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眼部X线及CT检查 |
释义 | 眼部X线及CT检查适用于眼球突出、眼眶外伤、异物定位和泪道阻塞的检查等。 适应症1. 眼部X线适用于眼球突出、眼眶外伤、异物定位和泪道阻塞的检查等。 (1)眼部常用的投照体位。 (2)异物定位。 (3)泪囊造影:在冲洗泪道、压迫泪囊后,经泪小点注入40%碘油或60%泛影葡胺1~2ml,拭去结膜囊残留造影剂,摄眶正、侧位像,观察造影剂充盈情况。 4)眼球突出:可观察眶容积、密度大小、眶壁和视神经孔改变,眶上裂扩大以及邻近结构的变化。 2.眼部CT检查(1)①眼球内病变:白瞳症、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骨瘤、黑色素瘤及转移瘤等。②眼眶病:有眼球突出或疑有眶内肿瘤,眶内炎症及寄生虫,视神经及眼外肌病变,血管性病变如静脉曲张、动静脉瘘、眶壁肿瘤及缺失畸型等。③眼外伤:异物、眼球破裂、骨折、软组织血肿等。④眶邻近结构病变。⑤视路病变等。(2)①水平层面;眼眶竖径35~40mm,取3mm厚度需14个断层面,可分别观察眶下部、中部和上部大部分结构及形态。②冠状层面:可显示眶顶、眶底和眼外肌的厚度,甚至眼动静脉等小结构,弥补水平CT的不足。③矢状层面,在平行于眶轴的层面上,可显示眶上、下壁,上、下直肌及眶内神经的全程。 操作方法眼部X线常规利用X线的荧光作用,将患者置于球管与荧光屏之间,进行观察称为透视。 1、荧光透视未采用荧光增强装置,荧光亮度较低,必须在暗室内进行操作。 注意选择适当的透视条件, 胸部透视用55~65KV、2~4mA;透视前做好眼睛暗适应。透视时,应将患者被检部位贴近荧光屏,以防止影像放大和失真;此外透视时间不可过长,注意射线防护。现仅在基层医院采用该透视方法。 2、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透视采用影像增强器与电视系统结合,避免了暗室操作,扩大了检查范围,减低了病人所受的射线剂量。 利用X线的摄影效应,X线照射到感光胶片上,产生潜影,再将胶片经显影和定影处理后而成像的方法称为X线摄影。 摄影步骤核对、确认病人信息;确定摄片位置并选择适当尺寸大小的暗盒;在暗盒上标记病人信息;虑线器的选择,如脊柱、骨盆及胸腹部应选用虑线栅;除去身上的能明显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质,如金属、膏药等;摆好体位,对准中心线;选择适当的曝光条件,焦点大小以及焦-片距等;摄片部位与呼吸有关应屏气,如胸、腹部平片;曝光,完毕后做好摄片条件记录。 普通检查常称为平扫或非增强扫描,指未行静脉内注射造影剂或造影的扫描。一般常规先行平扫。腹部及盆腔普通扫描通常在扫描前口服一定量的对比剂充盈胃肠道,以增加胃肠等空腔脏器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对比度。 造影剂增强扫描就是在扫描前由静脉内注入水溶性有机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注入方法可为滴注,也可为推注或两者合用。增强扫描主要用于:发现平扫未显示的病变;鉴别水肿与病变组织;进一步明确病变的大小以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信息;为疑难病例提供进一步鉴别诊断的信息。 造影扫描是先行器官或组织的造影,然后再行扫描的方法。例如向脑池内注入碘曲仑8~10ml或注入空气4~6ml行脑池造影再行扫描,称之为脑池造影CT检查。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