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严璞 |
释义 | (1854—1936)近代僧人。字玉成,号脱山,俗姓沈,泰县(今江苏泰州)人。少时秉性慈善,聪明异常。年17岁随父渡江,遇暴风覆舟,获救复苏,因悟万事无常,人生本幻,遂发心依宏开寺应怀老人出家。研读佛典,朝夕不倦。受具后,辞师往金山、高旻两禅堂,力参向上一著,稍有省悟。复行脚九华、普陀、天台诸名山,以资拜偈高人,指授心要,闻通智法师在京口焦山,畅演《楞严》,复折回听讲。文至“七处征心”,恍然大悟,陈偈以求印证,有“寻心踪迹心无住,究我根源我是谁”之句,通师深韪之。正拟追随深造,忽得师信,召回常住,处理寺务。严孝性天成,不忍违逆,遂负笈而回,亲承师座,料理一切。数十年如一日地翻造屋宇,培植树木,庄严净土,利益遐迩,左右交称,声誉顿著。遇乡人有纠纷,则请师数语即解,虽曰言说有方,而一片息事宁人真诚,亦足感化之也。会戊戌年(1898)清廷变政,各处多有假兴学为名侵占庙产,光孝寺谷鸣和尚知严能干卓著,礼请出山,为一县之僧正司,事始平息;僧俗讼案,重叠如山,经师悉心规划,不辞劳怨,亦得化解。师生平重孝义,恶聚敛,稍有余资,悉修理邻近残破寺庵。并常劝诫其弟子:“小庙财产,不宜过丰,能令子孙侍奉香火,不受饥寒足矣。”师之自身虽注重参禅念佛,努力实行,并极端赞许和推行僧教育之改进。如扬州之普通僧学校、金陵之祇桓精舍、三藏殿之僧师范、杭州之华严大学、安徽之佛学校、武昌之佛学院,先后皆遗其子孙肄业,蒙受栽培之弟子如智光住焦山定慧寺,创焦山佛学院;霭亭住竹林寺,创竹林佛学院;南亭住光孝寺,办光孝佛学院。皆事造就僧才,利益群众,所成震震有声,是师识见宏远所致也。泊至晚年,专修念佛三昧,六时无间,精进逾恒。年八十三,六根聪利,矍铄如常,过午不食。1936年春,微有衰象,秋后饮食日减,虽行动自若,已预知报果将尽,遂函召各处子孙回寺,嘱以身后事,并命结期念佛四十九日,希于佛七期中了此幻身,往生净土。最后每日仅饭水汁少许,临终前衣服自行穿就,期待佛七圆满西归。果尔,于农历十月初九日巳时圆七之时,说偈安详而逝。偈云:“八三年来苦纠緾,生身祇因业力牵,而今专念弥陀佛,愿生西方九品莲。”参阅《历代净土高僧选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