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驯龙中学
释义

驯龙中学地处安岳县的驯龙镇,安岳县历史上曾叫隆康县。隆康中学 即现驯龙中学,是1942年7月创办的一所私立中学,依据古隆康县建于此而命名,解放初期叫安岳县一中。

中文名:驯龙中学

创办时间:1942年7月

类别:私立中学

所属地区:安岳县的驯龙镇

简介

驯龙中学地处安岳县的驯龙镇,安岳县历史上曾叫隆康县。隆康中学 即现驯龙中学,系1942年7月创办的一所私立中学,依据古隆康县建于此而命名,解放初期叫安岳县一中,驯龙中学校龄已有66年之久。首届校长王思赞,曾任过县长、省教育厅秘书长、中师校长;首届荣誉校长陈静珊,即陈离,祖籍驯龙人,曾任过师长、副军长。该校的建立,还与浙江省教育厅秘书、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杨廉,字光宾,号默然,驯龙鱼栈村人的大力支持有关,同时与国民党军长傅镜芳、傅作义也有关系。隆康中学创立时,傅家自愿让出“傅氏宗祠”作教室,给培育学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后迁镇上办学。“傅氏宗祠”离镇约7里路,现在是村小所在地。尤其“隆康中学”的命名,继承了古隆康县地名,给我们研究古永康县、隆康县、普康县提供了可考的证据。

地理位置

驯龙镇位于安岳县城西部45公里处, 居东经104度 58' 49" --105度06' 08",北纬30度 01' 1" --30度05' 31”之间,平均海拔400-500米。东邻自治乡、建华乡,南接千佛乡,西接华严镇,北与雁江区回龙镇、乐至县的通旅镇接壤。已创建为县级文明场镇。全镇幅员面积46.01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7个村、1个社区、222个村(居)民小组。现有31个党支部;830名中共党员。总人口为32551人(农业人口为29262人)、总户数10662户,有耕地30100亩(田14600亩、土15500亩)。行政在编干部24人。 “驯龙”,是古蒙溪河上一个神奇而美好的传说。

历史渊源

相传,古蒙溪河经常发生洪水泛滥,不断地给两岸人民带来灾难。后来,人们在大禹治水精神的鼓舞下,组织起来,整治河流,疏通沟渠,修筑塘埝,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水利排蓄有序——涝则能排,旱则能蓄。从此以后,这里的人民不再受到涝旱灾害的折腾,真正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因此,人们相传,说是古人“驯服”了河里的“逆龙”的结果。“驯龙”的传说故事就此产生,并一代代传承下来,印入了子孙后代的脑海里,永不消失。 依据这个传说,北周建德四年(557)在此建“永康县”,是希冀蒙溪河上的人民永远康宁;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永康名隆康,是希望人民更加幸福安宁;明朝在此建“永康乡”,亦承永康本意;清朝在此建“驯龙场”,给“驯龙”的传说贴上了正名的标签;民国时在此建“隆康中学”,不仅是继承“古隆康县”旧名,而且是希望学子突起学业,将来事业兴盛。这些都已不是传说,而是历史人文的遗存。

从《中国历史地图集》等文献得知,今安岳县驯龙镇,在古代,不仅是隋朝置资阳郡于盘石县(今资中)后,所辖之普慈县、车免镇(乐至县)直通郡治地的交通要道,而且是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国家首都长安通往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市),及开通五尺道通往夜郎(今贵州)、滇池(今云南)等地的交通便道,更是商贾马帮运送货物的切径。驯龙更是唐时昌元县(今荣昌)、牛鞞县(相当于今内江石子镇)及周边地区(经高梁镇、周礼镇、千佛乡等)通往成都的陆地要道。在这交通要道上,今乐至县“通旅镇”即是历史的见证:相传,古时此处设立过军旅驻地,因处交通要冲,故清时依其事在此建立“通旅场”,沿用至今。

历史记载

据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古迹》“普康县”条下记载:“《元和志》云:周建德四年(575)于此置永康县,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隆康县,先天元年(712)改为普康,皇朝乾德五年 (967)省,入安岳县。”

这段记载,虽已明永康县→隆康县→普康县的历史原革,但未说明其治地在哪?因而历史界各说不一。如原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薄孝荣,生前于1978年5月主编出版的《四川历代政区治地今译简表》(以下简称“简表”)说:“普康县旧址在今安岳县镇子镇。”即在安岳县治地的西南方位。而1982年10月,由谭其骧主编,国家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普康县”的标点在安岳县治地的南部小清流河的东南面。虽然二说方位不同,但各必有其依据。

经查阅清乾隆《安岳县志》古迹篇“隆康废县”条下记载:“《旧唐志》云:‘本周永康县,隋改隆康,移治,复疆域。’《寰宇记》云:‘开皇十九年(599)移治,寻又改名。宋乾德五年省为镇,人安岳’。”可知,“简表”是依据“隆康移治”前的治地说的;而《图集》是依据“隆康移治”后治地标点的。二者皆是正确的。我们知道,古代的历史地图,是利用罗盘上的指南针定北南子午线,并以二十八星宿和八卦定方位,再依中心点至某地的路途远近标点等原始方法绘制的,不像现代地图,可用航空技术测定绘制那么准确。在一般情况下,除少数著名场镇可上地图外,只有郡、县级名称的方位和大概位置才有标点。今镇子与驯龙,边界相连,“简表”认普康县旧址在安岳的西南面,方位未错。但蒲教授未能亲到安岳实地考察,他只能凭古地图的标点方位来认定,是可理解的。而驯龙有“永康”、“隆康”二名遗存下来,镇子和别的地方无此二名遗存,且镇子不居古交通要道上。说明古永康县最早即建在今驯龙镇,是有史可考的。

又,清康熙《乐安两县志》记载:“明洪武初,以乐至、石羊并入普州,洪武九年(1376)改潼川为州。普州为安岳县,属乡二十有六,成化二年(1466)分六乡为乐至县,并属潼川。”证明在明成化二年以前,乐至县与安岳县的疆域分界即在今乐至东山镇。那时,东山镇以东的回澜镇、龙溪乡、双河乡、通旅镇等地,皆为安岳所辖。从《图集》南北朝地图标点来分析,北周建永康县时,今资阳雁江区之回龙、新场、乐至通旅、双河、资中孟塘、安岳大埝、自治、驯龙、华严、镇子、大平、千佛、周礼、南勋、拱桥、龙桥、清流等皆为辖地。县城建在交通要道上的今驯龙镇,属中心地带、蒙溪河沿上平坦开阔之地,其地理条件优越,得天独厚。至隋开皇十九年“隆康移治”,迁至小清流河之东南面(今安岳县天林镇)后,今大足县铁山镇(双河)、内江县永福乡等皆为隆康县所辖,而资中孟塘、资阳回龙、新场等才被划出。唐朝撤郡并州、统属道管后,隆康县并入普州,先天元年(712)因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讳,改隆康名普康;北宋乾德五年普康县被撤销,降级为镇后,今大足铁山、内江永福等地又被划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