相连。320国道杭(州)新(安江)公路穿境而过,是一个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充满生机的新兴集镇。

介绍

杨村桥镇位于建德市中部,全镇面积133.2平方公里,下辖:绪塘、梓源、杨村桥、官路、十里埠、上山、路边、岭源、黄盛、龙溪桥、长宁、徐坑、龙源,共计1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镇总人口为19697人,农户数为5649户,其中非农业人口691人。

杨村桥镇位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浙江杭州西部,是国家级旅游城市建德市中部重镇之一,素有“中国草莓”之乡,“严州白梨”之都美誉。

地理

杨村桥镇位于建德市中部,东连乾潭镇,南接梅城镇,西邻下涯镇,北交乾潭镇下包村。距建德市府所在地新安江镇20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杭新景高速杨村桥设有出口,是一个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新兴集镇。

历史

据传元朝时,杨姓卜居此地,建一桥,取名杨村桥,地以桥名。杨村桥镇历史悠久。清末为山路庄和鹤皋庄,民国初年山路庄和鹤皋庄合并为山鹤乡。1949年5月至1950年6月仍为山鹤乡。1950年7月分设为杨村桥乡和绪塘乡,人民公社化后为杨村桥公社和绪塘公社,1965年4月两公社合并称杨村桥公社。1983年12月恢复杨村桥乡。1986年12月为杨村桥镇。1992年4月长宁乡并入杨村桥镇。

?

城镇建设

杨村桥镇位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浙江杭州西部,是国家级旅游城市建德市中部重镇之一,素有“中国草莓”之乡,“严州白梨”之都美誉,320国道、建设中的杭千高速公路横穿全境。全镇地域面积133.2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人口19448人,耕地面积892公顷,山林面积11216公顷。

2002年,全镇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895亩,山林面积168239亩。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比上年长率17%。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业总产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总产值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完成财政收入80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401元,比上年增长9.2%。工业销售产值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外贸出口交货值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61%;完技改投入1808万元,比上年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0.2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固定资产总投资2029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232公顷,粮食总产量5555吨;种植草莓201公顷,产值3496万元。拥有工业企业总数376家,第三产业实体670家,交通运输业251家,商品流通业227家。

招商引资

杨村桥镇自然环境优美,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投资办厂、开发旅游的理想场所。全镇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开发农业成效显著。种植草莓面积267公顷,白梨种植面积334公顷,花卉苗木基地68公顷,饲养家禽百万羽,农业总产值1.62亿元。

工业经济

杨村桥镇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拥有200家各类经济性质的企业,工业结构以五金、化工、矿产、针织服装、电器、消毒产品、饲料等综合发展,工业产值9.5亿元。

第三产业

杨村桥镇第三产业逐渐提升,第三产业实体532家,其中建筑业25家,交通运输业182家,商品流通业228家,饮食业64家,旅游业28家,其他3家。餐饮业融汇东西南北各大菜之长,富含“杨村桥”的独特川味,以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声名远播,“观莓、品莓、咏莓”的旅游观光业文化别具一格,独有风味。

精神文明

在21世纪,镇党委、政府将带领全镇人民按照“重农、强工、兴市、美区、富民”的工作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现代化农业建设为方向,推动农业的综合开发;以骨干企业提高为动力,促进全镇工业共同发展;以集散市场培育为抓手,拓展商品销售市场;以城镇建设为契机,美化镇村生活环境;以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为目的,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致力“合力兴镇,再创新业”的伟大实践,以崭新的姿态跨入新世纪,把杨村桥建设成为浙西地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改革开放

杨村桥镇

1982年,全镇群众基本用上自来水。 1987~1998年,杨村桥卫生院投入200余万元进行硬件设施改造,现已拥有占地8亩、1300多平方米的门诊大楼,1000平方米的病房,为建德市一流乡镇医院。

90年代初,全镇农村通过种植结构、良种结构和品种结构大调整,农民很快富裕起来。

1991年,镇人民政府投资600多万元,开辟了“饮食一条街”;1991年起,镇人民政府先后投入467万元,进行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至1996年实现全镇广播电视联网;1997年,开通加密电视,实现与建德市台联网,频道增至24个。

1992~1998年,镇人民政府先后投入281万元,建成杨村桥中学一、二号教学楼、杭州广宇希望小学教学楼;杨村桥信用社1997年度荣获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支农先进集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来该社视察。

1993年,开通程控电话;

1993年12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在省市领导陪同下,视察“新安江”牌草莓基地绪塘村,并听取了镇党政领导关于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农民实施“草莓一稻”种植模式很快富裕起来的汇报。

1994年,全镇企业进行经营机制改革,镇办企业转为私营企业或租赁经营,工业产值达到13862万元,比1993年增长92%,199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548万元,比1993年增长5?3倍,实现利税1938万元,比1993年增长4?5倍。

1995年,被授予建德市首批小康镇。

1996年,建成杨村桥邮电支局大楼;

1996年,开通移动电话。

1997年,投资1200万元开发长220米、宽21米的商贸大街和建成占地1600余平方米的综合市场;1997年,实现村村通电话;1997~1998年,投资240万元,将全长11公里泥沙路面的杨长公路,改建成沥青油路。

1998年,农业产值达到10637万元,比1991年的1610万元,增长5?5倍;1998年末,农民存款余额达到6003万元,位居建德市农村信用社第一。

杭州梦耐制衣有限公司1997年、1998年被评为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1996~1998年,被浙江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统计局、体制改革委员会、企业评价中心等四部门评为三资最大工业企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1996~1998年,被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评为三A级信用企业;1998年,被浙江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统计局、体制改革委员会、企业评价中心等四部门评为行业最大工业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傅国柱于1998年度被浙江省乡镇企业局评为私营企业杰出总经理。1998年4月上国际英特网。

经济发展

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镇党委、政府从“抢机遇,抓稳定,促效益,求发展”上入手,结合杨村桥实际,竭力发挥交通、市场信息、资源等优势,大胆开拓创新,使全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令人瞩目的成就。199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亿元,跻身建德市先进乡镇行列,财政总收入5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24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杨村桥镇的工业经济采取“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战略方针,使乡镇工业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服装、饲料、木制品、工艺品、小五金加工五大支柱行业为主体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以上规模、上档次、高效益为切入口,着力做好企业的机制转换工作,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杭州梦耐制衣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骨干企业优势,加大技改力度,兼并了杭州大雅有限公司和沪建棉纺厂两家国营企业,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全镇现有大小工业企业208家,199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亿元。

杨村桥镇第三产业发展迅猛。1991年镇政府投资600万元,开辟了“饮食一条街”,个体餐饮业从1986年的30家猛增到120多家。1997年镇政府又投资1200余万元,开辟了商贸大街和农贸综合市场,使集镇贸易日趋繁荣。1998年,全镇产值第三产业达到8000万元。第三产业实体532家,其中建筑业25家,交通运输业182家,商品流通业228家,饮食业64家,旅游业28家,其他3家。餐饮业融汇东西南北各大菜之长,富含“杨村桥”的独特川味,以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声名远播,“观莓、品莓、咏莓”的旅游观光业文化别具一格,独有风味。

杨村桥镇工业功能区位于杭千高速公路和320国道之间,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现已完成供水、供电、污水管道和土地平整等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合理,配套齐全。

农业建设

杨村桥镇

杨村桥镇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镇党委、政府认真探索“农民不离土地奔小康”的农业发展路子,大胆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先后建立了优质米、干鲜水果、水产品、生态经济型林业、名优茶制作、家禽养殖六大农业开发基地。本镇的特色产品“严州白梨”,通过良种引进、新品种的开发,从1992年的630亩、133吨发展到1998年的2111亩、2178吨,产值达到697万元;镇农业的拳头产品“草莓”,通过政府搭桥、专家指导、规划,生产走上了突飞猛进的快车道,1998年全镇大棚栽培3133亩,实现产值2556万元,每亩最高收益12000元,产品销往北京、广州、大连、杭州、南京等大中城市,种植草莓最早的绪塘村被誉为“浙江草莓第一村”。1998年全镇13683亩耕地,实现产值4325万元,土地产出率达到每亩3161元。

气候温度

本镇介于东经119.30'至119m30',北纬29,31'至29,41'之间,主要耕地和村庄分布在国道两侧,北面以山区为主,最高的山为长宁村红狮岩山,海拔942.4米。地形北高南低,东西通平,属低山丘陵区,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水丰沛、气候温暖,水、土、光、气、热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16.9摄氏度,年平均总积温为6180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450毫升,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54天。地表径流年平均深度为700毫米,径流量为9650立方米。土地肥沃,适应种植粮食、草莓、白梨、茶叶等农作物。本镇水陆交通都十分便利,320国道横贯全镇,新建的杭州至千岛湖高速公路通往金、衢、江西,杨村桥距铁路-新安江站极为便利,距萧山国际机场120公里,水路可通富春江、兰江、钱塘江和京杭大运河。

规模产业

杨村桥效益农业在建德市名列前茅。始终坚持走效益农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科技化发展道路,主动引入市场理念,依靠科学技术,围绕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首创了“千斤粮 ”、“万元田”,种植模式从单一的“草莓—稻”,形成了“草莓—瓜果、草莓—蔬菜”模式,形成了粮、草莓、白梨、网纹瓜、畜禽、茶叶六大主业品种经济发展的格局。1978年,人口13639人,人均收入为104元,农业总产值2263025元;1992年长宁乡并入杨村桥后,总人口为17562人,人均收入达到1877元,总产值21045万元。1998年后,农业经济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效益农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到2001年,全镇种植结构调整面积达到8000亩,占全镇大田面积的80%。草莓种植面积4000亩,草莓繁育苗1500亩,白梨新品种改良基地2300亩,无公害茶叶4242亩,花卉苗木1000亩。养殖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养殖大户从2001年的38户发展到2004年500户,其中蛋鸡养殖大户(饲养蛋鸡2000羽以上)的有48户,全镇总养殖蛋鸡77万羽;肉猪养殖100头以上的农户20户。200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8523元。

网纹瓜

杨村桥是贡品严州白梨的原产地,种植面积为334.5公顷,品种有“杭青”、“圆黄”、“翠冠”,为主要品种。注册有“金绪塘”牌蜜梨,其果型大、肉质白,松软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2004年总产值为250万元,为农业收入的一大经济来源。2003年,在浙江大学专家的支持下,网纹瓜种植在黄盛村取得成功。草莓套种网纹瓜,每亩可增益4000元以上。

草莓之乡

杨村桥是中国大棚草莓之乡,现有种植面积267公顷。率先从日本引进大棚草莓种植技术,由原来的苗木消毒转化为土壤消毒。种植的“丰香”、“章姬”、“红颊”等品种,远销北京、广东、青岛、南京等地。2004年总产值为2400万元。1994年12月13日,温家宝同志到杨村桥视察大棚草莓种植,并给予高度评价。现杨村桥镇已形成草莓现采、现尝、销售一条龙,草莓活动、草莓文化正在逐渐发扬光大。

名优水果

绪塘村位于镇西部,南临新安江,中贯320国道,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有发展商品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新安江牌”草莓等名优水果在该村已形成规模生产。所产“新安江牌”草莓果大、鲜甜、产量高、收获期长(6个月),无论产量和质量在全省及至全国都独占鳌头。1998年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占全镇的四分之一,产值达750万元。这里又是草莓销售的集散地,具有集市旺、大户多、渠道畅等优势。绪塘村的“严州白梨”亦遐迩闻名,具有果大、肉细、味甜、挂果率高等优点,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栽种,1998年达1600余亩。

民风民俗

千层糕

镇境内10余公里的320国道线两旁,拥有120余家餐饮店,形成了“饮食一条街”。融汇东西南北各大菜系之长,形成了“杨村桥菜”的独特风味。“吃在杨村桥”的美名已众口皆碑。? 消逝的风俗——吃千层糕

五谷神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新谷登场,家家户户吃“千层糕”和祭祀“五谷神”。“千层糕”的做法是把新米浸泡在稻草灰水中,大米浸胀后磨成米浆,用蒸发糕方法把米浆一层蒸熟后再浇一层,数层蒸熟即成。全家人都必须吃,意在一年高一年。傍晚男主人在大路边或田边焚香、点烛和烧纸钱,摆上“千层糕”,祈祷“五谷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中国成立后,祭祀“五谷神”之俗随破除迷信已不复存在,而吃“千层糕”之风仍存。有的村也包粽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