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宝举 |
释义 | 杨宝举,艺名夷山樵夫,现年58岁,雕刻大师、篆刻家、书法家,福建闽侯人,系出北宋忠烈杨老令公杨家将之后人,为人率真耿直、忠诚厚道、侠肝义胆。现任当代中国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省诚信促进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武夷山乐宝斋石艺中心董事长。 从神刀到刀笔 解读雕刻大师杨宝举的厚重艺术人生一、上善厚德、人文砥砺杨宝举,艺名夷山樵夫,现年58岁,雕刻大师、篆刻家、书法家,福建闽侯人,系出北宋忠烈杨老令公杨家将之后人,为人率真耿直、忠诚厚道、侠肝义胆。现任当代中国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省诚信促进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武夷山乐宝斋石艺中心董事长。 杨宝举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向干镇船民家庭,自小酷爱雕刻、书法和篆刻艺术。闽侯是人文荟萃之地,被誉为“八闽首邑”。这里诞生了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禁毒先驱、“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林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不朽诗句早已成为激励、鞭策无数华夏儿女奋发向上、爱国包容的人生格言和信条。生活在闽江两岸的闽侯人,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宫庙丛立,龙舟竞渡、龙舟情结已烙进了每一个闽侯人的内心,深深的融入到了民风、民俗、民习之中。“团结拼搏、不甘人后、奋勇争先、永不言输”的龙舟精神浸润和感召着包括杨宝举在内的一代又一代的闽侯人艰苦创业、经世济民、为国为家。闽侯崇文重教创新图强,源源不断地为国家提供输送栋梁之才:南宋时福建理学的先驱者——“海滨四先生”陈襄、陈烈、郑穆、周希孟均,明代著名诗人、藏书家徐火勃和大学者曹学全,清初著名大学者陈梦雷诞生于此;自唐至清,闽侯共出进士 2305名,其中状元、榜眼、探花23人。进入近现代,闽侯更是人才辈出,民族英雄林则徐、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清政府第一任邮传部尚书陈璧、辛亥革命元老且任国府主席12年的林森、“五四”时期著名女作家庐隐、首创白话报的报界先驱林白水、现代工人运动领袖“二七”烈士林祥谦、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的国宝级化学家侯德榜等均是闽侯人。到了当代,在1946年福州正式设市之前,为闽县、侯官两地籍贯的院士、省优专家计有89位之多,居福建之首。 今天,我们学习、探究杨宝举的艺术成就,自当不能忽略他成长的这片沃土和人文背景。 从1986年创立武夷山乐宝斋石艺中心直至到北京二次创业,杨宝举又在武夷山工作、生活了将近20年。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武夷山以其瑰丽奇异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给予了杨宝举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亦给予了他无数的激情和灵感。武夷山以其丰富的地理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造就了朱熹和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朱子理学,在中国文化史、传统史、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影响深远的朱子理学,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对于启迪后人智慧与才学,焕发社会生机与活力,乃至赋予时代、人物以新精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直迄于现代。 家乡的山水人文孕育和陶冶了杨宝举的艺术素养和高尚情操;数十年的刻苦求学和不懈努力成就了杨宝举的鬼斧神工和大家风范。 二、勤学苦练、年少有为在闽侯厚重的人文氛围感染熏陶之下,杨宝举自年幼懂事开始,便酷爱学习,他特别喜爱观摩、学习各种散见于民间的书法牌匾和篆刻,对于古人以及现代书家的字帖字体,均用心体会、研习、不断临摹,以致废寝忘餐,达到痴迷的地步。五、六岁时便开始练习在寿山石上写字,从小学开始便练习书法,尤其喜爱隶书。平生遍习、临摹各种名家字帖字体,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受环境之熏陶,由于悟性聪颖,自十二、三岁开始,杨宝举便自行创作木雕和竹刻,作品虽小,却颇得乡民赞许。数十年来,杨宝举一直保持这种刻苦自学、勤学不厌,孜孜以求的良好作风和习惯,使得他在艺术上不断精益求精、以臻尽善尽美,终成为艺术名家和大家。 初中毕业以后,适逢文化大革命,杨宝举作为知识青年插队到了闽北山区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由于劳动、学习表现出色,1971年,经由组织安排,杨宝举参加工作,成为了福建省地矿系统的一名普通职工。参加工作以后,杨宝举继续参加地矿系统高中班的学习,之后入地矿部所属721工程大学参加岩矿鉴定专业大专班学习。学校由福建省地矿局所开办,此专业所学专业知识主要运用于工作单位之岩矿鉴定。 杨宝举一边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一边仍是利用业余时间和各种机会虚心向福建当地的雕刻名师和大师请教,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雕刻技艺和水平。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之下,杨宝举的雕刻技艺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工作期间,不断有人请他雕刻笔筒、麻将等学习、娱乐用具,此间,他所雕刻之作品仍以竹木为主。由于品学兼优,杨宝举在高中和大专学习期间,工作单位的文化宣传、理论学习均由他负责,同时,他还担任大专班班长。单位厂报、彩门、书法等宣传装饰工作亦由他包干负责完成。这种工作,完全属于义务劳动,没有任何报酬,但他任劳任怨,从未停止和拒绝过。他还积极参加毛泽东文艺思想理论研究、学习,在福建日报发表鉴石方面的理论和学术文章。杨宝举的高尚品格、精湛技艺和专业素养亦因此而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的普遍认同和高度好评,而他本人亦在长期的文化专干工作中,积累了良好的雕刻和书法的功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三十而立,贤妻相助经由一位在武夷山山区中学当校长的朋友介绍,28岁的杨宝举认识了他夫人的妹妹,朋友的意图是希望能够撮合他们的婚姻。杨宝举在去女方家中访问时,结识了那个女孩的姐姐,也就是他的结发妻子徐尧珍。徐尧珍当时是武夷山一位工艺大师的得意门生,在一家生产棕绳床的企业担任技术骨干和师傅,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贤良女性。徐尧珍对杨宝举的到来,十分热情,她的聪慧能干颇得杨宝举好感,两人情投意合。在近而立之年,杨宝举正式娶徐尧珍为妻,一对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就此共结连理。在以后的人生当中,妻子徐尧珍在事业和生活上均给予了杨宝举无微不至的爱护和支持。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经济尚不富裕的岁月里,她总是千方百计从她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拿出钱来为杨宝举购买雕刻所须之刀具、寿山石和各种材料,而杨宝举的雕刻和书法技艺亦在不断地学习中得到长足进步。由于经营和艺术交流的需要,杨宝举经常来往于全国各地,徐尧珍默默地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和石艺中心的日常经营事务,让杨宝举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能够自由发挥,一展平生所学才华和理想抱负。而两个女儿,亦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之下,学习和事业各有所长,各有成就。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背后,必定会有一位贤惠的女性支持。杨宝举能够在雕刻、篆刻和书法艺术上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和他夫人的鼎力支持分不开的。 四、神刀是这样炼成的在杨宝举的北京工作室中,珍藏着一幅由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飙先生的亲笔题词:艺海神刀。在中国艺术界、新闻界享誉甚高的张飙先生以“神刀”的美名来赞许和肯定杨宝举在雕刻、篆刻艺术方面取得的丰硕成就,这是名符其实的。能够被当代书法大家称之为“神刀”,其成就亦应在“大家”和“大师”之行列。其实,杨宝举被称之为“神刀”或者“雕刻大师”由来已久,在福建,海内外人士震撼于杨宝举雕刻作品的圆润细腻、鬼斧神工以及作品蕴藏之厚重内涵,时有尊称他为“神刀”。而中国收藏家协会则在2008年评定他为“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雕刻艺术大师”。那么,杨宝举的“神刀”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他的雕刻、篆刻艺术大师之路又是怎样的呢? 在地矿系统,杨宝举的本职工作是研究鉴定岩矿和各种各样的石头,而他对于产自家乡的寿山石的鉴定尤为在行。由于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工作,对于单位贡献良多,他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直至从地矿系统辞职下海以后,杨宝举才得以抽身专心、专业从事他所挚爱、擅长的寿山石的研究、鉴定。 1986年,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此时杨宝举已经被地矿系统评定为八级工程师、地质员。其时,由于单位效益不佳,大量的富余人员和从高校分配过来的大学生无法安排工作,杨宝举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工作岗位让给了新来的大学生,而他毅然选择放弃了那份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待遇只身下海。当时,由于杨宝举在专业方面的成就,单位领导不同意他离开,由于他再三考虑到要给新来的大学生安排工作,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让位子,同时,他决定从此安心学习、专业从事他所喜爱的雕刻、篆刻和书法艺术事业。 下海以后,在夫人的支持下,杨宝举很快便在她夫人的家乡---美丽、神奇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成立了属于他自己的乐宝斋寿山石艺中心并亲自担任总经理。他以自己娴熟的专业知识和技艺,亲力亲为地采购、雕刻、销售寿山石及其艺术作品。同时,他又加强了书法的练习。自那以后,他生命中的贵人、良师益友、国家石雕艺术大师福州人刘德训先生在雕刻专业方面给予了杨宝举很多的指导和启迪。刘德训自幼从艺,现年50多岁,艺名石训,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石雕艺术大师、寿山石鉴定师。他十七岁师从工艺大师刘孟棋,潜心研究雕艺屡有创新,其作品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备受国内外收藏界关注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刘德训主要从雕刻作品的题材、构思等方面悉心指导杨宝举。九十年代初期,杨宝举正式拜刘德训为师,在刘德训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杨宝举的雕刻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而另一位福州籍的艺术大师吴开桃先生则悉心指导杨宝举的书法篆刻,吴开桃1943年出生于福州市,擅长书法雕刻。其寿山石书法作品或篆或隶或行草,无不笔法俊逸,体现醇厚的笔墨韵味。在他的指导下,杨宝举的书法篆刻水平突飞猛进。十年辛勤操刀、苦心求索,1997年杨宝举的雕刻和篆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和造诣。2000年以后的十年,则是杨宝举的创作高峰期,其作品主要是反映新时代主题和背景的具有丰富内涵和厚重文化底蕴的寿山石雕刻、篆刻艺术品。 在雕刻方面,杨宝举充分发挥他在寿山石鉴定、雕刻方面的专业所长。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藏品。在寿山石选石上,杨宝举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寿山石主要来源于福州北郊寿山地区专业市场,每次采购原料,杨宝举一定亲自前往,精心选购。在选石上,主要需要考虑寿山石的质地和形状,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所谓的“因材施艺”,他根据市场需求,综合考虑每一件石材的形状、大小、质地、色彩,每每精心创作出诸如动物、人物、花鸟、山水等等不同风格、主题的雕刻作品。每一件作品的创作,都是他在大量观摩、学习名人、名家作品的基础上开始的,他广泛吸收名家作品各自独到、新颖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去表现自己的意图。他所创作的山水作品题材十分丰富并具文人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而十二生肖和各种动物的艺术创作则追求动态逼真,符合民族文化传统和民间审美情趣,独具特色。其实,雕刻作品的创作,需要大量地学习前人和今人的作品。他对于工艺美术有着深入的研究,特别注重学习和训练的结合。就本人而言,杨宝举比较满意于自己的动物造型,他十分钟情和喜爱古代的东西,尤其对于貔貅、麒麟、十二生肖等得心应手。他认为好的艺术作品主要来自于灵感,而灵感则来自于持续不断地学习、观察。 在创作中,他边构思、边完善。在刀法运用上,以切、冲、刮、磨、推等技法为主。而寿山石艺术作品的雕刻则以刮为主,每件作品均需精雕细刻,特别是在精细的部位,用刀须十分小心谨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每件作品的完成都凝结着杨宝举的智慧和心血。雕刻之难,在精细的部位、细微的位置,用刀需十分小心谨慎,需特别注意细小部位之间的相互连接。连接得好,才会牢固。线条的连带和连贯特别讲究刀法的连贯性。同时,线条、细部的刻画还得保持很好的自然幅度,不能产生棱角,以期使手感圆滑、匀嫩、细腻,这样的作品才算是上好珍品。有棱角的地方手感不好,而且容易断裂,影响作品的美观和品位。一件艺术作品的完成,杨宝举经常埋头苦干、废寝忘餐、通宵达旦,一气呵成,尽管很辛苦,但是这种工作状态使他为之振奋、精神抖擞、乐此不疲。 由于在选石、构思方面的高深修养,杨宝举的雕刻作品,大都充分考虑、利用各种材料的形状、大小、质地、色彩,因材施艺、道法自然的结果,使得艺术作品能够很好地保持原材料的天然风貌和自然特质,具有巧夺天工的自然、艺术神韵。部分雕刻作品,需要借助色彩填充,着色上,杨宝举主要采用绘画颜料,可以确保作品永不褪色。寿山石具有很好地吸附性,在雕刻时,由于石料都是干的,着色以后,颜料能被很好地吸收。这种国画色的使用,使得雕刻作品具有中国画的丰富色彩和韵味。 他还将书法和篆刻运用于寿山石雕刻创作,这是他自己的一个创新,很受欢迎。几乎每件作品的创作,杨宝举都会大量的寻找古籍、图片做参考,认真予以研究、学习、消化。而一件大的艺术作品的完成,往往还需要几个雕刻师的通力协作,杨宝举通常亲自构思、设计,他们互相探讨、配合,在作创制作过程中,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偶尔也会遇到操作的失误,这时候,又得需要按照实际情况重新构思和调整,而题材也会需要有所调整和改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宝举的雕刻作品,因为其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和过硬的功底,普为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收藏家的亲睐和喜爱。2000年,杨宝举的寿山石雕刻作品《满载而归》亦因刘德训先生的大力推荐一举获得中国收藏家协会在福州举办的石雕艺术大展的全国金奖。有多位收藏家欲以数十万重金收藏他的《满载而归》,均为杨宝举婉言谢绝,这件作品至今仍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武夷山乐宝斋石艺中心。梅开二度,2008年,在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的“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经收藏家和专家的共同评选,杨宝举因德艺双馨而荣获“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雕刻艺术大师”名誉称号。 杨宝举为人处世首重德,他认为德是第一位的,有德之人,人格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有德之人,作品自然品位出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