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循证实践
释义

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循证医学领域。循证医学主张“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出治疗措施。”受循证医学影响,心理学界开始自觉制订相关的心理学实践的原则、手册、指南与标准,在学校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家庭心理学、行为分析、甚至各种社会服务或社区服务等等领域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循证实践运动(EBP movements)。

循证实践运动是一场非常宽泛的观念革命,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心理学治疗为例,循证实践就是指“治疗者在意识到病人的人格、文化与偏好的情况下,将最好的可供使用的研究证据与临床的专业技能整合起来,以指导心理学的具体实践。”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最好的可供使用的研究证据;2)治疗者的临床技能;3)病人的人格、文化与偏好。泛化到整个心理学的实践领域中,我们认为循证实践是指实践者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境,检索并选择与实践情境相关的最佳研究证据,再结合实践者的个体经验,针对实践服务对象的具体特点,进行旨在提高实践有效性的心理学实践。循证实践为在实践中利用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体系

把多种研究证据纳入实践视野

循证实践是心理学实践领域中的一场观念变革,其核心特征是“遵循研究证据进行实践”,亦即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关注并使用已有的“最好的研究证据”。这些证据既可以是实验室及相关情境中得出的关于治疗策略、评价等的科学结论,也可以是临床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中获得的研究证据。具体说来,这些研究包括:1)随机控制组实验研究(RCTs);2)基础研究领域的量化研究;3)质化研究;4)系统的案例研究;5)单一个案实验;6)人类学研究;7)自然情境中的生态研究;8)荟萃分析。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信度与效度,相对个体零碎的经验而言更为可靠,实践者可以根据不同实践情境的需要,选取与采纳不同的研究证据。

把研究证据纳入实践视野,有助于平衡研究者的研究与实践者个人经验对实践的影响,进而有效地促进实践的开展。在传统心理学实践领域里,有两个很重要的特征:1)个人经验占据优势。实践者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或其他人手把手的教育来进行实践,拥有丰富经验的、年老的实践者往往比经验尚浅的、年轻的实践者更有优势。2)实践者各自为政。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及思想观念的封闭,实践者之间的交流不多,单个的实践者往往处于单枪匹马、单兵作战的境地。一些优秀的、有效的实践方案得不到有效的标准化与推广,使得本来应该获得更好效果的实践总是功亏一篑。引入循证实践理念后,实践者们只要能看懂相关的研究结论,掌握一定的检索技巧并拥有其它必要的实践技能,就可以从事高效的心理学实践。实践者的年龄、经验因素不再像过去那样几乎对实践结果起决定作用了。而且,由于循证实践的出现,研究者与实践者内部及两者之间开始形成联盟,实践者们可以开始集团经营、整体作战的大规模实践了。

提供实践中各种研究证据的评价标准

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途径获得的证据,但这些证据不尽相同,有时甚至相互对立。这就要求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对已有研究证据提供一个可以评价其优劣、轻重的标准。循证实践就为此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评价标准。它认为,一个研究是否适合实践中采用,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不同研究方法的相对权重,一般说来随机控制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更有内部效度;2)研究样本的代表性;3)研究是否可以在指南、原则的水平上指导实践;4)研究向临床实践情境的可推广性与可迁移性;5)研究是否在有限的研究证据基础上得出结论;6)对其它种族/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人群的适用性。在考虑到这些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与衡量实践中的哪些证据是最佳的研究证据。

APA判断与衡量最佳研究证据的指标主要有两个:效力(efficacy)与临床效果(clinical utility)效力类似于实验心理学中的内部效度,即一个研究测量到其要研究因素的准确程度。一般说来,随机控制组实验的效力指标最好,其次是大样本的随机实验,质化研究的结论的效力则更差一些。2)临床效果(clinical utility),类似于外部效度,即这一研究证据在具体的治疗情境中的可推广性、可执行性及成本-收益状况等。循证实践将这两个判断指标的引入,使得实践者“有法可依”,能较好地在浩如烟海的研究证据中查找到所需要的最佳证据。

为整合研究证据、实践者个人经验与相关政策制订提供了一个框架体系

循证实践把研究者、研究证据、实践者、实践的服务对象、管理者、实践情境都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体系中来。1)研究者在关注自身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之余,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与相关的政策进行一些实践导向的研究,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实践领域提供更多的研究证据。2)实践者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检索、查找最佳的研究证据,可以根据相应的治疗指南或手册,结合自身经验而进行更为有效的心理学实践。3)实践的服务对象(可以根据其接受服务的内容不同而称之为“来访者”、“顾客”、“消费者”或“病人”)在事先可以看到研究证据得出的结论而满怀信心,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服务方式,从而配合实践者的服务。4)相关政策制订者可以根据已有的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建立更为完善的数据库,制定相应的实践手册、指南或标准,以提高实践服务的质量。

总之,循证实践运动的出现,不仅在学理层面上影响了整个心理学将来的实践模式、研究主题与方法,也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影响了心理学的财政赞助、论著出版及论文发表。这种影响是全局性的,在实践领域为研究与实践之间架设了一座良性互动的桥梁。

循证实践的步骤

循证实践不只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理论体系,还利用最新的科学方法与统计手段,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为研究与实践的整合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具体可行的实践框架。

第一步,考察实践情境,确定实践问题。实践者根据实践对象的表现,通过观察、问卷、量表、访谈等技术手段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信息,追寻问题的最终根源,认清问题的本质,并以简洁的“疑问句”形式提出来。

第二步,根据问题检索证据。如果实践指南、标准或手册上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则应利用问题的关键词,在互联网上检索相关的数据库(如循证医学的“考科蓝协作网”),对检索到的证据进行评估、判断,找出最佳的研究证据。

第三步,根据证据进行实践。找到了科学证据,实践者可以按照证据所提供的解决方案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实践者要时刻紧盯所要解决的问题,监控实践过程的进展,并依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修正自己的实践计划。

最后,实践完成后,要进行即时的总结。实践者应反思实践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步骤与干预措施,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程度,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相似的实践找寻更好的应对方式。如果有条件,实践者还可以将自己的实践个案以研究的形式发表,供其他实践者参考。

对沟通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首先,循证实践为研究提供了评价标准。实践者面对纷繁芜杂的研究结论,往往会束手无策。循证实践不仅对证据进行分级,还制定了判定最佳证据的具体标准——内部真实性与外部有效性。前者主要考虑的是,在实验室情境中研究者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准确地把握到了所要研究的问题;后者所考虑的是,研究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由实验室情境向日常生活情境可推广或可迁移的程度。一般而言,只有同时达到这两个标准的研究才是可供实践者使用的最佳证据。

其次,循证实践为研究向实践的转化提供了良好的中介平台。管理者与其他相关人员不仅要将研究“翻译”出来,形成标准或指南,还要利用网络等信息媒介,建立数据库,让实践者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地检索所需要的研究信息。有了信息技术的介入,实践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吸纳、运用世界上任一角落的研究者的智慧。

再次,循证实践促使研究者关注日常实践。管理者与第三方机构可以通过财政赞助、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手段来调节研究资源的分配,确保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至少能得到部分研究者的积极关注与有效研究。

最后,循证实践将实践对象纳入了研究与实践积极的互动过程中。很多时候,实践对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在循证实践框架内,有着良好的机会与渠道接触到相关的研究,可以预先了解实践的过程、结局及费用情况。因此,他们更可能与实践者积极协商,共同决策,以确保实践顺利进行。

循证实践将研究者、实践者、管理者、实践对象四方面在一个框架里关联与整合起来,共同奏响了一部美妙的交响乐。在它身上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辉:遵循最佳证据体现了实践的“求真”,各方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公平”与“团队精神”,成本—效益的关注体现了“高效”,实践决策的可重复性体现出“透明”与“民主”。可以说,循证实践是现代科学精神对实践领域的渗透与涤荡,是人文社会科学实践领域对自然科学实践形态的回应,是人类实践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当然,循证实践也存在问题。它用研究领域的“真”来保证实践领域的“善”,潜在地夸大与纵容了科学研究的权威,使实践艺术存在“技术化”的危险。而且,现实永远是如此丰富多彩,要每一次具体的实践都能找到最佳的证据,还只是个遥远的乌托邦。实践者的主观技能与经验仍然十分重要,有时还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不管怎样,有了循证实践这座桥梁,至少我们已经开始走在了整合研究与实践的道路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9: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