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雪虎
释义
1 孟加拉虎变异品种

雪虎是白虎基因进一步变异的结果,出现概率为10万分之一。属食肉目猫科,孟加拉虎银白色变种,世界珍稀动物。

外形特征

雪虎是白虎基因进一步变异的结果,出现概率为10万分之一。属食肉目猫科 孟加拉虎银白色变种 世界珍稀动物。白虎身上的条纹为深褐色或黑色,其余为乳白色,眼睛为蓝色。白虎非常稀有,每只价格可达数十万。

白虎是孟加拉虎的白色变种,并不是白化病。而雪虎是一种全身皮毛都是纯白的珍稀虎种,由于全身雪白,容易受到攻击。

分布

世界首只白虎是在印度发现,所以白虎是印度的国宝。来自德国法兰克福的“玛德琳”,是中国首只雪虎,生于1990年4月12日,身长2米,体重约120公斤,体态优美,全身除尾巴及腿部有少许咖啡色外,几乎全身雪白,显得雍容高贵。

雪虎的毛色比白虎更加洁白,条纹也显得不明显。 目前中国的动物园也仅有7只。可谓白璧无瑕,完美无缺来形容。

2 美国杰克·伦敦著中篇小说

简介

《雪虎》(又译作《白牙》)是杰克·伦敦的一部中篇小说,和其代表作《野性的呼唤》(也译作《荒野的呼唤》)体裁一样,写的都是发生在阿拉斯加淘金过程中的故事,文章的主角分别是一只狼和一只狗。但似乎大多数人对后者比较熟悉,而对前者所知者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很少。

内容梗概

《雪虎》讲的是一只狼(实际上是狼和狗的后代)被驯服成人类忠诚的朋友——狗的故事。作者对狼的习性和生活习惯非常熟悉,描写的十分形象具体。作者将狼物化为人(文章也是以“他”来称呼狼的),通过狼的眼睛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反映了人类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呼吁高尚的社会道德,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文章开篇写的就是“野蛮、残酷、寒冷彻骨的北国荒野”,公然与荒野作斗争的是行走在冰上的一群狼犬和坐在雪橇上的人,当时掀起的淘金浪潮吸引了一批批地人不远千里到了阿拉斯加这个不毛之地。贪婪的人们怀着发财的美梦冒着生命的危险在茫茫的雪原中寻找着,饥饿、寒冷、自然环境的恶劣阻挡不了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生命显得是那样的脆弱,人人为了金钱而来。故事的主角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着用自己的尖牙和利爪与外界作斗争。在描写雪虎第一次从他呆的洞中出来冒险时,作者的语言组织的非常好,把雪虎的心理活动写的活灵活现,让人读了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实际上,这样的心理描写贯穿着全文,尤以前面提到的为最。

雪虎被印第安人驯养后,由于其身为狼“后裔”常遭受其他狗的欺负,一次次的挨打促使雪虎更快地成长。与印第安人的相处,他学会了服从,表现出惊人的适应和辨别环境的能力,这时他所处的还是相对较稳定的环境。后来被史密斯“收养”后,他作为远近闻名的“战狼”被关在笼子里不断地与各种各样的狗战斗。而他也将这种战斗当作他对史密斯的不满的一种发泄,最原始的发泄,用狂放的咆哮和野蛮的厮打,只有这样他心中的恶气才能得到些许的缓解。但是最后的一次战斗雪虎差点丧失了性命,他的对手是斗牛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斗牛狗,然而其不屈不挠的精神竟让百战百胜的雪虎不能得手。找准你要咬的那一点,咬住后到死都不要放弃。斗牛狗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才让比他高比他强壮的牛都“拜倒”在脚下,而其名字的来历也是源于此。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善意的将雪虎交给了好心人收养。而经历了一系列遭遇后,雪虎对这位“神”(雪虎对人的称呼)的忠诚令人难以想象。后来到了南方雪虎彻底地驯化为人类的朋友——狗,不但救了主人还冒死救主人的父亲。不过最终作者还是没忍心让雪虎死去,反而让其有了后代。最后雪虎半闭着眼在太阳光里打盹,而他的孩子们就在他眼前打闹着,这其乐融融的场面让读者感受到了温暖。

小说目录

第一部 雪白的虎牙

一 追踪猎食

二 母狼

三 饥饿的哀号

第二部 生于荒野

一 虎牙之战

二 巢穴

三 灰色狼崽

四 世界的墙

五 食物的规律

第三部 荒野之神

一 造火者

二 束缚

三 被黜者

四 追神

五 契约

六 饥荒

第四部 高等的神

一 种族之敌

二 疯狂的神

三 仇恨的统治下

四 缠住了的死

五 难于制服的

六 恩主

第五部 驯服

一 远行

二 南国

三 神的治下

四 种族的呼唤

五 睡狼

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生于破产农民家庭,从小出卖劳力为生,曾卖报、卸货、当童工。成年后当过水手、工人,曾去阿拉斯加淘金,得了坏血症。从此埋头读书写作,成为职业作家。他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以及论文、特写等。早期作品有描写北方淘金者生活的短篇小说集(包括1900至1902年发表的《狼的儿子》等3部集子,通称“北方故事”);描写伦敦贫民生活的特写集《深渊中的人们》(1903);描写兽性般残忍和利己主义的长篇小说《海狼》(1904)。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表现了对劳动人民顽强意志的歌颂和苦难生活的同情,也显示了作者的“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和尼采式“超人”哲学观念。19世纪90年代他参加社会主义运动,1905年后参加社会党的活动,此间创作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如号召工人阶级抛开幻想、准备坚持长期武装斗争的政治幻想小说《铁蹄》(1908);描写劳动者出身的现实主义作家因理想破灭而投海自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马丁·伊登》(1909)。小说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展示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势利和自私,但小说的主人公却是强调个人意志和脱离群众的“超人”。到后期,杰克·伦敦逐渐脱离社会斗争,追求个人享受。虽创作了《一块排骨》(1911)、《在甲板的天蓬下面》(1913)等优秀小说,也写了《埃尔西诺尔号的叛变》(1914)、《红死病》(1915)等诬蔑工人运动及宣扬世界未日的作品。1916年他在精神极度苦闷空虚中服毒自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3: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