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释义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国际上有较大学术影响;独立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亦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始建于1958年。1984年成立“材料工程系”,1996年更名为“材料工程学院”,2000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年,学院整合办学资源,组建燕山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学院军用材料系。

中文名: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外文名: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简称:燕大材料学院 Yanshan MSE

校训:厚德、博学、求是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研究型学院

主管部门:燕山大学

知名校友:王文魁、田永君、刘日平、张湘义

所属地区:中国河北

国家重点学科:1个

硕士点:5个

博士点:6个

主要奖项: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长江学者3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防重点学科1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

博士生:78人

硕士生:260人

本科生:747人

现任院长:田永君教授

材院介绍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国际上有较大学术影响;独立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亦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始建于1958年),1984年成立“材料工程系”,1996年成立“材料工程学院”,经过几次分离与合并,2000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5年,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燕山大学受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四大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群)之一。2006年,学院整合办学资源,组建燕山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学院军用材料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历届领导的带领下,形成了踏实进取的学术风气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斐然。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教授40人(包括博士生导师34人)、副教授13人、高级工程师(实验师)8人。学院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的中青年教授学者,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河北省“燕赵学者”1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霍英东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1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学院形成多个教学科研团队,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河北省教学团队1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设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大型铸锻件材料与制造技术和高分子材料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其中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为河北省重点学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学院建有“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金属产品工艺、性能优化与控制”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建有“材料综合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材料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冶金工程材料”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遵循“以人为本、求是拓新”的教育理念,精心制定培养方案,积极探索研究型学院的本科教育模式。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2项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和2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4门省级精品课。近五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九五’、‘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任务,获得校级教材建设立项8项,承担“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5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共计1085人,其中,博士生78人,硕士生260人,本科生747人。学院本科生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届180人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院依托学科优势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推行以国家、省部级纵向课题为主体的毕业设计环节训练,推行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3年至今,学院每一届本科毕业生的升研率均超过了35% ,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了9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近五年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防军工等重大和重点课题、省部级基金项目和各行各业的科学研究及开发项目170余项,科学研究经费达5700余万元,授权专利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4项,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0余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对外开放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学院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等国的高等学校和研究所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学术交流,学院现有教师中21人具有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学院还与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丹麦国家实验室等开展共同培养博士生和互派访问学者的活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已形成一支由国内外培养的博士为骨干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队伍,在材料科学及工程研究和应用领域大胆开拓,在非平衡相变与亚稳材料合成、新型亚稳材料设计合成与物性、大块非晶合金和纳米磁性材料、含亚稳相钢铁材料及制备技术、大型铸锻件与制造技术、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等领域都获得了突出的成绩。

材院领导

院 长:田永君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书 记:王丽萍 高级工程师

知名学者

燕赵学者 王文魁

长江学者 田永君、刘日平、张湘义

国家杰青 田永君、刘日平、张湘义、张福成、柳忠元

博导名录

材料学:马明臻、王天生、王文魁、王明家、王明智、王青峰、王艳辉、付瑞东、田永君、刘文昌、刘日平、刘世民、邢广忠、何巨龙、张福成、张静武、李东春、杨庆祥、肖福仁、林耀军、战再吉、赵洪力、钱立和、傅万堂、景勤、温斌、廖波、臧建兵

材料物理与化学:于栋利、王利民、张湘义、张瑞军、柳忠元、徐波

长江学者

田永君,1963年3月生,1994年于中科院物理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6~1998作为洪堡学者留学德国Jena大学(耶拿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田永君教授1996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001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当时为河北省首位“长江学者”。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常务理事,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中国物理快报》(英)等刊物的特约审稿人,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刘日平,1963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中科院物理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至2000年3月作为洪堡学者留学德国宇航院,2000年3月至2000年9月在英国剑桥大学交流学习。2003年,刘日平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于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刘日平教授成为燕山大学第二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成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现任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材料研究会—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理事、中国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Frontiers of Physics》编委、《材料导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2009年刘日平教授被国家科技部聘为“空间飞行器长寿命关键构件制备与服役中的基础问题”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大块非晶合金,空间材料科学,非平衡相变与亚稳相截留。

张湘义,男,1966年3月生,汉族,民盟河北省委委员,燕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同年,进入燕山大学材料工程系工作,并在职攻读了硕士研究生。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9.10-2001.9获得德国洪堡基金的支持,作为洪堡学者在斯图加特大学(Stuttgart)理论与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2002.7-2002.12,又以高级研究员的身份,赴德开展研究工作。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与应用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究员,Macromulecular、Adv. Eng. Mater.以及Chinese Phys. Lett.等杂志审稿人。

百篇优博

年份 所属学科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题目

2007 材料学 《B-C-N新材料的实验合成与相关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04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注:以上两篇百篇优博指导老师均为李冬春教授

学科建设

学位点 学科名称 审批时间

一级学科博士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3

二级学科博士点 材料学 1995

二级学科博士点 材料物理与化学 200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大型铸锻件材料与制造技术 2005

二级学科博士点 高分子材料 2005

二级学科博士点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 2005

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0

工学硕士点 材料学 1983

工学硕士点 材料物理与化学 2000

工学硕士点 高分子材料 2005

工学硕士点 大型铸锻件材料与制造技术 2005

工程硕士点 材料工程 1999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2001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针对亚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相关基础理论问题,并紧密结合重型机械、汽车、能源及国防工业,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形成了非平衡相变与亚稳相截留、新型亚稳材料设计合成与物性、非晶与纳米晶材料、先进钢铁材料的设计结构与性能、金属制品精密塑性加工设备及工艺性能控制、大型铸锻件材料与制造技术、金刚石及相关超硬材料、板材成形、成型设备CAD及优化、大锻件新理论与新工艺、成形过程控制、先进成形制造、先进模具制造等明确、稳定和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本学科于2005年建成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高压、微重力、急冷、深过冷、强变形等超常规手段,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形态,调制相成分,实现材料的亚稳化,并从分子、原子及电子层次上研究亚稳材料的形成过程与规律,以发展新的亚稳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这是本学科的最主要特色。

重点学科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所属一级学科 批准时间

国家重点学科 材料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7

国防重点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

省级重点学科 材料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5

省级重点学科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5

本科专业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材料物理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3: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