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血液学特殊功能检查
释义

血液学特殊功能检查,Special hematological tests,有关贫血性、溶血性、出血性疾病的一些特殊检查方法。

贫血性疾病的分类检查

可分为:网织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红细胞比积测定、红细胞平均常数的计算、红细胞直径曲线测定四类。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原理: 网织红细胞是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网织红细胞的胞浆内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行活体染色后可呈蓝色细颗粒或网状物。在染色血液涂片中计数每 100个无核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数,即为网织红细胞计数,以百分比表示。将网织红细胞计数的百分数乘以红细胞计数值,即为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正常值:

成人0.5~1.5%,平均1%;新生儿2~6%。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为24000~84000/mm3。

临床意义:

可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一般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均可增高,溶血性贫血明显增加,只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显著减少。还可观察治疗效果指导用药。贫血病人均应做此项检查。

二、“红细胞比积测定( PCV)”原理:

将注入抗凝剂的血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降,用压积容量管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体积的百分比,即为红细胞比积。

正常值:

成人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临床意义:

红细胞比积的多少与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和血浆量的多少有关,故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或血液稀释均可引起红细胞比积的变化。通过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可计算出红细胞的三种平均常数,用以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三、“红细胞平均常数的计算”原理

将测得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积这三个数据按下列公式可计算出红细胞的三种平均值,即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计算公式如下:

正常值:

MCV为80~94μm3,MCH为26~32pg,MCHC为0.31~0.35。

四、“红细胞直径曲线测定”原理:

正常人成熟红细胞的直径为6~9μm。为了解红细胞大小分布情况,可用显微镜目镜测微计,测量染色血片上500个红细胞直径,将其绘成红细胞直径大小分布的曲线,即红细胞直径曲线,又称普赖斯-琼斯二氏曲线。

临床意义:

观察此曲线的位置和形态变化,可区别小细胞性、大细胞性和正常细胞性贫血。

20 世纪年 80代以来,国际上常用红细胞宽度分布(RDW) 和MCV作为贫血分类的基础。RDW是用红细胞体积的CV值(%)来表示,可用现代的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出,正常值约在11~16%。常用于缺铁性贫血与其他小细胞性贫血的鉴别(缺铁性贫血时MCV正常或降低,RDW增高,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 RDW是正常的)。在巨幼细胞性贫血或网织红细胞增多的溶血性贫血时, RDW均会增加。

溶血性疾病的检查方法

正常成熟红细胞平均寿命为 120天左右。溶血性疾病是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红细胞平均寿命缩短所致的一组疾病。其原因分为红细胞本身内在缺陷或红细胞以外因素的异常两类。红细胞过早地破坏可发生在血管外或血管内。前者称血管外溶血,即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破坏,后者称血管内溶血,即红细胞在血循环中被破坏,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直接释放入血浆。溶血增多时骨髓的造血功能若能代偿,可不发生贫血,称为代偿性溶血病。但若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足代偿时,即发生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疾病的检查方法分为:

一般检查以明确有无溶血性疾病;特殊检查红细胞内外有无异常(包括有无红细胞膜的缺陷、酶的缺陷或球蛋白合成异常)以及患者血浆中有无对自身红细胞起抗原-抗体反应而破坏之的自身抗体等,以明确溶血的原因。

一般检查包括:

①血清黄疸指数。原理:每一分子血红蛋白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分解后,可释放出一分子铁、一分子一氧化碳和一分子间接胆红素。因此血管内外溶血均可产生过量间接胆红素。胆红素有间接和直接两种。血中有过量的任何一种胆红素时,血清即呈显著黄色,由黄色程度的深浅,对照由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所制成的标准比色管,可测定其黄疸指数。间接表明血中胆红素的多少。

正常值:4~6单位。

临床意义:当溶血发生时,黄疸指数增高,黄疸指数越高,表示红细胞破坏程度越大。但不能鉴别血中胆红素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还需做胆红素的定量测定。

②血清胆红素定量。原理:血清胆红素分间接与直接胆红素两种。间接胆红素是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破坏分解后的代谢产物,排于血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随血流入肝脏,肝脏将间接胆红素转变为直接胆红素,经胆汁排入小肠,分解为粪胆原,再氧化为粪胆素,直接胆红素可通过凡登白试验直接与埃尔利希氏双氢试剂起反应。间接胆红素则须在加甲醇后方能与埃尔利希氏双氢试剂起反应。

正常值:总胆红素0.1~1.0mg/dl血清,直接胆红素0.03~0.2mg/dl血清,间接胆红素0.1~0.8mg/dl血清。

临床意义:用以区别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时,间接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正常。梗阻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增高,间接胆红素正常。肝细胞性黄疸时,间接与直接胆红素均增高。

③尿三胆检查。包括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的检查。原理:间接胆红素因结合着血浆蛋白,不能由肾小球滤过,而不在尿中出现。直接胆红素出肝后自胆道排入小肠,分解为粪胆原和粪胆素。粪胆原之一部分可被重吸收入血,经肾脏排出,即为尿胆原及尿胆素。

正常值:尿胆红素 (-),尿胆原1:40(-),1:20(+),尿胆素 (-)。

临床意义:溶血性疾病时,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间接与直接胆红素生成增多,于是尿中尿胆原大量增加。由于是以间接胆红素含量增多为主,故尿中胆红素为阴性。

④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原理: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直接释放入血浆,与其中的结合珠蛋白结合。由肝细胞摄取后分解成胆红素。溶血较多时,血浆中结合珠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或消失。

正常值:70~150mg/dl血浆。

临床意义:血浆结合珠蛋白含量下降,甚至消失,见于各种血管内溶血。其降低程度常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⑤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原理:血管内溶血时,当血浆中过多的血红蛋白量超过血循环中的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便增高。

正常值:0~5mg/dl血浆。

临床意义: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增加是血管内溶血的指征之一。

⑥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原理:慢性血管内溶血时,血浆中的大部分游离血红蛋白可随尿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在肾曲管上皮细胞内被分解为含铁血黄素及蛋白质,有些含铁血黄素可随尿排出。通过检测铁离子的普鲁士蓝反应可检出含铁血黄素。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结果说明存在慢性血管内溶血。但此法敏感性有限,故阴性不能完全除外血管内溶血。

红细胞异常的有关检查

有以下多种检查法。

①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试验。原理:悬浮于等渗盐水中的红细胞形态不变,悬浮于低渗盐水中的红细胞则发生膨胀,直至破裂、溶血。用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水来观察红细胞膜的最小抵抗力(开始溶血)和最大抵抗力(完全溶血)。抵抗力增强者称脆性减低,反之,称脆性增加。

正常值:开始溶血:0.42~0.46%氯化钠溶液;完全溶血:0.32~0.34%氯化钠溶液。

临床意义:本试验用于测定红细胞膜有无异常。渗透脆性增加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红细胞机械脆性试验。原理:红细胞在体外由于机械性损伤可发生溶血。将抗凝血置震荡器上按一定频率和时间震动后测红细胞溶血的百分率。

正常值:7.5~23.9%。

临床意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此试验的溶血百分率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其轻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此试验比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试验更敏感,有助于诊断。

③酸化甘油溶解试验(AGLT)。原理:在20~28℃时,正常红细胞加入酸化甘油后会缓慢溶血而出现光密度下降。当光密度下降为起始光密度一半时所需时间,称AGLT50。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人红细胞的AGLT50较正常缩短。

正常值:AGLT50>30分钟。

临床意义:此试验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敏感性极高。而其他溶血性疾病无假阳性结果,利于鉴别诊断。

④自身溶血试验与纠正试验。原理:以无菌的脱纤维血液,于37℃温育24~48小时,观察其自然溶血程度(百分率),并加入葡萄糖及 ATP后观察其溶血程度有无减轻称为纠正试验。

正常值:

0.9%氯化钠 10%葡萄糖

24小时<0.5% <0.4%

48小时<3.5% <0.6%

临床意义:正常人红细胞经温育24小时后,不溶血或极轻微溶血。48小时后仅小量溶血。加入葡萄糖后温育,溶血明显减慢。由于细胞膜的缺陷所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自身溶血发生快且明显。因酶的缺陷所致的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病人,自身溶血也常增强,而其中Ⅰ型病人,若在实验中加入葡萄糖或ATP,则溶血明显减轻,见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其Ⅱ型病人,在试验中加入ATP可使溶血明显减轻,若加葡萄糖则无效,见于丙酮酸激酶缺乏。可以鉴别不同病因所致的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⑤酸溶血试验。原理:正常人红细胞在自身新鲜血中、弱酸(pH6.6~6.8)条件下,孵育1小时,不发生溶血。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病人,因红细胞本身结构异常和红细胞外因素的影响呈现酸溶血现象。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

⑥蔗糖(糖水)溶血试验。原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的红细胞膜有缺陷,当病人的血液悬浮于等渗的10%蔗糖溶液中时,即发生渗诱溶血现象。

正常值:正常人不发生溶血。

临床意义:几乎所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均可呈阳性反应,故此试验比酸溶血试验敏感。但也可在一些其他类型贫血病人呈弱阳性反应。

⑦红细胞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测定。原理:G-6-PD在催化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过程中,使氧化型辅酶Ⅱ(NADP)还原生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在波长340nm处有一吸收峰,故可通过单位时间生成还原型辅酶Ⅱ的量来测定G-6-PD活性。

正常值:4.97±1.43μmNADPH/分钟/克血红蛋白。

临床意义:用于确诊G-6-PD的缺乏,因G-6-PD缺乏可致NADPH在单位时间内生成减少。

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原理:高铁血红蛋白须依靠还原型辅酶Ⅱ (NADPH)供氢而还原成还原血红蛋白。在G-6-PD缺乏时,因NADPH生成减少,故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少于正常。

正常值:>75%。

临床意义:G-6-PD缺乏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一般低于30%。此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过筛检查,但可有假阳性反应。

⑨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原理:在抗凝血中加入氧化剂乙酰苯肼,经37℃孵育后再用甲紫作活体染色,在G-6-PD缺乏的红细胞内可出现蓝色变性珠蛋白小体。 正常值:含5个以上变性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占0~28%。在G-6-PD缺乏者平均可达67.8%(45~92%)。

临床意义:作为检查G-6-PD缺乏的过筛试验。但缺乏特异性,也可见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红细胞。

⑩血红蛋白电泳。原理:大部分异常血红蛋白的等电点不同,所以在使用不同缓冲液的电泳中的泳动速度不同,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区带。故可由电泳图形鉴别各类异常血红蛋白的性质及其含量。

临床意义:此检查为诊断地中海贫血及大多数异常血红蛋白(Hbs、Hbc、HbD、HbH)的可靠方法。

?抗碱血红蛋白(HbF)测定。原理:血红蛋白A置于碱性溶液中即发生变性沉淀,且不能通过滤纸。血红蛋白F对碱有较强的耐力,故用碱变性试验可测定。

正常值:成人血液中血红蛋白F的含量不超过2%。

临床意义: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HbF显著增多,达10%以上。在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也可轻度增多。

?

血红蛋白H包涵体生成试验

原理:

血红蛋白H在体外极易变性和沉淀。使用煌焦油蓝染色,于37℃保温15分钟,能使血红蛋白 H在细胞中形成大小不等,数量不一,分布不均的深蓝色包涵体。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此试验阳性可诊断血红蛋白H病。不稳定血红蛋白亦可呈阳性结果,但须保温24小时。

?

血红蛋白c试验

原理:血红蛋白c病的红细胞中可见棒状或六角形结晶。当细胞置于3%氯化钠液中,于37℃温育1小时后,带有Hbc的红细胞内结晶体更易显出。

临床意义:此试验可协助诊断血红蛋白c病。

?

红细胞镰变试验

含有血红蛋白 s的红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易发生镰形变化。用于确诊血红蛋白s病。

?

异丙醇试验

正常血红蛋白加入异丙醇孵育于37℃40分钟后方出现沉淀,而不稳定血红蛋白孵育5分钟即可出现沉淀。用于诊断不稳定血红蛋白,其诊断价值高于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

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的抗体检查

包括以下检查:

①抗人球蛋白试验。此试验系检查不完全抗体的一种敏感的方法。完全性抗体被红细胞吸附后与抗原相遇,在生理盐水中可发生凝集反应。而不完全抗体不能与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凝集。不完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表面,吸附有一层不完全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IgG),当加入抗人球蛋白的血清后,使致敏红细胞发生凝集,显示出不完全抗体的存在。抗人球蛋白测定分直接法与间接法。直接法系检查红细胞是否吸附有不完全性抗体,间接法系检查血清中有否不完全性抗体。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抗人球蛋白试验呈阳性反应者,见于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②冷凝集素试验。原理:许多人体内含有低效价的冷凝集素(属 IgM抗体)。在冷凝集素病患者的血清中,其效价明显增高。冷凝集素是一种可逆性抗体,在低温时可与自身红细胞或“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当温度增高时,凝集块又复消失。

正常值:效价为1:8~16。

临床意义:阳性结果用于诊断冷凝集素病。但有些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亦可呈阳性结果。

③冷-热溶血试验。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依赖补体的自身双相溶血素(属IgG),在0~4℃时,此溶血素与红细胞结合,并吸附补体,但不溶血。若升温至30~37℃即发生溶血。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用于确诊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出血性疾病的检查方法

出血性疾病系正常的止血与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导致出血的一组疾病。其发病机理有三方面:微血管壁的异常;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凝血抗凝血功能的障碍。若上述某一环节中出现异常,均可致出血性疾病。

血管壁功能异常的检查

有以下检查方法:

①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有赖于毛细血管壁的结构、功能、血小板数量与质量和一些体液因子来维持。当上述因素有缺陷或受到某些理化因子刺激时,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受损,其脆性或通透性即增高。本试验系用血压计束带束于上臂,充气加压以阻断静脉回流而给毛细血管以一定压力,观察前臂皮肤出血点的多少,用以反映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和受损程度。

正常值:前臂屈侧直径5cm圆形皮肤内的出血点男性<5个,女性<10个。

临床意义:维生素C缺乏症、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血友病的病人呈阳性反应。但阳性反应也可见于正常人,尤其是妇女,故其意义有限。

②出血时间测定。原理: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出血时间的长短,受血小板数量、质量以及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而血液凝血机制的影响较小。

正常值:1~4min。

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维生素 C缺乏、毛细血管扩张症或血管性血友病。

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异常的检查 有以下检查方法:

①血小板计数。原理:将血液经一定倍数稀释后,置于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池内,计数血小板数,然后再推算出一 L血内的总血小板数。但因血小板离体后易聚集、变性破坏,故其计数较难获得十分准确的结果。

正常值:100~300×109/L(10万~30万/mm3)。

临床意义:其病理性减少见于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或血小板破坏增多,如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以及血小板消耗亢进,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其病理性增加见于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血小板粘附性测定。原理:血小板与玻璃表面接触,一部分血小板可粘附于其上。分别计数接触前后的血小板数目,即可得出血小板粘附率。 正常值:玻球法,男性34.9±5.95%,女性39.4±5.19%。

临床意义:血小板粘附率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粘附率高,见于手术后及心肌梗死后。

③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原理: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ADP后,若血小板功能正常,血小板能迅速聚集。可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观察,也可用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混浊度的变化,描绘出曲线来显示。

正常值:10~15s内肉眼可见粗大聚集颗粒。

临床意义: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血友病、尿毒症、严重肝病等。

④血块退缩试验。血液凝固后,血小板释放出血块回缩酶,使血块退缩。

正常值:0.5~1小时开始退缩,24小时内退缩完全。

临床意义:血块退缩不良见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无力症以及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显著降低时。

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查

有以下检查方法:

①凝血时间。原理:在一定条件下,观察血液离体后至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测定应采用试管法。

正常值:4~12min。

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见于较显著的因子Ⅷ、Ⅸ、Ⅺ减少,高度的凝血酶原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及血中有抗凝药物或大量 FDP时。当因子Ⅷ、Ⅸ、Ⅺ等减少不显著时,凝血时间仍正常。故此试验不适于做判定因子Ⅷ、Ⅸ、Ⅺ有无异常的过筛试验。

②再钙化时间。测定去钙血浆加入钙质后凝固所需的时间。

正常值:3分钟之内。

临床意义与凝血时间相同,但较其更为敏感。

③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原理:在组织因子及钙等因子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本试验是在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兔脑),使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正常值:12~14s。

临床意义:判定外源性凝血系统有无障碍的一种试验。凝血酶原及因子Ⅴ、Ⅶ、Ⅹ缺乏、纤维蛋白原明显减低或抗凝血酶物质增多均可使试验结果延长。为进一步明确导致本试验异常的原因,还需作其他试验。

④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原理:测定血液凝固后一定时间内(一般 1小时)的血清中剩余的凝血酶原的活动度,间接推测凝血活酶的活动度。

正常值:20s以上。

临床意义:凡引起凝血活酶生成不良或活性减低的因素,均可致凝血酶原消耗减少,使此试验结果缩短。见于血友病及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是内源性凝血障碍的过筛检查之一。

⑤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原理:在37℃时,用脑磷脂代替血小板,以白陶土激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加入无血小板的血浆中,再加入钙离子,产生血液凝固的时间。

正常值:557±7.1s。

临床意义: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所有因子有无缺乏的一种过筛试验,较凝血酶原消耗试验更为敏感。因子Ⅱ、Ⅴ、Ⅹ及纤维蛋白原减少,或有抗凝物质存在时,本试验结果亦可延长。

⑥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原理:在试管中将血浆因子、血小板第3因子及Ca2+等成分等量混合后,可形成凝血活酶。检查其使基质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可反映出凝血活酶的活动度。将患者标本与正常人标本进行各种组合,即可确定患者的缺陷。

正常值:比正常对照超过5秒则为异常。

临床意义:用以确定轻型血友病及进行分型。

⑦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纠正试验。将患者血清、吸附血浆与正常血清及吸附血浆做不同的组合后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其纠正与否。用于血友病甲和乙的诊断和定型。

⑧凝血酶原时间纠正试验。将患者血浆与正常血浆、吸附血浆及吸附血清做不同组合后测定凝血酶原时间,观察其纠正与否。用于凝血酶原、因子Ⅴ、Ⅶ、Ⅹ缺乏的鉴别诊断。

纤溶功能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检查

有以下检查方法:

①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值:200~400mg/100ml,纤维蛋白原减低见于肝病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②凝血酶时间。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溶液后的凝血时间。较正常对照延长 3秒以内为正常。若时间延长见于纤溶亢进且有FDP存在;有肝素存在;纤维蛋白原显著减少或结构异常。

③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简称三P试验),FDP可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单体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此种物质不能被凝血酶所凝固,但其中所含的纤维蛋白单体却可被适当浓度的硫酸鱼精蛋白分离出,聚合形成胶凝状态,称为副凝固现象。正常值为阴性。本试验有助于确诊DIC。但当DIC进入晚期时,此试验可为阴性。

④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血浆中因有抗纤维蛋白溶酶,能妨碍对纤溶酶的测定。本法用等电点沉淀法把优球蛋白分离出来,其中不含抗纤溶酶,但仍含有纤溶酶原致活因子和纤溶酶原,再以其中纤维蛋白原为基质,测定溶解时间。正常值为>90分钟,90分钟以内发生溶解者为纤溶亢进。为DIC确证试验之一。

⑤血清 FDP定量-乳剂凝集试验。通过免疫学方法用乳胶微粒吸附抗FDP球蛋白后与病人血清反应,若病人血清中含FDP,则出现凝集现象,并能对FDP进行定量测定。

正常值:4.69±1.75μg/ml血清。

临床意义:FDP>10μg/ml,提示有纤溶亢进,可做为DIC确证试验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