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严平 |
释义 | 严平,人名。同名人物有:地理学博导、社会学者、气象学硕导等。 严平(男)——地理学博导严 平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安徽宁国市人。主要从事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演变、土壤风蚀等方面的研究。 单 位: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民政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1984~1988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学习,获自然地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1991~1994年,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 * 1994~1996年,在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1996~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学习,获自然地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1999~200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1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工作 ,副教授(2001年)、教授(2007年),博士生导师(2005年) 二、研究兴趣土壤风蚀与荒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示踪研究 三、主持与参加课题 * 1991~1996年,主持甘肃省科委课题“民勤固沙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 1996~1997年,参加西藏自治区计委课题“西藏沙漠化防治规划” 1997~1999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B“中国北方风沙活动动力机制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批准号:KZ951-B1-206) 1998~1999年,参加中国科学院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国际合作项目“1998年中德青藏高原风沙地貌的起源与发育联合考察” 1999年1月~2001年12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荒漠化发生机制与综合防治优化模式的研究”(批准号:39990490) 1999年1月~2001年12月,参加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风沙物理学” 1999年1月~2001年12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兰州安宁系古沙漠的重建与消亡机制研究”(批准号:49802016) 1999年10月,获得高等学校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项目 2000年1月~2002年12月,参加教育部重点项目“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中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过程研究” 2000年1月~2001年8月,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土壤风蚀的137Cs示踪研究” 2001年1月~2003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土壤风蚀的137Cs示踪研究”(批准号:40001001) 2000年10月~2005年9月,参加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防治研究”第二课题 “风沙运动的力学机理于土壤风蚀的定量评价”(课题编号:G2000048702) 2000年10月~2005年9月,参加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第二课题“农牧交错带风水侵蚀与草地退化机理”(课题编号:G2000018602) 2001年3月~2003年4月,参加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第三课题“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水土资源利用研究” 2001年4~7月,参加“陕西省长城沿线风沙区靖边县敖包沙地防沙治沙与生物资源开发示范区可行性研究” 2002年1~2003年4月,参加“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10“沙区农田、草地土壤风蚀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2BA517A10) 2002年9月~2004年6月,参加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防沙治沙相关技术研究”(课题编号:H020620270120) 2002年9月~2004年12月,参加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防沙治沙技术研究和示范区建设”课题“北京市延庆盆地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课题编号:H020720110330) 2004年1月~2006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土壤风蚀容忍量的确定”(批准号:30371191) 2005年1月~2006年12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CAI课件制作” 2006年1月~2006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青海共和盆地风水复合侵蚀现代过程的示踪研究”(批准号:40541005) 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半干旱地区风水复合侵蚀现代过程的示踪研究(课题编号:NCET- 05-148) 2005年7月~2007年6月,参加“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面状与线状沙源的工程防沙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5BA517A06) 2006年1月~2008年12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风沙运动研究中的若干基本力学问题”(项目编号:10532030) 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主持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民勤沙区白刺灌丛沙堆形成演变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项目编号:KD200602) 2007年1月~2010年12月,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沙区人居环境安全保障与工程防沙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6BAD26B03) 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参加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编号:2006FY110800) 2008 年12月~2011 年11月,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干旱地区苦咸水调查” (项目编号:2008FY210300) 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综合整治模式及技术集成”(课题编号:2007BAC30B05-01) 2009年6月~2011年6月,主持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研究课题“半干旱地区风水复合侵蚀现代过程研究”(项目编号:2008-ZZ-02) 四、获奖情况课题“民勤固沙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获1996年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方树泉”奖学金 2002年“靖边县敖包沙地防沙治沙与生物资源开发示范区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 2004年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奖励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近地表风沙活动规律研究”获北京市2007年科技进步奖(基础类)二等奖(基-2-005,排名第五) 五、国际会议交流1998年10月,参加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长江源环境与生态保护国际研讨会”,作大会报告“长江源区土地荒漠化若干问题的探讨”(收入会议论文集) 2000年8月,参加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主题年会“IAG 2000 Thematic Conference MONSOON CLIMATE, GEOMORPHOLOGIC PROCESSES AND HUMAN ACTIVITIES, Nanjing, China, August 25-29, 2000”,做分组报告“137Cs TRACING OF LACRUSTRINE SEDIMENTS IN THE DALIAN LAKE, QINGHAI PROVINCE, CHINA” 2002年5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水土保持大会(International Soil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 Conference,ISCO 2002),提交论文“Wind erosion research in Chin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2002年7月,参加在美国德州Lubbock召开的第五届国际风沙研究会议 (ICAR),做分组报告“Application of the Caesium-137 Technique on the Wind Erosion in the Gonghe Basin, Qinghai Province,China” 六、教学工作资源学院研究生专业课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 资源学院本科生专业课《自然地理·土壤地理》 指导博士生3人:杜建会(2006级)、马玉凤(2008级)、展秀丽(2008级) 指导硕士生9人:宋阳(2002级)、孟祥亮(2003级)、朱孟郡(2004级)、马玉凤(2005级)、展秀丽(2006级)、丁连刚(2006 级)、李文赞(2007级)、杨典正(2008级)、齐彪(2009级) 协助指导博士生3人:杨秀春(2002级)、胡霞(2003级)、宋阳(2004级) 协助指导硕士生2人:刘目兴(2001级)、杜建会(2004级) 严平(男)——社会学者基本信息男,汉族,1948年10月生,江西武宁县人,大专文化程度,副研究员。 人物履历1969年7月参加工作, 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江航空工业学校毕业。第六、七、八、九届省政协委员,江西社会学会副会长。 现任江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正厅级)。 严平(女)——气象学硕导基本信息严平 研究员, 1951年9月生,汉族。 现任气象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林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1999年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班结业 主要成就荣誉。自1978年起在本校从事气象教学科研工作,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部扶贫奖3次,享受省政府特贴。研究生培养方向为:城市气候、农业气象、旅游气象等;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为:农业气象学、气候资源概论和旅游气象等课程,并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现代家政学和食物营养与健康;目前主持和参加省“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城市气候,节水农业,作物气象等。 安徽农业大学教师严平:研究员, 1951年9月生,汉族。 现任气象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林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1999年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班结业。自1978年起在本校从事气象教学科研工作,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部扶贫奖3次,享受省政府特贴,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生培养方向为:城市气候、农业气象及遥感信息、旅游气象等;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为:农业气象学、气候资源学概论和旅游气象等课程,并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现代家政学和食物营养与健康;目前主持和参加省“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城市气候,节水农业及干旱监测,作物气象等。 西昌学院教师严平,男,汉族,副教授,1959年05月出生,四川会理县人。 1981年06月毕业西昌农业专科学校牧医专业,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内蒙古农牧学院进修学习。毕业后到西昌学院任教至今。主要从事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承担《家畜解剖学》、《家畜外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兽医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担任《兽医学》外科部分的主讲教师。主持“美丽马醉木的毒理学研究”、“紫茎泽兰的毒性研究”、“凉山州秸秆养畜示范与推广”等科研项目。凉山州秸秆养畜示范与推广”获2008年凉山州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主持的教学、科研课题 1、《美丽马醉木的毒理研究》,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995-1996,主研 2、《凉山州秸秆养畜示范与推广》,凉山州科研项目,2005-2007,主持 获奖及荣誉 1、2008年,凉山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精品课程建设情况 1、省级精品课程《曾医学》第四主讲教师 公开发表的论文 1、STDUY ON TOXICITY OF PIERIS FORMOSA Indian Vet.J.,August,2001,78: 686-688 ,第三作者。 2、STDUY O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IERIS FORMOSA Indian Vet.J.,December,2001,78: 1095-1101,第三作者。 3、EVALUATION OF DRUGE FOR THE TREATMENT OF PIERIS FORMOSA TOXICOSIS Indian Vet.J., December,2001,78:1107-1109第三作者。 4、玉米秸秆微贮饲料育肥肉牛效果观察,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4534,第一作者。 5、玉米秸秆微贮饲料饲喂肉羊效果观察,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一期,33,第一作者。 浙江大学教授个人简介严平,男,汉族,1955年7月14日出生于浙江金华市。现任浙大建工学院土木系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73年9月至1978年8月:通过自学参与建筑与结构设计,并协助现场施工。 1978年9月至1982年8月:浙江大学土木系本科学生; 1982年8月至1987年8月:北方交通大学土木系任助教、讲师; 1987年10月至1995年10月:浙江科技学院土木系任讲师、副教授 (91年开始在浙江大学土木系在职攻读硕士、博土学位); 1995年10月至1999年10月:杭州大学城规系任教(97年8月完成博士学位); 1999年10月至今:浙江大学土木系任教。 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约30项,其中重大科研项目(A类)8项、(B)类2项,共计科研经费约1000万。作为负责人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1、《基础工程的极限分析》。在该领域共发表论文约13篇,其中国内一级论国内一级论文7篇;EI检索论文1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4篇;取得如下成绩: (1)、在该领域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分析体系,针对多高层建筑中常见的片筏基础、箱形基础、桩筏基础、桩箱基础得出了极限分析结果; (2)、建立了”基础工程在各种可能极限状态下的分析方法”,指出了传统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研究理论及结果仅为本分析方法中当地基进入极限状态时的特例,为该领域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并取得了初步结果; (3)、建立了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在共同作用下的优化分析法,为上下部共同作用课题开辟了新分析方法,对桩筏、桩箱基础得出了考虑上下部共同作用下的极限分析结果。 2、《基坑围护工程及软土中基础工程的理论与实践》 (1)、近年来参与设计与咨询的围护工程已达600多项,在这方面发表论文约40篇。 (2)、近年来始终致力于解决土木工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研发出多项获奖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a.为解决目前围护墙造价高,施工效率低等突出问题,研发出水泥搅拌土植入予制钢筋砼T(工)字桩墙和振动沉管T 形桩技术(获5项专利,其中1项发明专利); b.为解决软土中普通土钉抗拔力低,质量不可靠问题,研发了水泥搅拌锚管抗拔桩技术(获1项专利); c.为解决泥泞基坑中打设锚杆移机困难,无法机械化问题,研发了轻型锚杆机(获1项专利); d.为解决软土地基中大型基坑开挖围护问题,研发出了双排毛竹桩、松木桩等结合锚管土钉围护技术(获1项专利); e.为解决旧城区建造地下室场地狭窄,需严格控制变位问题,研发了一桩三用和一桩多用半逆作法技术(获2项发明专利); f.为解决老城区或纵横交错河塘湿地回填场地由于地下各种障碍无法施工围护帷幕等问题,研发了挖斗搅拌墙围护技术(获1项专利); g.为解决开山乱填石场地地基处理问题,研发了管内冲击锤破碎振动沉管桩技术(获3项专利); h.为解决如地铁等高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围护造价高,施工复杂问题,研发了可旋转多轴咬合桩围护墙技术(获3项专利);等等。 这些新技术包括相应机械设备的开发均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在工程中推广运用,显示出其创造力。 (3)、在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复合地基方面进行了多项理论与实践,发表论文多篇。 荣誉或社会兼职全国建筑增层改造病害诊治技术委员会 理事 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深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浙江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 委员、秘书 杭州市基坑围护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专项论证专家组成员。 从事结构与地基工程教学、科研、设计、咨询和施工近40年,主持了数百项结构与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尤其是基坑围护工程,自1993年以来,共参与设计、咨询、论证的围护工程已达600多项,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建设单位在结构与基础工程优化设计、工程事故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