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雅司
释义

雅司又称热带莓疮,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一些热带的农村地区,多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中国的广东、福建、广西、台湾等地曾偶有散发病例。自1941年日军侵入江苏后,从南洋将此病带入,致成雅司在江苏北部淮阴一带流行,并波及江苏其它地区和上海、浙江等地。1949年以后,经过积极防治,不久即被消灭。目前,中非、南美、东南亚及大洋洲赤道线上的一些农村地区仍有雅司存在。

疾病名称

雅司

疾病概述

雅司又称热带莓疮,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一些热带的农村地区,多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我国的广东、福建、广西、台湾等地曾偶有散发病例。自1941年日军侵入江苏后,从南洋将此病带入,致成雅司在江苏北部淮阴一带流行,并波及江苏其它地区和上海、浙江等地。1949年以后,经过积极防治,不久即被消灭。目前,中非、南美、东南亚及大洋洲赤道线上的一些农村地区仍有雅司存在。

疾病别名

热带莓疮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感染科

症状体征

本病的潜伏期约为3~4周。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

(一)一期,又称母雅司期或原发损害期。感染后经过潜伏期在感染部位发生单个皮疹,为扁平或半球状隆起的丘疹,逐渐增大突起,直径可达2~5 cm,表面覆以黄褐色薄痂或污黄褐色厚痂,除掉痂皮可见皮损呈淡红色肉芽,凹凸不平似杨莓状,其中含有大量的细弱密螺旋体,此即为雅司的原发疹,称为母雅司。母雅司的脓汁附着于周围可发生一些较小的同样此疹,围绕母雅司呈卫星状。母雅司好发于四肢及面部,但患有雅司的婴儿可将病损传播于母亲的乳房及躯干。患者自觉痒感,局部淋巴结肿大,无压痛。母雅司经过数月后自然消退,留有轻度萎缩和色素脱失。

(二)二期,又称雅司疹期。母雅司发生后数周至数月即进入二期。此期皮损与母雅司相似,但较小,数目较多,好发于颜面及四肢。皮疹最初表面平滑,以后分泌物增加,形成黄褐色痂皮,痂皮增厚可呈蛎壳状。二期皮疹也可群集,中央的皮疹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周围皮疹排列呈环形,称为钱癣样雅司。位于肘窝、肛周、腹股沟部位的皮疹痂皮脱落后露出淡红色莓状肉芽面,有大量分泌物,形似扁平湿疣样损害。在足背常见疣状损害,眼睑皮疹为结痂性。二期雅司的粟粒状皮疹好发于肩部,类似腺性苔鲜,称为莓疮性苔藓。二期雅司疹内含有大量细弱密螺旋体。局部淋巴结肿大,但不化脓。二期雅司疹经数周或数月后可自然消失,不留痕迹或留有色素沉着。

(三)三期,又称溃疡结节性雅司期。多数雅司病人有的病程终止于二期,但有部分患者在感染5~10年后要进入三期。三期雅司皮疹类似梅毒的树胶样肿,发生无痛性溃疡,边缘峻削或呈缘下穿掘,向四周扩延。可融合成轮廓状或蛇行状,长期不愈。在其分泌物中查不到螺旋体。溃疡愈合后留有色素脱失的萎缩性瘢痕。此外,三期雅司可在掌跖部发生角化过度,呈弥漫性或点状,有皲裂或凹陷,形成典型的斑驳状,以跖部为多见,三期雅司常在胫骨和其它长骨的骨质膜发生树胶肿样损害,骨损害不仅有骨膜炎、刀胫等,而且常引起骨质疏松甚至空隙形成。鼻骨破坏及上颚穿孔也可偶见。在肘、膝、髋关节附近可发生近关节结节,单个或多个。三期雅司的预后较梅毒良好,但痊愈后往往造成畸形与毁容。

疾病病因

雅司的病原体是细弱密螺旋体,又称雅司螺旋体,与梅毒螺旋体和品他螺旋体同属密螺旋科,长约8~16μm,粗约0.2μm,有8~16个规则的密螺旋。从形态、运动、不易着色和不能在体外培养等生物特性来看,这三种螺旋体是相同的,血清学反应也相似,但各自的临床表现不同,流行病学也有差异,实验动物接种后的病理改变也有区别。雅司的传染源主要是雅司病人。

病理生理

健康人通过破损的皮肤接触到含有雅司螺旋体的渗出液而被感染。螺旋体进入血循环后引起骨骼、淋巴结及远处皮肤的损害。此外,有报告蝇类也可传播此病。此病以皮肤受累为主要特征,并不累及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亦未见胎传感染。

病理变化

母雅司和二期雅司疹都是炎症性肉芽肿病变,表皮嵴及乳头体变宽下伸,棘层肥厚,大量中性白细胞侵入表皮层形成微脓疡。真皮内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血管扩张但血管壁少见变化。螺旋体主要存在于表皮棘层,也可见于乳头层。三期雅司皮疹在真皮内有上皮样细胞、单一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晚期可见坏死,往往出现巨细胞,但血管壁变化较少。此外,在母雅司出现2周左右后,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

检查

根据本病的流行区、感染史、典型的皮疹以及渗出液暗视野显微镜下查到细弱密螺旋体即可诊断。主要需与梅毒鉴别,二者虽都属螺旋体感染所致,病程也有类似之处,但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初疮部位常在生殖器部位,二期皮疹分布形态也不同,二期雅司无斑状皮疹,不侵犯粘膜,有痒感,无脱发及眼部损害。三期雅司无神经系统及内脏损害,全身症状也较轻,据此可以作出鉴别。此外,雅司需与孢子丝菌病、芽生菌病、麻风、皮肤利什曼病等相鉴别。

本病主要是进行常规物理检查。最常进行的是神经-肌电图检查:

运动神经元的单次发放冲动可引起其轴突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的同步收缩,所记录到的电位即MUP。正常情况下,神经冲动使一个运动单位的所有肌纤维同步放电,产生一个MUP,但在失神经的肌纤维中就不复如此,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在2周后,对乙酰胆碱的灵敏性增大,可达到正常的100倍。它们会自发地发放电位,也就是纤颤电位。神经电图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肌电图的异常只能证明神经原性损害,而神经电图改变则使损害定位更为明显。MCV对周围神经外伤很敏感,与运动纤维粗纤维易受伤有关。

根据神经肌电图表现明确损伤性质:

①完全损伤:有自发电活动,无MUP,CMAP、SNAP、MNCV均消失;

②严重损伤:有自发电活动,无MUP,CMAP波幅下降、SNAP下降或消失、MNCV减慢或消失;

③不全损伤:可有自发电活动或插入电位延长,MUP减少、CMAP下降、SNAP下降、MNCV正常或减慢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区、感染史、典型的皮疹以及渗出液暗视野显微镜下查到细弱密螺旋体即可诊断。主要需与梅毒 鉴别,二者虽都属螺旋体感染所致,病程也有类似之处,但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初疮部位常在生殖器部位,二期皮疹分布形态也不同,二期雅司无斑状皮疹,不侵犯粘膜,有痒感,无脱发及眼部损害。三期雅司无神经系统及内脏损害,全身症状也较轻,据此可以作出鉴别。此外,雅司需与孢子丝菌病、芽生菌病、麻风、皮肤利什曼病等相鉴别。

1.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病原体通过接触由损伤处侵人人体而致病,不通过性行为感染,故不属于性病,中国原无此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曾流行于江苏北部淮阴一带及邻近地区。本病60年代中期已基本消灭。

2.临床表现本病发展为三期:

第一期(母雅司期)主要为发热倦怠,入侵处形成丘疹,逐渐形成质硬如橡皮的圆形或环形肉芽肿,直径可达3~4cm伴有痒痛感,称为母雅司。

第二期(雅司疹期)主要为结节型皮疹,形似玉米或杨梅大小,质硬如橡皮,有压痛,表面覆干灰色或黄色、厚薄不一的结痂,常伴畏寒、发热、纳差、全身酸痛。

第三期:为溃疡结节性坏死期,本病病程呈慢性进展,可数年不愈。皮损多见于四肢暴露部位。

3.实验室检查在一期、二期损害中,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雅司螺旋体阳性,发病l~2个月后血清VDRL或USR试验呈阳性反应。

4.病前有与病人密切接触史,或流行区居住史,具有典型皮疹,诊断不难,一期、二期损害可查螺旋体,发病1~2个月后血清VDRL或USR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5.本病需与梅毒鉴别。

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面,青霉素为首选药物。成人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G120万u,可使早期损害消失,不再复发。晚期患者则需每日注射一次,7~10d为一疗程,青霉素总量600~1200万u,可用3~5个疗程。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四环素,每日口服4次,每次0.5g,疗程2周。对三期雅司的溃疡需要局部应用防腐敷料。如已致成畸形,需要进行外科整形手术。

在治疗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神经吻合后效果较正中神经尺神经为好。

2、如不能修复神经,可施行前臂屈肌属肌腱转移伸肌功能重建术,效果较好,肱三头肌瘫痪影响不甚严重,因屈肘肌放松和地心引力可使肘关节伸直。

3、神经未恢复前可使用悬吊弹簧夹板,以减少伸肌过度牵拉,影响疗效。

疾病预防

由于本病为接触性传染病,应避免与雅司患者接触,同时要防止皮肤外伤及昆虫叮咬。

安全提示

1、大力宣传预防雅司病的知识,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接触病人感染此病。

2、积极治疗病人,消灭传染源。

3、前往雅司病地方流行区的旅行者,仍应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具有雅司病临床症状的人直接接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1: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