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雪溪图 |
释义 | 【名称】雪溪图 【类别】书画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属】传为王维绘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传世的《雪溪图》可以说是最接近于史载王维绘画风格的一件作品了, 我们所见的图片恐怕还是翻录于《中国名画宝鉴》图录。 王维传世作品 《雪溪图》,绢本、墨笔画。纵36.6厘米,横30厘米。坡石有渍染似无勾皴,无款。有宋徽宗赵佶题签“王维雪溪图”。图录于《中国名画宝鉴》。 此《雪溪图》构图平远,可分为近景、中景、远景三段。近景左下方一座披着素纱的木拱桥把人们引入一个冰雪天地;中景是一条结冰的大河,横卧在画卷中部,水平如镜,波澜不兴;远景,河对岸雪坡、树木、房舍等平卧于黑水之上,掩映于茫茫白雪之中,使画面更加深远。纵观全图,可使观者沉浸在一片宁寂的山村境界之中,仿佛有雪花飘落和行人脚步声悄悄传入耳畔。 图下方一座木拱桥将观者引入白皑皑一片冰雪世界,树木凋零,人烟稀少,小溪的两岸有茅屋四五间,溪中有一叶篷船,有船夫撑篙而行。情景冷漠萧瑟。画家用墨色染溪水,以映衬两岸之白雪,坡石有渍染似无勾皴,这正是唐代山水画的一大典型特征。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全图采用俯视法,所画场景之透视异常精确,无论比例、角度,即使以焦点透视质之,皆中规矩。 此画无款。右上角有赵佶题字“王维雪溪图”,故长期以来认为是王维唯一的山水作品流传至今。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维画风王维曾学李思训大青绿金碧山水,但是他为了适宜在画中表达空寂清静的禅理,大力倡导“水墨为 上”,这是一种单纯地以墨色作画的技法。所谓“墨分五色”,一般是指以墨色的 “枯、湿、浓、淡、焦”的多层次的变化象征性地表现所画对象。显然水墨画比之重彩 画,更适合文人对典雅、平淡、自然的追求。他首创“破墨法”,就是趁墨色尚未干 时,用浓墨破淡、用淡墨破浓,相互渗透掩映,以达到滋润鲜活的效果。《雪溪图》 可以称得上运用这种墨法的杰作。水墨画在唐代因文人画家之倡导而兴起,一千三百 年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轨迹。唐宋画山水以绢为画本,多用湿笔,显现“水 晕墨章”的效果;元人始用干笔,“干笔皴擦”,在纸本上留下的墨色变化更丰富多 彩。王维也因为倡导“水墨渲淡”,“援诗入画”,而被明代董其昌推崇为“南宗之 祖”,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