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呀嗨戏 |
释义 | 简介呀嗨戏因其演唱时,多用 ‘呀哈嗨’为衬腔而得名。属提线木偶戏的一个种类,也是南路壮戏主要戏种之一。主要流传在靖西县壮族地区,故又称 “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壮语简称为“木雕戏”、“呀嗨戏”。属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个戏种,具有悠久的历史。 来历关于靖西呀嗨戏的来历,学术界有三种说法: 一说 一说是“靖西县呀嗨戏据说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将、江西人张天宗带到靖西来的,经壮族艺人改造成了壮族的木偶戏,流传在靖西,德保一带。演唱时,多用 ‘呀哈嗨’为衬腔,故称‘呀嗨戏’。剧目大多取材于封建社会传统的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穆桂英》等。随编随唱,缺乏固定的剧本。其唱词语言,均用壮族民歌的诗韵格律,多用腰脚韵的形式,使得结构严谨,独具一格。”——摘自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二说 二说是清代中叶,在曼巷(今靖西新靖镇亮表村大晚屯)有一个叫岑公继柳的人,年轻时候在越南老街看到从中国云南请来的木偶戏演出,回乡后即仿演起“土戏”来。岑公继柳成为靖西“土戏”的第一代表演师,后亮表村黄公花、黄志原、黄永吉、黄英武、黄登伟和黄满珍、农英等相继传承为第二至第七代表演师,已流传200多年。 三说 三说是100多年前,在今靖西同德乡足表村一带,由廖瑞麟、张公孟炳为第一代表演师把木偶作为“演员”摆在凳子上开始演板凳戏,后来第二、第三、第四代表演师廖绍文、廖植璜、冯正明改用提线木偶表演,始成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 而靖西木偶艺人有关有靖西呀嗨戏的来历,又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宋代末年,靖西几个秀才外出考试,看了外地人演的戏,觉得很好看,回来后就讨论成立戏团,刻木作人,以代替演员,创造唱腔、服装等而成木偶戏(又叫木头戏、傀儡戏)。二是认为木偶戏的祖师为靖西旧州一个姓梁的壮族人,他装扮成汉人到桂林去考试,不幸被主考查出,以壮人不能参加考试为由而治了罪。回来后,他愤而把自己的遭遇编成词,用末伦调演唱,深受群众欢迎。从此之后,他联想到在桂林时演员用官话唱的戏很吸引人,于是萌生出演戏给家乡人看的念头。随后他用木头来代替人,效仿京剧做成各种人物形象,给它们穿上服饰,仍用本地人听得懂的末伦调来演唱,木偶戏从此产生了。三是认为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将张天宗率师到靖西(时称归顺州),军中常演木偶戏,后来逐渐传播到民间,壮族人民对此加以改造创作,逐渐成为本民族的木偶戏,并成为南路壮戏之祖。壮学宗师黄现璠便持这种看法,当地木偶艺人也说,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关于驻军的事,史书有记载。 发展呀嗨戏在靖西发源已久,流传甚广。从民国10年(1921年)起,即从曼巷黄英武表演师以后,提线木偶戏在靖西发展繁荣,业余戏组不断出现,近年来业余戏组一度发展到了30多个。这些戏组不但在本地演出,而且常应邀到德保、那坡,大新、云南富宁和越南高平等地表演。 脸谱呀嗨戏所用的脸谱,一般用秋后砍伐的柚木或银木雕成,涂上褐石,根据要体现的人物个性用墨描绘五官,架肩配衣服,并在衣服双袖、双肩和背部系上细绳,细绳上端连接挂钩把手,由表演师操纵动作唱演。 木偶呀嗨戏所用的木偶,身高一般在一尺左右。人物主要有“文武”、“小生”、“须生”、“丑生”、“红脸”、“花脸”、“花旦”、“刀马旦”、“青衣”、“闰门”等。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三弦、秦琴、木叶、锣、钹、木鱼等。音乐和唱腔有开场曲、高腔调、平调、诗调、采花调、喜调、叹调、哭调等,有时穿插巫伦调、下甲山歌,属板腔板体和联曲体相结合的形式。 内容呀嗨戏没有预编的固定唱本,表演师出演前看小说,记住对话、情节,登台后随编随唱,常连演十几甚至几十场。戏目大都取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白蛇传》等。近年来陆续有些表演师用现代戏目表演,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内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