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泽县
释义

安泽县位于山西省境南部,临汾地区东北、太岳山东南麓。面积 1965平方公里,辖4镇7乡,人口7.32万,县政府驻城关镇。安泽县辖4个镇、3个乡:府城镇、和川镇、唐城镇、冀氏镇 、马必乡 、杜村乡 、良马乡。安泽,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部,总面积1967平方公里,这里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的故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森林公园、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和尚无大面积开发的煤炭资源大县。山西第二大河、唯一的一条无污染河流——沁河,纵贯境内109公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安泽工农业发展夯实了先天基础。

中文名称:安泽县

所属地区:中国山西

电话区号:0357

邮政区码:042500

地理位置:山西省南部

面积:1965平方公里

人口:56185人(2006年)

著名景点:安泰山,青松岭,麻衣寺,朗寨塔

特产 :青连翘,党参,茯苓,佛手等

名人:荀子

GDP:5.05亿元(2000年-2005年)

历史沿革

古代

安泽县古名岳阳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随着华夏历史演进、朝代更替,县域分合无常,建置多次变更。考古发现证明,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有先民在此活动生息。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夏商之时,今安泽属于冀州之域。周成王"桐叶封弟",叔虞建唐;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父把国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初期统辖范围主要在今山西省南部汾河、浍河流域)。西周、春秋时,安泽属于晋国的管辖范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并且获得周天子的承认,各自独立建国。战国时,安泽先属韩国、后属赵国统辖。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最后灭掉关东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王朝,废封建,行郡县;安泽属于上党郡。西汉时,在今安泽境内置氏县,这是安泽境内首次置县;北部地区归属毅远县(治沁源),都隶属于上党郡。东汉时,改氏县为猗氏县;北部仍属毅远县(新莽时曾改"毅远"为"毅近",东汉又恢复旧名),依旧归属上党郡管辖。三国时,今安泽仍归猗氏县和毅远县管辖,隶属于魏国的上党郡。公元280年,西晋继秦之后又一次完成全国统一。西晋时,废猗氏县和毅远县,今安泽并入襄陵县(治所在今襄汾县新城镇古城庄),隶属于并州平阳郡。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灭亡;次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刘渊时,今安泽仍属襄陵县,隶属雍州(郡治平阳县)平阳郡。公元319年,刘曜迁都长安,建立前赵,设置冀州(治今安泽县),今安泽属冀州。公元329年,石勒攻灭前赵,冀州被废。此后,平阳地区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秦所占有,今安泽一直并入襄陵县,隶属于平阳郡管辖。至公元439年,北魏基本上统一中国的北方。北魏之初,今安泽从属于平阳郡禽昌县(故治在今洪洞县曲亭镇)和襄陵县管辖。 "孝昌之乱"后,山胡占领吕梁山区,北魏的行政区划变更频繁。建义元年(528),北魏在原猗氏县故地周围设置了四个县:割禽昌、襄陵两县之地设置冀氏县(治今安泽县冀氏镇),合阳县(治今安泽县杜村乡河阳村),分禽昌县置义宁县(治今安泽县和川镇),安泽县(治今古县岳阳镇);同时分平阳郡设置冀氏郡,郡治冀氏县,领冀氏、合阳两县;义宁县和安泽县归义宁郡(528年置,治今沁源县);冀氏郡和义宁郡隶属于并州。安泽县名始于此时,相传因县城在安吉和泽泉之间而得名。534年,东魏建立;次年,西魏建立;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魏时,冀氏县和合阳县仍属冀氏郡,义宁县和安泽县隶义宁郡,两郡隶属于晋州(治今尧都区)。550年,北齐取代东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 577年,北周灭掉北齐,重新统一中国的北方。北齐时,废冀氏郡,将合阳县并入冀氏县,冀氏县改属义宁郡;义宁县和安泽县仍属义宁郡,义宁郡属晋州。北周时,今安泽的行政区划同于北齐。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589年,灭陈,又一次完成全国大一统。隋文帝时,改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时,又改州、县两级制为郡、县两级制。今安泽在隋文帝属于晋州,在炀帝时属于临汾郡。 583年,废义宁郡。 598 年,改义宁县名为和川县;607年,和川县并入沁源县。 606年,改安泽县名为岳阳县(仍治今古县岳阳镇),因其在霍太山(又名"太岳山")之南而得名。隋炀帝时,冀氏县和岳阳县隶属于临汾郡,和川县隶属于上党郡。 618年,李渊代隋建唐。唐朝时,基本实行州、县两级制。岳阳县和冀氏县隶属于晋州;618年,分沁源县置和川县(治今安泽县和川镇) ,隶属于沁州(治今沁源县城);晋州和沁州隶属河东道管辖。907年,唐王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史称"五代"。期间,今安泽的行政区划仍同于唐代。960年,赵匡胤通过发动兵变代周建宋。北宋初年,和川县仍属沁州;981年,沁州废,改属晋州;1072年,和川县降为和川镇,隶属于冀氏县,1086年又升为和川县;冀氏县、岳阳县、和川县三县基本并存,均隶属于晋州(1116升为平阳府),晋州隶属于河东路。1127年,北宋亡于金人,宋室南渡建立南宋,北中国成为金朝的地盘。金朝时,冀氏县、岳阳县、和川县三县并存,均隶属于平阳府,平阳府隶属于金的河东南路。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北中国归于蒙古; 1276年,元军南下灭南宋,重新完成全国大一统。元朝时,1266年,省并冀氏县入岳阳县;1267年,又在今古县岳阳镇重置冀氏县,并且将岳阳县和和川县并入冀氏县; 1293年,又改冀氏县名为岳阳县(治今古县岳阳镇)。至此,冀氏、和川、岳阳三县终于合并,形成新的岳阳县。岳阳县隶属于平阳路(1305年改名晋宁路) ,直属中书省管辖。1368年,朱元璋灭元建明。明朝时,岳阳县隶属于平阳府,平阳府隶属于山西布政使司。1644年,明朝亡于李自成农民军,不久,清兵入关,先后打败农民军和南明势力,控制全国。清朝时,岳阳县仍隶属于平阳府,平阳府隶属于山西省。

近代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初年,岳阳县隶属山西省河东道;1914年6月,山西省政府奉总统令将岳阳县改名为安泽县(治今古县岳阳镇) ,原因是它和湖南省岳阳县重名;1937年,安泽县划归山西省第三行政区管辖; 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安泽县城; 1940年八月,晋冀鲁豫边区于安泽县西部重新设置岳阳县;1941年九月,太岳行署成立,安泽县和岳阳县同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行署二专署;1941年六月,又于安泽县南部设置冀氏县,隶属太岳行署四专署;1942年四月,岳阳县并入安泽县, 1946年十月,冀氏县并入安泽县,安泽县隶属太岳行署岳北专署。1948年8月26 日,由晋察冀解放区和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并组成的华北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此前的8月22日,太岳行政公署所属各专署宣布撤销,太岳行署所辖各县基本上分别划归山西省各专署。1949年六月,安泽县隶属翼城临时专区管辖。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1950年1月,安泽县隶属山西省临汾专署,安泽县人民政府迁驻府城镇,原驻地改称古县镇; 1954年设立晋南专区(临汾专区和运城专区合并组成),安泽县隶属山西省晋南专员公署;1970年撤销晋南专区,分设临汾地区和运城地区,安泽县隶属山西省临汾地区:1971年6月国务院批准组建古县,划安泽县西部七个公社设置古县,同时将屯留县良马公社划归安泽县,同年10月,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古县更名为岳阳县,12月,再因与湖南省岳阳县重名而复称古县,安泽县和古县都隶属山西省临汾地区。 2000年临汾地区改名为临汾市(地级),原临汾市(县级)改名为尧都区,安泽县和古县现今都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

地理地貌

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山峰有安太山,泉庙凹、盘秀山等,海拔都在 1400米以上,以安太山为最高,海拔1592米。西部有大东沟梁、牛头山等,海拔在千米以上。南部沁河谷地,地势较低,有小块平川,海拔在 800米左右。河流以沁河最大,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其支流有王村河、李元河、蒲河、泗河、兰河、石槽河等。

气候特征

境内气候差异很大,西、南温和、东、北寒冷,年均气温9.4℃,一月零下6.7℃,七月 24.8℃,年降雨量622 毫米,霜冻期为10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80天。

地质特征

安泽县土壤分2个大类、7个亚类、24个土属,51个土种。褐土系安泽县的地带性土垠,从海拔750-1592米的沟川丘陵及低中山岭各地表遍有分布,面积19.27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98.89%。草甸日主要分布于沁河及各大支流两边地下水位较高的一级阶段地和少量河漫地。大体可分为褐化浅色草甸土,浅色草甸土2个亚类,3.3万亩,占总面积的1.11%。

自然资源

安泽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物垂直分布明显,且种类繁多。有林木、果木、药材、花卉、菌类647种,其中野生乔灌木144种,草卉215种,中草药288种。干果以花椒、核桃为主。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兽类23种,有金钱豹、狍子、青羊、山猪、山羊、野兔、豹 、石貂、獾等。鸟类47种,其中鸢、苍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矿藏资源相当丰富。现已探明唐城镇上庄、三交一带,烟煤贮藏面积为34.33平方公里,843.8万吨。唐城镇上庄村后岭底有铁矿。冀氏盆地及马壁一带地下600-1100米深层有无烟煤和丰富的煤气资源。英寨乡刘家沟有方解石矿苗,贮藏量在10万吨以下,还有瓷土和紫砂土。

水利资源

安泽有大小河流12条。其中最大的河流文沁河,发源于沁源县西北山麓二郎神沟,自罗云乡议亭村东入境,流经罗云、和川、府城、冀氏、马壁五乡镇35村,于马壁村入沁水县。境内全长109公里,纵贯全县,北南落差210米,东西有23条支流汇入,枯水季节清水流量保持在1.2—1.5m3/秒,1993年8月5日1时许,出现了多年罕见的洪峰,流量为2300㎡/秒。境内全年来水量5亿立方米,年径流量4.933亿立方米,清水流量为1.78亿立方米,洪水流量为3.153亿立方米。

沁 河 古称泊水,发源于沁源县铁布山二郎神沟,自罗云乡议亭村东入境,北南纵贯流经罗云、和川、城关、冀氏、马壁5乡镇35村,于马壁村南出县。境内全长95公里,河床高程942——732米之间,落差210米,比隆2.21‰。东西两侧有23条支流汇入。枯水季节清水流量保持在1.5立方米/秒以上,流域内植被覆盖密度大,流水含沙量小,平均年含沙量每立方米约6.95公斤。每年6月进入汛期。60年代前洪水大,汛期长,要津靠木船摆渡。河床绕山多弯曲,两岸洪积层厚,营造有连绵百里的防护林带。每年发洪水少者两三次,多时七八次。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洪峰出现于1993年8月5日凌晨时,流量2300立方米/秒。

蔺 河 源于古县北平镇党家山下,近蔺相如墓得名,由唐城镇东湾村入境,南流至和川镇南入沁河,境内长28公里,河床比降度6.6‰,境内集水面积277平方公里。

李垣河 源于三交乡佛寨村祭星台下,东南向流经三交乡全境,至城关镇高壁村入沁河,全长33.6公里,河床比降度16‰,集水面积141.5平方公里。

义唐河 源于城关镇义唐村西草峪岭下,东向穿县城入沁河,长12.5公里,河床比降度17‰,集水面积47.4平方公里。

王村河 源于冀氏镇李庄村西东坞岭下,东至冀氏镇入沁河,长18.9公里,河床比降度20‰,集水面积124.7平方公里。

段峪河 源于马壁乡金村西东坞岭下,东至壁村东入沁河,长37.1公里,河床比降度8‰,集水面积166.3平方公里,刘村以下沿河泉水,数九天不冻。

安上河 源于罗云乡上田村东安子山下,西至和川镇东洪驿村入沁河,长28公里,河床比降度为14.3‰,集水面积117平方公里。

郭都河 源于英寨乡劳井村东三不管岭脚下,西至城关镇第五村入沁河,长16.5公里,河床比降度13‰,集水面积59平方公里。

泗河 源于良马乡花寨、床店、小寨、小官道四处故名,西南至冀氏镇北孔滩村入沁河,长35.3公里,河床比降度8.9‰,集水面积283.5平方公里。

兰 河 源于长子县王村乡之摩坷岭下,贯穿杜村乡全境,西南至冀氏镇北孔滩神湾村入沁河,境内长33公里,河床比降度7.6‰,集水面积213平方公里,古称八十里川,岸低河床高,多改道冲地,酿成灾害。

石槽河 源于沁水县东峪乡雕黄岭下,西南向于石槽乡辛庄村西界头入境,至马壁乡河东村入沁河,境内全长24公里河床比降度12.7‰,集水面积132平方公里,两岸土地多沙质,抗洪力差,耕地有逐年减少之势。

受地质结构影响,沁河东诸支流清水常有,而河西各支流旱年多干枯断流。

煤炭资源

安泽境内煤炭贮藏面积达1372平方公里,总量达105亿吨。除北部唐城一带约40平方公里的主焦煤正在开发外,其余1332平方公里的煤炭资源尚待开发。其中县城以北贮藏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贮量约5亿吨,系优质主焦煤,灰分11-12%,热量为8500大卡,含硫量低于0.4%;县城以南贮藏面积达1132平方公里,系2#、3#、9#、11#贫煤或无烟煤,灰分6-23%,热量为7500-8500大卡,含硫量低于0.5%,属贫瘦煤或贫煤(系优质电煤)。

历史文化

安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公元前313年,这里就诞生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先哲,集诸子百家之大成者的“后圣”荀子,其“天人相分”的唯物史观,“学不可以已”的教育思想,“法礼并用”、“以政裕民”、“强本节用”的诸多治国理论,“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等,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年,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著名法家韩非、李斯,当世名儒浮丘伯、毛享、张苍都是他的学生。

安泽既是荀子的故里,又是山西省首家申报成功的“千年古县”,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赓、薄一波生活战斗过的纪念地遍布全县。

工农业

全县现有耕地 17.84万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谷子、高粱为主。经济作物有蓖麻、花生、瓜类。全县山 货药材丰富,每年可收购药材100万斤。成林面积120万亩,其中自然林33万亩 ,人宜油松林28万亩,杂木林13.9万亩。

境内矿藏主要有煤、白云石、云母等。工业有酿酒、化肥、水泥、陶瓷、煤炭、制砖、服装、农机修配、食品 加工及铁木加工等。

交通运输

安泽交通便利,309国道横贯东西45公里,326省道、府东山区二级县道纵穿南北94公里,即将开工建设的临汾—长治(青岛—银川高速公路中段)高速公路、已完成招商的临汾—沁源铁路横穿安泽全境,这两条主要道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安泽和东部特别是中原的距离。另外,有县级公路和乡镇路多条。全县各村镇和矿区林区均可通行汽车。

名优特产

土特产有青连翘、党参、茯苓、佛手、火腿、高粱白酒等。其中青连翘以产量多、质量优为著名。

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安泽县,沿途林茂草丰、山青水碧,顿觉天气凉爽。该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以贯之的大粮仓、大林场、大牧场"三大"建设,如今开始取得成就:今年夏粮又获丰收,粮食总产多年稳定在7400万公斤以上,全县发展黄牛6万头,有林面积达到168万亩,农林牧三业同步发展,并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安泽县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52.7%,人均拥有20亩材林、2亩经济林,林地总面积占临汾市的1/5。1958年开始,安泽县第七任县委书记郑子明带领群众栽下60万株油松,受到国务院嘉奖,从那以后,历任县领导都认真传承"三大"建设战略,走一条靠农业致富,靠种粮赚钱的发展之路。在"三大"建设过程中,该县坚持农林牧协调发展,以生态效益为主,促进经济效益。从目前情况看,农林牧三业在安泽县的确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林业的发展,涵养了水源,改善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该县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608毫米左右,高于临汾市平均值80毫米,全县有小泉小水1200条;丰沛的水源反过来促进了树木生长,全县灌草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环境,全县发展黄牛6万头,户均3.2头,每年向社会提供200万公斤优质牛肉,跨入全省农副产品10强县行列;畜牧业的发展又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全县粮食总产稳定在7400万公斤,连续10年粮食单产名列全省前茅,人均生产1200公斤粮,农民收入60%来源于粮食。三大产业形成了"树多-水多-草多-畜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

生态效益也为安泽县换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县每年林业产值突破1500万元,山上有300多种中药材和山货,农民仅卖山货一项收入800万元。沿沁河两岸的10万亩优质玉米连续20年高产,带动全县形成了酿造、民用工业原料、粮食转化、野生资源加工等企业上千家。目前,县里正瞄准生态优势,开发荀子文化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去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212元,全县90%以上的农村用上自来水,农村脱贫率达到100%。

行政区划代码及城乡划分代码

安泽县(141026 )

府城镇(141026100)

城北社区(141026100001 121) 城南社区(141026100002 121)府城村(141026100200 121)

风池村(141026100201 122)桃寨村(141026100202 220)第五村(141026100203 122)

孔村(141026100204 220)神南村(141026100205 122)高壁村(141026100206 122)

小黄村(141026100207 220)大黄村(141026100208 220)飞岭村(141026100209 220)

桃曲村(141026100210 220)义唐村(141026100211 122)石桥沟村(141026100212 122)

三交村(141026100213 220)寺村(141026100214 220)佛寨村(141026100215 220)

原木村(141026100216 220)花车村(141026100217 220)上掌村(141026100218 220)

李垣村(141026100219 220)上梯村(141026100220 220)

141026101 和川镇

和川村(141026101200 121)上县(141026101201 220)西洪驿村(141026101202 220)

东洪驿村(141026101203 220)孔旺村(141026101204 220)石渠村(141026101205 220)

岭南村(141026101206 220)荆村(141026101207 220)法井村(141026101208 220)

沁河庄村(141026101209 220)罗云村(141026101210 220)车道村(141026101211 220)

双头村(141026101212 220)议亭村(141026101213 220)北崖底村(141026101214 220)

安上村(141026101215 220)上田村(141026101216 220)河东村(141026101217 220)

141026102 唐城镇

唐城村(141026102200 121)固县(141026102201 220)井上村(141026102202 220)

议宁村(141026102203 220)李家沟村(141026102204 220)冯子节村(141026102205 220)

庞必村(141026102206 220)犁八沟村(141026102207 220)南湾村(141026102208 220)

亢驿村(141026102209 220)东湾村(141026102210 220)北三交村(141026102211 220)

上庄村(141026102212 220)

141026103 冀氏镇

冀氏村(141026103200 121)沟口村(141026103201 220)南孔滩村(141026103202 220)

良种场村(141026103203 220)北孔滩村(141026103204 220)王村(141026103205 220)

核桃庄村(141026103206 220)李庄村(141026103207 220)兰村(141026103208 220)

和平村(141026103209 220)柳树沟村(141026103210 220)白村(141026103211 220)

半道村(141026103212 220)马寨村(141026103213 220)关庄村(141026103214 220)

141026200 马必乡

马必村(141026200200 210)荆村(141026200201 220)唐村(141026200202 220)

秦必村(141026200203 220)刘村(141026200204 220)海东村(141026200205 220)

东里村(141026200206 220)郎寨村(141026200207 220)卫寨村(141026200208 220)

石槽村(141026200209 220)王河村(141026200210 220)辛庄村(141026200211 220)

下石村(141026200212 220)

141026201 杜村乡

杜村(141026201200 210)魏家湾村(141026201201 220)郭庄村(141026201202 220)

桑曲村(141026201203 220)陈家沟村(141026201204 220)小李村(141026201205 220)

河阳村(141026201206 220)文洲村(141026201208 220)苏村(141026201209 220)

东唐村(141026201210 220)窑上村(141026201211 220)

141026202 良马乡

良马村(141026202200 210)宋店村(141026202201 220)边寨村(141026202202 220)

小寨村(141026202203 220)华寨村(141026202204 220)英寨村(141026202205 220)

郭都村(141026202206 220)文上村(141026202207 220)劳井村(141026202208 220)

司马村(141026202209 220)曹家沟村(141026202210 220)上寨村(141026202211 220)

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煤炭、化肥、水泥、陶瓷、制砖、服装、农机修配、食品加工、酿酒、铁木加工、佛手、蓖麻、花生、瓜类、中草药。

本地潜在主要商品

铁矿、白云石、云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