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寻淮洲烈士墓碑 |
释义 | 在安徽泾县茂林奎山飞熊塔下革命烈士墓前。 碑高85厘米,宽62厘米,厚4厘米。 简介湖南浏阳人。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军长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战斗,以善于游击战闻名,屡建战功。1933年10月任红军第七军团军团长,并曾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7月,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任总指挥。同年10月,红七军团与闽浙赣根据地方志敏领导的第十军会合,编为红十军团,任十九师师长,继续北上抗日。12月,在安徽太平县谭家桥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身负重伤,12月16日牺牲。1938年5月,陈毅率部东进抗日,居止茂林,重建墓,立新碑,亲撰碑文,概述寻淮洲烈士战斗一生。 碑文寻淮州同志略历寻淮州同志,湖南浏阳人,农家子,参加民十五年到民十七年中国大革命。由农民自卫军追随毛泽东同志转入红军第四军,任战斗员、排、连、营长之职,屡功晋升至红七军军团长。民二十三年冬,随方志敏同志率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谭家桥之役负伤,至茂林镇伤重不救身死。寻同志为红军青年将校,以游击战斗著称,毕生为革命利益、民族利益牺牲到底,在足为抗日战士之楷模。民二十七年夏,新四军出发东线杀敌道经茂林,为修治墓道立碑以示不忘,且为完成其遗志而奋斗。目前抗日斗争已成全国人民之神圣事业,国共两党由过去之对立变为亲密合作,一致对外。前线战局日益开展,全部胜利可期,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之基础已奠,谨以此告慰寻同志。新四军全体指战员更进一步以东线胜利驱逐日寇回答先烈,庶几无愧。 陈毅 谨志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五月十五日 新四军第一支队全体指战员 在茂林撰写烈士墓志铭1938 年 5 月,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部东进抗日,途径茂林时,于戎马倥偬之际曾为一位革命烈士撰写碑文。在此之前, 1934 年农历十月十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也曾到过茂林。先遣队在方志敏、寻淮州的率领下,转战皖南期间在太平县潭家桥同敌军发生激战,寻淮洲不幸身负重伤。部队进入泾县南部山区向茂林进发,在村头虎壁堪力一带遭到敌自卫团伏击,双方交火后敌人很快逃窜。寻淮州被用担架抬到茂林,救治无效当晚牺牲,遗体埋葬在茂林南边的“蚂蚁山”上。红军于茂林宿营一夜,同时开展宣传活动,在要道墙上刷写大幅标语:“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解放劳苦大从,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为了不当亡国奴,团结起来,抗日救国”这些标语口号,让茂林人第一次了解到红军的政治主张。他们还把几家土豪开设的商店中的货物搬到街上散发给一些穷苦人。红军开走以后,国民党七九师来到茂林。他们封锁交通戒备森严,在蚂蚁山掘墓破棺,取走寻淮州烈士的头颅向上邀功请赏。 陈毅为烈士撰写墓碑文的情况,林晖《重读陈毅撰写寻淮州同志墓志铭》一文有以下记述:“新四军一支队健儿在陈毅司令员率领下,踏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脚印和烈士们的血迹向江南敌后进军。还没有到茂林,陈毅同志就和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刘炎同志谈论着红军第七军团长寻淮州同志的遗骸葬在茂林,应当整修一下。他们一到茂林,从马背上下来就访问当地老人,终于在茂林西边群众埋死婴的荒山坡上,找到了寻淮州同志的荒冢。当夜,陈毅同志就在烛光下用毛笔撰写墓志铭——《寻淮州同志略历》。碑文由刘炎同志书写。他们又要副官去找石匠师傅刻碑,整整忙了一夜……”。 刻碑的石匠叫杨同发,住在茂林上街头荷花塘东边,解放后笔者曾经访问,他说那天晚上有位新四军的副官来找他刻碑,他点起两支蜡烛连夜把墓碑刻好,第二天一早就被抬走了。这块墓碑是青石质,高 75 厘米,宽 60 厘米,当中直书“寻淮州同志之墓”七个大字,用双线勾勒刻成。铭文用楷书分列两旁,全文如下: 陈毅在茂林撰写烈士墓志铭 1938 年 5 月,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部东进抗日,途径茂林时,于戎马倥偬之际曾为一位革命烈士撰写碑文。在此之前, 1934 年农历十月十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也曾到过茂林。先遣队在方志敏、寻淮州的率领下,转战皖南期间在太平县潭家桥同敌军发生激战,寻淮洲不幸身负重伤。部队进入泾县南部山区向茂林进发,在村头虎壁堪力一带遭到敌自卫团伏击,双方交火后敌人很快逃窜。寻淮州被用担架抬到茂林,救治无效当晚牺牲,遗体埋葬在茂林南边的“蚂蚁山”上。红军于茂林宿营一夜,同时开展宣传活动,在要道墙上刷写大幅标语:“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解放劳苦大从,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为了不当亡国奴,团结起来,抗日救国”这些标语口号,让茂林人第一次了解到红军的政治主张。他们还把几家土豪开设的商店中的货物搬到街上散发给一些穷苦人。红军开走以后,国民党七九师来到茂林。他们封锁交通戒备森严,在蚂蚁山掘墓破棺,取走寻淮州烈士的头颅向上邀功请赏。 寻淮洲烈士纪实片为隆重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和寻淮洲烈士诞生一百周年,湖南电视台近日专程到我省泾县拍摄音乐纪实片《青春放歌》。 全国“双百”人物之一、原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将军,1934年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赣皖,行程6000余里。同年12月在太平县(今黄山市)谭家桥战斗中,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转移到泾县茂林后壮烈牺牲,年仅22岁。 1938年5月,陈毅亲自派人为寻淮洲烈士修治墓道,并亲自为寻淮洲烈士撰写墓志铭,率新四军健儿为寻淮洲烈士举行了隆重庄严的竖碑仪式。解放后,泾县人民政府又将其忠骨安葬在魁山烈士陵园中,使烈士的忠魂得以安息。此次湖南电视台的泾县拍摄之行,将走进先辈的情感世界,沿着他们曾经走过的革命道路,一路体验、一路创作。与此同时,该栏目组还从寻淮洲的故乡——湖南浏阳运送一块纪念碑到泾县茂林镇魁山烈士陵园安放,同时把陈毅将军给寻淮洲题词的墓碑复制一份带回,以作建设寻淮洲烈士纪念馆之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