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焉头村 |
释义 | 焉头村简介焉头村位于陕西省绥德县义合镇,农民通过15年的探索和实践,走上了一条依靠洋芋致富之路。2008年全村种洋芋1178亩,人均2亩,洋芋产业收入达180万元,洋芋产业人均纯收入3400元,占到总收入的75%。 焉头村过去也是一个穷村子。改革开放后,因为产业没有选准,不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1992年开始,村上试着种洋芋,结果大获丰收。从1993年开始,连续四年村里共产洋芋500多万公斤,收入达160多万元,人均2700元,全村靠种洋芋收入上了万元的户有13户,上了5000元的有60多户。同时还打开了上海、石家庄、济南、合肥等地的市场,不仅把本村的洋芋推销出去了,还把周边村的洋芋也转销出去了。1996年,村里靠贩运洋芋收入上万元的户达8户,村民白艳高推销洋芋250万公斤,创利5万元。 焉头村发展洋芋主导产业形成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洋芋品种老化,病害增多,产量不得上去;生产条件差,费劳力;科技含量低,质量达不到市场要求。对此,焉头村认真从洋芋产业发展中总结经验,全面提升洋芋产业。1999年,投资50多万元,机修宽条梯田,打通上山道路,全村共修650亩机修梯田,打通了所有的上山路,大大地改善了洋芋产业的种植和生产条件。2008年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焉头村种植的1178亩洋芋全部变成了新品种紫花白洋芋,并建立了10亩的新品种紫花白种子基地,建立了100亩高产试验田。实行了配方施肥、统一供种、统一防虫打药、统一田间管理。2008年,亩产平均2708公斤,最高的亩达到了3100公斤,比过去丰收年亩增加了一倍,单颗最重的洋芋达到了1.7公斤,平均亩增收了1300多元。 面对经营分散,规模小的弊端,焉头村在县农业局的大力帮助下,成立了洋芋专业合作社,投资6万元修建了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接待室,扩修了洋芋储藏库,增设了80吨的大型电子秤,组建了信息组、服务组,开设了六处分市场。2008年专业合作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转销洋芋等农副产品1300多吨。如今焉头村已成名副其实的洋芋产业村,全村人人都成了科学种植洋芋的行家里手,家家依靠洋芋走上致富之路。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4亩(其中:水田139亩,旱地75亩),人均耕地2.8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735亩,荒山荒地1824亩,其他面积160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全村有12户通自来水,有1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拥有电视机农户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4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分别占总数的67%和67%。 该村到乡镇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1.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1.8公里,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9亩,有效灌溉率为65%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7户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还有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2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05万元,占总收入的54%;畜牧业收入1.45万元,占总收入的1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头,牛5头);林业收入2.02万元,占总收入的18%;第二、三产业收入0.78万元,占总收入的7%;工资性收入0.22万元,占总收入的2%。农民人均纯收入82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2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8%),在省内务工2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县内。该村目前正在发站橡胶、蚕桑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2户,全村共乡村人口75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33人。其中农业人口75人,劳动力26人。该村以哈尼族为主,其中哈尼族7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3人,参合率98%。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距离乡卫生院21.8公里。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小佛房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新城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8公里,距离中学21.8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人,其中小学生5人,中学生3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14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没有收入,农村财务管理实行村财乡管制度,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已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田水利滞后。科技含量低,农民生产方式粗放,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抓住糯扎渡移民搬迁为锲机,发展沿湖经济,大力发展养殖业、橡胶产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