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延平 |
释义 | 地名延平是指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延平区是福建省南平市的市辖区,是南平市(地级市)下辖的“一区四市五县”中的延平区。区政府设于南平市中心。面积2660平方千米,人口49万。邮政编码353000。延平还指古代两位君王的年号。延平郡王为明朝永历帝于1653年赐予郑成功的封号。延平中学,台北市的私立学校。 地名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历史 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析侯官县北乡置南平县,属会稽郡南部。晋太元四年(379年)改延平县,属建安郡;南朝宋泰始间(公元465年-公元471年)复名南平县。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南平县改延平军,属建州;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延平军改为剑州,五代天德三年(公元945年)复为延平军,旋改剑浦县,属剑州,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改剑州为南剑州。 五代南剑州至元朝改为南剑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后改府),同年剑浦县复称南平县。至此延平府领南平,顺昌,将乐,沙县,尤溪,永安六县和上洋厅。民国时期废府,道,县直属福建省。 1994年撤销南平地区,设省辖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台湾省台北市延平区延平区原是台北市所辖的市辖区,现属于大同区一部分。 台湾省台东县延平乡延平乡位于台湾台东县西部中段,北临海端乡,北及东连鹿野乡,东邻东河乡,西邻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雾台乡,南接卑南乡。 延平乡早期原为鲁凯族原住民的猎场,约在清嘉庆年间,有原居住于南投山区一带的布农族原住民进入本乡建社,成为现今居民的先祖。日治时期,此地属台东厅关山郡的蕃地,由警察直接管理。1941年发生内本鹿事件,布农族原住民被强迫下山,迁居至今天的鹭山村,是鹭山村之所以划归延平乡的由来。战后初期本乡属台东县鹿野乡的一部分,1946年才分治,取延平郡王郑成功的“延平”为乡名,设置“延平乡”至今。 年号东汉殇帝刘隆的年号延平(106年)是东汉皇帝汉殇帝刘隆的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1年。元年八月汉安帝即位沿用。 纪年 延平 元年 公元 106年 干支 丙午 后燕慕容麟的年号延平(397年七月-397年十月)是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慕容麟的年号,共计三个月,也是后燕的第五个年号。陶栋《历代纪元考》作建平,事实上混肴了慕容盛的建平年号。 397年,北魏君主,魏王拓跋珪率领魏军围攻后燕首都中山,慕容寳率领部下出逃龙城,依然使用永康年号至398年。魏军退却后,后燕贵族慕容详即皇帝位,改元建始。后来慕容详被杀,另一贵族—赵王慕容麟自立,改元延平。同年,北魏再攻中山,慕容麟自去年号,投靠另一贵族—范阳王慕容德。慕容麟后为慕容德下令杀死。 纪年 建始 元年 公元 397年 干支 丁酉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隆安(397年正月-401年十二月):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 太初(388年六月-400年七月):西秦政权乞伏乾归年号 皇初(394年五月-399年九月):后秦政权姚兴年号 龙飞(396年六月-399年十二月):后凉政权吕光年号 太初(397年正月-399年十二月):南凉政权秃发乌孤年号 神玺(397年五月-399年正月):北凉政权段业年号 皇始(396年七月-398年十二月):北魏政权拓跋圭年号 永康(396年四月-398年四月):后燕政权慕容宝年号 封号延平郡王为明朝永历帝于1653年赐予郑成功的封号(部分学者现认为郑成功所受封的是延平王,较郡王高一级)。 继任郑氏王朝统治者的郑经与郑克塽亦袭用“延平郡王”封号,除此,另郑袭及郑克臧也曾短暂承袭;不过一般来说,民间所称的“延平郡王”指的都是郑成功。 在清朝统治之初,民间并不敢以“延平郡王”之名义奉祀郑成功,直到清钦差大臣沈葆桢来台才上书请建延平郡王祠,郑成功才名正言顺得以此称号纪念。 学校全称台北市私立延平高级中学(Taipei Private Yan Ping High School),是台湾北部私立高中升学率最高的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