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眼挑针 |
释义 | 眼挑针简介学名:麦粒肿 俗称:眼挑针 英文翻译:[Medicine] a sty “眼挑针”是很常见的眼科病症,是一种 眼皮脂腺的急性化脓炎症,常为葡萄球菌感染。健康的眼睑,其腺体的分泌与排泄均正常,细菌不容易在腺体内部繁殖发炎;但若腺排泄不顺畅、或接触不洁的东西而感染细菌引起发炎,便会产生针眼。 有人说,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才会长针眼,但这仅是穿凿附会的说法,完全没有医学依据。 容易发生的状况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容易产生眼挑针: 1.过度疲劳,情绪紧张,引起内分泌失调,皮脂腺排泄不畅。 2.油性体质,皮脂腺分泌旺盛,分泌出口容易阻塞。 3.用不洁的手搓揉眼睛,容易感染细菌。由于眼挑针是急性发炎,所以会有红、肿、热、痛之发炎症状。 治愈一般说来,轻微的眼挑针约在三至五天内便会痊愈。治疗方式为局部涂抹抗生素药膏,热敷可加速针眼之消褪;若脓点出现,则应切开排脓;若感染症状严重,便需口服抗生素。另外 有一种也是发生在眼皮的病症称为“霰粒肿”。霰粒肿与眼挑针的症状非常类似,但霰粒肿是眼睑麦氏腺体慢性发炎脂性肉芽肿。其特征是腺体在无痛况状下逐渐肿大,外观并没有发 炎的现象。当霰粒肿体积微小且无发炎症状,则无须治疗,通常在数个月内便会自然消失。但若霰粒肿体积过大,则会压迫眼球产生乱视,并进而影响视力,这时可以热敷、按摩挤压 肿块部位,使腺体分泌物排出。局部类固醇药膏涂抹,或局部病灶注射类固醇药物可以加速缓解。若肿块持续不退,则应进行手术切开治疗。要特别注意的是,若切除后仍在同一处一 再复发霰粒肿,则应怀疑是否有睑板腺癌的可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