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颜纯钧 |
释义 | 颜纯钧(1948.6—),男,汉族,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传播学科带头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协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省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电视家协会副主席等。为电影学、电视学、传播学资深学者,业余从事文艺创作,作有小说、散文、随笔百余篇,影视剧本十余部集。 个人简历197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先后从事写作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电影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0年负责筹备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专业,任教研室主任。2004年担任新组建的传播学院院长。 颜纯钧教授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沦研究》、《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现代传播》等核心权威刊物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有多篇论文被其他刊物、资料汇编、论文集等转载收录,其中有数十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同时参与多次全国性的学术论争或讨论,并获多项国家及省级奖励。 现教授课程 《小说导读》、《编导理论》(本科段);《电影的精读》、《中国电影传播史》(硕士段);《影视学术前沿》、《影像文化》(博士段) 研究领域:电影学、电视学、传播学 学术成果专著《怎样写影视剧本》,福建省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散文经典》,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 《电影的读解》,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影片分析教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与电影共舞》(论文集),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 《电影的读解(增订版),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记述与呈现——现代传媒写作》,福建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影视写作教程》(第二主编,4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电视编导概论》,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主编著作: 《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年版。 《影视写作教程》(第二主编 4万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福建文艺创作60年选(1949-2009)艺术评论卷》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传播地理与传媒互动——海峡两岸传媒文化比较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版。 参编著作: 《基础写作概论》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中国写作学的当代进展》 香港新世纪出版社 1991年版。 《高等师范写作教程》(参编3万字)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写作大辞典》(参编3万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2年版。 《影视艺术概论》(参编2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小说技巧大全》(参编4万字)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香港文学史》 香港作家出版社 1997年版。 《香港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写作》 自然出版社 1999年版。 《影视艺术鉴赏》(参编,3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文《红楼梦艺术札记》,《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1期。 《评张爱玲的短篇小说》,《文学评论丛刊》第十五辑(1982年11月)。 《评汪曾祺的小说艺术》,《新文学论丛》1983年第 期。 《两结合问题》,《文艺研究》1983年第 期。 《写作教师的素质》,《写作》。 《红楼梦艺术札记(二)》,《福建师大学报》。 《普希金是我们的老师》,《福建文学》。 《生命的赞歌》,《文学评论丛刊》第二十八辑。 《文学的信息论问题》,《当代文艺探索》,1986年第6期。 《张承志和他的地理学文学》,《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文学对自身的反思》,《福建文学》1987年第1期。 《论典型即个性》,《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1期。 《作为一门行为科学的写作学》,《函授通讯》1987年第1期。 《如何理解电影的民族化》,《文艺报》1987年8月1日。 《文本的自在与文学作品的非自在》,《当代文坛》1988年第1期。 《名符其实的“文学创作论”》,《写作》1988年第1期。 《超前与滞后》,《文艺报》1988年3月26日。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福建师大学报》。 《幽闭而骚乱的心灵》,《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3期。 《峡谷回声——历史的回声》,《当代文坛》1987年第5期。 《超前的意识,超前的批判》,《文艺报》1988年12月31日。 《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文艺评论》1989年第1期。 《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从认识的深度到体验的深度》,《文艺报》1989年6月24日。 《结构的美学》,《福建论坛》1989年第4期。 《潜能之谜》,《文化春秋》1989年第3期。 《对物意文理论模型的质疑》,《写作》1990年第1期。 《写作学的宏观研究》,《中国写作》1990年第1期。 《写作实践论》,《写作》1990年第8期。 《论世俗小说》,《上海文学》1991年第8期。 《影戏和影像》,《福建艺术》1991年4期。 《闽文化与闽派电视》,《荧屏世界》1991年第5期。 《术科的呓语》,《写作》1991年第11期。 《让老四哑吧算》,《福建艺术》,1991年第9期。 《艺术的协调与统一》,《电影之友》1991年第12期。 《翻旧为新》,《电影之友》1992年第1期。 《学普通话及其他》,《福建艺术》1992年第1期。 《看电影和欣赏电影》,《中外电视》1992年第7期。 《电影:从读解到欣赏》,《福建艺术》1993年第1期。 《写作学的空间观念》,《写作》1993年第4期。 《港台电视剧提供的启示》,《荧屏世界》1993年第3期。 《穿越时空隧道的沧桑》,《艺术.生活》1993年第8期。 《也谈渴望喜剧》,《福州晚报》1993年第8期。 《贵族心态》,《电影之友》1993年第9期。 《作为一门行为科学》,《中国写作学的当代发展》 《写作学的宏观研究》,同上。 《写作实践论》,同上。 《感谢草帽诗》,《艺术.生活》 《从梦走向现实》,《荧屏世界》1992年第4期。 《在优势与局限之间》,《警坛风云》1992年11期。 《潜伏于发展中的危机》,《警坛风云》1993年第11期。 《中断与连续》,《文艺研究》1993年第11期。 《悬在半空中的剑》,《福建艺术》。 《我看石狮之谜》,《荧屏世界》1993年第6期。 《进入电影的方式》,《福建艺术》1993年第6期。 《费力的欣赏》,《福州晚报》1994年5月24日 《提高选择的可能性》,《荧屏世界》1994年第3期。 《论电影思维》,《福建论坛》1994年第4期。 《可能性还原与电影的读解》,《福建艺术》1994年。 《无限风光在险峰》,《荧屏世界》1994年第5期。 《绷紧情节的弦》,《警坛风云》1995年第1期。 《论电影结构》,《中外电视》1995年第2期。 《假作真时真亦假》 《非线性和非稳态》,《厦门文学》1995年第 期。 《张艺谋巩俐合论》,《电影艺术》1995年第 期。 《经验复合与多元取向》,《当代电影》1995年第5期。 《怎一个“生“字了得》,《现代中文文学评论》(香港)1996年第5期。 《文学创作过程论》,1996年第4期。 《西风东渐》(主持),《电影艺术》1996年第1期。 《五十年代香港小说》,《香港作家报》1996年11月1日。 《答记者问》,《福建艺术》1997年第2期。 《香港小说发展的三重叠合格局》,《小说艺术》1997年第2期。 《转型中的香港小说》,《小说艺术》1997年第2期。 《转型中的香港小说》,《香港作家报》。 《春节联欢晚会杂感》,《荧屏世界》1997年第2期。 《香港新生代小说家》,《福建论坛》1997年第3期。 《电影艺术:崛起与衰落之间》,《未来文化空间》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怎一个“生“字了得》,《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与研究》1997年第2、3期。 《政治躯体上的毒瘤》,《译林》1997年第5期。 《商业冲击下的中国艺术电影》,《福建艺术》1997年第5期。 《张爱玲的创作和香港文学》,《小说评论》1997年第5期。 《电影的商业性与商业性的电影》,《当代电影》1998年第2期 《从纪实中走出来》,《荧屏世界》1998年第4期。 《拜读红色》,《当代电影》1998年第5期。 《香港:城市的形象》,《香港作家》1998年第10期。 《城市的精神脉搏》,《小说评论》1999年第1期。 《中国英雄电影的文化意味》,《东方文化》1999年第2期。 《论香港的现代派小说》,《东南学术》1999年第1期。 《要说爱你不容易》,《电影艺术》1999年第2期。 《论文革电影》,《艺术广角》1999年第3期。 《中国政治与中国电影》,《福建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电影非戏剧化倾向再认识》,《艺术广角》2000年第1期。 《期待超越》,《福建艺术》2000年第2期。 《中国电影——夕阳西下几时回》,《世纪对话》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电影——夕阳西下几时回》,《评论》2000年第一辑。 《电影:对象与方法》,《东南学术》2000年第3期。 《公共性、小众化、可信度》,《凝视新闻》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文学改编新论》,《艺术广角》2000年第4期。 《房子:精神的居所》,《东南学术》2000年第4期。 《爱情的悼亡诗篇》,《文学世纪》2000年第6期。 《尴尬与焦虑》,《福建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论文学对电影的影响》,《福建论坛》2000年第5期。 《从剧本的文学性到电影的文学性》,《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 《大悲恸与大绝望》,《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香港女性写作的一种景观》,《香港文学》2000年第12期。 《爱情的悼亡诗篇》,《小说评论》2001年第2期。 《期待超越》,《三明高专学报》2001年第1期。 《民族电影:面对全球化语境》《福建艺术》2002年1期。 《信息不对称与通道设置》《东南学术》2002年3期。 《全球化和民族电影的文化形态》《电影艺术》2002年3期。 《新生代导演和民族电影的未来》《艺术广角》2002年4期。 《全球化和民族电影的文化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全球化和中国影视的命运》2002年版 《一代人的成长与觉醒》《 电视·电影·文学 》2002年5期 《博客与个人媒体时代》《福建论坛》2003年3期 《电视的孩子与身份建构》《东南学术》2003年3期 《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电影》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时尚化——一种新的影像风格》《电影艺术》2003年6期 《时段与频道资源的整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4期 《全球化与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本》《福建艺术》2004年5期 《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建构》《现代传播》2004年5期 《处处无家处处家》《世界电影》2004年6期。 《文化产权与文化安全》,《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 《骚动的灵魂》,《福建艺术》2005年第2期(排名第二)。 《文化遗产与文化产权》,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全球化与民族电影的文化产业》,《福建论坛》2006年第3期。 《电影结构新论》,《福建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 《景观电影――电影史的又一个幼稚时期》,《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电影:从艺术转向传播》,《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科研项目《香港小说的政治地理环境》,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1999—2000。 《全球化和民族电影的文化战略》,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2001—2002。 《对台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国台办课题,2002—2003年。 《全球化时代新闻传媒对台宣传技巧研究》,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2003—2004。 《中国电影传播史》,省重点学科课题,2004—2005。 《电影的读解》福建省2007年精品课程立项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立项 《2006年{电影的读解}校精品课程》立项 其他领域成果1 业余从事文艺创作,作有小说、散文、随笔百余篇,影视剧本十余部集。 2 影视剧本中,《阿秀的消息》、《复仇者》、《澳门情缘》三部影片,《闽南故事》(16集)、《粉黛谍影》(20集)、《五彩的路》(单本剧)三部电视剧已投拍、播映。 3 《阿秀的消息》被收入全国优秀儿童电影剧本集。 4 《澳门情缘》获福建省百花艺术奖。 5《摇篮血迹》获福建省首届影视剧本征文电影剧本唯一入选奖(不分等级) 6《祖厝》(又名《女儿啊女儿》)(26集)获福建省首届影视剧本征文中长篇连续剧入选奖(共入选三部,不分等级)。 7《大山的召唤》获福建省庆祝建党七十周年文艺征文剧本一等奖。 奖励荣誉《基础写作概论》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合作)。 《影视艺术概论》获中国高校电影协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合作)。 《电影的读解》获中国高校影视协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与电影共舞》获中国高校影视协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写作实践论》获中国写作学会青年理论家协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艺术的协调和统一》获全国献礼影片评论征文二等奖。 《超前与滞后》获中国高校电影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回眸》(散文)获《福建青年》1992年海峡两岸同题散文大赛二等奖。 《大山的召唤》(电视剧本)获福建省“向建党七十周年献礼“优秀文艺作品征文一等奖。 《母亲的脚印》(四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获福建省“向建党七十周年献礼“优秀文艺作品征文三等奖。 《摇篮血迹》(电影剧本)获福建省首届影视剧本征文电影剧本唯一入选奖(不分等级)。 《祖厝》(26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获福建省首届影视剧本征文长篇电视剧入选奖(共入选三部,不分等级)。 《我们家的番客婶》荣获第十三届福建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6年度福建省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 学术与社会兼职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协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省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电视家协会副主席等。 颜纯钧:魔幻电影只有商业价值对于电影与文学中现在越来越时兴的魔幻之风,以影视艺术、文化传播为主要研究方向的颜纯钧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魔戒》、《纳尼亚传奇》等仍只停留在商业价值上,其在艺术价值方面几乎没有建树。 关于文化产权与文化安全颜教授以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本国文化遗产这一媒体事件入题,并就此事件陈述了乌丙安教授的观点,总结出文化遗产共享不等于共有等观点。他以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为例诠释了文化经济的特点,并列举了中国一些流失到好莱坞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民族国家作为利益主体这一节中,颜教授向在场同学展示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被其他国家抢先申报的中国文化资源,剖析了一些不发达国家制度中存在的现实情况。颜教授指出,由于文化产权没有保护条约,我国有太多的文化资源需要保护,保护文化资源的产权就是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经济安全。 颜纯钧:性问题、性角色、性场面21 世纪以来,华语电影的整体景气上升已渐成大势,各方面条件的整合逐步趋于良性,一些新要素的生成更带来进一步激活的力量。这其中,电影对性的涉及格外引人注目,又频频招惹是非。它既诱发创作与审查之间的反复博弈,又为媒介事件的制造提供了不少机会。从20 多年前《红樱桃》女主角一个背部裸裎的镜头,到如今电影中的性成批量被生产,如此琳琅满目、异态纷呈,确实令人有隔世之感。今天的中国,不管是大众传媒、评论界还是一般观众,早已不再谈“性”色变,不再因为一两个如此这般的镜头而以为中国的天就要塌下来了。 不能不承认,这就是一种进步。人类社会,本来就是朝着扩大选择自由和选择可能性的方向发展。毕竟,当代中国不再是各种禁忌和戒律不断强加于其上的社会,而是在日益开放的姿态中,努力为人们创造快乐、自由地选择生活的条件与可能。今天的中国,性从来没有如此公开地被讨论、被展现、被利用:性交易、性展览、性表演、性商品、性教育、性犯罪,眼看着新名词满天飞。那些出自不同年龄层次和人员结构中五花八门的性关系――“包二奶”、“早恋”、“老少配”、“性骚扰”、“未婚同居”、“试婚”、“换妻游戏”、“裸聊”、“色情视频”、“色情短讯”等等,更是不胜枚举、不一而足。改革开放的诸多副产品中,性成了极为抢手、也极富谈资的一种。现实生活比电影更把赤裸裸的性呈现在我们面前,于是有人坐而论道,有人起而践行。日常中,性的事实与话题出现的频率已如此之高,走向市场的大众传媒更是罗织起一张关于性的信息之网,制造出一个被性包围的想象空间。更可怕的是,巨大的碟片市场正在一点点剥蚀文化管制的威力。在商业资本和公共权力的进退之间,当那些赤裸裸的性镜头随着无数盗版碟流传开来时,电影的传播生态早已面目全非。 最近几年涉及性的华语电影,其数量之庞大,花样之翻新,确实让人不免咋舌。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这批影片有相当部分是把目光投向国际的。奔奖的雄心与市场的目标合二为一,国际语境成了影片制作的基本参数。制片商和电影导演所致力的,就是让题材中的性尽可能地被发掘与被利用,以便带出各种稀缺性的文化资源,去制造所谓的“东方奇观”。很难设想,如果《色· 戒》、《图雅的婚事》、《左右》等影片取消了故事中的性,反过来那性中的故事还能剩下多少?而完全植根于当代社会的《安阳婴儿》、《日日夜夜》、《哭泣的女人》、《泥鳅也是鱼》、《苹果》、《盲山》、《十三棵泡桐》、《红颜》等,如果抛开各种源自中国语境的性问题、性角色、性场面,它又怎么去反映今天色彩斑斓又活力四射的社会变动?不管是为了包装,或是作为调味品,还是立足于严肃探讨,不能不正视的是:涉性影片已经成为华语电影的一种新景观。 这些为奔奖或为赢利添加的性内容,理所当然地遭遇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重重压力。表面上看,为严格审查提供的那些社会和道德的理由不可谓不充分,但仍然必须发问:在中国电影中,性是属于可反映的生活领域吗?电影和性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观众从电影中获得性的梦幻满足是否属于正当?……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似乎从未被认真思考和深入讨论,而道德的利剑照样一次次朝影片狠狠劈下。当令行禁止之时,难道我们能认为,中国观众对诸如《红樱桃》中背部裸裎的镜头、《疯狂的代价》中女性洗澡的镜头、《色· 戒》中做爱镜头的追逐是正常的? ! 难道这种变态的追逐背后所反映的精神卑下与心理阴暗,是一种健康的、先进的电影文化催生出来的? ! ……令人慨叹的是,对性的讳莫如深非但没有对国民精神水平的提升和健康心态的培养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还在起反作用。从道德的角度看,更严厉的性禁忌似乎出于良好的动机,但广告宣传和媒体鼓噪的焦点,却又常常有意地落在这上面。一方面是步步设防的禁止,一方面是极尽能事的诱惑;性的镜头越是被删除,性的话题越是被成倍地放大。涉性镜头成了一种精神鸦片,甚至成了走进影院的直接目的。多少年过去,华语电影的传播生态一直没能从自身这个矛盾中挣脱出来。时至今日,六七十年代那种既没有男女爱情,更禁绝性内容与性呈现的影片,不会再有人认为是正常的了,但建立于其上的电影文化,其实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甚至表现出和社会更严重的脱节。一些人继续谈“性”色变,一些人致力于为“性”正名,电影审查成了永无休止的拉锯战,道德的讨伐反过来助推不道德的欲望,文化的乱象不仅没有得到整治,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