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学通社 |
释义 | 2005年1月5日,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简称"学通社")迎来了她的20岁生日。20年来,从这家由充满着青春与热血的中学生组成的通讯社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独当一面、小有成就的知名人士,如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东方卫视主持人那威、骆新等等。有人由此将"学通社"称做是人才试验田,因为正是"学通社"在选择、评价、培养人才上超前的理念才使如此多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我们从"人才"的视角来透视"学通社"是如何成为人才试验田的。学通社分为8个分社,每个区一个。 北京中学生通讯社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简称学通社,是北京青年报社创办的一家中学生课余新闻组织,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看前人没有看过的风景”是学通社的成立宣言。学通社以《北京青年报》、《中学时事报》、YNET网站为依托,旨在培养学生记者队伍,同时为爱好新闻写作的中学生提供参与新闻实践的机会。 目前学通社记者共有近1000名,分布在全市150所初中及高中校、职高、私立学校及国际学校。许多优秀的学通社记者还在校内承担学生会的管理工作,在学生中威信高,号召力强。 学通社现有北京城区7个分社和2个国际分社,并拥有常驻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饿特派记者,每年稳定拥有500名青少年记者。 简介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简称"学通社") “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看前人没看过的风景”——学通口号 “从大门赶出去,从后门走进来.从后门赶出去,从窗户爬进来。”——学通精神 学通社优秀记者代表1. 安顿 学通社第1届记者、现《北京青年报》记者、中国首部情感倾诉著作《绝对隐私》作者 2. 徐滔 学通社第2届记者、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节目主持人、2002年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3. 许戈辉 学通社第2、3届总社副社长、凤凰卫视主持人 4. 那威 学通社第3届东城分社社长、节目主持人、国际连珠棋棋联副秘书长、高级人力资源专家、宾利欢乐传播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5. 王瑶 学通社第4届社长、新华社副总编辑、摄影部主任。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艺术组照一等奖、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采访足迹1. 1997年7月底,学通社记者奔赴三峡探访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2. 1998年2月,学通社记者采访邓小平之女邓琳。 3. 1998年美国柯达公司在中国实行收购计划后,学通社在第一时间行动采访了高擎民族感光页大旗的乐凯公司,写就了《乐凯的故事》一文。 4. 2006年至2008年,伴随着北京奥运的成长,学通社展开了一系列“走进北京奥组委”、“揭秘奥运重大工作”、“对话奥运人物”专题报道,以青春的视角存留了一份独特的北京奥运记忆。 5. 2009年至今,学通社记者入驻中国网球公开赛媒体中心,以无可挑剔的专业能力和新闻素养,出色的完成了中网报道任务。 6. 2009年11月,由学通社发起,“北京学校东亚运火炬接力传递活动”在北京200余所中小学进行了传递。随后,学通社记者代表组成“东亚运学生访问团”受邀赴港访问,得到了第五届东亚运动会筹备委员会主席霍震霆、香港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霍启刚的亲自接见,并受邀作为贵宾观看东亚运动会的闭幕式。 7. 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开幕。经选拔和培训的500名学生记者分批在北京、上海进行采访,共探访了9个热点国家展馆的驻华使馆、20个重点国家馆和企业馆,撰写稿件100余篇,拍摄图片文件超过10GB。全程的纯日报化选题策划、实施与操作,是一次难得新闻锻炼机会。 8. 2010年11月18日23日,60名学通社及红通社记者分赴广州,亲历赛场直击热点赛事,深入运动员村,更受“中国之家——中国奥委会接待中心”邀请,与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冠军运动员欢聚一堂。采访活动中,学生记者还探访了亚运国际广播中心(IBC)/主媒体中心(MPC),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9. 2011年1月,学通社代表受马来西亚教育部部长邀约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两地进行采访,并与著名媒体《星洲日报》学记团成员深入交流。 学通社的起源1984年团市委指示,《北京青年报》应该把读者群定位在"中学生"。在那个计划体制办报的年代,"读者群"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指派命令,而创新与改革的暗流已经在1984年的《北京青年报》报社里涌动,报社主办者决定:要办就办一张真正贴近中学生的报纸。那么一批成年人如何与中学生近距离沟通呢?任务具体落到了报社学校部的四位编辑身上。编辑们想到去学校找通讯员,各校团委书记就根据自己的标准报了四五个,于是,他们手里就有了1000多人的庞大的名单。但实际情况是,真正写稿的人太少了。而此时,现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当时学校部的负责人张延平参加的一场公务会议却让他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北京市三好学生颁奖大会"的现场,望着台上清一色的中学生组织者,张延平的脑筋飞转:这不就是个舞台,不就是我的跨世纪吗,那如果我让中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自己去组织,自己去写,自己去弄,那么它的效果,可能就跟这个发奖会是一样的。就在走出发奖大会的当天晚上,兴奋的张延平召集来学校部的四位编辑,提出要建立一个中学生自己的新闻组织———"学通社",该社成员不同于传统的通讯员,而是公开招聘报名,提供固定版面,组织选题策划,还颁发记者证的报社小记者。 从等通讯员来稿到小记者自己采写稿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办报思路,仿佛预感到这将是一次影响深远的举动,张延平特意给版面起名叫"跨世纪"。 当年11月13日,《北京青年报》"你喜欢新闻工作吗?请参加学通社"的消息一经发出,应征者超过2400人。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孟晓云在一篇纪念学通社成立20周年《我与学通社的亲密接触》文章中曾经这样写道:1984年12月31日,上百个中学生涌向北京市26中的阶梯教室,参加第一任中学生学通社社长竞选演说。人们大约不会忘记狂放不羁的竞选者王晓对学通社的预言,他说:"美国有个布朗中学,曾培养出数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那么谁又敢说,学通社不是产生21世纪的社会栋梁之地呢?" 好一个大胆的预言!如今,20年过去了,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是,"走出混沌"中的许多主人公,成了集团总裁、著名撰稿人、著名主持人、范长江新闻奖得主、公司经理、法文作家、白宫翻译等等,都已经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究竟学通社以何种人才培养方式,使得从这里走出去的中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总结学通社20年来的人才培养观,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说,"如同《北京青年报》复刊23年来最大的成果并不是其资产呈几何级数的增长一样,20年的学通社真正让我感到自豪的,也不仅仅是其令人赞叹的成才率。我一直认为最好的纪念,应该是总结并光大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最该珍惜的东西。对于学通社,最该珍惜的无疑是当年鼓舞同学们上路的——承认差别,尊重个性,多角度培养、选择、评价人才的观念。" 学通社的第一课是鼓励历任学通社老师都以鼓励的方式挖掘学通社记者的潜力,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位小记者进入学通社,指导老师上的第一课不是采访、写稿,而是对每个孩子的鼓励。 安顿是学通社第一届记者,现《北京青年报》记者,中国首部情感倾诉著作《绝对隐私》作者。说到学通社对她的影响,安顿说:"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把第一篇习作交到辅导老师手中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冬天的午后,负责学通社的张延平老师骑着自行车来我们学校,我站在大铁门边上看着他一点点靠近,心情也因此一点点紧张起来。我还记得自己当时曾经那么‘不懂事'地要求他站在路边把我的稿子看完,当他的目光刚刚离开稿纸时,我马上就直截了当地问‘能不能发表';我还记得他说的话:‘你写得比我想象得要好,我会尽力的,你放心去上课吧'。"一个星期以后,安顿的稿子发表在当时还只有四个版面的《北京青年报》"跨世纪"版上,细心的老师因为怕她找不到报纸而给一个14岁的孩子郑重地寄来了样报。20年后,张延平老师已经是北京青年报社的社长,安顿在北青报也工作了将近10年。对于年少时在学通社感受到的鼓励,安顿说:"当年学通社的老师们,也许就是最终影响我、让我选择记者作为职业的那些深藏在记忆中的人吧。" 承认差别、尊重个性的舞台小小的学通社里人才济济,每个中学生记者身上都散发出鲜明的个性,学通社为这些年轻的个性准备了展示自我的舞台。社长张延平曾经这样总结:"学通社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平台。"这种人才观念契合了青少年渴望展示自我的天性,恰恰为那些不满足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或者在考试中总不得志的学生,提供了在书本和考试之外展示自己才华、挖掘自己潜质的机会。他们策划的活动,他们完成的新闻作品,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赏,他们在同龄人中间开始小有名气...... 在学通社,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不走正路"的那威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当初比那威早一届入学通社的女同学对他说:你不可能进学通社,学通社不需要你这种不写文章只想搞活动的人。那威说:"我就进去了!就不写文章!就搞活动!"后来他还光荣地成为东城分社的社长。 那威说:"当时我的思路就是:只要你做了,你就是有用的。人才的使用要因人而异。比如我吧,我觉得我不是一个最优秀的记者,而是一个最优秀的策划者。我手下的人都比我有本事,但是我善于总结,善于创造机遇,善于通过学通社实践自己的想法。当时学通社的人都不缺文采,但只是很死板地写新闻。我认为他们缺少发挥的空间,那就由我来拓展他们的空间,让他们的视野变大。我组织了好多活动,比如和工读学校的联谊,和新华社的联谊等等。还组织过分社的人和外社的一些朋友到河北望都进行学生军训。那次军训,我相信经历过的人都会记忆犹新。当时通讯工具还不发达,家里有电话的都很少,大家在军训的过程中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不仅加深了友谊,还锻炼了团队精神。"对于自己在学通社的日子,那威认为,学通社就是一个大的舞台,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不要等别人把你推到舞台上去,要自己蹦到舞台上去唱歌跳舞。 多角度培养、选择、评价人才正是由于学通社给人一个承认差别、尊重个性的平台,才使得他们得以发挥才华。学通社指导老师、现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公司总经理贺帜生回忆起学通社招进的一批批小记者感受颇多。 段钢是学通社第一拨记者,中学时代的才子。由于偏科,最后高考落榜。落榜后的段钢到了北京刻字社工作,但这显然不是他的理想。段钢的机会出现在一次喝酒之后,这件事给当时的"贺老师"留下很深的印象。贺帜生回忆说,"在一次聚会中,段钢和同届的记者钮明喝得都有点高,俩人为一件事争辩起来。奇怪的是,尽管段钢的辩论对手是钮明———大家公认的才子,但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我始终没觉得段钢处于下风,只觉得他俩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没考上大学的段钢其实也不差。" 后来段钢调进了报社。十几年过去,事实证明了段钢的能力,也证明了"贺老师"的判断力。在担任《财富周刊》部主任期间,他曾经带领记者包专机前往香港采访那一年的"财富论坛"年会,轰动一时。(记者 赵媛媛) 1985年1月5日,一个承载着希望与责任、充盈着青春与热血的中学生自己的通讯社———北京中学生通讯社正式成立。时光荏苒,从《北京青年报》第一次扬起了"学通社"这面大旗伊始,到2005年1月5日,学通社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培养了22届"学通社人"。成立之初就被誉为"首都新闻界的一支新军",学通社如今也已经有了相当的社会知名度。 回首20年,学通社人大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成为了中流砥柱,20年后再聚首,学通社人也有许多话要说。《北京青年报》记者、中国首部情感倾诉著作《绝对隐私》作者安顿说道:"我一直觉得‘学通社生涯'是我的个人经历中非常重要的一段。"上海东方卫视创意总监、新闻评论员骆新说道:"就是从学通社开始,我逐渐明白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说:"和《北京青年报》、学通社有关的活动我基本上是有呼必应。我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我愿意在任何它需要的时候回来。"学通社已经真正成为一块培养人才的试验田,成为一片沃土。 育人创新 学通社20年成果累累学通社发起人、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在回首学通社20年培养人才的历程时,不禁感慨道:"我最感到欣慰的,是经常被一些已经小有成就的青年人亲切地称呼为‘张老师'。他们中间有的人现在真的做了记者,已经是我的同行、同事,甚至是我的‘对手',也有许多人虽然没有完成当年的新闻梦想,但却在另外的天地里延伸着学通社的辉煌。" 诚然,无论是否最终走入新闻界,学通社人都已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中成才,创造着自己的一片辉煌,当他们刚刚走入学通社时,还都是怯生生的中学生,而现在他们中的佼佼者已经是独当一面、小有成就的知名人士。《法制进行时》节目主持人徐滔,东方卫视著名主持人那威、骆新,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现在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还在学通社反复地上演着。 不仅是在新闻界,在其他行业,走出学通社大门的学生们也带着学通精神打拼着自己的一片天地。现任航天新世界(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广数字电视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夏鸿从一个开始有些逆反心理的高中生到作出现在的成绩,他这样评价学通社:"它是一个平台,它的立场是自主、进步、竞争,它的态度是平等、鼓励和宽容。在学通社你不用害怕说错话、办傻事甚至闯那么一点‘祸'。"这番话也代表了其他学通人的心声。 也正是这些不怕虎的初生牛犊,刷新了中国新闻发展历史上多项"最年轻"的纪录:1985年,《北京青年报》因为第一次扬起了"学通社"大旗获得了团中央颁发的"创新活动奖",于是,各省市纷纷效仿,一时间,学通社遍布全国。曾在成立大会上被当时的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戏称为"继新华社、中新社、上海红领巾通讯社之后的第四家新闻社"的学通社不仅仅占得了成立的先机,还在接下来的20年发展中激情昂扬地书写下了许多专属于它和它的孩子们的"第一次"和"里程碑"。1988年,华东水灾,学通社记者在仅有300元经费的情况下,发起了名为"心手相连,共同度过"的首场全国中学生赈灾义演。这场演出被当时的传媒评价为"北方青少年音乐发展里程碑"。1990年,学通社记者走上王府井大街举办了北京市第一个"希望工程"宣传日。1994年,学通社记者继在报纸上开设专栏介绍北京市中学生自发组织的校园乐队后,举办了名为"把自己推向前台"的第一场面向市场的北京市中学生校园歌曲演唱会。2000年7月,学通社第十六届副社长、现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系学生张悦悦飞赴悉尼,成为我国第一位报道奥运会的中学生记者。2000年11月8日,记者节当天,"学通网站"成立,这是第一家全部由中学生管理运作的从单一平面纸媒衍生出来的网络媒体,在这些因为"第一"、"唯一"而被聚焦的时刻背后,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笑中有泪的成长故事......因材施教 人才试验田的"造才"秘笈 在选才原则上,学通社的记者在构成上打破了一般学生社团的"主要城区的优秀学生"这一模式。第一届学通记者招生时的淘汰率超过了"1比200",被录取的100名记者中有一位学生记者是来自工读学校。2000年,北京第一聋人学校拥有了第一位自己的学通社记者。 "现在想来,当年‘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口号,其实正是我们对因材施教的人才观念的一次朴素自觉的应用。"张延平如此诠释学通社培养学生的理念。"正因为如此,我们创办了学通社,提出了‘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口号,确定了‘沟通信息、培养能力、选拔人才'的宗旨。新闻实践的舞台,强调综合素质的发挥,强调面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而这恰恰为那些不满足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或者在考试中总不得志的学生,提供了在书本和考试之外展示自己才华、挖掘自己潜质的机会。 "60分+特长=优等生",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这样的观点显得有些激进。但学通社本着"学有所长"的观念,细心呵护一批这样的学有所长的中学生。在没有互联网的20世纪80年代,学通社的几百名中学生搭建起覆盖北京中学系统的新闻信息互联网。这个网络打破了重点校、非重点校、职高校的界限,推动了整个社会对于中学生这一群体的关注。指导老师倡导竞争的教育方式,学生记者间的用实力说话的业务压力,都对学通社成员的成长起到了催熟的作用。 张延平说:"曾经有人说,《北京青年报》是‘三流人才'办出了‘一流报纸'。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这句话,或许它恰恰反映出我们一直坚持的用人之道。" (李涛) 深圳市学生通讯社深圳市学生通讯社,Shenzhen Student News Agency,简称“学通社”,是华南地区第一家学生通讯社,由深圳市教育局和深圳报业集团主管,由深圳青少年报社和特区教育杂志社主办。 学通社是青少年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平台,是统一的、有组织的反映社会现象、教育信息和校园生活的学生记者组织。通过这一良好平台,广大青少年可以更好地参与报道发生在深圳及周边地区的重大事件,以及与自己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从小养成关注社会、关心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观察世界、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深圳青少年报》和《特区教育》广泛吸引青少年办报办刊。曾组织学生记者成功采访过联合国副秘书长、中国奥运健儿以及国家、省、市的各级领导,并走出国门,前往北极采访了科考队、前往澳大利亚采访了悉尼市参议员等。先后培养出学生记者数千名,当年培养的第一批小记者已走向社会,部分任职于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深圳特区报等知名媒体。目前,我们已在深圳拥有学生记者站200多家,学生记者4000多名,在全市形成了一个以报刊社为核心,各区有学生编辑部,各校有学生记者站的学生记者网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