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烟台第一中学 |
释义 | 烟台第一中学,创建于1931年9月28日,原名“芝罘中学”。195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最早的十五处重点中学之一,1993年被命名为山东省首批规范化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成就斐然,多次荣获各种奖励。 简介学校坐落于烟台市芝罘区东端二马路17号。 依山面海,风景秀丽。其古朴大气的校园风格以及遍布校园、象征着一中风骨的常青的片松,形成了一中独有的文化特质。有教学班92个(不含复读班6个),其中高中班52个,初中班40个,在校学生6000余人。 设施学校南北两区占地124亩,拥有近四万平方米的各类建筑,包括现代化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其中实验室、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音乐教室、画室、阅览室一应俱全,各室设备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套,校内还建有英语广播发射台、多媒体教学网络等现代化设施,书库藏书达二十万册。 师资学校390名专职教师中,有高级教师164人,一级教师158人,研究生学历30多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特级教师5人,省、市、区拔尖人才、教学能手、优秀教师180多人次。教师在各级各类优质课评选中多次摘金夺银,近5年来,先后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次,省级一等奖9人次,省级二三等奖22人次,市区级优质课、公开课280余人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治校方略,经过多年外引内培和流动管理,塑造了一支多方赞誉、在全省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师资队伍。 校长隋丰俊,男,1960年1月出生,山东省海阳人,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84年7月在烟台一中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年级组长、教务处副主任、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兼党委副书记,现任烟台一中校长兼党委副书记。烟台市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委员。先后主持了“高中研究性学习”、“创新写作教学”和“普通高中学生修身课的设置与实施”等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实验课题并获奖。参编《词语?句段?篇章集释》、《语文学习的金钥匙》等著作。担任《名师名校出状元》丛书编委副主任,担任《高考指导》编委、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副主席。先后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烟台市学科(技术)带头人、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治校学校创建之初提出“教育救国”的口号,制定了“公、诚、勤、毅”的校训,后拓展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七十三年的风雨历程,烟台一中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以王忠诚、曲钦岳等为代表的两院院士和大批将军、干部、专家、学者等杰出人物,优秀学子遍布海内外。目前,学校共有84个教学班,高中部60个教学班,其中理科实验班10个,美术特长班10个,初中部24个教学班,高初中在校学生近6000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践中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主旋律,探索出了全方位、立体化、交叉型的德育网络;教学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文理并举,特长发展”的育人方向,高考和学科奥赛成绩突出,数理化奥赛、英语、计算机、美术、体育教学特色鲜明,小语种单招在全市连年夺冠,受到有关高校的高度评价,被评为烟台市明星学校和优生培养先进高中,是全国“研究性学习”、“英语阅读教学”实验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 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中南校区秉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学原则,硬件软件均按市区一流水平配备,初中部在教学上实施“自主学习,稳固基础,严格训练,特色培养,适度超前”,让学生能够顺利实现初高中的过渡。初、高中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使一中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特色学校拥有多个社团,如文学社、合唱团、健美操、乒乓球、篮球组等等。其中“浪花文学社”由著名作家张启滨老师负责指导。2010级招纳新生18个班,一千余人。2010级教师力量雄厚。教师由一大批优秀特、高级教师组成。新生教室位于一中古老朴素的“中斋”教学区和“徐承烈图书馆”教学区,经历了硬币书法比赛、校运会、艺术节、学科竞赛等活动,逐步适应了高中学习生活。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思想道德基础。 学校加强了与与澳大利亚、瑞士、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6所著名学校和和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和中学的文化交流,结为姊妹学校,共同探讨资源共享和联合办学。 荣誉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烟台市明星学校和烟台市优生培养先进高中,山东省各学科奥赛金牌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实践优秀单位,被中国科协授予“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优秀实验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教育部授予“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