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燕君明
释义

个人简历

简介

燕君明,男,汉族,1983年9月生,甘肃省泾川县人,大学学历,曾任大连凯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学生,曾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报》首席学生记者,该报“校园生活”责任编辑。加盟校报以来,先后在该报发表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作品近30多篇(件)。并任学院大学生记者团主编,土木工程系学生分会文艺部长。

2006年7月至今,先后在甘肃省平凉市、上海市、天津市滨海新区等地方从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在河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学习;

2010年3月,在大连凯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任助理工程师;

2011年5月,在甘肃省泾川县泾明乡人民政府任科员。

荣誉

自1998年开始在《今日泾川》等报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

1999年12月20日,荣获泾川县教育局颁发的“泾川县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

2006年10月,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的论文《安全的心》一文荣获平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甘肃电力公司平凉公司、《平凉日报》社举办的“平凉市安全生产有奖征文大赛一等奖”。

2008年12月,在《北方经济时报》举办的“天津滨海新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图文征集活动”中,以《建设者之歌》一文荣获优胜奖。

个人作品

1、安全的心

安全,一个人类生生不息的永远话题。每次提起笔来,总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每当将我思想的音符完全铺展于“安全”这一激扬的旋律之上,我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思想深处的那份令自己悚然而立的庄重和肃穆。我依然可以真真切切地品味到已经淀积于心底的那份无法淡去的沉重和敬畏。 每每提及安全,很多时候心头所掠过的总会是一些鲜血淋漓、哀嚎震天的场面。应当说,面对这一幕幕惨痛悲烈的镜头,我们心中所涌现最多的是这一个个原本鲜活、真切的生命之星的骤然坠落所带来的那伤落寞与凄凉。而我们心中所无法隐去的则是那份生命的飘落后永远的无奈,是那份生命流逝之后所划出的血痕引发的长长的思考,是对于那原本充满着刚性与韧性的生命的如此憔悴与不堪一击的疑惑与不甘。那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用全部的热情与忠贞保卫我们可爱的生命,用我们所有的心意珍惜我们这匆匆而去的人世之旅,用我们最为简单的责任呵护我们生命最起码的尊严。

每至岁末,我们已经习惯了总结。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过去一年当中我们所有的得失喜怒。而每当这时,我常常会想起一个叫做“亡羊补牢”的古老故事。在我第一次从课本上听到这个故事时,我的心中是充满一种嘲笑,一种鄙夷的。而今天,时过境迁,当我们已经在岁月的洪流中读懂了生活,理解了人生时,那份儿时的鄙意,早已在人世的浮华中穿梭成一份深深的敬意,为了农人的那份憨憨的执著,为了农人那份痛后即醒的觉悟与认识。在我们的各行各业中,在我们常抓不懈的安全工作中,不正需要这样一种永远执著的、不屈不挠的“亡羊补牢”的精神吗?

在一次次的回顾,一次次的总结了之后,如果我们依旧我行我素,依旧无所畏惧,依旧一次次的错,一次次的伤,一次次的践踏生命,一次次的侥幸逃脱,我们生命的安全又何以保证呢?我们的反复总结又有何意呢?

从煤炭系统在有令难禁中的屡次震颤;到交通系统有法不依中的不断呻吟;再到电力系统虽清规明令却依旧意识淡薄中的频繁呜咽;最后到建设系统对安全文明施工规范的不屑一顾、了然无事。还有那来自于大自然的沧桑轮回中所发出的声声呐喊。一组组泪的镜头,一幅幅血的画面,对于往日的伤痛,对于历史的教训,我们已不愿再翻起。曾几何时,远方的阴霾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灵;曾几何时,身边的泪水,强烈的震撼了我们的神经。对于失败之后的落寞,也许我们可以重新努力,对于摔倒之后的疼痛,也许我们可以默默忍受;对于生命流逝之后的无奈,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

与人对话,可以明事理;与事对话,可以晓根委;与自然对话,可以澄心境;与往事对话呢?或许,已经麻木于物质社会的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这种与往事对话的勇气,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可以正言行,明得失,修缺陷的机会。让我们以往事为镜,以生命健康为目标,反复汲取,认真总结,时刻铭记,用我们全部的热爱去搭建一颗“安全的心”。

2、为校园记者自豪

在这个社会,农民为粮食自豪,教师为学生自豪,商人为聚财自豪,而我为自己是学生,是学生中的记者而自豪。

我的自豪来自我们团结友爱的团体,来自我们共同书写的这份报纸,来自我们曾经追踪的每一件新闻,来自深爱我们报纸和读者们的那份情愫。同样在这个岗位上,我可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锻炼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弘扬和发展校园文化。 关注校园热点,反映同学心声,维护同学利益,实施舆论监督是校园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生活在同学之中,我比社会媒体的记者更了解同学的心思,写反映同学生活的新闻;我用学生的视野去审视四周,知道同学们想看什么样的新闻。 我辛苦,因为我是校园记者。 学生与记者双重身份的我,在学习与应考中,在采访与写稿中,酸甜苦辣麻人生之五味我已开始品尝。我要忙我的学习,也要忙我的采访和写稿。面对深患重病而坚强镇静的同学,我得骑车数里赶到医院采写第一素材,见证事实;面对学校在校外开展的活动,为记录真实,我得随同前往;面对没有碰到的新问题,我得辗转数次采访当事人,与相关领导协调;面对白天一大叠的采访材料,我得披星戴月把它撰写成适合发表的文稿。 我愤怒,因为我是校园记者。 作为记者,我必须拥有其应该具有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当我轻轻地告诉你,某某同学放在食堂的包不翼而飞的时候,当我向你倾述崭新的课桌上又多了些“涂鸦”的时候,当我发现不知又是谁损坏了图书馆里的书刊的时候,当身边有记者因为工作而受到委屈的时候…… 我执著,因为我是校园记者。 记者所握的笔,是社会所拥有犀利的刀。记者是无冕之王,青年学生是最活跃的分子,作为校园记者的我要通过手中的笔,报道同学中的好人好事,抒写校园内的真善美,用舆论宣传的动力照亮那些迷惘和混沌,我要…… 我思索,因为我是校园记者。 我要以学习为主,因为高楼总需要牢固的基础啊。我是校园记者,深知自己的肩上有更多的责任,对校内的焦点人物,热点话题,以及校内外开展的大型活动,要进行采访。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五彩斑斓的校园生活,我更要多角度、深层次地去思考,去探索。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我的两位师兄在"校园记者"的头衔上划去了"校园"二字,真正开始了他们无冕之王的人生之路。他们留给我的思考是深邃的,因为我知道,他们是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才一步步走近自己的理想。 我自豪,因为我是校园记者。

3、建设者之歌

为了表述城市前进的脚步

为了展现城市生活的富裕

我们来了

从丘陵 高山

从盆地 平原

从所有枪声渐冷的农业前线

我们手持铁锨 钢锹锤头 瓦刀

如一群骁勇善战的将士

再一次以农村包围了城市

在城市之内

在城市人之外

在横向的平面

在竖向的立体

我们用钢筋编织规划

用混凝土浇筑蓝图

一次次用塔吊升起朝阳

一次次用夯石碾碎黄昏

盛夏

我们把喷火的烈日铺进长街广场

严冬

我们把凛冽的寒风砌进大厦高墙

白天

我们把汗水交给汗水

把失望留给希望

夜晚

我们把劳累还给劳累

把故乡带进梦乡

只有在梦中才会记起哟

天伦之乐遗弃在地平线外

生活理想失落在脚手架上

那些如火如荼的战役呵

慢慢磨糙了手掌

那些如泣如诉的岁月呵

慢慢压弯了脊梁

我们建造城市

却不属于城市

当竣工再一次落下帷幕

当新的征程再一次裹进行囊

谁曾留意那些孤独的身影

谁曾注目那些疲惫的脸庞

离开就注定被遗忘

在踏上归途的那一刻

有多少工友忍不住悄然回首

有多少兄弟忍不住热泪盈眶

你在温馨的壁灯下读书

你在宽敞的马路上徜徉

也许不会想起那些乡下来的建设者

即便如此 那又何妨

因为 我们永远有理由自豪

那一座座仪态万千的城市

都是我们没有署名的佳作

4、栀子花开

当暖风再一次轻拂面庞,那些遥远的、难以释怀的柳绿花红又一次在心底泛滥,千里陇原的那个黄河之都现在肯定又是风景如画了。在那遥远的兰州石化城留下了我的喜怒哀乐,依厂而兴的兰州石油化工学院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小桥、流水、石山、竹林,精彩的课桌文化、食堂饭菜的香味……校园内的点点滴滴,犹如刻在内心深处的一幅风景,成为一段永恒的记忆。

不过,最留恋的还是校园内的栀子花香。记得那时初来校园不认识这种小花,还写信告诉高中同学,金城兰州竟然也种我们乡村大马路上的“冬青”……春末夏初,“冬青”竟然开花了,是一种看起来很普通的白色小花。南方的同学告诉我,这是栀子花,这种相貌普通的小花却有着一种特殊的香味,在雨季即将来临时,宿舍、食堂、教室……校园内的角角落落都弥漫着栀子花的淡淡香味,一种浪漫的气息顿时充斥着每一个空气分子,在这个花香四溢的季节,也会生发出很多浪漫的校园故事,给熄灯后的每一个宿舍增添了很多谈资。因为这小小的栀子花,我们的大学生活骤然丰富起来。

转眼之间,栀子花的香味离我远去已经三年有余,只身从曾经陌生的兰州石化城来到这个更加陌生的北方城市——天津大港,一样的石化城,一样的石化缘,当记忆中的栀子花香变成身上实实在在的“油味”,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校园中的栀子花一定还是那么灿烂,那么优雅,可当年赏花的热血青年现在都如我一样即将步入职业人生、婚姻殿堂了。花开花谢,月圆月缺,有人说人生无常,但我想无常的人生中总有一些永恒的东西,就如我们的大学生活。

又一年高考轰轰烈烈地结束了,真的好想告诉每一位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弟学妹:好好珍惜你们每一秒的生活,人生不会永远那么轻松与浪漫,搭错车可以换车,走错路可以回头,但人生还有很多东西就像生命一样只有一次,所以一定要抓住现在,好好努力、好好珍惜。愿我们都能保持一颗栀子花般洁净、优雅的心灵,直面现实的人生,努力生活,让生命之花在无情的岁月中开得更加灿烂辉煌!

5、泾川县泾明乡山底下村新农村建设侧记

党的惠民政策更如一缕缕暖人的和煦之风,吹开了泾明乡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序幕,使这片未垦的土地在机遇中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暮春初夏时节,笔者被人社部门分配到泾川县泾明乡工作,按照有关要求,进驻山底下村,走进这个虽然在名字上土里土气的地方,但立刻被新农村建设的气象所吸引。只见一排排崭新整洁的房屋飞檐翘角,一条条宽敞平坦的大道直通农家。农家院落整齐划一;新建的小康屋正在拔地而起,在建的村幼儿园每天在向村民汇报着正在长大的讯息;一排排日光温室,一个个规模养殖场,一片片千亩优质果园……在阳光雨露下,在灿烂的笑声中,熠熠生辉,新鲜亮丽。

新天地里新生活

自2009年泾明乡山底下村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县上认真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整合项目资金,狠抓措施落实,分年实施各类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经过两年多时间,投资数百万元的山底下新农村建设项目已全面投入使用,正在申报省市验收。在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下,该村仅去年就实施基础设施、增收项目、科技扶贫三大项18个子项目,受益农户401户,1834人,农户覆盖率达到95%。

新农村建设,让山区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许多新居里崭新的现代家具、宽敞的铝合金窗户、豪华气派的房屋装潢、丰富的家用电器,让人有一种身在都市的感觉。出门看看,沼气灶、自来水应有尽有。娃娃上学不出村,卫生所、“农家书屋”、农家连锁小超市就建在家门口。

新农村里新风貌

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三清四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和“一池三改”项目的建设,村容村貌整洁干净,生活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以泾明乡山底下村为例,投资200万元统一规划建成的50户农宅建设工程和投资23万元建成的“五保家园”靓丽家园,配套以大门、围墙、餐厅、卫生间、电视等其他配套设施,足以和大城市相媲美。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同时实现了全村孤寡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筹资30万元修建的占地面积5.5亩的村文化广场,配合栽植的风景树120多棵,美化和亮丽了村庄环境, 实现村民活动有条件、有场所,极大的满足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农闲季节村民们喜爱的休闲场所。村庄出处显示着“靓、洁、美”的美好风貌。

“农闲时节有活干,不打麻将不打牌,农家书屋转一转,富了脑袋富口袋。”农闲时节,乡村农家书屋里翰墨飘香,村民一有空就都去村里的农家书屋看看书报,有的在看《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平凉日报》等报刊,有的在看反季节蔬菜种植、科学养殖等方面的书籍,前来借书、还书的学生们更是络绎不绝。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泾明乡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为民承诺要办的实事之一,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建成了山底下村、雷家沟村等12个农家书屋。在各村的农家书屋里琳琅满目的种植、养殖、文化教育、农村政策、法律知识等图书应有尽有,有效解决了村民无书读没报看的难题,很多村民通过借阅农家书屋的图书,学到了实用技术,掌握了致富信息,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村民们高兴地说:“以前在过年的时候除了喝酒打牌,就闲着没事干。现在好了,我们可以到书屋里找自己需要的书看了。”山底下村民王民告诉笔者:“前些日子,我家养的猪突然病了,于是就到农家书屋查阅了有关养猪防病知识,然后对症下药,猪病很快就好了,农家书屋为我帮了大忙。”如今,农民遇到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困难,首先要去的地方是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致富加油站”和“精神乐园”。上农家书屋借书、看书成了村民的新时尚。

今日的泾水河畔,山更绿、牛更壮、羊更肥,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在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6、泾川县泾明乡奋力推进街道开发建设

新农村报道泾川讯(记者 史政伟 通讯员 燕君明)今年以来,泾明乡为彻底解决街道街路严重破损、排水不畅、人行道高低不平、硬化不统一、街道照明设施不配套等问题,改变街道“脏、乱、差”的现状,确保街道街路安全畅通,提升街道整体形象,给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投资商贸和人居环境。该乡抢抓发展机遇,奋力推进街道开发建设。成功实施了街道柏油罩面、人行道水泥硬化、综合市场开发三大工程。 5月初,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建设,实施乡街道改建工程,本工程长986米,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线由西向东,路基宽度13米,路面宽度12米,目前该项工程已与今天开始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预计年底将竣工运行。乡政府及时跟进,将原设计路面统一拓宽为12米,从而使街道整体和谐、美观、统一。

8月初,适时启动了街道人行道水泥硬化工程,该工程计划硬化面积1.6万平方米,栽植国槐400余棵,安装太阳能路灯12盏,统一更换设计商业门点牌匾,采取“县上争取一点、乡上筹资一点、村上筹集一点、个体工商户捐助一点”的集资模式,共筹集资金120多万元,实施人行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目前该项工程正在进行人行道水泥硬化,预计11月初完成竣工。

与此同时,规划在街道北侧建设两层上宅下店式商住楼两幢,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水泥硬化市场5376平方米,新建长50米、宽12米的网架大棚两座,安装太阳能路灯4盏、栽植云杉等长青树木30棵,配套修建公厕、排洪排污渠道等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市场建成后,该乡小城镇建设水平将显著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可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投资,新增个体商工商户30户,投资达到500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地基与基础施工,年前将完成主体施工。

整个项目实施完成后,泾明街道的面貌将会极大改观,实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重树泾川东大门的形象,提升泾明乡小城镇建设的档次,将为泾明的快速发展创设良好的投资贸易和人居环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