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涯话音乐 |
释义 | 涯话音乐,又称涯话歌曲,指用涯话填词、演唱的音乐作品。其中,涯话为广东西部及广西南部等地区的一种汉族地方语言,为客语系。涯话音乐既有原创作品,也有翻唱作品,影响较大的有:《爱情几多钱一斤》(陆川县阿亮)、《望月思乡》(合浦县雕牌)、《月光光》及《菇稔花开》(电白县西桐木)等。 中文名:涯话音乐 外文名:Music of Ngaiva 另称:涯话歌曲 性质:流行音乐 形式:原创、翻唱 代表歌手:陆川阿亮、合浦雕牌、电白西桐木 代表歌曲:望月思乡、月光光、菇稔花开 等 涯话音乐概况涯话音乐,又称涯话歌曲,是指以涯话为主要语言的流行音乐歌曲。随着涯话人对母语的意识日益提高,不满足现实生活中只有粤语、国语歌曲的现状,开始有了创作涯话音乐的呼声。于是,有了业余的涯话歌曲。然而,由于涯话人群属于边缘群体,市场并不广阔,若投入精力来搞涯话音乐,往往投入大,得到的回报几乎为零,所以目前没有成型的涯话音乐创作环境。尽管如此,一些业余的音乐爱好者仍不计回报,出于对母语的热爱,带着乡土文化的热忱,积极投入到涯话音乐的创作当中。涯话歌曲,一般反映了涯话人的生活、情感经历,并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只要得到适当的宣传,会最终得到众人的认可。 起源与发展来源与起步由于讲涯话的人属于客家人,带有客家文化的因素,因此,早期涯话音乐起源于粤西一带涯话山歌,为讲涯人平日空闲间隙娱乐消遣的方式,多为男女对唱形式,反映日常生活的喜悦心情,或者是男女之间爱情的眷恋之情,最为突出的就是涯话童谣,粤西、桂南一带讲涯话的70、80后都广为传唱。 例如童谣:“火曳融,曳到黄竹桐,织筲箕,搂黄米,探阿姨,阿姨无在夸,打发一骑马,骑在舅公门口过,食耶舅公三头禾,捉煞舅公无老婆”【注:火曳融,即萤火虫;无在夸,意思是不在家里。】 还有小孩子常唱着玩点脚游戏的“点脚泥妞,草板草舟,三官到地,白麻红旗,旗子战战,战到茂汕,茂汕买米荔枝龙眼缩头龟丫蛋”等等,这些都是涯话童谣的代表。粤西、桂南地区地广人多,虽然各地童谣的版本也略有不同(见最下方的扩展阅读链接),但这些都是涯话音乐的一部分。 到了本世纪,随着流行音乐和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些涯话翻唱和原创作品,这些作品开始引起讲涯人的关注和追随。 未来与前景地域性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涯话音乐始终得不到更广泛的传播。但是由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涯话音乐的未来与前景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涯话音乐会随着成熟的音乐和人才,还有各种娱乐方式而广为传播的。 1、涯话人地区广,人口多。 涯话分布的范围,除了粤西阳江、茂名、湛江一带,还有相邻的广西也有不少的地方是讲涯的,据统计涯话者超过500万。另外,其他也有自称“涯话”的地区,如云浮、博白等地往北一些地区(例如清远)乃至江西部分地区。如果从整个操客家话人群(至少4000万)的角度来看,那这个人数分布范围更为广阔。那么多的讲涯人口,是发展涯话音乐的良好根基。 2、涯话文化深厚,拥有良好的创作坏境。 客家文化本来就有着独有的魅力,涯话文化在这个基础上,也展现着它的深厚文化底蕴,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同的节日氛围,不同的思想觉悟等等,都是涯话人文化是一种表现。讲涯人勤劳踏实,淳朴善良,真诚好客,大多是世代以耕种为主的自给自足生活,优良的素质更为音乐创造埋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足以让创作人提供更好的题材和情感,创作人可以随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思想感悟来挖掘题材,创作民谣也好,山歌也好,流行音乐也好,都有丰富的资源。 3、时代网络科技和娱乐方式的改变,冲击着现代人的消遣方式。 时代的进步和改变是很快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也会随之而改变。目前几乎年轻人都会上网,都会到网上去试听、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还有就是大多人都在使用着手机、MP3和MP4,而且这些媒体的功能也相当发达,听歌看电影,走到哪享受到哪,传播途径相当广。 网络媒体、科技媒体那么发达,为涯话音乐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会。涯话音乐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将涯话发扬到世界各地。 4、涯话人才辈出,更多的音乐人士会加入这个队伍中来。 随着涯话音乐的出现,逐渐成熟,将来会有很多涯话音乐爱好者加入这个队列之中来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将会有更多更专业,更成熟的人才进来,涯话音乐也将展现着另一翻天地。 5、涯话音乐属于新生娱乐领域,发展空间超前广阔。 就像目前网上流行的一些英文歌曲、泰语歌曲、西班牙歌曲一样,如果旋律好听的,人们是不会去考虑什么语言的,更不会考虑能不能听懂,再例如我们周杰伦的作品。 涯话音乐属于新生领域,目前成熟的、流行起来的作品并不多,听众的思维也会逐渐从一个好奇到完全接受并认可的过程转变,所以涯话音乐拥有一个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音乐人可以从经济角度去实践,以涯话音乐为事业,开发无线增值铃音、唱片、演艺、电影等等的项目,一定也可以开拓出别样的涯话音乐天地。 综上所述,涯话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音乐人很高的思想觉悟很专业的音乐知识,只有音乐人创作出一些很成熟、易于流行、能让老百姓接受的涯话音乐作品,相信有一天,涯话音乐也可以唱到每条大街小巷,甚至到每家每户。 涯话音乐分类涯话音乐,从目前反映的情况来看,分为翻唱和原创两个部分。翻唱,主要是以国语、粤语甚至外语音乐的曲重新填词并演唱,对曲调风格进行重新的演绎;而原创,则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情感态度等谱曲、写词并演唱。由于翻唱投入精力少,故现在流传的作品以翻唱为主;由于音乐爱好者的努力,原创作品也有一定的份量,并日益得到众人的支持和肯定。 翻唱较出名的是来自陆川县的阿亮,他热爱唱歌,决心发扬涯话文化,代表作品有《陆川妹》、《爱情几多钱一斤》、《阿妹无想嫁》等。陆川县是以涯话人为多数的县,以阿亮为首的陆川涯话人,搞翻唱涯话音乐,不仅影响了陆川县内的涯人,也感染了周边操相同方言的群体。在一些音乐网站以及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上,上传的翻唱涯话音乐作品越来越多。 原创方面,较出名的有来自北海市合浦县的雕牌、来自广东电白县的西桐木等。雕牌几年前创作的《望月思乡》,每逢中秋,便勾起涯话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情变》,则反映了情感生活的点点滴滴,深入年轻人的心。再来看看西桐木,他是独立音乐人,电白涯话歌手,集作词、作曲、编曲、录音、混缩、演唱于一身;其作品以民谣风格居多,为电白涯话(客家话)流行音乐创始人,有电白涯话流行音乐“圣父”之称,代表作有电白涯话民谣《月光光》、《菇稔花开》、《五月》、《八月十五月光圆圆》等;另外,他创作了100多首国语作品,也广受欢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