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亚历山大港灯塔
释义

远在2000多年前,亚历山大港灯塔建建于大约公元前270年,这座135米高的巨型灯塔屹立了1000多年之久才被地震所毁;从公元前281年建成点燃起,直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伊斯兰大军征服埃及,火焰才熄灭。它日夜不熄地燃烧了近千年,这是人类历史上火焰灯塔所未有过的。

世界公认的古代七大奇观有两个在埃及,一个是名列七大奇迹之首的吉萨金字塔,另一个就是名列第七位的亚历山大港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它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亚历山大港灯塔的烛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大港,保护着海上的船只,另外,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亚历山大港灯塔的遗址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洛斯岛上。公元前330年,不可一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埃及,并在尼罗河三角洲西北端即地中海南岸,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这是一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在以后的100年间,它成了埃及的首都,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且也是整个地中海世界和中东地区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国际转运港。

灯塔陨落

公元700年,亚历山大发生地震,灯室和波西顿立像塌毁。关于此事,传说东罗马帝国一位皇帝企图 攻打亚历山大,但惧于其船队被灯塔照见,于是派人向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进言,谎称塔底藏有亚历山大大帝的遗物和珍宝。哈里发中计下令拆塔,但在黎民百姓的强烈反对下,拆到灯室时便停止。880年,灯塔修复。1100年,灯塔再次遭强烈地震的破坏,仅残存下面第一部分,灯塔失去往日的作用,成了一座瞭望台,在台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1301年和1435年两次地震,塔全毁。

外观

亚历山大港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

室;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顶灯楼。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历史

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一艘埃及的皇家喜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鱼腹。这一悲剧,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40年的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竖立在法洛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将它称为“亚历山大法洛斯灯塔”。 当亚历山大港灯塔建成后,它以400英尺的高度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他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1500年来,亚历山大港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 公元14世纪,亚历山大城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摇晃的大地以巨大的力量摧毁了这座古代世界的建筑奇迹。这座亚历山大城的忠诚卫士,这顶亚历山大城的王冠就这样消失了。又过了一个世纪,埃及国王玛姆路克苏丹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埃及及其海岸线,下令在灯塔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城堡,并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埃及独立之后,城堡改成了航海博物馆(Naval Museum)。1996年11月,一组潜水员在地中海深处发现了据说是亚历山大港灯塔的遗留物。

航海博物馆

尽管现在那里灯塔已荡然无存,但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国际旅游者前去观光。如今法罗斯岛已经同市区相连,因此汽车经过城西的渔港,可直接开到博物馆门口。城堡是一所典型的阿拉伯建筑,它的总体成四方形,但每个角都有一个圆柱形的炮楼,造型上既整体统一,又有多样变化。 城堡正门的广场上陈列着一些古老的兵器,其中有19世纪点火发射的大炮。它使人想起1882年7月11日在这座城堡里发生的一场战斗,当时英国舰队入侵亚历山大,埃及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博物馆大厅左右两侧的大玻璃展览窗内各陈列着一艘古船模型。左为距今三四千年前法老时代的尼罗河船,它的外形很像中国龙舟,船身狭长,备有十多把木桨,头尾刻有荷花和纸莎草浮雕图案;右为公元六七世纪伊斯兰时代的帆船,船上的风帆可以灵活转向,这两个船模证明了埃及人民自古就掌握了航运技术。大厅中央是一幅油画,画面描绘着埃及共和国创始人纳赛尔总统检阅海军的场面。 一楼的展品介绍了埃及上古时代(公元前3200-前332年)的航海成就和当时著名的海战。那里好几幅从法老墓内发现的有关造船、打鱼、海战的壁画给参观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如至少有4500年历史的古都孟菲斯法老金字塔内的捕鱼图,逼真地描绘了当时船舶的结构及规模,那时船上可乘十多个人,并有竹篙。此外还有一幅与此同时代的造船图,生动地展示了古埃及先民用纸莎草制造船只的生产过程。纸莎草是非洲特有的植物,外形类似芦苇,浸泡后能把它压扁,可代替纸来画画、写字,同时又可将它捆绑成束,编结在一起做成船只,这就是埃及最原始的造船业。一楼还有一件巨型浮雕壁画复制品(原件在尼罗河上游卢克索神庙中),它描绘了公元前1486-前1468年第18王朝的五艘帆船,从尼罗河经过苏伊士古运河、大苦湖、红海,最后到达索马里贸易的情景。这幅浮雕壁画造型写实,极为细致地展示了当年海船的结构和设备,表示了海上贸易的场面。人们可以看到船上装载着牛、羊、猴子以及金银财宝,码头上水手们挑着树种、扛着粮包正走上甲板。 一楼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表现埃及海船围绕非洲远航的沙盘。它告诉观众,在公元前664至前525年埃及第26王朝时代,当时的法老曾派遣以“涅克哈”号(Nek Hao)为首的船队探索非洲海岸线。它们从红海苏伊士附近出发,绕过好望角,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最后到达亚历山大,历时3年。过去只知道航海史上最早绕过好望角是在1497年,系葡萄牙人迪亚士所为,亚历山大航海博物馆提供的这一史料,使人耳目一新。 上古时代部分的结尾是一幅新创作的壁画,画上古埃及爱因--斯哈门教堂的祭士向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传经送宝,背景是地中海和古埃及海船。不知上古时代埃及使者和柏拉图是否有所交往,但画面主题思想是令人信服的,它说明航海的伟大历史作用,它将古埃及的文明传播到了欧洲,连柏拉图那样伟大的智者也得到了很大的裨益。 博物馆二楼展出的是埃及公元前3世纪“希腊时期”直至当代的航海和海军历史。楼梯口拐角处布置着法罗斯古灯塔的复原模型。模型展现了2000多年前亚历山大港的繁荣景象:海湾中百舸争流,帆墙如云;在高耸云霄的灯塔导航下,一艘希腊式的海船正鼓帆进港。 二楼陈列着许多大幅历史画。那里有描绘12世纪埃及民族英雄萨拉丁领导人民抗击十字军入侵的油画,油画表现的是阿拉伯半岛上哈拉战役的场面,海岸上两军骑兵短兵相接,海面上埃及海军痛击敌舰,充分显示了埃及人民的大无畏斗争精神。从这幅画上的埃及军舰可以看出,13世纪时埃及的船舶较前先进,多桅多帆,体积也较大,形状很像中国的楼船。 在近代部分,博物馆用了很大篇幅突出埃及人民为收复、保卫苏伊士运河而作的斗争。人们不仅可以看到19世纪开凿运河的情景,而且还能看到埃及人民在20世纪50年代为争取运河国有化所走过的斗争历程。展厅中有一组表现1956年12月塞得港巷战的泥阿萨德阿萨德阿萨德阿萨德一幅描绘英法入侵部队狼狈撤退的油画旁,陈列着当年战争中的海军英雄画像、立功战舰的模型以及战利品。

建造和毁灭

在总督托勒密一世宣布将建造灯塔之后,灯塔大概于公元前3世纪建造完成,他是埃及的首位马其顿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的将军。托勒密一世在亚历山大大帝32岁的时候意外身亡之后于公元前305年称王,并很快宣布了灯塔的建造计划。灯塔在他的儿子托勒密二世执政时期建成。 根据传说,托勒密禁止索斯特拉特(Sostratus of Cnidus)将他的名字刻在他的作品上。尽管如此,建筑师还是将以下的铭文留在了灯塔的基座上: “Sostratus,Dexiphanes之子,Cnidian,代表在海上航行的人们将此献给神Saviour”;希腊文的原稿是 “ΣΟΣΤΡΑΤΟΣ ΔΕΞΙΦΑΝΟΥ ΚΝΙΔΙΟΣ ΘΕΟΙΣ ΣΩΤΕΡΣΙΝ ΥΠΕΡ ΤΩΝ ΠΛΩΙΖΟΜΕΝΩΝ”这些铭文藏于一个石膏涂层的下方,在它的上方是一段赞扬灯塔的建立者托勒密的铭文。许多世纪之后,石膏被腐蚀掉了,露出了Sostratus的名字。 在956年,1303年和1323年的地震中,灯塔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当阿拉伯旅行者Abou Haggag Youssef Ibn Mohammed el-Andaloussi于1166年参观了这个建筑物之后,他记载道: “ 灯塔建造在岛屿的末端,成正方形,每边大概长8.5米,灯塔的西面和北面被大海所环绕。底座的尺寸,从顶端到底端大概高6.5米。然而,在面临大海的朝向,由于建造和倾向于一座陡崖的关系,那部分的底座比较大。平台的高度随着灯塔的墙不断地变窄而增加,直到达到它的最大值。 与灯塔的其他地方比起来,在这一边它被建造的很牢固,石材和基座的形状被设计的得很精美。我在此写道的灯塔的那一部分是近年来新建造的,因为原来建造的部分需要替换。 在朝海的南边,有一段我看不懂的古老的铭文;它不是灯塔本身的铭文,因为它被刻在一块坚硬的黑色石头上。海浪和海风将背景石头不断地侵蚀,铭文变得越来越清晰。字母A的尺寸稍微大于54厘米。字母M的顶部特别明显,就像铜锅炉上的巨大的洞,其他的字母的大小差不多都一样。灯塔的入口位于一个很高的地方。有一段高约183米的斜坡通向入口。斜坡由一系列弯曲的拱门支撑;我的一个同伴来到了下面的一个拱门处,他伸直了他的手臂,但还是不能触到拱门的两边。总共有16个这样的拱门,它们一个比一个高直到灯塔的入口,最后一个拱门特别高。 ” el-Andaloussi对规模的描述与Thiersch的画作或建造图纸并不吻合,因为根据这些画作和图纸上所绘的周围的灯塔周围的其他物体的比例,灯塔至少占地80x80英尺。 盖特贝城堡于15世纪建造在灯塔的遗址上,它使用了灯塔的一部分石料。古代人要求灯塔的灯光要能从35英里外就能看见。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提到灯塔的光能在敌人的船未到达港口之前将它们烧着。 灯塔是一座以浅色大石块建造成的砖石建筑,灯塔由一下三部分组成:底层是一个有混凝土核心的正方形地基,中部是八角形的塔身,顶层为圆柱形的灯火楼。在它的最高点有一面巨大的镜子,它能用来在白天反射太阳光;在晚上,灯火楼里会生火。现存的一块由亚历山大造币厂生产地罗马硬币显示了在灯塔的四角都建有特里同的塑像。在罗马时期,灯塔的顶部建有海神波塞冬的塑像。 16世纪绘制的灯塔想象图1303年和1323年的两场地震摧毁了灯塔,1480年,当埃及国王玛姆路克苏丹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使用灯塔遗留下来的石料在灯塔的遗址上建造了盖特贝城堡。

建筑结构

亚历山大港灯塔(TheLighthouseofAlexandria)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顶灯楼。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方形塔基14米高,实质上是覆盖在大岩礁上的一座三四层高的大棂。在塔基正中拔起的下层塔身有71米高,同样为方形,上端四角各有一尊《波赛东之子吹海螺》的青铜铸像,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用以表示风向和方位。中层塔身又缩成细柱形,9米高。在中层塔身的八角方位上立起八根石柱,共同支起一个圆形塔顶。这个洋葱头形的圆塔顶,成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建筑的重要参考借鉴物。上层塔身之上是一圆形塔顶,其中一个巨大的火炬不分昼夜地冒着火焰。塔顶之上铸着一尊高约七公尺的海神波赛东青铜立像,为这座建筑增添了神话与艺术的风采。 亚历山大港灯塔的外部造型非常美观考究,内部结构也十分严密复杂。 塔基的几层有50多个房间,估计这些房间是值班人员住宿、办公或操作各项业务,也可能是天文学家、气象学家观察天象的专用房间。三层塔身本不适用,为克服单调感,求得整体建筑具有艺术性的视觉造型,因而建有许多相当于楼房的层层窗口。一些研究者们认为塔身下层内部宽阔,从这里修筑了通到塔顶的倾斜的螺旋式上升的通路。在通到中层和上层的倾斜梯上还分别筑有32个和18个台阶。正中间有一个相当于现代电梯的人工升降装置,用以运送火炬燃料及各种物品,保证火炬长年日夜不熄。 据传,火炬的作用除本身的火焰光芒外,还设有一个凹面金属镜,反射出的耀眼的火炬火光,使60公里以外的航船能遥望到灯塔的方位,从而不会迷失方向。可径直向亚历山大港驶来。

考古研究

1994年,一些潜水员在亚历山大港东部港口的海床上发现了灯塔的一些遗址。通过卫星照片,更多的遗址随后显现了出来。 Nova其中有一期节目讲到了亚历山大港灯塔。通过潜水,人们能够看到灯塔的遗址。 亚历山大港灯塔是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迹之一,但早已沉入汪洋大海。它的下落一直令人困惑,更引人猜测。最近,法国和埃及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即将对亚历山大港灯塔展开考古勘探和探索发掘,试图让“历史真相浮出水面”。 首次以水下作业为主的考古活动将集中在埃及北部城市亚历山大一带的海域进行。埃法两国抽调了顶尖科学家,并配备齐全的潜水设备,以应对变幻莫测的海上气候和四处密布的暗流。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古活动将使用最先进的高技术设备,如水下摄像机、水下照相机、水下机器人、声呐遥感水下探测仪、地磁仪、浅地层剖面仪、GPS全球定位仪等,从而保证不遗漏任何一处可能的遗迹。 此外,为搞好这次水下考古,埃及还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多方整理有关亚历山大港灯塔的历史资料,调查研究有关海域的气象条件和地质资料、海流速度、水文状况以及潜水可能遇到的技术限制等。 埃及对通过考古找到灯塔寄予厚望。文化部长胡斯尼在批准这项计划时说,能够找到亚历山大港灯塔,将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贡献。他还提出了具体目标,即希望考古队能够发现具有托勒密王朝设计风格的灯塔塔基石板,并对海底历史文化遗存及分布状况进行研究。 相对于陆地古墓挖掘来说,水下考古更需借助尖端科技,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其难度和复杂性不亚于探测外太空。但是,法埃两国科学家对这项将历时三年的工程充满信心,他们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有所收获。 虽然联手寻找亚历山大港灯塔还是第一回,但法国和埃及有过联手考古经验,包括成功的水下考古记录。 2005年5月,埃法水下科学考察队在地中海海底发现三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迹和两处地下古城,并打捞出不同时期的各种雕像、器皿、浮雕、钱币等珍贵文物。 亚历山大港灯塔2007年7月,美国的一个科考小组用振动空管从亚历山大的地中海水下6米深的沉积物中提取深水标本,化验表明其年代比人们想象的还要久远。同时,他们还在亚历山大发现了可能是建筑用的高含铅量陶瓷碎片以及来自埃及其他城市的建筑石料和下水道中的有机材料。由此他们推测出,早在亚历山大大帝到来之前,这个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的地方就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殖民地。 人们一般认为,亚历山大港灯塔建于托勒密二世时期,由古希腊建筑师索斯查图斯设计完成。灯塔高120米,加上塔基总高度约135米,比当今世界上最高的日本横滨港灯塔还高29米。灯塔巍然屹立在亚历山大港外1500年,但因在两次地震中极度受损,最终于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 也有人认为,这个灯塔并不存在,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因为除了文字记载,并没有人见过它的实物。好在埃及有关部门根据考察资料绘出了亚历山大港灯塔的复原图,法埃学者联合水下考古也证明了亚历山大港灯塔是“确实存在”的。

词语来源

亚历山大港灯塔(Pharos)成了许多语言中“灯塔”一词的语源,例如希腊语(φάρος),保加利亚语(фар)和许多其他的罗曼语,例如法语(phare) 意大利语(faro),葡萄牙语(farol),西班牙语(faro),罗马尼亚语,和加泰罗尼亚语(far)。 许多埃及的早期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尖塔都模仿了亚历山大港灯塔的三层式设计,这足以显示灯塔在建筑学上的广泛影响。

遗址博物馆

尽管现在那里灯塔已荡然无存,但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国际旅游者前去观光。如今法罗斯岛已经同市区相连,因此汽车经过城西的渔港,可直接开到遗址博物馆门口。城堡是一所典型的阿拉伯建筑,它的总体成四方形,但每个角都有一个圆柱形的炮楼,造型上既整体统一,又有多样变化。 城堡正门的广场上陈列着一些古老的兵器,其中有19世纪点火发射的大炮。它使人想起1882年7月11日在这座城堡里发生的一场战斗,当时英国舰队入侵亚历山大,埃及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博物馆大厅左右两侧的大玻璃展览窗内各陈列着一艘古船模型。左为距今三四千年前法老时代的尼罗河船,它的外形很像中国龙舟,船身狭长,备有十多把木桨,头尾刻有荷花和纸莎草浮雕图案;右为公元六七世纪伊斯兰时代的帆船,船上的风帆可以灵活转向,这两个船模证明了埃及人民自古就掌握了航运技术。大厅中央是一幅油画,画面描绘着埃及共和国创始人纳赛尔总统检阅海军的场面。 一楼的展品介绍了埃及上古时代(公元前3200-前332年)的航海成就和当时著名的海战。那里好几幅从法老墓内发现的有关造船、打鱼、海战的壁画给参观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如至少有4500年历史的古都孟菲斯法老金字塔内的捕鱼图,逼真地描绘了当时船舶的结构及规模,那时船上可乘十多个人,并有竹篙。此外还有一幅与此同时代的造船图,生动地展示了古埃及先民用纸莎草制造船只的生产过程。纸莎草是非洲特有的植物,外形类似芦苇,浸泡后能把它压扁,可代替纸来画画、写字,同时又可将它捆绑成束,编结在一起做成船只,这就是埃及最原始的造船业。一楼还有一件巨型浮雕壁画复制品(原件在尼罗河上游卢克索神庙中),它描绘了公元前1486-前1468年第18王朝的五艘帆船,从尼罗河经过苏伊士古运河、大苦湖、红海,最后到达索马里贸易的情景。这幅浮雕壁画造型写实,极为细致地展示了当年海船的结构和设备,表示了海上贸易的场面。人们可以看到船上装载着牛、羊、猴子以及金银财宝,码头上水手们挑着树种、扛着粮包正走上甲板。 一楼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表现埃及海船围绕非洲远航的沙盘。它告诉观众,在公元前664至前525年埃及第26王朝时代,当时的法老曾派遣以“涅克哈”号(NekHao)为首的船队探索非洲海岸线。它们从红海苏伊士附近出发,绕过好望角,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最后到达亚历山大,历时3年。过去只知道航海史上最早绕过好望角是在1497年,系葡萄牙人迪亚士所为,亚历山大航海博物馆提供的这一史料,使人耳目一新。 上古时代部分的结尾是一幅新创作的壁画,画上古埃及爱因--斯哈门教堂的祭士向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传经送宝,背景是地中海和古埃及海船。不知上古时代埃及使者和柏拉图是否有所交往,但画面主题思想是令人信服的,它说明航海的伟大历史作用,它将古埃及的文明传播到了欧洲,连柏拉图那样伟大的智者也得到了很大的裨益。 博物馆二楼展出的是埃及公元前3世纪“希腊时期”直至当代的航海和海军历史。楼梯口拐角处布置着法罗斯古灯塔的复原模型。模型展现了2000多年前亚历山大港的繁荣景象:海湾中百舸争流,帆墙如云;在高耸云霄的灯塔导航下,一艘希腊式的海船正鼓帆进港。 二楼陈列着许多大幅历史画。那里有描绘12世纪埃及民族英雄萨拉丁领导人民抗击十字军入侵的油画,油画表现的是阿拉伯半岛上哈拉战役的场面,海岸上两军骑兵短兵相接,海面上埃及海军痛击敌舰,充分显示了埃及人民的大无畏斗争精神。从这幅画上的埃及军舰可以看出,13世纪时埃及的船舶较前先进,多桅多帆,体积也较大,形状很像中国的楼船。 在近代部分,博物馆用了很大篇幅突出埃及人民为收复、保卫苏伊士运河而作的斗争。人们不仅可以看到19世纪开凿运河的情景,而且还能看到埃及人民在20世纪50年代为争取运河国有化所走过的斗争历程。展厅中有一组表现1956年12月塞得港巷战的泥塑。1956年的7月26日,纳赛尔总统宣告收复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英法殖民主义者不愿退出历史舞台,悍然发动战争,妄图强占塞得港。人们从泥塑上看到了当时的鏖战场面:海面上敌舰密布,空中伞兵纷纷降落,狂轰滥炸使塞得港变成了废墟,但埃及人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在断垣残壁中同英法侵略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近代历史的最后一组展品,是表现埃及人民保卫运河主权的胜利。在一幅描绘英法入侵部队狼狈撤退的油画旁,陈列着当年战争中的海军英雄画像、立功战舰的模型以及战利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