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研究范式 |
释义 |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变与启示 宏观经济学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进行了新古典综合的保罗·萨缪尔森(1998年)认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这两个领域一度界限分明,但是近年来,这两个子学科已逐渐融合起来,因为经济学家们已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 1936 年凯恩斯《通论》的发表使西方经济学由一分为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且传统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造成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隔离。七十年代,发达国家“滞胀”问题的出现使经济学家们更多地注意到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八十年代以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们成功地在拉姆齐模型这一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内由技术冲击生成了较完美的经济周期的努力奠定了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标准研究范式。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当代范式内的复兴进一步证明了微观基础对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性。经济学家们寻找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努力使得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理论研究上的一体化成为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经济学家们都倾向于从微观层面的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出发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从而使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 (二)、在统一的研究范式内,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有实现微观基础互补的必要。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争论,西方经济学已有实现新的综合的可能,这就需要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统一的研究范式内有实现微观基础的互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微观问题上采用的是纯粹抽象的演绎,完全竞争的假设使其以动态一般均衡的模型统一微观基础成为可能。新凯恩斯主义则在微观假设上更贴近实际,但其假设的选取和模型的构建就有些随意,缺乏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由两者在微观基础上的差异可以看出两者理论上可以存在互补性。萨缪尔森(1998年)断言:“经过20年的争论,对新旧理论的综合过程已开始启动。”他认为这种综合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具有工资和价格刚性的特征而金融市场的价格和数量可以迅速调整以适应经济冲击和预期的变化,这样价格的粘性和弹性则可以通过市场的分割得到统一,也就是说,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微观基础可以在同一经济中得到调和。近几年,一些实际的经济周期模型已经引入名义刚性假说,并承认货币变动对产出和就业的短期影响。另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在实际的经济周期模型和IS-LM模型之间找到某些联系,通过吸收IS-LM模型的一些思想,然后用实际的经济周期模型来取代IS-LM 模型,使之成为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斯诺登和文(1999年)预言,如果实际经济的其他重要的特征,如货币因素、价格刚性和实际经济周期模型融合为一体,将会产生一种“新新古典综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