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宴席曲
释义

宴席曲又称“家曲”,是回族的民歌形式之一。西北地区的一些回族群众把举行婚礼或办喜事称作“宴席”,把参加婚礼、送亲叫做“吃宴席”,因此,就把在喜庆场合演唱的曲调叫宴席曲。宴席曲是西北地区回族群众以及信仰伊斯兰教的保安族、撒拉族以及土族等兄弟民族专门在婚礼及其他喜庆集会上演唱的另一种民歌形式。宴席曲是主要流行于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回族地区的民间传统演唱艺术。

简介

在宴席中或宴席后歌唱,故名。又叫家曲。土族家曲有赞歌、问答歌、婚礼歌等,一问一答,短小精悍。赞歌运用比喻、夸张、象征、渲染等手法,互相称颂。曲调很多,旋律柔和优美,悦耳动听。流行于互助县的有“兴阿浪列”、“拉拉应格勒”等10多种。问答歌也叫对歌,内容丰富,歌词含蓄生动,曲调悠扬多变。有“唐德格玛”、“合尼”、“恰然”、“辛木斯里”、“适择”等。婚礼歌的歌词、曲调是特定的,依婚礼进程,唱“纳什金妥若”、“尖加麻什则”、“拉隆罗”、“依姐”等,场面不同,唱法不同。民和三川一带把“婚礼歌”叫“道拉”。有“老媒斯果”、“八央九月曲”、“五色鸟”、“木吉鸟”、“卡日卡其盖”、“阿里玛”、“七好比”等。回族称宴席曲为“菜曲儿”,曲词、曲调很多,委婉、细腻、活泼、优美,既抒情又叙事。较出名的有“莫奈何”、“褐烙马”、“砍柴歌”、“方四娘”等。撒拉族流行的主要是“阿丽玛”、“阿舅儿”、“依秀儿玛秀儿”、“寡妇大娘”等。歌词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多配有简单的舞蹈动作。

宴席曲是纯粹的回族音乐,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2008年,青海回族“宴席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族把结婚办喜事称之为"吃宴席",专门在婚礼宴席上演唱的曲子叫作"宴席曲",它是热闹而又隆重婚礼上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给吉祥欢乐的婚嫁场面增添了不少的喜庆和欢乐。宴席曲的主要演唱场合是婚宴,宴席曲本质上是一种宴乐,它的名称渊源恐怕由宋元时期,宫廷宴饮间的歌舞“宴乐”,演变而来。据专家考证,宴席曲由元代回族中流传的"散曲"演变而来,它的发展史基本上与回族的发展历史是相一致的。它的传承历史至少有500多年以上的历史,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宴席曲又名“家曲儿”、“菜曲儿”,是相对于将“花儿”称为“野曲”而言的。长于叙事,并且载歌载舞,生动活泼,伴有舞蹈动作,时时散发着极其浓郁的地方民族生活气息。

宴席曲在宴席中或宴席后歌唱,故得名。又叫家曲。土族家曲有赞歌、问答歌、婚礼歌等,一问一答,短小精悍。赞歌运用比喻、夸张、象征、渲染等手法,互相称颂。曲调很多,旋律柔和优美,悦耳动听。流行于互助县的有“兴阿浪列”、“拉拉应格勒”等10多种。问答歌也叫对歌,内容丰富,歌词含蓄生动,曲调悠扬多变。有“唐德格玛”、“合尼”、“恰然”、“辛木斯里”、“适择”等。婚礼歌的歌词、曲调是特定的,依婚礼进程,唱“纳什金妥若”、“尖加麻什则”、“拉隆罗”、“依姐”等,场面不同,唱法不同。民和三川一带把“婚礼歌”叫“道拉”。有“老媒斯果”、“八央九月曲”、“五色鸟”、“木吉鸟”、“卡日卡其盖”、“阿里玛”、“七好比”等。回族称宴席曲为“菜曲儿”,曲词、曲调很多,委婉、细腻、活泼、优美,既抒情又叙事。较出名的有“莫奈何”、“褐烙马”、“砍柴歌”、“方四娘”等。撒拉族流行的主要是“阿丽玛”、“阿舅儿”、“依秀儿玛秀儿”、“寡妇大娘”等。歌词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多配有简单的舞蹈动作。

历史沿革

回族有“结婚三天无大小”的习俗,尽管伊斯兰教禁忌“弹唱歌舞”、“音乐戏剧”,但回族仍有在喜庆场合贺喜唱曲的风俗。特别是在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回族“宴席曲”这种古老的说唱表演艺术已有200多年历史。

回回是一个以丝绸之路为摇篮的民族,他们的祖先模仿着哈菲玆们发音,用气方式高声诵读者《古兰经》、《赞圣词》,哼唱着诞生于中亚、西亚、波斯和大漠戈壁中的古歌,沿着丝绸之路漫漫东行,在蒙古族古调的影响和大西北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音乐宴席曲,并传播到撒拉、东乡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

专家们在考证宴席曲中发现,宴席中明显事有伊斯兰吟诵音乐和经堂歌的成份,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调的色彩,同时又吸收了中国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其曲调风格几乎涵盖了西北所有民间音乐的特点,并且保留着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歌舞小曲的古老风貌,是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资料。

民风民俗

在与汉族杂居地区,回族也跳汉族民间舞蹈,如辽宁沈阳的“小鼓高跷”四川松潘的“回族花鼓”等。

“宴席曲”源于喜庆活动:是喜庆宴席间演唱的一类民间歌曲。后来随民间艺人的即兴表演,一些曲目逐渐发展成为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的民间歌舞,并以“宴席曲”作为这种形式的名称,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广泛流传。“宴席曲”表演者多为男子,其形式以歌为主,行腔自如,曲调流畅,歌词内容广泛,有叙事歌、祝愿歌、颂赞词以及即兴编唱。舞蹈一般不表现歌词内容,只用以烘托气氛,各民族的表演形式 略有区别,并有地区的特色。

宁夏中部地区回族的“宴席曲”,其表演形式是从甘肃传人的,或席间即兴演唱,或离席起舞,近年,女子也参加表演;青海化隆、民和、门源等回族地区的“宴席曲”,舞者为二人,在群众伴唱的歌声中表演,每段舞蹈以歌曲定名。并有相应的舞蹈动作。如《绿鹦哥》中,有描绘鹦鹉的唱词和飞翔的动作;青、甘一带的回、东乡、撒拉、保安族的“宴席曲”中,常有歌舞能手们表演,舞者分站两排,舞随歌起,缓步轻舞,擦肩而过。表演中,手多半握拳,左手插腰,右手翘起拇指上下翻动,或蹲、或起,或转身摇头而舞。高潮时,头部大幅度地左右摆动,满洒自得。其动作还有一定规范和具体名称,如“雁落平沙”“鹞子翻身”“凤凰点头”等。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的“宴席曲”中,根据曲调和表演特点又有《八字大开头》 《落莲花》《绿鹦哥》等名目。《八字大开头》是男子双人对舞的形式。由于是喜庆活动演唱“宴席曲”的开头节目,舞者又以“八字步”进场,所以有此舞名,舞蹈中,两人常擦肩而过,当互相照面时,就摇头、动肩、挤眉、弄眼,作出许多滑稽、诙谐的动作,以活跃气氛。《落莲花》也叫《莲花落》,据说是受汉族曲艺“莲花落”的影响形成。舞者徒手或持彩帕,或两手各持“瓦子”(两片竹板)表演,一般是2人或4人的对舞形式。每段表演的最后一句唱词中,演员对面徐缓下蹲,两手从胸前,经头部上方分向两侧,抖手而下,犹如一朵朵莲花飘落。当地“宴席曲”还常用笛子、板胡、四胡、瓦子等乐器伴奏。

随着社会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回族民间舞蹈在不断的发展,并对“宴席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舞台上出演有《宴席曲》《马五哥与尕豆妹》等舞蹈和小舞剧。

主要曲调

主要曲调有固定曲词及传统曲目。回族常用的曲调有《十绣》 、《青溜溜青》、《方四娘》等。土族常用的曲调有《拉龙老》、《唐德拾马》、《兴阿隆列》等。撒拉族常用的曲调有《阿里玛》、《阿旧日》、《莫奈何》等。

歌唱内容十分广泛,有反映旧社会抓兵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的《送兵》、《挑大兵》;有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穷人心里象刀剜》;有歌唱劳动生活的《庄稼人》、《打柴》;有表现宴席场面的《十杯茶》;有传授知识的《十二月歌》、《数麻雀》;也有歌唱新生活、歌颂四化的新编宴席曲。撒拉族也有自己的宴席曲,如《阿里玛》。

《撒赫斯》是唯一的一首撒拉族姑娘出嫁时唱的哭调,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血泪控诉,歌中唱道:“黑骡子拉到大门上,逼着叫我上乘骑;骨架还嫩血未调,头发未长全就送我出大门,金子似的女儿你不爱,夫家的彩礼,你却当成宝贝”。宴席曲在民歌体裁中属小调范畴。但也有歌唱民间故事的,如《方四娘》就有一百二十多段唱词,唱述了回族妇女一生的遭遇。从全曲节奏和旋律分析,它尚未具备说唱音乐的特点,仍保留着明显的原始民歌痕迹,这也印证了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主要类型

一、表礼,婚礼的祝赞词。二、散曲,其中包括恭喜曲、婚礼赞歌、劝化人心曲、劳动曲、爱情曲、苦曲等等格式各异,长短自由的曲令。

三、大传,亦即叙事曲。它的内容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表现出征、战争的题材,如《大老爷》、《挑大兵》、《高大人人领兵》、《杨大人领兵》、《草天参军》等;另一类是表现妇女婚姻生活的题材如《方四娘》、《三娘教子》;第三类是表现历史题材的如季节歌。这是按照一年四季,或者十二个月进行叙事或抒情的曲令。内容多样,曲调也有各有特色。

四、五更调,以长夜五更天为载体,按顺序演唱,其题材以情歌为主,也有一些苦歌和叙事曲。

五、小令,包括《尕老汉》、 《飞凤凰》等一些酒曲和短小的杂曲。

六、打莲花,也叫打调。这是以说唱形式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幽默风趣,内容夸张大胆,常常引人捧腹。打莲花,起首有一段,近似于当今流行的说唱,接下来以独白的形式讲一个诙谐的段子,中间加一段莲花调。表演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懒大嫂》、《长婆娘》、《海子车骂女婿》,又有表演者即兴创作的脱口秀,表现了回族人性格中风趣幽默的一个侧面。

表演形式

宴席曲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表演唱。曲调欢快流畅,优美抒情,委婉细腻。说唱中有时平缓深沉,有时则悲愤激昂。演唱一般不用乐器伴奏,以声情并茂取胜。舞蹈动作多用武术动作,反映了回族人民自古尚武的习俗。除宴席上演唱外,也在欢聚时唱。回族唱的人数是双数,正规为八人,称“八大光棍”,唱时平分为两排,或蹲或跳,或交换位置,手臂挥舞,头部摇摆,动作舒缓。

宴席曲演唱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是倒唱。一首曲从头(到)尾演唱完后,改换一种曲调后倒唱回来《倒唱四季》、《孟姜女》、《十里长亭送亲人》等,倒唱时的调子一般热烈欢乐。

宴席曲多以方阵队形对舞,舞蹈主要有“鹰舞”、“鹦哥舞”、“筛子舞”等。除了大传,一般的散曲、季节歌、五更调都可以,边唱边舞。也可以采取歌伴舞的形式表演。其动作特点常与回族的劳动、生活、习俗相关联,由于回族歌曲常用凤凰、蝴蝶、牡丹、鸽子等雍容华贵的形象和羊羔、青草、甘泉等与本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起兴,所以舞时手臂动作多变的特点恰似蝴蝶飞舞、风凰展翅,动作秀而不拘,美而不俗;腿部柔韧地屈伸,似放牧人赶着关群在云中走,动作起伏稳重,柔中有韧、潇洒自如、头部碎摇和敏捷地摆动、眼神配合巧妙,这些都抒发了宴席中的喜庆欢快之情。

演出程序

宴席曲的演出程序,主要分以下步骤,曲把式们来到东家大门口,唱《恭喜曲》,进到家中拉开场子后,先由曲把式头儿《表礼》致赞词,然后开始正式的演唱。演唱的起首曲为《抬起吗头儿瞧》,接下来根据主人所点的曲目,进行一一表演。如果这一家出现两组演唱家,可就热闹了,必不可少的要进行对阵打擂,你一歌我一曲,不把对方唱的哑口无言决不罢休。宴席曲的演唱,有唱一晚夕的,也有连着三晚夕的,这就看唱家们的肚子里的货有多少和演唱上的功夫有多大了,宴席曲演唱到最后以一曲《谢东家》作结束。

宴席曲的曲调大都婉转又而柔和,歌词优美而又动听,节奏欢乐而又轻快,气氛喜庆而又热闹。演唱者边歌边舞,有时唱到动情处不期然间众人会齐声而合,使每个参加婚礼的人都如痴如醉,其乐融融。为新婚典礼锦上添花,喜中加乐。除了欢快、风趣、喜庆的一面,宴席曲的灵魂在于它所携带的浓浓的忧郁。演唱者常说:“家里嫑唱《莫奈何》 ,出门了嫑唱《祁太福》。”因为这些都是苦歌,唱起这些苦歌,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忧郁,从历史深处带来的一种忧郁。有人说忧郁是音乐的灵魂,宴席曲大漠旷野般的寂寥、宏阔,象层峦河流一样悱恻、委婉,千回百折。

它们没有其它军旅歌谣的豪迈、亢奋、激越、浓烈,但在深深的忧郁中有一种穿越、渗透的力量。它们道出了生活的沉重甚至是荒芜,唱出了男人不轻弹的泪水,女人诉不尽的思念。那是一种遥远的、阻隔万千的呼唤,既凄然又温暖。这样的歌声,有时是开放的,如大风、如雄鹰、如马嘶,如季节河里奔腾而下的洪水,那是男人刚毅、勇敢的冲突,那是火热的深沉和寂寥的情感的交织奔涌。歌声又是压抑的、千曲百回,千难万险,似乎无数痛苦的经验为歌声的泛滥立下屏障。你听听:“高高的山上一只羊,口儿里吃草心儿里慌,前怕刀子后怕狼,两只眼睛里泪汪汪。”一首宴席曲,双泪落君前。感心动耳、荡气回肠,由不住唏嘘哽咽。

艺术特色

撒拉宴席曲是撒拉族人民在婚嫁喜事中每当宾客满堂,欢笑宴庆时,为助兴而用汉语演唱的风俗性民歌和舞蹈,是本民族文化、宗教、生活习俗及民族特性方面的总体反映,是研究该民族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重要依据。

宴席曲的演唱形式自由,歌词丰富,曲调优美,有即兴编词演唱的,也有代代相传的传统曲目,大都配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比较流行的撒拉宴席曲有《伊香儿玛秀儿》 、《阿里玛》、《阿舅儿》、《撒赫斯》和称之为“亲家言”的《吾热赫苏斯》。《阿里玛》是赞美世居在这里的各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每一段歌词夸赞一个民族妇女的服饰,成为民俗学研究民族服饰的宝贵资料。

《撒赫斯》,撒拉语为哭婚调,是新娘出嫁时抒发苦衷等情感的一种悲歌,是对封建买卖婚姻的血泪控诉,正如歌中所唱的:“撒赫斯,我哭呀哭,青稞燕麦一块儿长,黑青稞熟了收回家,芒燕麦却撒在空地上。我头发未长长,我骨髓未长稠,把聘礼当成黄金接进门,把我当成瓦片抛出家……”《吾热赫苏斯》是送新娘到男方家后向对方说的一种嘱托之言,在婚宴前由送亲的女方长者来完成,曲调悠扬,歌词意蕴深刻,生活面很广,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生动的比喻、贴切的说理,教导新婚夫妇要尊敬长辈;规劝人们对婚姻要严肃慎重;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嘱托亲家对“不明事理”的新娘多加爱护,言传身教。撒拉宴席曲除《撒赫斯》是姑娘出嫁对唱的哭调外,其余均是男人们唱的歌,妇女是不唱宴席曲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海回族“宴席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被誉为青藏高原的“香格里拉”,深受当地回族群众喜爱的“宴席曲”,近日成功申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特色浓郁的青海民族文化中的又一亮点。

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宴席曲”又称家曲,是回族的民歌形式之一。西北地区的一些回族群众把举行婚礼或办喜事称作“宴席”,把参加婚礼、送亲叫做“吃宴席”,因此,就把在喜庆场合众人欢聚时演唱表演的曲调叫“宴席曲”。

回族有“结婚三天无大小”的习俗,尽管伊斯兰教禁忌“弹唱歌舞”、“音乐戏剧”,但回族仍有在喜庆场合贺喜唱曲的风俗。特别是在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回族“宴席曲”这种古老的说唱表演艺术已有200多年历史。

在青海回族“宴席曲”中,门源回族“宴席曲”曲调丰富、辞令优美、叙事完整、易于舞蹈。表演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随唱、问答、独唱加合唱、对唱加合唱等,表演者边唱边舞,场面活跃,气氛热烈,趣味横生。

据门源县泉口镇窑洞庄村回族“宴席曲”演出队负责人安宝龙介绍,“宴席曲”在流传中以口头传承为主。54岁的他通过组建演出队、传带徒弟等方式传承这一民间曲艺。并将传统与时尚结合,创作编排出了如《白鹦哥》、《妻儿回》、《小康路上的尕回民》等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原汁原味,也展现出浓郁的现代回族的生活气息。

文化采风:回族宴席曲

宴席曲是纯粹的回族音乐。门源回族把结婚办喜事称之为"吃宴席",专门在婚礼宴席上演唱的曲子叫做(作)"宴席曲",它是热闹而又隆重婚礼上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给吉祥欢乐的婚嫁场面增添了不少的喜庆和欢乐。宴席曲的主要演唱场合是婚宴,宴席曲本质上是一种宴乐,它的名称渊源恐怕由宋元时期,宫廷宴饮间的歌舞"宴乐"(燕乐),演变而来。据专家考证,宴席曲由元代回族中流传的"散曲"演变而来,它的发展史基本上与回族的发展历史是相一致的。它的传承历史至少有500多年以上的历史,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宴席曲又名"家曲儿"、"菜曲儿",是相对于将"花儿"称为"野曲"而言的。长于叙事,并且载歌载舞,生动活泼,伴有舞蹈动作,时时散发着极其浓郁的地方民族生活气息。 回回是一个以丝绸之路为摇篮的民族,他们的祖先模仿着哈菲玆们发音,用气方式高声诵读者《古兰经》、《赞圣词》,哼唱着诞生于中亚、西亚、波斯和大漠戈壁中的古歌,沿着丝绸之路漫漫东行,在蒙古族古调的影响和大西北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音乐宴席曲,并传播到撒拉、东乡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专家们在考证宴席曲中发现,宴席中明显事有伊斯兰吟诵音乐和经堂歌的成份,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调的色彩,同时又吸收了中国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其曲调风格几乎涵盖了西北所有民间音乐的特点,并且保留着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歌舞小曲的古老风貌,是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资料。 目前,经过县志方志办公室的艰辛努力共收集到流传在当地的宴席曲共80余种。按照民间音乐的一般分类法,在编辑《婚典喜乐·宴席曲》一书中我们将之分为了七个类型。一、表礼,婚礼的祝赞词。二、散曲,其中包括恭喜曲、婚礼赞歌、劝化人心曲、劳动曲、爱情曲、苦曲等等格式各异,长短自由的曲令。三、大传,亦即叙事曲。它的内容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表现出征、战争的题材,如《大老爷》、《挑大兵》、《高大人人领兵》、《杨大人领兵》、《草天参军》等;另一类是表现妇女婚姻生活的题材如《方四娘》、《三娘教子》;第三类是表现历史题材的如季节歌。这是按照一年四季,或者十二个月进行叙事或抒情的曲令。内容多样,曲调也有各有特色。五更调,以长夜五更天为载体,按顺序演唱,其题材以情歌为主,也有一些苦歌和叙事曲。六、小令,包括《尕老汉》、《飞凤凰》等一些酒曲和短小的杂曲。七、打莲花,也叫打调。这是以说唱形式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幽默风趣,内容夸张大胆,常常引人捧腹。打莲花,起首有一段,近似于当今流行的说唱,接下来以独白的形式讲一个诙谐的段子,中间加一段莲花调。表演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懒大嫂》、《长婆娘》、《海子车骂女婿》,又有表演者即兴创作的脱口秀,表现了回族人性格中风趣幽默的一个侧面。 宴席曲中还有化妆(化装)小品节目,如《拉鹅》、《拉骆驼》、《怕老婆顶灯》、《小放牛》、《碗儿匠》等,说、唱、演相结合,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表演形式。 宴席曲的表演形式,有独唱、二人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宴席曲演唱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是倒唱。一首曲从头(到)尾演唱完后,改换一种曲调后倒唱回来《倒唱四季》、《孟姜女》、《十里长亭送亲人》等,倒唱时的调子一般热烈欢乐。 宴席曲的舞蹈主要有"鹰舞"、"鹦哥舞"、"筛子舞"等。除了大传,一般的散曲、季节歌、五更调都可以,边唱边舞。也可以采取歌伴舞的形式表演。它的舞蹈动作主要有回族扇子舞的一些基本动作,模仿动物的动作,还有相当的武术和体育动作,古朴刚劲中显露着潇洒热情。 宴席曲的演出程序,主要分以下步骤,曲把式们来到东家大门口,唱《恭喜曲》,进到家中拉开场子后,先由曲把式头儿《表礼》致赞词,然后开始正式的演唱。演唱的起首曲为《抬起吗头儿瞧》,接下来根据主人所点的曲目,进行一一表演。如果这一家出现两组演唱家,可就热闹了,必不可少的要进行对阵打擂,你一歌我一曲,不把对方唱的哑口无言绝不罢休。宴席曲的演唱,有唱一晚夕的,也有连着三晚夕的,这就看唱家们的肚子里的货有多少和演唱上的功夫有多大了,宴席曲演唱到最后以一曲《谢东家》作结束。 宴席曲的曲调大都婉转又而柔和,歌词优美而又动听,节奏欢乐而又轻快,气氛喜庆而又热闹。演唱者边歌边舞,有时唱到动情处不期然间众人会齐声而合,使每个参加婚礼的人都如痴如醉,其乐融融。为新婚典礼锦上添花,喜中加乐。除了欢快、风趣、喜庆的一面,宴席曲的灵魂在于它所携带的浓浓的忧郁。演唱者常说:"家里嫑唱《莫奈何》,出门了嫑唱《祁太福》。"因为这些都是苦歌,唱起这些苦歌,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忧郁,从历史深处带来的一种忧郁。有人说忧郁是音乐的灵魂,宴席曲大漠旷野般的寂寥、宏阔,象层峦河流一样悱恻、委婉,千回百折。它们没有其它军旅歌谣的豪迈、亢奋、激越、浓烈,但在深深的忧郁中有一种穿越、渗透的力量。它们道出了生活的沉重甚至是荒芜,唱出了男人不轻弹的泪水,女人诉不尽的思念。那是一种遥远的、阻隔万千的呼唤,既凄然又温暖。这样的歌声,有时是开放的,如大风、如雄鹰、如马嘶,如季节河里奔腾而下的洪水,那是男人刚毅、勇敢的冲突,那是火热的深沉和寂寥的情感的交织奔涌。歌声又是压抑的、千曲百回,千难万险,似乎无数痛苦的经验为歌声的泛滥立下屏障。你听听:"高高的山上一只羊,口儿里吃草心儿里慌,前怕刀子后怕狼,两只眼睛里泪汪汪。" 一首宴席曲,双泪落君前。感心动耳、荡气回肠,由不住唏嘘哽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