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学发公祠
释义

学发公祠位于广东省阳山县七拱镇大禾岗,距四驱车场3公里,背山面水、座南朝北,由爱国华侨朱海均先生为纪念其先父朱学发而建造。因其外形酷似拉萨布达拉宫以及“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故而称之“广东布达拉宫”。公祠建成于1935年,公祠属中西结合宫殿式的巨型建筑,中西合璧,同时也具有鲜明客家建筑风格。公祠前后座的石门框,共刻有十一匾十三联。十一匾中,国民党党政军要员余汉谋、李汉魂、陈济棠、邓泽如的手笔各占其一,余下七匾及十三联均为清末科举榜眼朱汝珍所作。题写人身份与匾联水准之高,在粤北实属罕见。清朝末年榜眼朱汝珍在《阳山县志》序中有这样的描述:“见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近百年过去,学发公祠仍保存完好,不仅被阳山人视为本县瑰宝,更成为当地知名景点。无论从建筑规模、建筑风格,或从文化底蕴看,公祠都具有不菲的价值。

学发公祠始建于1923年,历时12年,基本落成于1935年,为粤北华侨建筑之最。公祠背山面水,座西南向东北矗立。面宽90.8米,进深120.5米,整体建筑总占地面积10941.4平方米,分前、后座及东西两厢三部分。后座又分为主楼及东西两附楼。

前排是平房砖木结构门楼,后排由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及两杠横屋组成,前低后高,连成一体。祠墙庄严肃穆,墙体厚七十多厘米,夯筑时混合了砚壳灰、沙子、黄泥、石灰、黄糖、糯米粉等材料,极具粘性和韧性,坚固难破。门楼的门框上镶嵌了坚硬的麻石条,与硬实厚重的木门构成一道稳固的防御体系。而墙上则散布着若干大小各异的枪眼、炮眼和观察孔,使人再次身临抵御外敌进犯的肃杀和凛然。

前排楼房属中国传统建筑模式,置七门(一正六辅),正门为中堂,辅门为侧厅,且门框俱用上等石料镶边,并刻联。而题写者则更是大名鼎鼎人士:中门乃末代傍眼朱汝珍撰联并书:“学道积躬量涵若海,发祥启后德茂惟均。”横批:“学发公祠”;右一辅门门联写道“礼门义路资遵蹈,智水仁山入画图。”横批:“海均家塾”,此为余汉谋的笔迹;右二辅门为“宏开阀阅思修德,快览云山是养年。”横批:“海均私第”,落款则是陈济棠;左一辅门:“门前正对渔翁石,户外常停长者车。”横批:“高阳世第”,落款的是李汉魂。一位是前清鸿儒,三名是民国大员,有如此高规格题词的民居估计也不多见。

进得门去,犹如到了迷宫一般。房间多,厅堂多,门更多。房与房相通,厅与厅相连,每个厅中都设有天井用来通风和取光。来到后排主楼门楼上,朱榜眼撰写于“岁次丙子仲秋”的题句更是不少,字迹端正圆润、遒劲清秀,一时之间真让人目不暇接。

主楼上有盖桁角和封火墙,既有岭南传统祠堂建筑肃穆端庄、规整有序的特点,又有西方建筑的浪漫气息。这不仅仅表现在主要使用从香港引进的红毛坭(水泥)、钢筋、坤甸木等建筑材料上,更表现在西方建筑工艺造型上。

学发公祠主楼的廊、柱、顶、窗、门大量使用了西方建筑样式,房屋门楣、窗楣的壁画或泥塑的图案、花纹明显吸收了西方建筑艺术的图案,每层楼都设左右两个回廊天井并采用绿陶瓷作围栏,木阁楼板上铺设花阶砖,充满着浓郁的西洋风情。楼顶还设有平台,中路平台顶部的装饰图案又有伊斯兰建筑的神韵,十分精美独特。

客家围屋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学发公祠也不例外,除具有客家建筑连体排屋的鲜明特征外,还大胆地引入西方的建筑风格。你看,这窗户分明就是几千年沿革下来,只采光不挡风的中式传统老结构,但在这里却将窗楣做成了西式浮雕;房屋最高处分明是二大四小彼具中式的镬耳墙,但在这里却又把伊斯兰特色图案装饰在墙体上……尤其是四楼平顶上那三座宫殿式楼阁,设计独特,造形美观,既可远眺,又可防卫,还兼具了纳凉、娱乐、贮存、掩蔽等实用功能,从而使整座建筑有如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堡。这与朱海均先生长期旅居海外,善于借鉴和汲取外国建筑之特色,将西方建筑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传统的中式建筑中去分不开的。据说:当初兴建学发公祠时采用的花阶砖、红毛坭(水坭)全部都是用船从海外或香港购买运回来的。

学发公祠被称为“广东省华侨建筑规模之最”。建祠人朱海均(1875~1951年)是阳山县七拱镇朱屋排人。解放初期,这座拥有182间房屋的大厦被分给农民居住,五十年代后期起,政府用作华侨农场和农业种子示范场,安置部分归侨和农工。七十年代时主楼木阁楼板上所铺的花阶砖被大量揪起用作原县政府办公大楼地面装修——如今,这些地砖历经几十年的踩踏,依然清净无损。

学发公祠于1987年6月被列为“阳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朱海均先生之子朱汉湘从马来西亚第一次回国观光,目睹祖国和家乡的巨大变化,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在他父亲朱海均爱国爱乡精神的激励下,在落实侨房政策时,自愿无偿地将面积为5659平方米的学发公祠主楼捐赠给阳山县人民政府。

主人经历

40岁海外谋生历经磨难成商贾巨子

朱海均青年时,在家乡从事农作,后兼蒸酒、磨豆腐。民国四年(1915年),由于军阀混战,匪患频繁,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为维持家计,被迫飘洋过海到马来西亚地摩埠锡矿当苦力,下井挖矿砂。经过几年的奋斗,他积蓄了一小笔资金和采矿知识,于是离开了原来受雇的矿场,与朱福升、李恒朋等合伙开矿。

初时矿上只有工人十多人,因缺资金、技术,虽苦干两年,仍入不敷出。有一年临近过年时连工人的工资也难以支付,引起了矿场工人的不满,扬言朱海均如不付清工资,就要将他沉下矿潭淹死。为捱过“年关”,他不得不于除夕晚躲进一个废矿的淘砂桶中,一直挨到初四才敢出来。后在七拱乡人华侨邹明等的调停下,这次工潮才得以平息。

个性倔强的朱海均不甘心就此失败,又多方设法集资十股,扩大经营,终于挖到了矿产,收入急剧增加。朱先生为提高产量,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向国外订购了先进设备,改人力挖井淘砂为半机械化操作;用沙泵抽取矿砂代替人力肩挑手提;用“金山沟”(用木料架设成的木板沟)淘洗矿砂。因此,锡米(矿砂)产量大增,矿场越办越兴旺,采矿工人也从原来的十多人发展到一千多人。

不久,他成立了东生、东福两个矿业公司,任总经理。在采矿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上,他又在金保埠进行商业投资,后来该埠的商行、商店一半为其所有。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朱海均已成为马来西亚地摩埠、金保埠工商业的巨子。

带亲朋海外淘金大力捐资支持革命

朱海均桑梓情深,发达不忘本。其时,家乡连年战乱,土匪猖獗,乡人穷困,而朱先生所经营的工商业也需要用人。于是在民国十四至十九年(1925~1930年),朱海均数次派人返乡带其亲朋及附近乡人前往马来西亚,仅七拱乡的朱屋排、三家、联坑、潭村、塘坪、塘梨坑、佳礼,太平乡的三元,杜步乡的邱屋,新圩乡的三所、石角等村就有300多人。

这几批人到达马来西亚后,朱海均亲自安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直至今天,很多人及其后裔仍侨居于地摩及金保两埠。也有的人已迁居新加坡以及欧美。他的出生地朱屋排村现38户村民中,就有30户是华侨家属。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朱海均又牵头发动华侨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建校,在七拱芙蓉的均源村办起了尚志小学。民国廿五年(1936年),朱海均荣归故里,与亲朋共庆大禾岗新村“先德学发公祠”落成时,还十分关心《阳山县志》编修,邀请清远籍翰林院编修、榜眼朱汝珍总纂《阳山县志》,使民国廿七年(1938年)修的《阳山县志》赖以得成。

朱海均回乡时曾遇劫匪,为此驰书当局,缉捕匪首。1936年,他回阳山与亲朋共庆大禾岗新村及先德学发公祠落成。时小北江匪首陈楼闻知,带领匪众十余人,意欲劫持朱氏父子,谋取巨款。

朱海均早先已洞悉家乡匪情,事先购买枪械,各重门户均有人警卫。陈楼见朱家戒备森严,估计难以得手,故退而要求朱先生带他同去南洋发财,否则必再来滋扰相威胁。朱不得已假予应诺,在途经香港时设法将陈楼甩开。回到马来西亚,即驰书当时广东军政要员唐耕成,说明他回乡的遭遇,痛陈家乡匪患猖獗,人民难以安居生产,请唐代转请省政当局,派兵以平匪患。广东省当局派出军警将匪首陈楼缉捕归案。后因该匪罪恶累累,民愤极大,在当地正法。七拱地方匪患稍敛。

朱海均关心祖国存亡,热心宣传抗日救国。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祖国的大好河山,抗日的烽火燃遍大半个中国。那时,宋庆龄曾派员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发动华侨捐款献物支持抗战。朱海均关心祖国存亡和家乡人民的安危,在金保、地摩两埠热心宣传抗日救国,动员当地华侨有钱捐钱,有物献物,并带头捐献白银三万两,受到当时国民政府挂像表彰。

纪念先父建学发公祠曾为黄埔中正中学校舍

1923年,朱海均从马来西亚汇款回国,并从国外购买了大量的建筑材料运回阳山七拱家乡,委托同乡华侨邹明负责,于1935年建成了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大禾岗新村。其中为纪念其父的学发公祠三幢主楼,气势宏伟,建筑面积就有5659平方米。

据朱屋排村老人、当时黄埔中正中学学生朱桂容回忆:由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邓震亚及部分黄埔校友在韶关市东河坝创办的黄埔中正中学,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日寇进犯韶关沦陷时,曾迁学于学发公祠。

当时,形势非常危急,机关、学校被迫后撤或疏散。该校有家可归的学生,绝大部分都疏散回家了。教师和少数学生则随校长邓震亚撤退到乳源县的汤盆水第三十五集团军副司令员邹洪的别墅。本拟在汤盆水暂避或立足,但不久形势迫使他们必须继续后撤。于是,学校派出了训导主任谭观乐、军训教官李筱侠和高二班班主任李汝衍为先遣人员,到阳山七拱找该校高二级学生黄耀西,得到了黄家店铺祥栈商号的接待和安排。

次日傍晚,由邓震亚率领的师生三十多人(教师和家属约三十人、学生三人、工友一人)抵达七拱圩,住宿于祥栈商号后楼及其新铺,祥栈商号成为他们在七拱初期出入和转运物资的主要场所。经过多次的联系,得到朱海均在家乡的代理人——管家邹荣民的同意,中正中学的教职员工搬入了大禾岗朱海均大夏作为临时校舍,着手办理复课工作,在连县县城、阳山县城、七拱、英德大湾、清远石潭、怀集县等地都张贴招生广告,并设点招生。这个学期招收了初一和高一春班新生和初二至高二各年级秋班插班生,全校共有五个级8个班,学生200多人,教师及家属30多人。

学生除部分是阳山县人外,也有由连县、英德、清远、怀集、广宁等地远道而来的。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下旬,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校长邓震亚即赶去广州,交涉接收校舍,着手办理学校搬迁广州的有关事宜。经过交涉,很快决定把地处广州市观音山脚、中山纪念堂旁边的鸣崧中学(鸣崧中学是汉奸沈鸣崧的纪念中学,校舍设备在当时是第一流的)校舍接收过来,改名为“广州省立黄埔中正中学”。

九月初,黄埔中正中学新旧学生300多人,集中于大禾岗校本部办理入学手续和开学上课。下旬,学校决定迁址广州,有部分学生因经济等问题无法跟去,办理停学;连县等外地学生则先回家,然后分别到广州校部报到;余下100多学生则由教师组队,于是年农历八月十六日(公历9月21日)由七拱大禾岗起程步行到清远县石潭,从水路分乘四艘货船往清远县城,再转火船到广州。

期间,该校不但培育了黄埔嫡裔,还造就了阳山乃至粤北一代新人。学发公祠为黄埔中正中学得以喘息、发展,为阳山与粤北日后繁荣,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