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薛蕙
释义

人物简介

薛蕙(1489~1539年),字采君﹝《明史》作君采﹞,号西原。明朝大臣。

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12岁就能诗能文,于书无所不读。明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因谏武宗皇帝南巡,受廷杖夺俸,引疾归里。后复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薛蕙性情耿直,明嘉靖初,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病死家中。薛蕙一生著有《西原集》10卷,《补遗》1卷,《五经杂录》、《大宁斋日录》5卷、《老子集解》、《庄子注》、《考功集》、《约言》和《西原遗书》2卷。崇祯二年(1630年)辛丑正月卒,年五十三。薛蕙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心学主张

蕙初好养生家言,以绝去文字,收敛耳目,澄虑默照为要,如此者若干年。后悟其“不足学”,读《老子》及佛书,得其虚静慧寂之说,证之六经及濂、洛诸说,感至《中庸》“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为是。故其学以复性为要。他认为,太虚之中,一理无二,幽明人鬼未始不一。上帝曰“天”,吾心亦“天”;鬼神曰“神”,吾心亦“神”。寂然不动者,本为一理;感而遂通,乃散为万事,但毕竟只是一理。不过因物感之不问,才有千变万化。吾心之理,与宇宙之理,本非有二,故宇宙非大,吾心非小,不可“厌小欣大”,轻视吾心之理。人心之神,与天之神,本非有二,天地之神盈乎天地,吾心之神也盈乎天地,天地之间,心无不在。因此理本同一体,故人能格于天地。如“主体而言”,“言性而言”,“此心字即是性”;如“主情而言,此心字即是情”。“非谓性情之外,复有所谓心者而统乎性情也”。性未发之中,即性善。发而有不善,是因惑于物而迁其性。如知其性而不累于物,则其情便无有不善。而谓性有不善者,是不知未发之情、乃是以情言性,故而出现错谬。所以,人当恢复未发之中的本善之性。而“复性”的关键在于主寂而尽其理。“寂感者,心之理也。唯圣人能尽其理,寂多于感,亦其理然也。众人乱于嗜欲,故私感不息,几于无寂”。

诗作选摘

【皇帝行幸南京歌】

燕姬玉袖抱箜篌,马上长随翠辇游。

春来照影秦淮水,爱杀江南云母舟。

【宫词】

白雪霏霏拂玉阑,银釭耿耿夜漫漫

熏笼火冷青绫薄,不管娉婷不耐寒。

【泛舟】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

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