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
释义 | 出版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图书类别:生产技术管理 书名: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丛书名:节能减排技术丛书 书号:978-7-111-33923-6 作者:徐小力 等编著 出版日期:2011年6月 开本:B5 页数:180页 字数:217千字 定价:26.00元 内容简介本书详细地阐述了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阐述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开辟新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可有效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本书共分七章,从我国循环经济展望、推进清洁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措施、推进洁净燃煤减排、发展清洁新能源、促进减排工作、其他污染物减排控制等内容,进行全面和具体地实操性介绍。 书中汇集了大量可借鉴的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实际应用图表和典型案例,针对性和实用性强。 本书既对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又可针对企事业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 前言近年来,我国在推动资源的节约及综合利用,推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与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21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循环经济应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如果我国能耗能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能耗的水平,则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6亿t (标煤),而推广的完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可以实现4亿t(标煤)的节约能力。 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将为我国经济增长开辟新的资源,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一书,既对于做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又适合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书中讲述的内容和工作方法,可供工业企业和高耗能工业参考使用。本书对于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政府管理人员、各地节能监察机构、工矿企业在职培训是一部很好的教材。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指正。 本书编写中得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宋天虎、张彦敏等专家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目录前言 第一章 我国循环经济展望 第一节 循环经济发展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方式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与产业化 第四节 循环经济的开发 第五节 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及案例 第六节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 第二章 清洁生产发展趋势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实施清洁生产 第三节 促进清洁生产水平提高 第四节 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五节 清洁生产审核及案例 第三章 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减排措施 第一节 温室气体的影响 第二节 CO2排放的严峻形势 第三节 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第四节 保护臭氧层工作任重道远 第四章 洁净燃煤减排 第一节 面临洁净燃煤形势 第二节 推进洁净燃煤减排工作 第五章 发展清洁新能源,推进减排 第一节 我国发展清洁新能源趋势 第二节 太阳能开发利用 第三节 风能开发利用 第四节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第五节 水能开发利用 第六节 核能开发利用 第七节 地热能开发利用 第八节 海洋能开发利用 第九节 垃圾发电开发利用 第六章 其他污染物减排控制 第一节 汽车尾气减排控制 第二节 SO2减排控制 第三节 NOX减排控制 第四节 消耗臭氧层物质减排控制 第五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减排控制 第六节 有害物减排控制 第七章 节能减排法律、法规 第一节 节约能源法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法 第三节 清洁生产促进法 第四节 循环经济促进法 第五节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