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血球计数板 |
释义 | 血球计数板被用以对人体内红、白血球进行显微计数之用,也常用于计算一些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的数量,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工具 含义血球计数板(改良牛鲍计数板) 用优质厚玻璃制成。每块计数板由H形凹槽分为2个同样的计数池。计数池两侧各有一支持柱,将特制的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形成高0.10mm的计数池。计数池画有长、宽各3.0mm的方格,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格面积为1.0mm².容积为0.1mm(ul),其中,中央大方格用双线分成25个中方格,位于正中及四角5个中方格是红细胞计数区域,用单线划分为16个小方格。四角的4个大方格是白细胞计数区域,用单线划分为16个中方格。根椐国际标准局(NBS)规定,大方格每边长度允许误差为±1%。 基本构造血球计数板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四个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刻有一小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央的一大方格作为计数用,称为计数区。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中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中方格(中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但是不管计数区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计数区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计数区边长为1mm,则计数区的面积为lmm2,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400mm2。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区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积为0.1mm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1/4000mm3。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要测定每个小方格中微生物的数量,再换算成每毫升菌液(或每克样品)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 使用方法血球计数板 1.视待测菌悬液浓度,加无菌水适当稀释(斜面一般稀释100倍),以每小格的菌数可数为度。 2.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3.将菌悬液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摘入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悬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勿使气泡产生,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悬液。也可以将菌悬液直接滴加在计数区上(不要使计数区两边平台沾上菌悬液,以免加盖盖玻片后,造成计数区深度的升高),然后加盖盖玻片(勿使产生气泡)。 4.静置片刻,使细胞沉降到计数板上,不再随液体漂移。将血球计数板放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由于生活细胞的折光率和水的折光率相近,观察时应减弱光照的强度。 5.计数时若计数区是由16个大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大方格(即100小格)的菌数。如果是25个大方格组成的计数区,除数上述四个大方格外,还需数中央1个大方格的 血球计数板 菌数(即80个小格)。为了保证计数的准确性,避免重复计数和漏记,在计数时,对沉降在格线上的细胞的统计应有统一的规定。如菌体位于大方格的双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即位于本格上线和左线上的细胞计入本格,本格的下线和右线上的细胞按规定计入相应的格中。见右图:即本格中计数细胞为3个。6.对于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每个样品重复计数2-3次(每次数值不应相差过大,否则应重新操作),按公式计算出每mL(g)菌悬液所含细胞数量。 7.测数完毕,取下盖玻片,用水将血球计数板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或抹擦,以免损坏网格刻度。洗净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放入盒内保存。 红细胞计数公式红细胞数/L=N*25/5*10*10^6*200 N为:五个中方格的RBC总数 N*25/5为:中央大方格RBC总数(即:0.1mm(ul)的RBC总数) N*25/5*10为:1mm(ul)RBC总数 N*25/5*10*10^6为:1L的RBC总数 *200为血液的稀释倍数 公式简化后:红细胞数/L=N/100*10^12 测微尺的构造测微尺分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用来测量视野中的物体长度;物镜测微尺是标准长度,用来标定目镜测微尺. (1)目镜测微尺的构造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其中央刻有精确的刻度,通常是将5mm划分为50格,实际每格等于100μm.刻度的大小随着使用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而改变,用前必须用物镜测微尺来标定. (2)物镜测微尺的构造 物镜测微尺为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中央有一小圆圈.圆圈内刻有分度,将长1mm的直线等分为100小格,每小格等于10μm. 目镜测微尺的标定(1)取下目镜,旋下目镜上的透镜,将目镜测微尺放人目镜的中隔板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下,再旋上透镜,并装入镜筒内. (2)将物镜测微尺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同观察标本一样,使具有刻度的小圆圈位于视野中央. (3)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待看清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物镜测微尺的刻度相平行,并使两尺的左边第一条线相重合,再向右寻找两尺的另外一条重合线.(4)记录二条重合线间的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物镜测微尺的格数. 计算方式(1)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两个重叠刻度间物镜测微尺格数×10/两个重叠刻度间目镜测微尺格数 (2)以同样方法,分别在不同倍率的物镜下测定测微尺上每格的实际长度. (3)如此测定后的目镜测微尺的尺度,仅适用于测定时所用的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若更换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时,必须再进行校正标定.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血球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3. 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见图.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以计数酵母菌为例 (1)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悬液的酵母菌个数. (2)样品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一般稀释10倍即可. (3)将血球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厚玻片. (4)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捎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血球计数室内. (5)计数时,如果使用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室,要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如果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6)当遇到位于大格线上的酵母菌,一般只计数大方格的上方和右方线上的酵母细胞(或只计数下方和左方线上的酵母细胞). (7)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 3.计算公式 (1)16格×25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 酵母细胞数/ml=10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10四次方×稀释倍数 (2)25格x16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 酵母细胞数/ml=8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80×400×10四次方×稀释倍数 4.血球计数板的清洁 血球汁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 不足之处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进行测定。它观察在一定的容积中的微生物的个体数目,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简便快捷。但是在计数时包括死活细胞均被计算在内,还有微小杂物也被计算在内。这样得出结果往往偏高,因此适用于对形态个体较大的菌体或孢子进行计数。 误差来源计算规则 血细胞计数的误差分别来源于技术误差和固有误差。其中由于操作人员采血不顺利,器材处理、使用不当,稀释不准确,细胞识别错误等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属技术误差;而由于仪器(计数板、盖片、吸管等)不够准确与精密带来的误差称仪器误差,由于细胞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带来的细胞计数误差属于分布误差或计数域误差(filederror)。仪器误差和分布误差统称为固有误差或系统误差。技术误差和仪器误差可通过规范操作、提高熟练程度和校正仪器而避免或纠正,但细胞分布误差却难于彻底消除。因此,搞好红细胞计数的质量控制一般需采用以下措施。 1.避免技术误差,纠正仪器误差(1)所用器材均应清洁干燥,计数板、血盖片、微量吸管及刻度吸管的规格应符合要求或经过校正。①计数板的鉴定:要求计数室的台面光滑、透明,划线清晰,计数室划线面积准确。必要时采用严格校正的目镜测微计测量计数室的边长与底面积,用微米千分尺测量计数室的深度。美国国家标准局(NBS)规定每个大方格边长的误差应小于1%,即1±0.01mm,深度误差应小于2%,即0.1±0.002mm。若超过上述标准,应弃之不用。②血盖片应具有一定的重量,平整、光滑、无裂痕,厚薄均匀一致,可使用卡尺多点测量(至少在9个点),不均匀度在0.002mm之内。必要时采用平面平行仪进行测量与评价,要求呈现密集平行的直线干涉条纹。最简单的评价方法是将洁净的盖片紧贴于干燥的平面玻璃上,若能吸附一定的时间不脱落,落下时呈弧线形旋转,表示盖片平整、厚薄均匀。同时,合格的盖片放置在计数室表面后,与支持柱紧密接触的部位可见到彩虹。精选出的盖片与其他盖片紧密重合后,在掠射光线下观察,如见到完整平行的彩虹条纹表示另一枚盖片质量也符合要求。③目前临床实验室多采用一次性微量采血管采集毛细血管血,除注意定点购买使用信誉较好厂家的产品外,还应对每一批量的采血管进行抽样检查,可通过水银称重法或有色溶液比色法进行校正,误差不应超过±1%。 (2)红细胞稀释液应等渗、新鲜、无杂质微粒。 (3)严格操作,从消毒、采血、稀释、充池到计数都应规范,尤其应注意的是血样稀释及充池时既要作到充分混匀,又要防止剧烈震荡为破坏红细胞。必须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计数室台面与血盖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 (4)报告法定计量单位。 2.缩小计数域误差及分布误差缩小计数域误差或分布误差由于血细胞在充入计数室后呈随机分布或称Poisson分布(),而我们所能计数的细胞分布范围是有限的,由此造成的计数误差称为计数域误差或分布误差。缩小这种误差的有效方法就是尽量扩大细胞计数范围和计数数目,一般先进行误差估计,然后决定所需计数的数目和计数范围,只要能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即可。Berkson指出,当使用同一支吸管、同一面计数室,计数0.2mm2面积的细胞数,有望将CV控制在可接受的7%以内。对于红细胞计数而言,由于红细胞数量较多,在计数室中显得比较“拥挤”,根据Poisson公式推断。欲将误差控制在变异百分数5%以内,至少需要在计数室中计数400个红细胞,因此要求计数五个中方格的红细胞。事实上Berkson还通过实验证明,红细胞的计数域误差为s=0.92,较理论误差(Poisson分布误差)要小。 3.降低异常标本的干扰误差排除异常标本的干扰白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时,相对于红细胞数量来讲,其影响可忽略,但如白细胞过高(>100×109/L),则应对计数结果进行校正。方法是:①实际RBC=计得RBC-WBC。如当红细胞换算后为3.5×1012/L、白细胞换算后为100×109/L时,病人实际红细胞数应为3.4×1012/L。②在高倍镜下计数时,避开有核细胞。有核细胞体积比正常红细胞大,中央无凹陷,无草黄色折光,可隐约见到细胞核。此外,当病人急性严重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可提前大量释放,也给红细胞计数带来一定的干扰,而且影响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算结果。其校正方法有待探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