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薛开先
释义

薛开先 男 1939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汉,中共党员。1957-1965年分别在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专业,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此后一直从事医学研究。曾任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遗传学研究室研究员、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变专业委员会主任、常务理事,江苏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现任“癌变、畸变、突变”和“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杂志编委等;被评选为1978年江苏省科科学学大会代表,首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自1958年以来发表各类著述140余篇,获各种科研成果和论文奖励14项,包括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四等奖和厅级一、二等奖各1项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以及市级优秀论文奖6项;主编专著二本,合编专著、高校教材等4本,2004年初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首部 “肿瘤遗传学” 大型专著,吴旻院士主编,我任常务 副主编。近主编完成"肿瘤表遗传学"专著,今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在国内外首先建立人体内微量血微核测试法; 在国内外首先发现,β胡萝卜素立体异构体在其遗传毒性和抗遗传毒性中起关键作用;首次在人群水平证实,大量饮酒可增加吸烟的遗传毒性,长期饮绿茶可拮抗吸烟毒性。上述贡献被美国名人传记“Who's Who" 2006 - 2007 医学卫生版收录.

我长期从事肿瘤细胞分子遗传学、分子流行病学和肿瘤高发家族研究.10年前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开设了国内首家肿瘤遗传咨询专家门诊。网上常转载的"微核检测吸烟致肺癌高危人群",仅是我们的其中一项科研成果。

个人特长:对肿瘤高发家族筛查、系谱分析、肿瘤遗传易感性检测、肿瘤高危险个体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处理建议有独到的心得。

附:主要成就和贡献

 1、人体内生物学标志——微量血微核测试法的系列研究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95%以上的肿瘤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应用敏感、特异的方法从暴露人群中检出易感性个体,进而采取防治措施是最经济有效降低癌发病率的途径。微核是这类常用生物学标志之一,以往多用培养淋巴细胞检测,但用于人群监测和临床研究,体外法不能反映人体代谢和免疫等功能,而且用血量较多,程序复杂,难用于现场和大样本的研究。我们在国内外首先建立了仅需1-2滴末梢血的淋巴细胞微核直接测试法,克服了体外法缺点。历时20多年方法学、机制和应用的系统研究,使方法标准化,并推广应用;同时首次研究证明:(1)微核可在细胞周期各阶段直接形成;(2)G0期微核形成与培养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有同等的遗传毒理学意义,从而建立了无需培养、无需外加代谢活化系统、并可检测超剂量理化因子遗传毒性的核异常测试法,并在应用中得到验证;(3)在化疗癌患者研究证明,微核形成是细胞的致死事件,发现了放、化疗杀伤癌细胞的新机制。

将体内淋巴细胞微核作为生物学标志,在肿瘤临床比较研究证明,(1)在大肠肿瘤鉴别良恶性肿瘤、分化程度和预测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能力,微核检出均非常显著地优于同时检测的p53蛋白和端粒酶活性;(2)体内高微核率检出的吸烟致肺癌易感性,分别比GSTM1CYP1A1敏感基因型检出的分别高出7倍和11倍;(3)食管癌患者对放射线的反应是一个异质的群体,不同的反应类型有预后意义。这些表明在肿瘤发病机制和癌相关基因尚未完全阐明之前,综合反映遗传和环境作用的生物学标志物,可比个别分子标志物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上述工作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超过169人次来我室学习进修;举办了6次全国性学习班,部分单位取得应用成果;为国家环保局标准化文件制定骨髓细胞微核检测程序;收到国外100多封来信索要论文,直至2003年底仍有学者与我讨论实验细节。

2、天然成份遗传毒性和抗遗传毒性的研究

近年来天然成份的防癌和防放化疗毒副反应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我们在天然和合成β胡萝卜素的比较研究中首先发现,立体异构体9-顺式β胡萝卜素在β-胡萝卜素的遗传毒性和抗遗传毒性中起关键作用,不含有该异构体的合成β胡萝卜素(为全反式)有遗传毒性,高剂量区更为显著;而含有9-顺式β胡萝卜素的天然β胡萝卜无遗传毒性,高剂量区有更强的抗诱发和自发突变的作用。

这一发现有助于研制新的防癌β胡萝卜素制剂;部分解释了困扰学术界多年的、关于β胡萝卜素防癌作用的矛盾结果:流行病学观察到,在多服蔬菜水果、血清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人群肿瘤发病率较低,这可能是天然β-胡萝卜素抗突变、抗癌作用的结果;而干预试验增加癌症发病率,可能是大剂量、长期服用合成β胡萝卜素所产生的致突变致癌作用。许多国外学者索取论文。通过健康报头版长篇报导,遏制了国内对合成β胡萝卜素的偏面宣传和滥用,保护了人民的健康。

(余下部分请参见:扩展阅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51:32