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血藤 |
释义 | 血藤 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双子叶植物药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当年生幼枝淡绿色,光滑无毛,上被白粉,五棱形,棱上具翅膜;一年以上者紫棕色,略呈方形至圆形,具狭翅或无翅,皮孔淡棕色,显明;芽鳞卵形,宿存于小枝基部。 单叶互生,半革质;阔卵形或近于圆形,长9~11厘米,阔5~8厘米,先端尖尾状或短尖尾状,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稀细齿;上面绿色,被少许白粉,下面淡绿,白粉较浓厚;叶柄红色,被白粉,长2.5~5厘米。 功用主治败毒消痈,活血通络。 性味归经苦,平。 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酸涩。”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肝、大肠二经;《四川中药志》:“入肝、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闽东本草》:“孕妇不宜多服。” 药物配伍配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配连翘:泻火清热;配苦参,清热解毒。 主 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考 证出自《简易草药》;《植物名实图考》:“大血藤,今江西庐山多有之。蔓生,紫茎,一枝三叶,宛如一叶擘分,或半边圆,或有角而方,无定形,光滑厚韧。根长数尺,外紫内白。有菊花心,掘出曝之,紫液津润。浸酒一宿,艳红如血。” 生药材鉴定干燥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通常截成长约30厘米的段状,直径1~3厘米;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浅的纵槽纹及明显的横裂纹,有时可见膨大的节部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柄痕,栓皮常呈鳞片状开裂,脱落处露出淡红棕色的内皮部;质坚韧,有弹性,折断面裂片状,平整的横切面,木质部黄白色,导管呈细孔状;髓射线棕红色,放射状排列。气异香,味淡微涩。以条匀、径粗者佳。本品在华北、东北、中南地区作鸡血藤使用。显微鉴定: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较老茎的木栓细胞内壁木化增厚,皮层窄,维管束约12 个,由宽狭不一的射线所间隔;韧皮部有多数含黄棕色物的分泌细胞,常切向相接,与筛管组织相间、互列成数层;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巨大,类圆形,直径至370μm,常单个散列或2个并列;木纤维壁厚,髓较窄。本品薄擘组织中散有石细胞群,石细胞腔内有时含草酸钙方晶。 中药化学成分茎含鞣质约7%。分离出五种结晶单体,经鉴定为大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胡萝卜甙(Daucosterol)、及谷甾醇及硬酸。 含鞣质约7.7%,并分离出5 种结晶单体,经鉴定为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胡萝卜甙(daucosterol)、 β-谷甾醇及硬脂酸等。 收藏制法药材的采收与储藏8~9月采收,晒干,除去叶片,切段或切片。 炮制方法用水浸泡,洗净泥屑,润透,切片,晒干。 药方节选①治痨伤吐血,喉头发痒,腰痛:大血藤一两,龙胆草五钱,血胆三钱。 泡开水服。 ②治贫血:大血藤一两,小血藤三钱,金樱根一两,黄精四钱,石豇豆五钱。煎水服。 妇女加天青地白草一两,白指甲花三钱;男性加左转藤四钱。 ③治吐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大血藤一两,小血藤一两,杜仲一两,木瓜一两,五加皮一两,鸡矢藤根一两。泡酒服。 (②、③方出《重庆草药》)。 ④治风湿关节痛:气藤二两。 煎水服。(《贵州草药》) 、 ⑤治神经衰弱,胃痛:香石藤根二至三钱。 煎服。 (《云南中草药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