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释义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cephalitis,SSPE),是一种以大脑白质和灰质损害为主的全脑炎,是由于缺损型麻疹病毒慢性持续感染所致的一种罕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

简介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英文: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 (SSPE),是一种以大脑白质和灰质损害为主的全脑炎。经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缺损型麻疹病毒有关,是由于缺损型麻疹病毒慢性持续感染所致的一种罕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总的特点是隐袭起病,亚急性或慢性进展,最后死亡。该病1933年由Dawson首先报道他命名为亚急性包涵体脑炎,亦有学者称之为Dawson病、亚急性硬化性白质脑炎。

患麻疹后数月至数年(通常数年)发生进行性,常为致命性神经系统(大脑)紊乱,伴典型的智力损害,阵发性肌痉挛和癫痫.

病因学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一种持续性的麻疹病毒感染.在脑组织中已由电子显微镜证实有麻疹病毒,并已在脑活检中分离出此病毒,用荧光抗体技术已在脑组织中发现麻疹抗原.已有报道SSPE发生于无自然麻疹病史但曾接受麻疹疫苗的儿童.其中有些病例可能因出生后第1年内曾患隐性麻疹所致.

麻疹病人发生SSPE为6/100万~22/100万.随着麻疹疫苗接种,在接种者发生SSPE病例约为1/100万,其中有些病例还可能在接种前已有隐性麻疹感染.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均小于20岁的SSPE在美国和西欧发病率已相当少见。

现认为本病为麻疹病毒的慢性感染而麻疹病毒是否会变为缺损型并持续感染机体又与该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缺陷有关。

研究发现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麻疹病毒抗体滴度增高,在脑皮质中存在麻疹病毒抗原。脑活检电镜检查可发现细胞内包涵体,并有麻疹病毒样的致密颗粒积聚。将患者脑组织与非神经细胞进行联合培养约半数可获得病毒。用患者脑组织接种于动物,可使动物成功地感染。以上情况均支持本病与麻疹病毒感染有关。

流行病学

发病率为5/100~10/100万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使SSPE发病率明显下降。

本病见于世界各地,但在阿拉伯国家和地中海周围国家发病率较高,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本病主要侵犯12岁以下儿童及少年,18岁以上者很少受累8~10岁为发病高峰期,男女患者之比为3∶1~4∶1

患儿常在2岁以前患过麻疹,5~8年后发生本病,少数患者在发病前1年以上曾应用麻疹疫苗。近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一般皆有麻疹病史。从患麻疹至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发病间隔时间不等,约有78%的患者间隔2~10年最短间隔为1个月,最长间隔为27年。成年人起病的SSPE.比之儿童或少年起病的SSPE,其麻疹史阴性者占较高比例,在麻疹疫苗接种者中约为每百万例中有0.48~1.13例。男性略高于女性。

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SSPE的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推测SSPE的分子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最初的麻疹病毒在体内增殖过程中发生变异或感染的是有缺陷的麻疹病毒故不能被清除。

多组研究发现引起SSPE麻疹病毒的膜蛋白即基质蛋白(matrix蛋白,M蛋白)、融合蛋白(fusion蛋白,F蛋白)和血液凝集素蛋白(hemagglutinate蛋白H蛋白)均有表达缺陷,影响了病毒的出芽和细胞外释放导致病毒在脑细胞内聚集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持续感染。

另一推测是机体对麻疹病毒的免疫反应有缺陷,致使麻疹病毒感染脑部后长期潜伏在某种条件下发病,此乃SSPE的免疫发病机制。

综上所述,SSPE的发病可能与病毒的特点及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

2.病理 其病理损害遍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和灰质。

肉眼观可见弥漫性脑萎缩,触之可感到过分坚硬。镜检显示皮质与白质内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呈袖套状浸润。大脑灰质呈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脱失。白质及白质深层有斑片状脱髓鞘和神经胶质增生(硬化性脑炎),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核内及胞浆内可见嗜伊红包涵体。电镜检查显示包涵体是由与副黏病毒的核衣壳相似的空心小管组成。用荧光抗体染色显示麻疹病毒阳性。急性期或病程较短者包涵体较常见,较慢性的病例可见较多的白质髓鞘脱失。

临床表现

隐袭起病,缓慢发展,无发热。根据病情演变大致可分为4期:

第1期为行为与精神障碍期以健忘、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不稳、人格改变及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此期约经数周至数月。

第2期为运动障碍期,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进行性智能减退伴广泛的肌阵挛、共济失调、癫痫发作及进行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导致的视力障碍。约持续1~3个月。

第3期为昏迷、角弓反张期,出现肢体肌强直,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去皮质或去大脑强直,可有角弓反张,最后渐进昏迷,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历时数月。

第4期为终末期,大脑皮质功能完全丧失眼球浮动,肌张力低下肌阵挛消失,患者最终死于合并感染或循环衰竭。

总病程多为1~3年。3个月内死亡及存活4年以上者各约占10%。

并发症

1.意识障碍,最后渐进昏迷。

2.去皮质或去大脑强直,可有角弓反张。

3.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合并感染或循环衰竭。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病程特殊的脑电图改变,脑脊液中γ球蛋白升高,以及血清和脑脊液中麻疹病毒抗体升高,可做出临床诊断。

进一步确诊需要脑活检发现全脑炎的病理改变,并发现细胞内包涵体或麻疹病毒颗粒,或从脑组织中分离出麻疹病毒。

症状和体征

SSPE会导致智力损害,抽搐和运动异常.初次体征常为学习效率下降,健忘,情绪激动,注意力分散,睡眠差和幻觉.癫痫发生于智力改变后,最初为肌痉挛,为突然性四肢,头及躯体屈曲性活动,也可出现重症癫痫.病人表现智力减退加重,语言障碍;出现异常的不自觉动作,包括手足徐动症,舞蹈病及冲击性或击发性动作.也可见张力障碍性运动和暂时性角弓反张.以后会出现躯体肌肉强直,吞咽困难,皮质性失盲,视神经萎缩.许多病人可出现局灶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和其他眼底镜检查的异常.在疾病的后期,病人肌强直更趋严重,伴丘脑下部受累的一些断续性体征(如高热,出汗和脉搏,血压不稳).

病人于发病1~3年内死亡(通常死于终末期肺炎),有时可存活更长时期,伴严重的神经系统障碍,少数病人症状减轻或加剧.

诊断

SSPE病人具有典型的脑电图,记录中有发作性的每秒2~3次高波双相波同时出现.CT显示皮质萎缩或白质低密度损伤.通常脑脊液(CSF)压力低于正常,细胞计数和蛋白质成分正常.脑脊液中球蛋白几乎都显著升高,占整个脑脊液蛋白质成分的20%~60%,病人血清和脑脊液中麻疹病毒抗体水平增高.当疾病发展时,抗麻疹IgG水平也呈增高.尽管机体对麻疹病毒有强烈的血清学反应,但SSPE病人对麻疹病毒体中M蛋白却不产生抗体.

鉴别诊断包括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痴呆性疾病,如脂质沉积病、Schildel病、肌阵挛性癫痫、线粒体脑肌病等。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CSF压力正常,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升高,大多数病例免疫球蛋白增高,尤其是γ球蛋白增高,寡克隆IgG带阳性,其被认为代表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琼脂糖凝胶电泳能发现血清和脑脊液中抗麻疹IgG抗体滴度增高,可作为SSPE的有利佐证。

PCR技术检测患者脑脊液中麻疹病毒RNA,有诊断意义。

2.EEG示特征性异常改变,在低平的背景电活动之间隔4~8s,周期性的出现2~3Hz的高波幅慢波和尖慢波,持续0.5~2s,双侧大致对称,以顶枕部最明显。常与临床的肌阵挛同步出现。

其它辅助检查:

1.CT检查 疾病早期颅脑CT可无阳性发现随着疾病发展,可显示皮质萎缩,脑室扩大及局灶性或多发性白质低密度病灶。

2.颅脑MRI 在疾病早期有时可显示局灶性T2加权像的高信号区先累及皮质、皮质下白质,随后波及脑室周围白质,并可见进行性广泛性脑萎缩,严重时白质可完全丧失胼胝体也变薄基底节病变通常发生在疾病早、中期以豆状核损害多见。

治疗和预后

抗病毒药物已证明无助于治疗;曾报道异丙肌苷(inosiplex)和鞘内注射α-干扰素能缓解本病,但其效果仍有争议.一般讲,只能作对症治疗,如抗痉挛和支持疗法.患者常常于确诊后2~4年死亡.

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多采用α-干扰素脑室或鞘内注入,或合并口服异丙肌苷,均取得一定改善。一些作者认为应用金刚烷胺和异丙肌苷可改善病情延长存活期,但有待进一步证实。

预后:

本病的病程可持续数月至3年约80%于病后1年死亡,约10%死于病后3个月,不到10%存活4~10年。

预防:

尚无较好的预防疾病的方法。

1.注意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新生儿及儿童按要求积极实施计划免疫接种。

3.早期综合治疗,减轻并发症,延长存活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